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9-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试者便立即授予官职,而且成绩优秀者还可得高官。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 

了做官的资格,若要做官,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 

     除此之外,宋代考试程序进一步严格。 

     为了确保人才的质量,防止弄虚作假、滥竽充数,宋代科举考试,从乡 

贡到殿试的各个环节,几乎都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有:第一,规定名额、 

谨防滥举。州试的录取比例大约为1%,省试稍高。第二,重视举子的体质, 

禁止举荐残疾人。如果发现这类人,不准送到中央,吏部也不能接受。第三, 

实行“互保连坐”法,防止冒名伪荐,假如发现不合规定的举子,即送回原 

籍,保人永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第四,专门设立“别试院”,以隔离考官 

子弟与其亲属。第五,实行“锁院“制度,防止泄秘。考官一经任命,便立 

即停止原来的工作,搬入贡院(一般举士的考场)办公,同时封锁消息。考 

试结束后考生退出考场,再次“锁院”,在秘密状态下阅评考卷。第六,采 

取糊名誊卷法,防止舞弊。这些措施的实行,基本上保证了考生及被录取者 

的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南宋的科举考试,大体上与北宋一脉相承,仅在一些枝节上有些变动。 

     元代,科举制度很不发达,远没达到唐宋时水平。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出身游牧民族的元朝统治者文化水平较低, 

认识不到文人的重要作用,他们只认为能征战的武夫才是人才。他们对科举 

制度不重视,因此压抑、歧视知识分子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状况后来有所 

转变。一直到元仁宗延祜二年 (公元1315年)才正式开科取士。 

     元朝的科举考试与唐宋相比,加入许多民族歧视性的东西。 

     元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分乡试 (行省考试)、会试(礼 

部考试)、御试 (殿试)三级。乡试由中书省派驻地方的执行机构行中书省 

主持,录取300人。乡试取中以后,再到礼部进行会试,会试取100名。然 

后就进行御试,御试录取五六十人到八九十人不等。被录取者也分三甲:第 

一名赐进士及第,授六品官;二甲进士授正七品官;三甲进士授正八品官。 

     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它把人分成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 

色目人,其中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各少数民族;第三等是汉人,其中包括 

契丹、女真和原金朝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即长江以南的汉人及西 

南各少数民族。这种民族歧视政策也表现在科举考试上。在进行各级考试时, 

一二等人都和三四等人分开。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考两场,汉 

人和南人则要考三场。御试时,即使同考策问,但一二等人写500字就可以 

了,而三四等人却要写1000字。考试内容的难易也不一样,蒙古人、色目人 

的题目比较容易,汉人、南人的题日则较难。前两等人如果愿意参加后两等 

人的考试,考中后可以比汉人、南人高一等授官。 

     明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专制的集权,对科举制也进行重大改革。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创立基业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 


… Page 7…

性,所以他很重视人才,选拔人才不拘一格,明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就开了科 

举,可是朱元璋看到科举得到的人才中有不少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难以胜 

任,就一度停了科举,实行荐举取仕,几年后才又恢复科举考试。为了保障 

人才源源不尽,朱元璋在实行科举制和举荐制的同时,十分重视兴办学校。 

中央设立国子学,生源是宦官子弟及乡下成绩优异的书生。除此之外,各府、 

州、县也都兴办学校。这时的科举考试在内容上日趋腐朽,朱熹集注的四书 

五经被规定为学校的教材和考试内容。作文的形式也趋死板,严格要求以八 

股文的形式,扼杀了创新,这就严重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使像《本 

草纲目》这样的世界医学名著当时也不被承认。同时,这一时期的科举取士 

程序也变得更为严密、繁琐。科举制度的优越性逐渐丧失了,因而日趋没落。 

明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与历代相比大大减少了,只有进士科、武举科,不过, 

武举科并不景气。 

     明代的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 

     明朝的正式考试分为四级:县试、府试、会试和殿试。 

     县试与府试。明代科举每三年一届,每届从基层贡举为起点。县试、府 

试都要由知县、知府亲自主考。县试优秀者送至府,进行府试,考中者被称 

为生员(即秀才)或相公,考不中者称为童生。府试后再选优秀生进贡给省。 

中了秀才就脱离一般平民,进入了统治阶级的圈子,秀才见了知县可以不跪, 

官府也不能对他随便用刑。 

     乡试。乡试是各省面向生员举行的科举考试,在各省省会进行。乡试三 

年一次,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举行,时值秋天, 

故乡试又称“秋闱”,共考三场,第一场考经义,第二场考礼乐论述,第三 

场考经史时务。三场考试都合格者,10天后再面试骑、射、书、算、律五艺, 

看其知识面的大小,面试通过者按名额录取。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 

解元。举人不仅有资格参加全国性的会试,而且可以做官 (以知县为主)。 

     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举行,相当于唐宋时的省试。参加会试 

的是全国各地的举人。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即丑、辰、未、戍年的春季二 

月举行,因此会试又被称为“春闱”或“礼闱”。录取名额一般是三四百人。 

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的考试内容与乡试相同。考试 

时,试卷之首须书写三代姓名、籍贯、年龄等,并要有官府印记。半夜入考 

场,入场时要搜身检查,然后每人给三只烛进入考房。试卷糊名、弥封。考 

生用墨笔回答问题。答题时必须避讳皇帝的名字庙号。 

     殿试。明代国家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一般 

在会试的三月初举行。被录取者称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三人 (第 

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每届录取人数不定,一般为 

100人左右,一甲的3名进士殿试后立即授官,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榜 

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可以参加翰林院的“馆选”,考取后授 

重要职位,如果考不取,可以授给御史、六部主事、知州、知县等官。 

     明朝科举制度的保护措施也与前代不伺。第一,正式官吏和已经科举入 

仕者不能再参加科举;第二,凡罢免的官吏及倡优之流不在允许范围之内; 

第三,落选者不得喧哗取闹,纠缠考官;第四,考官不得徇私情。以上违反 

规定者一经查出,就予以除名。 

     与前几代的科举考试相比,明朝的科举制有以下特点:第一,过程更加 


… Page 8…

复杂。自县试到殿试细分成五级,这种繁琐的考试程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而且耗费了无数考生的黄金年华。有的人皓首穷经,到花甲之年 

才弄个一官半职。“六十魁天下”,“七十致仕”的人屡见不鲜。第二,考 

试内容庞杂。不仅考经义,而且更考朱熹的集注。笔试后还要面试度“五艺”。 

考试难度增大了。第三,有一套较完备的保障措施。第四,生源更加广泛, 

甚至有外国人参加。如洪武四年就有6名高丽人来应试。 

     清朝,已处于中国封建制度的逐渐崩溃阶段。它也一直实行科举制度, 

从皇太极即位一直到20世纪初。 

     清朝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是沿袭明朝。考试程序、录取原则、授官方式及 

考试时间大体上一样,只是在长期的推行过程中,细则更多,内容和格式更 

加僵化、死板,到晚清时已成为众矢之的。 

     清朝的科举制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试贴诗。自院试到会试都要考,这 

是一种形式古板,内容呆滞的诗题,必须严格以题而作,以韵而作,不能随 

意抒情言志,多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空洞无物。第二,重书法。八股文 

本来就贫乏空洞,加之清朝大兴文字狱,文章的内容可想而知。在考官难以 

用内容评定成绩的情况下,就想出了新招,以书法的优劣评定成绩。就连皇 

帝也难以例外。这说明科举制此时已病入膏盲,不可救药了。第三,用官话。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方音多,如果官员们没有统一的官话,对工作十分不利。 

所以,清帝下令科举考试要考官话,即北京话。在不少地方设立了正音院, 

教授官话。这项措施对促进中国语言的规范化,加强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 

起了积极作用。 

     明、清时期,既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时期,也 

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时期。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是封建统 

治者大兴文字狱,科举上八股取士,大力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明、清两代都采用八股文体的考试作文形式,因而,在这里有必要对八 

股文作些简单介绍。八股文,又称“八比文”或“时文”等,因其题目出自 

四书五经,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四书文”。它有周定的格式和一系列严格 

规定,文章开头是破题、承题,接着是起讲、领题(入手)、提比(起股)、 

中比(中股)、后比(后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破题共两句, 

点破题目的中心意思;承题三句或四句,进一步说明中心意思;起讲是概述 

全篇,为议论的起点;入手即起讲后的入手之处;提比、中比、后比、束比 

是正式议论,其中中比是全文的重心。因为这四个部分中每一部分都有两股 

对偶的文字,总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八股文的每部分间由固定的虚词连接, 

如“今夫”、“也乎哉”等,以至于每部分多少字都有规定。八股文多以四 

书五经上的一句话为题,句子短的称小题,句子长的称大题,不同级别的考 

试考题不同。 

     八股文是封建统治者实行奴才统治的工具,它扼杀了人的智慧,钳制了 

人民的思想,使无数的知识分子把毕生精力钻在经书中,他们做了官后,就 

成为统治者的忠实奴仆,他们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因此,八股文一直 

受到不少仁人志士的抨击和诅咒。 

     清朝科举制的弊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试程序太繁琐、复杂。 

自县试到殿试,要经过六次考试,使考生一年四季处于考、考、考的紧张状 

态中,疲于奔命。浪费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时光,六七十岁的举人、贡士,八 

九十岁的进士屡见不鲜。第二,内容陈腐,着重四书五经、朱熹集注。虽然 


… Page 9…

清末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曾采纳康有为的建议,增考中国历史、政治及世界 

各国的政治,废除八股文,可是仍保留了四书五经的封建内容,即使这样, 

这种改良也因光绪帝被幽禁,戊戌变法失败而流产了,这种考试内容束缚了 

考生的思想,窒息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天才得不到发挥。例如著名思想家、 

哲学家戴震就被拒之于进士大门外。第三,八股文风日盛日昌,泛滥成灾。 

考生们为遣字排比、拼凑对偶而咬文嚼字、挖空心思,考不出水平,发掘不 

出真正的人才。第四,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陷入绝境。下自县令、上到宰 

相无不为之。第五,考需脱节。考试内容只在故纸堆中打转转,长期脱离实 

际需要,使不少新官难以胜任。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 

度的挑战,与西方相比,清帝国明显地衰老了,改革势所必然。在全国上下 

要求废除科举的呼声中,慈禧太后不得不于1905年7月宣布废除科举制。至 

此,在中国历史上盛行1300多年的科举制正式寿终正寝了。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清朝存在的同时,南方曾存在过一个相对立的太 

平天国政权,它也曾实行过科举制,它有别于以往的封建统治者实行过的科 

举制度。 

     科举考试自太平天国1853年定都天京后就正式实行了。它分为县试、省 

试、京试三级,分别相当于清朝的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分文武两 

科取仕。京试后改为天试。同时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也都 

举行京试,称为东试、北试、翼试。这四种考试分别在四王的生日所在月份 

举行,因此一年之中有四次京试。后来规定每三年科考一次。 

     太平天国的考试内容为诗和策论,废除了四书五经,改考《天命诏旨书》、 

 《新旧约》等太平天国典籍。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不论出身贵贱都可报考, 

体现了平等、人道精神。做官者也可再考,考中者受提拔。考试的录取标准 

较宽,录取名额也多。这些制度对选拔人才、巩固革命政权都起了重要作用。 

     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仍然沿用前代科举制的称谓,县试考中者称秀才, 

省试考中者称科举人,天试取中者分一二三甲,一甲3人,称状元、榜眼、 

探花。同时,太平天国在科举考试中仍因袭清朝八股体作文、试贴作诗的作 

法,与其提倡的朴实、明朗的文风相矛盾。这些又折射出了太平天国革命的 

不彻底性。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 

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及其成就极大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作为一种选举制 

度——科举制度也对世界的文明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科举制度从元朝开始传向邻邦和西方。元朝政府曾任用少数外国人做 

官,这些人后来返回祖国后,就把熟悉的中国文明向本国政府介绍。科举制 

度由此传入西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朝做了17年官,十分了解中 

国的官场和官吏选拔、任用制度。他回国后把在中国官场的见闻整理成书, 

扩大了中国文明的影响。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继续西传,引起西方人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介绍中 

国科举制度的书籍不断增多,《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中国札记》等著作 

广泛宣传了中国的考试取仕制度。英国有不少人竟呼吁本国政府仿照执行。 

1855—1870年,是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国的科举考试给成长中 

的英国文官制度注入了新鲜血液,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机会均等的原则逐 

渐成为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美国的文官制度也参照了中国的科举制。因此 


… Page 10…

西方人把中国看成西方文官制度的故乡是有历史根据的。 

     只要有考试,就必定有作弊现象,这是一条铁的规律。科举考试中的奇 

怪现象也就多种多样。 

     科举考试产生以后,历代统治者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以预防作弊,例如糊 

名、搜身、誊录、磨勘等。可是作弊现象不仅屡禁不止,而且越来越多,真 

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弊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代考、传递卷 

子、割卷、贿买、挟带等。割卷就是考官在改卷时调换卷子。挟带一般是用 

极小的字体把四书五经抄在薄如蝉翼的纸上,然后把它藏在笔管里、鞋子里 

或砚台底部。有的写在衣服上。现在的故宫博物馆里有一件袍子,衣底用芝 

麻大的字抄录了十三经。有的用药汁作墨,把书抄在青布衣上,上面涂上泥 

巴,入考场后将泥巴揉去,字就露了出来。还有的贿赂考官,将书籍文章事 

先藏入考场。由此可见,有些举子为了功名利禄,真是煞费苦心,想尽办法。 

然而,历代科考作弊最严重的现象莫过于各种各样的贿考了。唐玄宗年间, 

杨国忠任宰相时,他的儿子杨喧参加科考,成绩不合格,礼部侍郎达奚峋不 

想录取他,杨国忠知道后怒不可遏,大骂考官,达氏畏惧其权势,只好录取 

了杨喧。再如,明朝著名太监刘瑾,在一次会试时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