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书大惊,不敢相信地问道:“什么?失踪了?!”
陈大雷摆手示意道:“冷静点,不要咋咋呼呼的!你去二雷的住处,查查他的物品,看有没有留下什么字条?他不是已经会写字了吗?应该会留点什么话吧。”
文书自信地说道:“肯定有!我了解他,二雷绝不会不打招呼就跑的。抛开纪律不说,这人相当重义气。要有事,瞒谁都不会瞒我。”
陈大雷喝令道:“快去吧!”听到命令,文书匆匆奔向营房。
营房内,战士们此刻正围在一起小声议论着:
“夜里没听到一点儿动静,排长就把背包打好了。”
“打好了背包,又没带走,肯定出事了!”
“是不是开小差了?营长急得直发火呢!”
听到战士们的议论,走进屋里的文书劈头盖脸地呵斥道:“瞎猜什么呢?自由主义!陈二雷是个好同志,英雄!英雄怎么会开小差呢?他执行绝密任务去了嘛,打石原那两天,连我都不知道他的下落,何况你们!好了,别瞎议论了,都出去吧。该干吗还干吗去。”
被文书呵斥了一顿,战士们立刻噤声,匆忙跑出营房,看着大家离开,文书关上房门,打开顺溜的背包,匆匆寻找起来。
满以为包裹中会有线索的文书,在仔细寻找了一遍后却什么也没发现。失望之余,他匆匆走回司令部向陈大雷报告道:“司令员,二雷的物品全检查过了,没有留下什么字条。”
陈大雷沉思片刻,望着地图,突然想起了什么,再次说道:“翰林,过来,看见吧——牛湾镇,距此四十多里。陈二雷有个姐,就住在牛湾镇附近,具体位置不清楚。二雷如果去姐家,这时候差不多到了。你立刻骑上赤狐,到牛湾镇打听情况!听着,无论发现了什么,午前必须返回。”
文书点了点头,再次奔出会议室,骑上赤狐向牛湾镇奔去。在即将到达牛湾镇的路上,他却看见好几个老乡正从田间小道上奔向山冈下的一座小院里。
文书赶紧下马,上前拦住一个老乡奇怪地问道:“大爷,出什么事了吗?”
那位大爷示意着前面的小院,颤声说道:“惨哪,惨哪!唉!”
文书愕然地抬头看了看,连忙匆匆奔向那座小院。
此刻,在顺溜的姐家院前已经聚集了许多人,看着院中凄惨的景象,众人都禁不住流下眼泪。文书走上前,不声不响地挤进院门,朝里望去,顿时被所见的一切惊呆了!
院墙上挂着干涸的血迹。院当中摊着一块油布,两个老人正在把碎成几块儿的保国的尸体拼凑到一块儿。
其中一人一边颤抖着挪动着保国僵硬的身体,一边颤声说道:“对齐喽,一点儿都不能少啊……要不,对不住保国!”
另一个人则叹息地说道:“唉,村头井里,保国婆娘刚刚被捞上来,这是怎么话说的,原本挺好的一家子……”
见到如此凄惨的景象,文书痛苦得几乎要晕倒。不忍再目睹这一切,文书哽咽着牵着马走过冈下,忽然看见前面有个闪亮的东西,他低头拾起,却发现是一枚弹壳。
文书朝四处张望,立刻发现草丛中还有一个。当他再次拾起时又发现了第三枚弹壳……在弹壳指引下,文书一步步走上草冈,来到当初顺溜伏击的地方。
扭曲的草丛上还残留着顺溜离开时的痕迹,顺着伏击阵地向下望去,几百米外的定淮公路,以及冈下顺溜姐姐家的那座小院,一下子尽收眼底,看到眼前这一切,文书心中的疑惑顿时完全解开。
想到那凄惨的一幕,想到顺溜所受到的委屈和那隐忍的痛苦,文书哽咽着倒在草丛中,号啕大哭起来。
一切都明了了,当看到摊在桌上的几枚弹壳时,听着文书哽咽的报告,陈大雷只能用香烟来压抑着自己内心的苦楚。
“干嘛把伏击位置定在那?!”摔掉手上的烟头,陈大雷愤怒地向侦察排长质问道。
排长痛苦地嗫嚅道:“那儿最有利……远离居民地,扼守要害,视野也很开阔。我们是深夜摸上草冈的,没有月亮,伸手不见五指。只有等天亮后,才能看清一切,但那时已经晚了。顺溜已经进入阵地,无法转移了。”
陈大雷再次沉默下来,浓重的烟雾不断从口鼻中喷出:“从他爹娘到他,个个贞烈!如今他姐叫畜生强奸了,这种事让他如何说得出口……哦,明白了,二雷不是开小差,他是为姐姐报仇去了,肯定是这样!他知道,要是把情况都说出来,我们不会让他擅自行动,所以,他一声不吭,他早就拿定主意了。顺溜要为姐报仇,就只能进入淮阴城!他这一去,不管他能不能找到并击毙那个鬼子,自己都必然倒在无数敌人的枪弹下。他不可能生还!”
寂静的夜,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院子里的阴影被拉得老长老长。听到陈大雷的话,几人心中顿时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正当文书犹豫着要游说陈大雷救救顺溜的时候,桌上的电话机突然铃声大作。听到铃声,陈大雷快步冲过去,一把抓起话筒道:“我是陈大雷!”
电话那边政委严肃的声音随之传来:“大雷啊,我是政委,你仔细听着,通报一个喜讯,大喜讯!昨天中午,日本天皇在东京发布了《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并命令所有日军部队包括在华日军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
陈大雷神色一怔惊声问道:“真的?鬼子投降了!”
话筒里响起政委喜悦的笑声:“千真万确,大雷啊,抗日战争结束了,我们胜利了!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命令我们,对于已经放下武器投降的日军,停止作战行动,准备接受他们的投降。同时,各部队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慌乱中,陈大雷喜悦地冲着话筒猛点了几下头,随后放下话筒,冲出屋外。
片刻后,激烈的紧急集合哨骤然响起,随后陈大雷发出震撼天穹地喊声:“同志们,鬼子投降了!抗战结束了!我们胜利了!!”
喊声让众人纷纷从营房中跑出来,激动地颤声问道:“司令员,你刚才嚷什么?”
陈大雷欢笑着回答道:“伙计们,政委亲自通报的——鬼子投降了,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了,我们胜利了!”
听到他的回答,众人激动万分,互相拥抱,哽咽地说道:“妈的,早知道这一天会来!八年多啊,我们牺牲了多少战友啊。好哇,总算胜利了,胜利了!”
山庄各处,听到这令人激动的消息的战士们搂抱着、挥动着、跳跃着,发疯般欢叫着:“鬼子投降喽,鬼子投降喽,我们胜利啦!”巨大的喊声顿时让原本宁静的山庄沸腾起来。
看着眼前这些激动不已的战士们,陈大雷的眼睛湿润了,没有经历过战火的人,没有死里逃生过的人,很难体会大家现在的心情。那不是骤然来临的幸福感,而是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后,最终取得胜利的无限欣慰的感觉。
喜讯仿佛长了翅膀一般,瞬间席卷了整个根据地,所有人都在为这令人振奋的消息欢笑着,雀跃着。
欢笑过后是紧张的来临,在司令部内,各连的连长们已经被召集起来围坐在四周,聆听着陈大雷的命令。
“一营加强警戒,原地待命。二营做好准备,命令一到,立刻出发,接受南桥、吕镇两个据点的敌人投降,如敢顽抗,坚决消灭!他们是伪军,收拾他们是中国人自家的事。三营的任务是,拿下双洼,那是吴大疤拉的司令部,伪军的主要军械和粮食都屯在那。同样,你们先做好准备,命令一到就出发。”
听到命令,一名连长立刻追问道:“淮阴归谁?我们跟松井打了五六年,淮阴城总该归我们吧?”
陈大雷摇了摇头沉声道:“军区正在跟国民党三战区联系,据理力争。但大司令估计,国民党不会把淮阴交给我们。根据情报,国民党军已经从大后方向江淮开进——下山抢桃子可是他们最拿手的本事了!”
陈大雷的话立刻激起连长们的一片斥骂声:
“妈的,我们打仗的时候,他们窝着不动,现在长足了膘,下山了!”
“联合作战时,五十五师打瞌睡晒太阳,这笔账,早晚要跟他们算!”
陈大雷点了点头道:“那当然。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沉着冷静,按照命令行动。好,做准备去吧。”
目送着连长们出门后,一直坐在旁边的文书上前收拾着桌上的杯子,同时感叹道:“不知二雷怎样了,他还能回来不?”
听到文书的话,站在旁边的陈大雷顿时身子一怔,脑海中也不禁浮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
日军的投降意味着作战中止,上级的命令很明确,对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日军,不得采取作战行动,只能进行受降。就是说,顺溜在这时候绝不能枪杀任何一个鬼子——哪怕这鬼子曾经犯下滔天大罪,哪怕这鬼子曾经杀了你爹,强奸了你姐啊!任何破坏停战协定的事情都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尤其在现在这个敏感时期,顺溜如果莽撞行动,很可能会被国民党部队所利用,成为一个绝妙的把柄。
想到这里,陈大雷仿佛剧痛钻心,他眺望窗外,恨声咒骂了一句,随后抓过电话,冲着话筒喊道:“军区吗?我是陈大雷,请政委讲话。”
稍顷,政委接过电话问道:“大雷吗?是我,什么事?”
陈大雷沉声说道:“报告政委,我要向军区检讨。有个事,我犹豫了一整天,也隐瞒了一整天,现在,必须向军区报告——陈二雷失踪了。”
军区司令部内,听到报告的政委笑容渐渐凝固,惊讶地问道:“陈二雷?就是打掉石原的陈二雷吗?”
陈大雷肯定道:“是他。”
政委厉声质问道:“怎么回事?你不是说他完成任务后安全返回了吗?你不是说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吗?军区刚刚给他记了大功啊!正准备开庆功会呢。”
难堪的沉默了一会儿,陈大雷继续说道:“陈二雷是安全返回了。但他返回之后,就开始沉默,整天不说话。他深夜持枪出走后,我派人到处寻找,没找到。又派人赶到牛湾镇,找到他姐姐家,这才了解到真实情况。政委啊,二雷伏击石原时,鬼子正在屋里强奸他的姐姐……后来他姐夫保国冲进去后,跟鬼子拼命,二雷他、他为了完成任务,卧在冈上一动不动,直到把石原击毙。那院子就在草冈下面,传来的声音应该都能听见,二雷不能去救姐姐,他得盯着公路,他得打掉石原啊。”
电话那边,政委的声音久久没有传来,在几声哽咽声传来后,政委颤声说道:“接着说,我在听。”
第二十三章 投 降 2
陈大雷悲切地说道:“我们了解到情况后,判断陈二雷失踪不是开小差,而是去为他姐姐报仇去了。他带走了狙击枪和十二枚手榴弹。政委呵,二雷肯定是往淮阴城里去了,他这一去,无论能不能成功,自己都不可能生还。这事我瞒了一天没报告,是心存侥幸。我先是希望能找到二雷,但没找到,他隐蔽行动的本领强得很!后是想,反正他已经走得无影无踪了,大不了算是个‘擅自行动’,如果回来了,我关他禁闭,处分他。如果回不来,我开追悼会,悼念他!但现在不一样了,日军已经投降了,作战行动中止了。我必须向军区报告,我检讨。”
电话那边,政委含泪安慰道:“大雷,你不必检讨。你现在要做的是赶紧善后!第一,陈二雷是个英雄,无论他此去发生了什么事,这一点,天塌地陷不会变!第二,军区党委命令你,必须找到陈二雷,把他追回来!大雷啊,这件事远比你想像的更严重。你不知道现在形势多敏感,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了,但我们面临的情况却更加复杂,敌伪顽都心怀鬼胎,国民党一只眼盯着胜利果实,一只眼盯着新四军和八路军!现在,我无法跟你讲更多的情况,只告诉你一句——必须追回陈二雷,不能让他犯错误。重复一句,必须追他回来!有情况随时向我报告。”
政委的命令声,引来一直在旁边忙碌着的大司令,看见双眼通红的政委,大司令惊愕地问道:“伙计,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政委迅速恢复平静,放下电话说道:“陈二雷失踪了。持枪追杀祸害他姐的鬼子去了!”
大司令一怔,迅即厉声命令道:“追回来!命令陈大雷追他回来!”
政委叹息着说道:“刚才我已经下命令了,司令员,华东日军已经宣布放下武器,原地投降。我担心,陈二雷的擅自行动,会引发连锁反应,给国民党顽固派造成可乘之机。”
大司令沉默片刻,说道:“目前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封锁消息,追他回来。”
政委严肃地反问道:“如果追不回来呢?如果他已经向日军开枪了呢?如果日军以此为借口拒绝向我军缴械呢?还有,如果国民党抓住此事,指责新四军违反停战协定,不准我军接受日伪投降呢?!”
大司令沉默片刻犹豫着说道:“那该怎么办呢?”
政委在一旁提醒道:“我们一方面得防止这种局面出现,另一方面,我们也得考虑出现这种局面后的解决措施啊!”
大司令点了点头:“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赶紧追回陈二雷,告诉陈大雷,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追他回来!”
在六分区驻地,陈大雷匆匆朝庄口走去,对一直等在旁边的连长命令道:“马上追二雷回来!马上!一定要把他找回来!”
连长摇头为难地说道:“司令,难啊,他要想隐藏起来,拿箅子都箅不出来。”
陈大雷沉声命令道:“再难也要找到他!二雷肯定朝淮阴城方向去了。军区党委严令我们必须把他追回来,绝不能让他犯错误!这事,不光是挽救陈二雷的性命,还涉及新四军的党性原则。”
连长连忙要求道:“那我派部队去吧,我带队,轻装出动,肯定能追他回来。”
陈大雷摇头拒绝道:“日本刚刚投降,敌伪顽各方面都非常敏感,不能动用部队!我已经安排文书和侦察排长去淮阴找他了。”说完,甩下身边的连长,大步向站在庄口等候的文书两人走去。
来到两人面前,陈大雷直截了当地说道:“淮阴城距此二百八十多里。二雷失踪只有一天,撑死了也就跑出一百八十里。考虑到他持枪行动,不能暴露身份,只能昼伏夜行,所以再打个对折,他跑出去了约八九十里。你俩骑马追赶,应该能在他进入淮阴城之前撵上他。你们一文一武,是全分区最精干的人。侦察排长你,能把千里之外的耗子从洞里揪出来。翰林你,舌头能犁地,开口能把通条说下泪来。凭你侦察排长的机敏,我相信一定能找着二雷。凭你翰林的口才,我相信一定能将利弊给顺溜分析清楚,说服他回来。我给你们四天时间,一定要把二雷给我带回来!”
听到陈大雷的命令,两人庄严敬礼,随后跃身上马,急驰而去。
同一时间,五十五师的营地内也是一片欢腾,士兵们扛着大箱小包内外奔忙着,正在进行开拔前的准备。
“奶奶的!总算要出山沟啦,苦日子熬到头啦!”
“哎,那坛坛罐罐你还要它干嘛?真贱惯了。”
“就是!城里头,天天睡玻璃房,吃洋白面!哈哈哈……!”
“嘿嘿……不打仗了,该回老家了,过太平日子了!”
听着士兵们幸福的絮叨,李欢在参谋长陪伴下微笑地走过营地,感叹着说道:“我们在这山沟里卧薪尝胆,苦熬了八年哪!如今,终于能跳出苦海,展翅高飞了。参谋长,你估计下一步我们会去哪儿?”
参谋长自信地说道:“不是上海就是南京!我们五十五师原本就是京城卫戍,连营房都应该在总统府边上。师座啊,恕我直言,哪支部队第一个进入南京中山门,哪支部队就能大放异彩!如果师座能得到这个机会,那就太好了,肯定会高升的!”
李欢叹息道:“可是长官部老不来命令啊,都等了两天了……哦,参谋长,新四军方面,有什么动静?”
参谋长沉声道:“我想,他们也在等命令,蠢蠢欲动!日军投降之后,他们就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李欢点了点头叹息道:“真希望能就此和平下去。”
两人正谈论间,一辆吉普车急速从公路上开来,停在营门前。车上一名参谋探出身子大喊道:“我是长官部派来的,李师长在哪?”
参谋长兴奋地喊道:“看,师座,命令到了!”说完,赶紧将对方迎进师部。
走进师部,参谋陆续打开携带的几只皮箱,箱子里立刻出现满满一箱国民政府旗帜和厚厚一摞委任状。
参谋拿起其中的一份文件,呈给李欢道:“师座,这是绝密文件,请您阅后即毁。”
“念。”李欢随手递给身边的参谋长,命令道。
参谋长恭敬地接过文件,正声念道:“陆军第三战区五十五师师长李欢如面,兹此命令:甲,你部接令后即刻出发,于二十五日日落前进入淮阴城区,接受该地日军各部投降,并令其原地待命,等候处理。乙,淮阴地区原皇协军各部,全部收缴武器,改编待命。丙,统帅部已经下令,新四军各部原地待命,不得越界行动。你部须密切注意江淮一带新四军动向,严禁其违反政府命令,擅自行动。丁,在执行命令过程中如与新四军发生冲突,可采取断然措施……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念完手中的文件,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