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家庶女 作者:如小果(潇湘vip2013.10.08正文完结)-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大爷年纪约莫三十五岁左右,穿着褐色衣袍,身形中等,生的一张国字脸,浓眉炯目,与明玉心中的商人形象大不相同,他看起来根本不像总是透着精明商人,给人的感觉反而是憨厚。
  秦氏对他极为客气,他进门便以晚辈自居,态度恭敬,礼数周全。说话爽朗,目光坦诚,竟让明玉为之前的怀疑感到有些羞愧。
  秦氏先问起杨老爷、杨夫人近况,杨大爷说他们皆好。顺着秦氏的话,就说起当年杨老爷与楚老爷的交情,因他比楚云飞几乎大了十岁,楚家出事那会子,他已十来岁,到了记事的年纪。屋里没有外人,言辞中少不得带了一些对当年事的不平。
  听了他这些话,明玉对他的看法又改观了。此人并非看起来那般,他说起当年的事,竟不会叫人觉得反感。特别是说起印象中的楚老爷,反让秦氏不觉微笑起来,仿佛跟着他的话,回到了从前安逸的日子里。
  秦氏颇为欢喜,杨大爷察言观色,事无巨细,竟还能将楚老爷给他所有礼品说出来。每一样礼品,就包涵一个缘故,一个事因,不知不觉竟说了半个时辰。
  秦氏从欢喜渐渐转为怅然,毕竟楚老爷早已不在人世。杨大爷就与楚云飞说起话来,他们小时候必然认得,只是楚云飞年幼,能记得的事儿不多。杨大爷说起那些,秦氏倒还记得,且他言辞巧妙,楚云飞小时候顽皮,这会子听他说起,都不顽皮,是机智。语气态度拿捏正好,即像兄长,又像故友重逢,一点儿也不叫人觉得反感。连明玉也听得颇为有趣,不时去看楚云飞,楚云飞话不多,偶尔接一两句,看起来却不排斥。
  明玉只得在心头感叹,看人果然不能只看表面!这个杨大爷,不知不觉就掌握了主导权,控制着屋里的气氛,才一个时辰,秦氏已称呼他贤侄,他也亲昵地称呼秦氏婶婶,称楚云飞夫妇贤弟、贤弟妹。
  叙了半天的旧,杨大爷才巧妙地说起想结交徐家的事,楚云飞将早已写好的帖子递给他,表示他也只认得徐之谦一人。
  杨大爷慎重地收了,表达了谢意,却未曾打听楚云飞与徐之谦交情的事。也没打听他们如何相识,或者徐之谦行事为人等等。
  又因之前不晓得楚云飞得了儿子,并未单独给孩子预备什么见面礼,他一个大老爷们,也不晓得该给小孩儿买什么东西,就直接封了个红包。
  明玉起身福了福,道了谢替衍哥收下。让乳娘将孩子抱来,杨大爷瞧着衍哥,直说衍哥几乎和楚云飞一个模子刻下来的,说楚云飞小时候就是这么个模样。
  这个是个妙人,楚云飞一张嘴是比不得他了,大概徐之谦那张嘴才能应付。
  转眼到了傍晚,秦氏留杨大爷用晚饭,杨大爷爽快应下。只是男女不同桌,由楚云飞陪着他在外头吃了,明玉和秦氏在内院。
  到了二更天楚云飞才一脸疲倦回来,到了屋里就歪在榻上。明玉将衍哥交给云妈妈,倒了茶送到楚云飞手里,楚云飞吃了一口,抬起头望着明玉,道:“去南京之前,让王福先去找下处。”
  明玉微微怔了怔,楚云飞蹙着眉头,明玉有些明白他的顾虑了。不觉失笑道:“你担心我们被卖了不成?”
  虽是玩笑,但也由不得慎重地考虑,这个杨大爷一张嘴太厉害,虽看起来没有顺着杆子往上爬的意思,可套近乎的能耐太厉害了。想到这里,就想到杨老爷,俗话有其父才有其子,不晓得杨大爷是不是继承了杨老爷?
  楚云飞吃了一口茶,道:“杨家当初不过是开小作坊的,后来祖父做起远洋买卖,将咱们本土的产物运去他国贩卖,那时远洋买卖才兴起,便是咱们觉得不好的东西,到了他国也是珍品能换来不错的货物。”
  这样说来,杨家当年发迹,与楚家有很大的关系。
  明玉盯着眉头一直没松开的楚云飞:“商人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交情。就依着相公所言,那庄子咱们就照着地价买回来吧!”
  楚云飞点了点头,当年是如何托付给杨家的,楚云飞并不晓得,楚老爷临终前也不过交了个印章给他,说倘或能回南京,就拿着这枚印章去找南京城东杨老爷。到了弥留之际才说出这话,可见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或许,还有另一个意思……
  明玉隐隐约约觉得,公公兴许还晓得一些事。而那些说不定是能洗清冤情的证物。只是,当初的局势已对他们相当不利,即便将证物摆出来,也起不到一丝一毫的作用。官大一品压死人,何况当初的楚家不过商户。
  想到这里,她手心里冒出冷汗。楚云飞见她不对劲,蹙着眉头问了一句。明玉摇了摇头,楚云飞盯着她半晌,见她脸色好些了,才又道:“咱们家的东西存在之谦哪儿,我走之前会给之谦说一声,叫他将现银兑了银票送来。南京住着若不好,你和娘就去淮安吧。岳母要回去,在淮安我也能安心一些。”
  明玉点了点头,笑道:“你放心,我会照顾娘和衍哥。倒是你,可别再莽撞行事了。”
  楚云飞没说话,深深注视着明玉。明玉晓得他担心自个儿回了淮安,又想起那些事来。毕竟,三太太、明珠、明珍都在老家,去了难免会撞见。只是,三太太在陈老太太跟前,日子不见得多好过,明珍有自个儿的烦恼,从前怎么样,嫁了个都是各自过各自的日子罢了。
  明玉笑道:“我回去主要是请老太太安,见老太太,与旁人又无干系。”
  楚云飞不再多说。
  正月还没完,楚云飞一行人已启程。临行前,明玉又备了好些冻疮膏、金疮药等极有可能会用上的药。加上棉衣、靴子,装了满满一大箱子,盯着阿阳、阿寻抬出去。又替跟着他一到回来的另外八个人一人定制了一双皮靴子,两套棉衣。这八个人特意从外院进来,在正屋外头道了谢,明玉才知,这八个人还是楚云飞的下属。
  送走楚云飞,明玉开始筹划南下的事。与秦氏商议后,决定先去淮安拜见老太太,其次再去南京。因衍哥月份尚小,春寒料峭的二月,虽越往南越暖和,却也不宜赶路,大抵日子定在三月。
  四太太也要回去,本来打算二月初就动身,得知秦氏和明玉要南下的事后,就决定同行。
  那杨大爷也不知如何与徐之谦结交上了,二月初他再次登门造访,就问起秦氏要不要去南京的话。秦氏只觉杨家帮了楚家许多,倘或同行,只怕沿途又要让杨大爷破费,因此婉拒了。
  不过三言两语,秦氏又改了主意,只说要与四太太商议。结果到了二月中旬,包括四太太回老家,皆无需她们费一点儿心,全权由杨大爷和徐之谦包办了。而徐之谦,预备去南京吕家购买船只,兼南下办货等。
  虽然同行无需她们费心,到底把银钱送了去。杨大爷起先不肯收,后来勉强收下了,还说家去后若老爷晓得了,必然要说他不懂事。
  其实,明玉也觉得这样更好,沿途有他们打点自然是便宜些,但若是连银钱都不出,那就是欠人情了。一旦欠了,就必然要还。因此她和楚云飞才一致决定,即便庄子从前是楚老爷无偿交给杨家保管,也要用钱买回来。
  这些都很顺利,明玉唯一愁的是云妈妈,她家里还有个才半多岁的儿子,不可能叫她离开京都跟着去。云妈妈却意外地十分坚持:“奴婢来奶奶跟前日子不多,奶奶却待奴婢极好,比起奴婢的孩子,衍哥更小。周嬷嬷上了年纪,奶奶身边尽都是姑娘家,虽个个都极好,到底没带过孩子。小孩儿出门走动总有些忌讳,这些一时半刻也说不尽,倘或不留神,撞着了什么,小孩儿闹起来,大人瞧着哪有不心疼的?奴婢的婆婆身子硬朗,前头两个孩子都是她带大的,如今也断了奶,倒不必挂心。”
  她坚持又说的诚恳,明玉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只问道:“你家里……”
  云妈妈是给衍哥找来的乳娘,月钱和周嬷嬷一样。若不是家里情况不好,也不至于丢下孩子,明玉如今自个儿做了母亲,她只要半个时辰没见着衍哥,就忍不住要问一问。
  云妈妈却微笑道:“奴婢是真正舍不得奶奶、舍不得衍哥还有奶奶屋里这些姐儿们。再者,夫人、奶奶总还要回京都不是?”
  这个明玉就没法子保证了,一切都取决于楚云飞。
  云妈妈见明玉迟疑,又道:“至少等衍哥略大些,身边能离得人。或奶奶去了南京寻着更好的,奴婢再回来也一样。”
  这样就好办多了,明玉感激道:“真正谢谢云妈妈了。”
  云妈妈连连摇头,明玉笑道:“这样你也家去住几日,等启程再来。若有事,我打发人去寻你。”
  云妈妈自是感激不尽。
  启程的头两天,明玉、秦氏带着衍哥去拜访了赵家、潘家,又去拜访了徐夫人,徐夫人还笑称,将他们租住的宅子留着,他们再来京都,也就不必另去寻住处了。
  到了三月初,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了码头,韩氏、陈明贤、明菲、明芳、五爷、五奶奶皆来码头相送。
  四老爷极是不情愿回老家,没动身之前,说不放心在京都的陈明贤夫妇。陈明贤直接说,每个月家书一封汇报在京都的近况。到了码头,四老爷又说船太小,徐之谦嬉皮笑脸把一整只船让给他,还把自个儿身边的小厮派去服侍。四老爷不情不愿,到底踩着甲板上了船。
  同行人多,单是女眷就用了两只船,四太太、明玉、秦氏乘坐的船只就更大了,近身服侍的都能住下,另一只便是其他服侍的小丫头婆子。加上货物,大大小小四艘船。
  韩氏握住明玉的手,郑重地道:“一旦有了十三妹丈的信儿,我必然打发人给妹妹送去。”又叮嘱,常写信来京都。
  明玉笑着点头,明菲十分不舍:“本来咱们聚在一处的时候就少,你和伯母去了南京,也不晓得还回来不?”
  明玉也舍不得明菲、韩氏等人,只是忍着,点头笑道:“必然要回来的,姐姐、六哥、六嫂、十五妹妹都在京都……”
  明菲又去抱了一会子衍哥,道:“不晓得下次见面时,是什么时候,莫要衍哥都能跑了,才带来京都让我们瞧。”
  离别之情让大家伙都静默下来,半晌韩氏笑道:“若衍哥能跑了,必然也会说话了,到时候,十妹妹不就能听衍哥叫你姨妈?”
  明菲勉强扯出一抹笑,摸了一把泪,点着头:“也是,等下回见着衍哥,衍哥说不定还多了几个弟弟妹妹呢!”
  香桃闻言,笑着过来凑趣儿:“莫不是十姑奶奶有喜了?”
  明菲微微红了脸,却道:“还不晓得呢,等两天请太医瞧了才晓得。”
  杜嬷嬷脸上已露喜色,韩氏、明芳也才晓得,忙连声恭喜,四太太又少不得叮嘱明菲一番。依依不舍说了一会子话,莲月进来禀报:“已预备妥当,即刻开船。”
  韩氏等人这才下了船,站在码头上,直到船只消失在朝阳中,才各自上了马车回去。
  ------题外话------
  前部分算是告一段落了,小果想直接跳过时间差,写后面的事……

☆、146:故里

  沿途上有杨大爷、徐之谦打点,虽晚上也歇在船上,热水、热饭样样不少。明玉担心衍哥人小身子单薄受不住船上湿气,不曾想,这小家伙上了船,却愈发精神了。白天不怎么酣睡,不是四太太抱着,就是秦氏抱着,衍哥对亮晶晶的物件特别感兴趣。四太太抱着他的时候,他就挥舞着小手去抓四太太的戴着的祖母绿耳坠,无论外孙外孙女还是孙子孙女,衍哥都是第一个。四太太瞧着欢喜,就把耳坠取下来,找了红绳子套着,在衍哥眼前晃悠,大伙就盯着衍哥挥手的样子好笑。
  秦氏抱着他的时候,他就紧紧抓着秦氏的手镯,人儿虽小,力气却不小,一直到肚子饿了要吃奶,才肯撒手。
  大家晓得他喜欢亮晶晶的物件后,要逗他玩儿就都拿亮晶晶的东西来,后来不晓得徐之谦怎么知道了,傍晚泊船时,打发个小厮送了一匣子亮晶晶的东西来,其中有外国的水晶手串,还有一只拳头大小做成佛手的琉璃摆件,被阳光照着,就五颜六色,十分漂亮。衍哥得了喜欢的玩物,对外婆、祖母那些亮晶晶的首饰顿时没了兴致,只因手儿太小,两只手也抱不稳,才许旁人拿着逗他玩耍。
  有了他凑趣儿,倒不觉枯燥。
  只是,徐之谦南下必然有生意上的事,杨大爷虽说是回去,能与徐之谦同行,必然两人谈妥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明玉心知,他们之所以走这样慢,也是顾忌着他们母子,可也委实慢了太多,从京都到直估,就走了四天,白天行船较慢,晚间又寻了稳妥的地方过夜。
  和秦氏、四太太商议后,还是觉得给他们说一声,略走快些,毕竟船上诸多不便。打发顾妈妈去找了徐之谦,杨大爷,徐之谦大惊,还以为衍哥不好,亲自来问秦氏。最后,行船的速度虽快了一些,但徐之谦却在一日停泊在个小码头的时候,上岸请了一位擅长给小孩子看病的郎中随行。
  自此,明玉等人也不再提什么意见了。
  杨大爷不免对此举费解,幸而四老爷对徐之谦和楚云飞交情不大清楚,何况之前来京都,也承蒙徐之谦周全了几日。只说徐家与潘家有些来往,徐之谦在他们跟前素来以晚辈自居。而徐家家大业大,本来富足,请个大夫随行,总也不过几十两银子了事。再者,陈家世代有人为官,眼下陈氏一门,在京都的几房亲戚都十分了得,陈明贤为今科最年轻的庶吉士,与之打好关系,只有益处没坏处。
  看起来是不怎么起眼的小事,焉知这样的小事却比送真金白银更容易叫人记在心里。对徐之谦行事暗暗叹服,心思活络起来,与徐之谦吃酒,少不得旁敲侧大问起他个人的私事。
  衍哥得了喜爱的玩物,一路上很少哭闹,不知不觉,已到了苏州境内。从京都动身时,万物才复苏,到了苏州境内,已百花齐放,鸟语花香。
  四太太和秦氏商议下船的事,这一路本来承蒙徐之谦、杨大爷关照,若要送她们到淮安,路线却不同。四太太的意思,在苏州下船,另雇船只去淮安。又见明玉体态消瘦了一些,就说在淮安养养再去南京,即便不这样说,秦氏也打算先去淮安见老太太和陈家其他人,再说去南京的话,因此点头说好。
  派了顾妈妈去与徐之谦说,徐之谦、杨大爷皆表示也要去拜见陈老太太,何况他们两个都不着急。
  徐之谦为此事还亲自上船来与秦氏说话,“晚辈去南京是为买船一事,将伯母们平安送去淮安,就可让王管事跟着我们先去南京把下处打点好。晚辈不才,在南京倒也有相熟的人,找个干净稳妥的住处,不是难事。”
  商人行走四方,自是熟人不少,秦氏推辞:“这如何使得?你也不是清闲着无事可做的人。”
  徐之谦笑道:“伯母又和晚辈见外了,当年若不是楚哥哥,指不定眼下就没晚辈这么个人了。晚辈虽是商人,倒也不是那等不懂知恩回报之流……”
  说起这个就没完没了,秦氏点头:“就照你说的办吧,不过,银钱我们自个儿出,你可别私下花钱。你们家也不单你一人,没得坏了兄弟姊妹间的情分。”
  徐之谦连连点头称是。
  周嬷嬷少不得大赞徐之谦,明玉却觉得徐之谦必然察觉到了什么,他这样说,摆明了暗示她们去南京后别去杨家住。
  想到这里,遂叫周嬷嬷去找王福,不管怎么样,到了南京任凭杨家人如何说,都要另找下处。且虽是得徐之谦相助,也必然要他自个儿亲力亲为不能凡事依仗他人。
  一路走了一个多月,等到了淮安码头,已是四月中旬。阳光普照,天气暖和,大太太领着大奶奶以及一众丫头婆子亲自来码头上迎接。
  虽然暖和,码头上到底风大,云妈妈用薄毯子将衍哥捂着,紧跟在明玉身后下船来。
  大太太上前见礼,事先就打发人先去陈家报了信儿,虽没见过秦氏,也晓得与四太太同行的是明玉的婆婆,一番私见,就笑道:“老太太天天儿问我们,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到,又等不及,天天叫老四来码头上瞧有没有你们的船,可巧今儿一早,你们的消息就来了。”
  说这话上了岸,大太太看了明玉一眼,立即主意到云妈妈怀里抱着的孩子。明玉见了礼,大太太含笑盯着她,笑道:“想来也没多久似的,我们的十三丫头也做了母亲了。”
  很是感叹的样子,明玉见了礼问好,大太太微微点头,笑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上马车,回到家再慢慢说。”
  又一叠声地问大奶奶,马车预备好了没有。
  这时候不早不晚,码头上没有多余的船只停泊,行人也驱散了。明玉忍不住回望了一眼码头,当初她跟着四太太,几乎逃一样地从这个码头离开,现在想想,好似昨天的事。时间这种东西,还真不当好说,明明觉得很漫长,走过了再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