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3-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战争开始时,赵国名将廉颇坚守长平。他老谋深算,料想秦国远交近伐, 

急于求战,于是筑垒固守,坚不出战,挫其锐气,消耗秦军力量。双方相持 

三年,不分胜负。秦王看到战争旷日持久,攻不下长平,就采用范睢的离间 

之计,向赵王散布流言说:“廉颇太老了,哪还敢和秦国打仗啊!要是叫年 

轻力壮的赵括去,秦国早被打败了。”赵王听信了流言,于是马上召回廉颇, 

派赵括代替廉颇作赵军统帅。 

     赵王的错误作法,遭到了蔺相如的坚决反对。蔺相如对赵王说:“王以 

赵括为将,就好像用一根粗劣的木头棒去弹琴瑟一样。赵括轻浮地读其父传 

下的兵书,根本不知道怎样使用,要误大事的。”赵王不听,坚持派赵括为 

统帅。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跟父亲读了许多兵书,爱谈论战争, 

以为天下谁也比不了他。但他父亲并不认为他可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 

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关系到生死存亡,赵括却夸夸其谈,我看今后 

赵国不用他为将则罢,如果用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必然是他。”赵括母亲 

得知赵王用赵括为将,就极力劝阻赵王,希望赵王不要任用赵括,否则会误 

国误民。但是,赵王固执己见,说:“你不要管,我已经决定了。” 

     赵括上任后,一反廉颇原来的部署,更换了原来的将领,撤除了防御工 

事,改防御为进攻。秦国暗暗高兴,偷偷地换上了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 

高傲轻敌的弱点,故意打几阵败仗,然后假装失败逃走。赵括不知是计,出 

兵追击,一直追到秦军阵地前。秦军坚守,赵军不能前进。在赵军追赶秦军 

的时候,白起派了两支奇兵包抄赵军的后路,把赵括的大军分割成两截,使 

其首尾不能呼应,进退不得。白起又派5000骑兵,切断了赵国的援兵和粮道。 

赵军被围,断粮已经40多天,饥饿的士兵互相杀食。赵括绝望之下,组织部 


… Page 30…

队轮番突围,都没有能成功,他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失去主帅,军 

心大乱,只好投降。白起怕投降的赵军作乱,把40万战俘全部活埋,只把 

240个小孩放回赵国。 

     长平之战是战国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赵国受到了沉重打击,元气大伤, 

从此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了。赵括领兵在长平与秦军作战惨败身死,“纸上 

谈兵”的故事就是从这儿来的。这个故事后来流传很广,就是用来讽刺那些 

脱离实际,夸夸其谈,只会败坏事情的人。 

     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军乘胜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由于秦国在长平之 

战中的残杀,激起了赵国人民的义愤,赵国军民英勇抵抗。赵国总结了长平 

之战的经验教训,采取持久防御的战略方针,不与秦军进行决战。赵国一国 

的力量抵抗不了秦军的进攻,于是向各国紧急求援。这又是战国后期的一次 

很重要的战争,不但关系到赵国的存亡,也关系到山东各国的命运。于是发 

生了毛遂自荐、窃符救赵的故事。 

     在邯郸被围的严重时刻,赵王派平原君赴楚国求援。平原君喜欢收养门 

客,他家门客常有几千人。平原君出使楚国前,决定从几千门客中挑选 20 

个勇士同去。选来选去,只选出 18人,还差一人怎么也选不出了。这时, 

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走到平原君面前说:“我听说您要和楚国联合起来, 

合纵救赵,准备从门客中带20个人去,现在还少一人,你就把我带上一同去 

吧。”平原君问他到门下有几年了,毛遂说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士处 

世,好象锥处囊中,锥尖马上会露出来。先生在我这里已经三年了,没有人 

称赞过你,我也没有听说谁讲过你有什么本领。你不能去,留下吧。”毛遂 

说:“我今天才得请处囊中。如果我早得处囊中,整个铁锥都会露出来,不 

只是露出来一点点尖。”于是,平原君就带了毛遂等20人去了楚国。那18 

人都对毛遂轻蔑地笑笑。 

     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与楚王商谈合纵抗秦的事,从早上一直到中午, 

也没有一个结果。毛遂按捺不住怒气,按剑逼近楚王,厉斥楚王不该优柔寡 

断,拖延时间,并力陈战争形势,指出如果楚赵不联合抗秦,那么楚国也会 

自身难保。毛遂义正辞严,使楚王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当场与平原君歃血为 

盟,楚赵联合抗击秦国。楚王马上派兵前往赵国解救邯郸之围。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很有感慨地说:“我不敢再相信天下的士了,毛先 

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从此毛遂为座上客。毛遂在别人不了解自 

己的情况下,勇于出来主动承担重任。后来人们把这种自我推荐、勇于去做 

某件事的行动,叫做“毛遂自荐”。 

     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因此平原君三番五次派人向魏国搬 

兵求援。信陵君屡次请求魏王出兵,而魏王就是不答应。于是,信陵君只好 

带100多辆车骑去赵国与秦军死拼。路过东门,遇见曾经厚待过的隐士侯赢, 

侯赢对他十分冷淡。信陵君走了一段路以后,不禁又回来见侯赢,问是什么 

缘故。侯赢笑着说信陵君的行动好像用肉去喂饿虎,悄悄告诉信陵君应该利 

用魏王的宠姬如姬盗出兵符,只有这样才能救赵。信陵君依计盗得兵符之后, 

带上卖肉的大力士朱亥前往军中,以免魏军主帅晋鄙仅抗。 

     信陵君一行人到了军中,要代晋鄙领兵。晋鄙合了兵符,但又感到奇怪。 

他感到事不对头,不想交出兵权。危急时刻,朱亥从袖子里抽出40多斤重的 

大铁锤,打死了晋鄙。接着,信陵君整顿军队,连夜带兵奔向邯郸。 

     随后,楚相春申君率领楚国援军,与魏国信陵君带领的援赵魏军,会同 


… Page 31…

平原君亲率的三千人的赵国敢死队,向秦军展开猛烈进攻。秦军顿时被杀得 

落花流水,四处逃命,被围困了一年多的邯郸终于解围了。 

     秦王赢政是秦庄襄王的儿子,13岁即位。由于他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 

国吕不韦执掌。吕不韦原是韩国阳翟的一个大商人。他在邯郸经商时,结识 

了处境窘迫的秦公子异人。异人是秦昭王的孙子,孝文王的儿子,作为人质 

留在邯郸。吕不韦认为异人“奇货可居”,决定利用他进行政治投机。他拿 

出千金帮助,还把自己的已有身孕的情人送给异人,并亲自到秦国进行活动, 

使异人取得了孝文王宠姬华阳夫人的欢心,争得了王位继承权。孝文王死后, 

异人即位,这就是秦庄襄王。吕不韦也因此当上了丞相。庄襄王在位三年就 

死了,他的儿子嬴政即位,即后来的秦始皇。吕不韦继续做丞相,号称仲父, 

实际上成了执掌秦国大权的太上皇。 

     秦王嬴政长大,即将亲政。吕不韦意识到自己的权势太重,与王权发生 

矛盾。另一方面,他又害怕秦王嬴政知道他与太后私通而治罪,于是把自己 

的舍人嫪 推荐给太后充当幸臣。嫪 得幸之后,便伙同太后掌握大权,胡 

作非为,把秦国政治搞得混乱不堪。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开始亲政,嫪 乘机叛乱。秦王果断地镇压了 

这次叛乱,处死了嫪 等人。在追查过程中,秦王发现牵连到吕不韦,便罢 

免了他的相国职务,并令他远迁蜀郡。吕不韦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 

     在集中国家权力的同时,秦王嬴政还任用了有才能的李斯、尉缭等人, 

治理秦国。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子的同学。李斯看到山东六国 

都已衰落,只有秦国雄心勃勃,有能力统一天下。于是他离开楚国投效秦国, 

并逐渐得到了秦王的赏识。 

     正在李斯要大展抱负时,韩国有一人,来秦国修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 

的人力物力,牵制秦国东进。事情被发觉了。秦国宗室大臣认为客卿来秦国 

的都不可信。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驱逐之列。 

     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他不要逐客。李斯列举了外来客卿对秦国发 

展所起的作用,并指出现在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天下志士都寄希望于秦国。 

如果把客卿赶回敌国,势必壮大对方力量,孤立自己。秦王看了之后,果断 

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取消了逐客令,后来封他为丞相。此后,李斯一直是 

辅佐秦王的最重要的人物。 

     对秦国统一天下作出了贡献的尉缭,就是在废除逐客令后来到秦国的。 

秦王采用尉缭的离间诸侯之计,还重用王翦父子等能征善战的将领。在秦王 

嬴政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统一战争开始了。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国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向山东各国发动强大攻 

势。秦首先攻韩,俘虏韩王安。韩国灭亡,秦在韩地设颖川郡。 

     公元前228年,秦攻赵,赵王派大将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李牧是抗 

击匈奴的名将,手下战斗力很强,秦军一筹莫展。后来,秦国用重金买通赵 

王宠臣郭开,让他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昏庸,杀害了李牧。秦 

军很快打败赵军,攻克邯郸,俘赵王迁。赵公子嘉率家族数百人逃到代郡, 

自立为代王。 

     公元前227年,秦攻燕。燕太子丹和他的师父鞠武商量,准备联合诸侯 

共同抗秦。但太子丹认为远水救不了近火,于是派荆轲以献地图为名刺杀秦 

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刺杀没有成功。秦加紧攻燕。 


… Page 32…

燕联合退守代郡的赵公子代王共同抗秦,被秦军打败。公元前226年,秦军 

攻占燕国都城蓟。 

     公元前225年,秦攻魏,攻克大梁,魏亡。公元前222年,秦攻燕辽东, 

俘燕王喜,燕亡。接着,秦攻代,统一了北方。公元前221年,秦国攻打最 

后一个诸侯国齐国,齐亡。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只用了将近10年时间,秦国就灭掉了 

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一个空前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封建 

国家。战国时代结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 Page 33…

                               印刷术之出现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绳子打结的办法记载事情,或者把发生 

的事情刻在木板上,以便记录流传下来。后来,随着劳动的不断发展和人们 

交流思想、记载事实的需要,逐渐地产生了汉字。汉字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商朝就产生了甲骨文。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为 

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随着汉字的出现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笔、墨、纸亦相继出现。据记载, 

在公元前3至4世纪时,我们的祖先就用兔毛作笔头,用细竹笔杆制成了毛 

笔,古代的人称它为“战国时代的笔”。在造纸术没发明之前,古人却是用 

兽骨、龟甲、竹片、木板等作为书写材料的。到了西汉时期,古人就以植物 

纤维做材料造成了“霸桥纸”。公元105年,东汉的官员蔡伦在前人制造丝 

质纸、麻质纸的基础上制造出了“蔡侯纸”。这种纸是用树皮、麻头、破布、 

旧渔网等原料制成的,质量较以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是造纸史上的一大进 

步。笔、墨、纸的发明和不断发展,亦为印刷术之发明创造前提条件。 

     由于纸、墨、笔的发明,接着又出现了印章和“拓石”,在石头或木板 

等物上雕成印章,并产生一定的图案和字符。印章和“拓石”的出现,后来 

并被广泛地流传,这一发明对印刷术之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本质上看, 

印章和“拓石”正是印刷术的原始形式和先声。 

     所谓印章,就是我们今天还颇为流行的图章,大约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 

印章上的字皆为反字,有凹下去的“阴文”和凸出的“阳文”之分。早期的 

印章多盖在泥上,字数只有几个,还只是处在原始的初级阶段。到东晋时字 

数多起来,东晋葛洪在其著述《抱朴子》中载有一种刻有120个字的符号, 

这便是后来雕版印刷所用的雕版的原型。 

     找国的石刻文字很早就已出现,早在秦朝就已经出现了,秦始皇统一中 

国后,为歌颂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命人到处刻石立碑,歌功颂德。到目 

前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石刻是秦代的10个石鼓。公元 175年,汉灵帝命蔡 

邕在洛阳将重要的经典文字写在46块高1丈宽6尺的石碑上,然后由刻工雕 

刻,将其立于太学门前,以供校正之用。 

     大约到公元4世纪,“拓石”这种技术开始出现,所谓“拓石”,就是 

把一张浸湿的薄纸贴在凹入的正写阴文的石刻上面,用毡布牢牢地盖在湿纸 

上,来回地移动。一直等到湿纸完全嵌入到石刻文字的凹槽里止。待纸张干 

了以后,再用刷子蘸着墨轻轻地均匀地涂到纸上,然后将纸取出,就出现了 

黑底白字的拓本。 

     印章和拓石的出现,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准备和条 

件。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出现,后人才在充分地利用和吸取前人的丰富的积 

累和成果的基础上,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最早的印刷术,大约出现在我国隋末 

唐初时期,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它用梨木或枣木板作原料,先将梨木或 

枣木板刨成合适的厚度和普通线装书面的大小,然后在木板上用刀刻出凸起 

的阳文反字,把墨涂在刻好的板面上,将纸铺到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地一抹, 

揭下后纸就会出现白底黑字来。 

     雕版印刷术到底起源于何时,是谁发明创造的,现在还无法搞清楚。隋 

唐时候,文化繁荣,读书识字的人逐渐地增多,光靠抄写书本已经不能满足 


… Page 34…

社会的需要了,因此,那时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雕板印刷术在隋末唐初已经发明,唐初和尚玄奘曾用来印刷佛像,但使 

用还很不普遍,文宗大和九年 (公元835年),冯宿的《禁版印时宪书奏》 

里说:“当时的四川及淮南地区均有以版印的日历销售于市。每年管理台历 

的最高机关还请示皇上发放新的台历,民间台历的印历已到处都有卖。”这 

一材料充分说明,那时的雕印的历书,已广泛流传。 

     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雕板印刷书籍是唐太宗皇后长孙皇后的著述《女 

则》。据明代史学家邵经帮在所著《弘简录》46卷中记载中考证, 《女则》 

是用雕板印刷。据历史记载,长孙皇后死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因此, 

我们可以断言,最迟在这个时候或稍后一点,雕板印刷就已经出现了。 

     在雕板印刷术没有发明以前,人们要靠手写转抄来保存文献和传播文 

化,这样化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雕板印 

刷发明以后,这些缺点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克服,雕板印刷术很快在全国传播 

开了。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雕板印刷品,是咸通九年 (公元868年)王玠印造的 

 《金刚经》。它是1800年在我国甘肃敦煌千佛洞里发现的,卷尾标有“咸通 

8年4月15日王为二亲敬造普施”字样。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题有 

明确时期记载的雕板印刷品。经卷高约30公分,长约5公尺,由7个印页粘 

结而成,卷首是一幅扉画,后面是《金刚经》正文,画和文字都刻得很精美。 

刀法的纯熟和印刷的清晰,足证当时的刻印技术已经很成熟。这卷刻印品具 

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是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令人气愤遗憾的 

是,这件国宝竟被英国人斯坦因于1807年偷盗到伦敦去了。 

     我国现存最早的刻印日历是公元877年的历书,上面除印有节气、月大 

月小和日期外,还间有阴阳、五行、吉凶、禁忌等。此外,还发现了长安东 

市大刀家和成都樊赏家所印的民间日历的残片。但这些珍贵的文物又都被斯 

坦因盗运到英国去了,使这些宝贵的东西在中国失传。 

     唐代民间刻印的医药书籍亦出现了。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