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9-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各蕃镇发出檄文,命令他们火速来保驾,你我赶快分头去做吧。迟了便来 

不及了。”说完,韩通骑马回头而去。 

     由于在禁城中有内应,赵匡胤的部队此时已经进入到禁城之中。韩通一 

看来不及招集禁军进行抵御,便从小道飞马向家中跑去。赵匡胤前军都校王 

彦升骑马在后急追。韩通跑入家门,正想关门,不料王彦升随后赶到,手起 

刀落,把韩通劈死在门内。随后王彦升杀死了韩通全家,然后才返身出来迎 

接赵匡胤。 

     赵匡胤领着大军,缓缓地从明德门鱼贯入城,命令将士一律归营,自己 

则退居到公署之中。不一会儿,军校罗彦攘推拥着范质、王溥等人到来。赵 

匡胤流着泪向众人说:“我受世宗的大恩,却被大军逼迫着到了这个地步, 

真是没有脸再去面对天地了。”范质等人正要答话,罗彦攘拔剑厉声说道: 

 “我们没有主公,今天已经推立都点检做天子了!有不从命的,就请先来试 

试我这把宝剑吧!”王溥害怕极了,首先跪倒在地,范质没有办法,见势头 

不好,也跟着跪倒在地。赵匡胤连忙走下台阶扶起两人,于是范质便诚惶诚 

恐地拜请赵匡胤到崇元殿去行禅代礼,赵匡胤就命令范质等人先走入朝,召 

集百官做好准备,范质等人领了令走了。 

     百官齐集,按班排定以后,石守信、王审琦等左右拥护着赵匡胤从容受 

禅,就算领了上天佛祖的认可。翰林承旨陶谷取出禅诏,由兵部待郎窦仪宣 

读。读诏完毕,宣徽使引领赵匡胤到北面拜受诏书,然后掖引赵匡胤登崇元 

殿、即皇帝位。经过陈桥兵变,赵匡胤终于心想事成,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成了宋朝开基的太祖皇帝。 

     赵匡胤虽然如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地方上的异己势力还是很强 

大,许多藩镇不肯臣服,一些周朝拥有重兵的老将或采取观望的态度,或直 

接起来抗命,在统一中原的道路上依旧是困难重重。 

     此时赵匡胤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课题便是如何巩固政权。在当时的形势 

下,对那些态度不明朗、脚踏两只船的政敌,实行监视和收买,为使政权迅 

速稳定,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至于那些公开起来反抗的,那就不得不用 

暴力杀死,清除他们。 

     首先直接起来反抗的强蕃是在潞州镇守8年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李 

筠原是后周的开国功臣,平日在蕃镇,他专门截留中央的税金,招集纠结一 

些亡命之徒,早有自己做王之心。周世宗柴荣在位的时候,念他是养父郭威 

的旧臣,只好让他几分。如今却要他对出身低微的赵匡胤屈身称臣,那是绝 

对无办法做到的。终于在公元960年4月,李筠在潞州公开树起了反宋的旗 

帜。 

     赵匡胤首先命石守信、高怀德做前军,慕容延剑、王全斌率众由东路策 

应去征讨李筠。5月,两军在长平首次交锋,宋军大胜,杀死敌兵3000多人。 

这时赵匡胤的亲征军又从汴梁出发,过荥阳,渡黄河,穿太行,在同年6月 

进入泽州城下。在经过太行山的时候,由于山路险峻多石,大军无法通行, 

赵匡胤率先下马亲自搬运了几块大石,群臣和将士一看皇帝身先士卒,立时 

跟着执行清除石块的命令,将那嶙峋险恶的山径,立刻筑成了一条平坦的道 

路。这时,石守信的军马已在泽州南面击破李筠的主力,进逼泽州,李筠被 


… Page 24…

迫退入泽州城,据城固守。 

     正当赵匡胤率军征讨李筠的时候,又一名后周宿将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也 

起了反宋之心。于是李重进派亲吏翟守恂赶往潞州面见李筠,商议缔结同盟 

共同反宋。不想,这翟守恂原本和赵匡胤交情很好,竟偷偷跑到汴梁,将此 

事禀告了赵匡胤。于是,赵匡胤重赏了翟守恂,并派他返回扬州,设法延缓 

李重进的反抗行动,阻止西北两大势力的夹击。由于这一阴谋的得逞,使宋 

朝军队避免了在西北两线同时作战,使得赵匡胤从容集中力量,打垮了李筠 

的进攻,继而挥师南下,又粉碎了李重进的反抗。 

     征讨李筠、李重进这两次战役的胜利,使后周的残余势力基本被铲除, 

赵宋政权得到了巩固,同时也使赵匡胤对自己的军队充满了信心,于是,他 

便决心去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宋太祖赵匡胤刚刚登位的时候,曾经多次微服私访。这一天,天下着大 

雪,赵普退朝回家,天已经很晚了,突然听到敲门声,赵普走出来,却见太 

祖站在风雪之中,赵普忙迎拜,太祖说道:“已经约了晋王了(即赵匡义, 

他因避免与太祖名字相似,已改名为赵光义。)”不久,赵光义便来了。于 

是在赵家的厅堂中他们席地而坐,吃酒、吃肉。赵普问:“天已经这样晚了, 

又这么冷,陛下为什么还出来呢?”太祖说,“我一直睡不踏实,我国的疆 

土这么狭小,而四周又环列着那么多的强敌,因此才到你这里来。”赵普回 

答说:“陛下认为自己的国家太小了吗?那么南征北战,现在正是时候。我 

愿听听陛下想先向那个方向进攻呢?”赵匡胤说:“我想先攻打太原。”赵 

普沉默了很久才说:“太原正好阻挡着西边西夏和辽这两个国家,即使我们 

一举攻下了太原,那么西边和北边这两方面的忧患便由我们独立承当了,为 

什么我们不先留下它,等到平定了其他各国,那么太原这弹丸之地也就无处 

可逃了。”太祖笑道:“这正是我的意思,我只是试试你罢了。”于是便定 

了先攻江南后打北方统一中原的谋划。 

     尽管宋太祖赵匡胤此时的军事力量已十分雄厚,统一中原的大政方针, 

即“先南后北”的谋划已确定,但还有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困扰着他,那就是 

高级将领的军权过重。 

     一次在会见赵普的时候,太祖问道:“自从唐亡以来,几十年间,帝王 

换了8个姓氏,战斗不止,人民生活痛苦,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让天下无战 

争,为国家作长久之计,应该怎么办呢?”赵普回答:“没有别的,只因为 

地方权势过大,君王弱,而臣子强罢了。要变也不难,削减他们的供给,限 

制他们的权力,收了他们的精兵,天下自然安定了。”对于赵普的话,赵匡 

胤本身的经历就说明这点,他就是兵权过大而在陈桥兵变篡位的,所以,他 

很怕别人也会对他这样办。可是,赵匡胤的高级将领,如石守信等人,有的 

是好友,有的是结义兄弟,削弱他们势力,赵匡胤还有些犹豫不决。当赵匡 

胤陷入权力和友谊的矛盾时,赵普便说服他道:“我看他们都没有很强的统 

率部队的权力,对制伏部下还能力弱,万一部下作乱,他们也管不了,不如 

您把兵权统一掌管起来。”赵匡胤就这样下定了决心,把兵权、政权统一拿 

在自己手中。 

     公元961年春天,趁慕容延钊和韩令坤返京之机,赵匡胤就解除了他们 

的兵权,分别派他们出任山南西道和成德节度使。同年秋天的一个晚上,赵 

匡胤预备了丰盛酒席,约石守信几个将领一起吃饭,席间,赵退去左右对石 

守信说:“由于你们出力,我才有今天,我很感谢你们。不过,做天子真不 


… Page 25…

容易,还不如做小官快乐,我没有一夜睡得安稳。”石守信忙问什么原因, 

赵说,这不难知道:“我这君王位置谁不想做?”石守信等明白这是赵王怀 

疑他们,忙跪下叩头道:“今天下已安定,谁还敢有异心呢?”赵说:“我 

相信你们没二心,但你们部下如有人贪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怕 

你们也没办法呀!”众将听到此更加害怕,连忙叩头说:“这些我们没想到, 

请主上指条生路。”赵说:“人生就是为富贵,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出守边 

疆,多买些田产,为子孙置下不动产,快乐过一辈子,我还与你们结为儿女 

亲家,君臣之间永无猜疑,上下相安岂不好?”第二天这些将领纷纷提请免 

军职,赵很好地安慰他们,送给他们很多财物,于是高怀德、王审琦、张令 

铎、赵彦徽等,都以节度使名义各奔东西,远离京城去镇守边关了。只有石 

守信留下,也无实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了。 

     通过种种努力,赵摆脱了朝廷内外的威胁,于是宋太祖赵匡胤放心地按 

自己所想,去征战南北,在赵光义的继续协助下,终于完成了他统一中原的 

大业。 


… Page 26…

                                 鉴真东渡 



     在中日文化交流历史上,有一位僧人曾经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鉴真。 

     鉴真,生于公元688年(垂拱4年),是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 

姓淳于。长安元年 (701年)14岁,在扬州大云寺出家当了和尚。唐中宗景 

龙元年 (公元707年)游学洛阳、长安。第二年在长安实际寺从弘景律师受 

具足戒,后来又回到扬州。他对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 

为一代律宗大师。 

     那么,鉴真又为什么要到东瀛日本去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去的呢?他 

到日本后的情况又如何呢?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呢?下 

面我们将为读者朋友们逐一解答这些疑问。 

     我们知道,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历史时期。不仅如此, 

唐朝的文化,灿烂辉煌,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在唐王朝统治的近300年当中,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比较长,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国 

力十分强盛的唐王朝,在当时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 

使节、贵族、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地来到唐朝访问和贸易。 

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到外国经商的商人,也不绝于途。那时和唐朝 

通使交好的国家,主要的有70多个。唐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寺这个机构来接 

待络绎不绝的各国使节和宾客,在不少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立了 

互市监、市舶市来掌管对外贸易。在唐朝的太学中有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 

在政府机构中也有外国人担任官职。当时,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都是 

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其中尤以首都长安最为著名。 

     在长安汇集的外宾很多,许多外商在长安西市经营店铺,长期居住,对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促进作用。 

     由于国际交往的需要与扩大,唐朝的对外交通也十分发达。当时,陆路 

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经今天的蒙古地区可到叶尼塞河、鄂毕河上游,往 

西可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的广大中亚地区。西路经过河西走廓,出敦煌的 

玉门关西行,经新疆内有三条路可通向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这就 

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西南路经西川到吐蕃,可以达到尼泊尔和印度;或 

者经过南诏、缅甸到达印度,往东经河北、辽东可到朝鲜半岛。 

     海路交通方面,去日本有3条路线。一条是由登州(今山东蓬莱)出发, 

渡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到日本;一条是由楚州(今江苏淮安) 

出发,从淮河口沿山东半岛北上,东渡黄海经朝鲜半岛到达日本;一条是由 

扬州或明州出海,横渡东海直驶日本。 

     到南亚诸国的海路,从广州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岛过马六甲海峡 

到苏门答腊,由此分别可到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以及印度。 

     到西亚的海路,主要是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过印度洋、阿拉伯海到 

达波斯湾沿岸地区。 

     在唐代,还初步开辟了到达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 

流的一个中心,长安也成为当时世界上一个国际大都市。 

     日本当时正处于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日本由于受到 

当时隋唐先进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大 


… Page 27…

化改新”。改新以前,日本社会的主要生产者是奴隶和近似奴隶的部民,而 

部民尤占大多数。他们和土地都为氏族贵族所私有。贵族对部民恣意驱使剥 

削,没有沦为部民的农民同样受到沉重的榨取和奴役。贵族一方面和皇室争 

夺权势,强占土地和部民,一方面彼此之间也进行斗争。发掘出的3至7世 

纪的古坟,相当多属于拥有部民的贵族。坟中殉葬品有大刀、勾玉、镜、甲 

胄、陶器等,主要是汉时部民所生产。这些东西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不算太 

高。4世纪末叶以来,不断有所谓“归化人”也就是来自大陆的移民定居日 

本。他们不仅带来生产技术,而且带来了文字。通晓汉文的移民组成所谓“文 

部”,他们替皇室掌管文书。雄略天皇给刘宋皇帝的信,是用很优美的汉文 

写的,可能就是出于中国移民之手。可是从4世纪末到7世纪初200年间, 

虽有大批的、各方面的移民来到日本,日本却始终没有出现经济文化发达的 

高潮。隋朝建立后,日本从推古天皇八年(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开 

始派遣隋使来中国,前后共遣使4次,并且同时也有留学生和学问僧随同前 

来。隋朝也派文林郎裴世清出使日本。但到大化改新前夕这45年中,也还没 

有出现奈良时期那样灿烂的文化。原因在哪里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 

为,日本当时还处于奴隶制阶段,落后的生产关系束缚着生产力,使它得不 

到发展。大陆的移民到日本后,也都被编为部民。他们的技术文化虽然影响 

了日本,使生产力有一定的提高,然而,两国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移民没有 

也不可能触动原有的生产关系,文化经济交流所能产生的影响因而也受到很 

大限制。 

     6、7世纪,东亚大陆政治形势的发展对大和国的统治发生了强烈的影 

响。新罗的崛起,隋唐大帝国的相继出现以及新罗与唐朝的联合,不只给日 

本振兴国家树立了榜样,并且还给日本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此以前,日本统 

治阶级一贯把从朝鲜获得的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奴隶),作为国内统治的有 

力支柱。朝鲜的强盛,使日本掠夺朝鲜的图谋彻底失败。这不仅使大和朝廷 

和贵族失去从大陆获取先进技术和劳动力的条件,从而造成经济上的困难, 

而且政治威信也大为降低。 

     这种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相结合,造成大和国统治的危机。面对这种现 

实,日本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感到,只有实行必要的改革,才能继续维持和 

巩固他们的统治。 

     推古天皇 (女帝)时期(592—628年),以圣德太子为摄政(593—622 

年)。圣德太子致力于提高王权,提倡佛教。对外致力于与中国的平等友好 

外交,并向隋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圣德太子时期派遣到中国的留学生,直接学习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 

文化,为大化改新作了思想准备。公元632年,从中国留学回国的学问僧等, 

曾向推古天皇上奏,说唐朝是“法式备定”的国家,应建立经常的来往,并 

建议把已经学有成就的留学生召回,让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发 

挥作用。著名的留学生高向玄理、僧旻、南渊清安等人,回日时带回了大量 

的唐的文化典籍,并把它运用于日本,对大化改新发生了积极作用。南渊清 

安在唐留学后著书立说,阐述唐朝的律令制度。大化改新的中心人物中大兄 

皇子和中臣镰足都曾受教于南渊先生,高向和僧旻则直接参与了改新活动。 

学习中国,日本统治阶级终于找到了一条摆脱危机的出路。 

     大化改新以后的情况便截然不同了。改新前夕,部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民 

要求改善自己的处境,反对中央和地方的豪族。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等人 


… Page 28…

顺应时代的趋势,645年以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打倒豪族首领苏我氏,废 

除了部民制,把土地和人民都变为国家的公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