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著作——《史记》。 
    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 
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 
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 
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 
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 
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 
视察。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 
    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痛苦 
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 
    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 
    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 
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 
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 
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 
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 
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 
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态度。他还 
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形象鲜 
明,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司马迁出了监狱以后,担任中书令。后来,终于郁郁不乐地死去。但他和他的著作《史 
记》在我国的史学史、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上下五千年  
71 霍光辅政       
    汉武帝为了打匈奴,通西域,再加上他的生活奢侈,喜欢讲排场,还迷信神仙,连年大 
兴土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许多年来,把文帝、景帝时候积累起来的钱财、粮食花 
得差不多了。 
    为了弄钱,他重用残酷的官吏,加税加捐,甚至让有钱的人可以出钱买爵位,卖官职。 
这些人做了官,当然要拼命搜刮老百姓,再加上水灾旱灾,逼得百姓难过日子,各地方就有 
大批农民起来反抗官府。 
    到了他在位的最后几年,他才决心停止用兵,并且提倡改良农具,改进耕种技术。他还 
亲自下地,做个耕种的样子,吩咐全国官吏鼓励农民增加生产。这样,国内才逐渐稳定下来。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得病死了。即位的汉昭帝年纪才八岁。按照汉武帝死前的嘱咐, 
由大将军霍光来辅助他。 
    霍光掌握了朝廷大权,帮助汉昭帝继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税收,减少劳役,把 
国家大事管理得很好。 
    但是朝廷中有几个大臣却把霍光看作眼中钉,非把他除去不可。 
    左将军上官桀想把他六岁的孙女,嫁给汉昭帝做皇后,霍光没有同意。后来,上官桀靠 
汉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的帮助,让孙女当上了皇后。上官桀和他的儿子上官安想封盖长公主 
的一个身边人做侯,霍光无论如何不依。 
    上官桀父子、盖长公主都把霍光看作眼中钉,他们勾结了燕王刘旦,想方设法要陷害霍 
光。 
    汉昭帝十四岁那年,有一次,霍光检阅羽林军(皇帝的禁卫军),还把一名校尉调到他 
的大将军府里。上官桀他们就抓住这两件事,假造了一封燕王的奏章,派一个心腹冒充燕王 
的使者,送给汉昭帝。 
    那封信上大意说:大将军霍光检阅羽林军的时候,坐的车马跟皇上坐的一样。他还自作 
主张,调用校尉。这里面一定有阴谋。我愿意离开自己的封地,回到京城来保卫皇上,免得 
坏人作乱。 
    汉昭帝接到那份奏章,看了又看,把它搁在一边。 
    第二天霍光要进宫朝见,听到燕王刘旦上书告发他的消息,吓得他不敢进宫。 
    汉昭帝吩咐内侍召霍光进来。霍光一进去,就脱下帽子,伏在地上请罪。 
    汉昭帝说:“大将军尽管戴好帽子,我知道有人存心陷害你。” 
    霍光磕了个头说:“陛下是怎么知道的?” 
    汉昭帝说:“这不是很清楚吗?大将军检阅羽林军是在长安附近,调用校尉还是最近的 
事,一共不到十天。燕王远在北方,怎么能知道这些事?就算知道了,马上写奏章送来,还 
来不及赶到这儿。再说,大将军如果真的要叛乱,也用不着靠调一个校尉。这明明是有人想 
陷害大将军,燕王的奏章是假造的。” 
    霍光和别的大臣听了,没有一个不佩服少年的汉昭帝的聪明。 
    汉昭帝把脸一沉,对大臣们说:“你们得把那个送假奏章的人抓来查问。” 
    上官桀怕昭帝追查得紧,他们的阴谋要露馅,对汉昭帝说:“这种小事情,陛下就不必 
再追究了。” 
    打这儿起,汉昭帝就怀疑起上官桀这一伙人来。 
    上官桀等并不就此罢休,他们偷偷地商量好,由盖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喝酒。他们布置 
好埋伏,准备在霍光赴宴的时候刺死他,又派人通知燕王刘旦,叫他到京师来。 
    上官桀还打算在杀了霍光之后再废去昭帝,由他自己来做皇帝。没想到有人早把这个秘 
密泄露了出去,让霍光知道了。 
    霍光连忙报告汉昭帝。汉昭帝命令丞相田千秋火速发兵,把上官桀一伙统统逮起来处死。 
    汉昭帝才二十一岁就得病死去,没有孩子。霍光听了别人的意见,把汉武帝的一个孙 
子、昌邑王刘贺立为皇帝。刘贺原是个浪荡子,他从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带来了二百多 
个亲信,天天跟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即位才二十七天,就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不该做的 
事,把皇宫闹得乌烟瘴气。 
    霍光和大臣们一商量,联名上书,请皇太后下诏,把刘贺废了,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 
询,就是汉宣帝。 
   
  
  
           
上下五千年  
72 王昭君出塞       
    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候,匈奴由于贵族争夺权力,势力越 
来越衰落,后来,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ì)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 
马。呼韩邪和大臣商量结果,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亲自到长安郊外 
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 
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 
(音hú,古时候十斗为一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 
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姡Вㄒ簦螅瑷┘次唬褪呛涸邸C患浮
年,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打败了郅 
支单于,把郅支单于杀了。 
    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 
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了。 
    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 
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 
    “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 
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 
    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áng),也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为了自 
己的终身,她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管事的大臣正在为没人应征焦急,听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汉元帝 
吩咐办事的大臣择个日子,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说的了。 
    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多少有点舍 
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经晚了。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 
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 
    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 
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 
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 
    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 
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惯了,和匈奴人相处 
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欢她,尊敬她。 
    王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 
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王昭君离开长安没有多久,汉元帝死去,他的儿子刘骜(音ào)即位,就是汉成帝。 
   
  
  
           
上下五千年  
73 王莽复古改制       
    汉成帝是个荒淫的皇帝,即位以后,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在外戚(太后或者皇后的亲属叫 
外戚)手里。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了一个早死去外,其他七个都被封 
为侯。其中最大的王凤还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 
    王凤掌了大权,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一个侄儿王莽,因为他父亲 
死得早,没有那种骄奢的习气。他像平常的读书人一样,做事谨慎小心,生活也比较节俭。 
人们都说王家子弟数王莽最好。 
    王凤死后,他的两个兄弟前后接替他做了大司马,后来又让王莽做了大司马。王莽很注 
意招揽人才,有些读书人慕他的名气来投奔,他都收留了。 
    汉成帝死了后,不出十年,换了两个皇帝——哀帝和平帝。汉平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 
九岁,国家大事都由大司马王莽作主。有些吹捧王莽的人都说王莽是安定汉朝的大功臣,请 
太皇太后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王莽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封号和封地。后来,经大臣们一再 
劝说,他只接受了封号,把封地退了。 
    公元2年,中原发生了旱灾和蝗灾。由于多少年来,贵族、豪强不断兼并土地,剥削农 
民,逢到灾荒,老百姓没法活下去,都骚动起来。 
    为了缓和老百姓对朝廷和官吏的愤恨,王莽建议公家节约粮食和布帛。他自己先拿出一 
百万钱,三十顷地,当作救济灾民的费用。他这样一起头,有些贵族、大臣也只好拿出一些 
土地和钱来。 
    太皇太后把新野(今河南新野)的二万多顷地赏给王莽,王莽又推辞了。 
    王莽还派八个心腹大臣分头到各地方去观察风土人情。他们把王莽不肯接受新野封地这 
件事到处宣扬,说王莽怎么虚心,怎样谦让。当时,中小地主都恨透了兼并土地的豪强,一 
听王莽连封给他的土地都不要,就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好人。 
    王莽越是不肯受封,越是有人要求太皇太后封他。据说,朝廷里的大臣和地方上的官 
吏、平民上书请求加封王莽的人共有四十八万多人。有人还收集了各种各样歌颂王莽的文 
字,一共有三万多字。王莽的威望就越来越高。 
    别人越是吹捧王莽,汉平帝可越觉得王莽可怕,可恨。因为王莽不准平帝的母亲留在身 
边,还把他舅家的人杀光。汉平帝渐渐大了,免不得背地说了些抱怨的话。 
    有一天,大臣们给汉平帝上寿。王莽亲自献上一杯毒酒。 
    汉平帝没有怀疑,接过来喝了。 
    第二天,宫里传出话来,汉平帝得了重病,没有几天就死了。王莽还假惺惺哭了一场。 
汉平帝死的时候才十四岁,当然没有儿子。王莽从刘家的宗室里找了一个两岁的幼孩为皇太 
子,叫做孺子婴。王莽自称“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 
    有些文武官员想做开国元勋,劝王莽即位做皇帝。王莽也觉得做代理皇帝不如做真皇 
帝。于是,有一批吹捧的人纷纷制造出许多迷信的东西来骗人。什么“王莽是真命天子”的 
图书也发现啦,什么在汉高祖庙里还发现“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铜匣子啦。 
    一直以推让出名的王莽这会儿不再推让了。王莽向太皇太后去讨汉朝皇帝的玉玺。王政 
君这才大吃一惊,不肯把玉玺交出来。后来被逼得没法子,只好气愤地把玉玺扔在地上。 
    公元8年,王莽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国号叫新,都城仍在长安。从汉高祖称帝开始的西 
汉王朝,统治了二百十年,到这时候就结束了。 
    王莽做了皇帝,打着复古改制的幌子,下令变法。第一,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 
准买卖;第二,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第三,评定物价,改革币制。 
    这些改革,听起来都是好事情。可是没有一件不是办得挺糟糕的。土地改制和奴婢私 
属,在贵族、豪强的反对下,一开始就没法实行;评定物价的权掌握在贵族官僚手里,他们 
正好利用职权投机倒把、贪污勒索,反倒增加了人民的痛苦。币制改了好几次,钱越改越 
小,价越作越大,无形之中又刮了老百姓的一笔钱。 
    这种复古改制,不但受到农民反对,许多中小地主也不支持他。三年以后,王莽又下了 
命令,王田、奴婢又可以买卖了。 
    王莽还想借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的矛眉,这一来又引起了匈奴、西域、西南各部族的反 
对。王莽又征用民伕,加重捐税,纵容残酷的官吏,对老百姓加重刑罚。这样,就逼得农民 
不得不起来反抗了。 
   
  
  
           
上下五千年  
74 绿林赤眉起义       
    王莽的残酷压榨,加上一连串的天灾,逼得农民走投无路,纷纷起义。东方和南方都有 
大批的农民起来反抗官兵。 
    公元17年,南方荆州闹饥荒,老百姓不得不到沼泽地区挖野荸荠充饥。人多野荸荠 
少,引起了争夺。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有两个有名望的人,一个叫王匡,一个叫王凤, 
出来给农民调解,受到农民的拥护。大家就公推他们当首领。 
    王匡、王凤就把这批饥民组织起来起义,一下子就聚集了好几百人,还有一些逃亡的犯 
人也来投奔他们。 
    王匡他们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作为根据地,攻占附近的乡村。不到几个月工 
夫,这支起义军发展到七八千人。 
    王莽派了两万官兵去围剿绿林军,被绿林军打得大败而逃。绿林军趁势攻下了几座县 
城,打开监狱,放出囚犯;把官家粮仓里的粮食,一部分分给当地穷人,大部分搬到绿林 
山。投奔绿林山的穷人越来越多,起义军增加到五万多。 
    第二年,绿林山上不幸发生了疫病,五万人差不多死了一半。还有一半只好离开绿林 
山,后来分作三路人马——新市兵、平林(在今湖北随县东北)兵和下江(长江在湖北西部 
以下叫下江)兵。这三路人马各自占领一块地盘,队伍又强大起来了。 
    当南方的绿林军在荆州一带打击官兵的时候,东方的起义军也壮大起来。琅琊海曲(今 
山东日照县)有个姓吕的老大娘,儿子是县里的一个公差,因为没肯依县官的命令毒打没钱 
付税的穷人,被县官杀害了。这一来激起了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