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看待钱的心态。
  如果海外旅行之时,能够依照目标国家金钱单位的大小,去改变开销,就不会再在旅行回来之后,为信用卡结账日的到来而心惊胆战了。如果感觉这样多少有些麻烦,那么不妨在海外购物时,以基本单位实际价值小的货币来结算,就像在仁川机场的免税店那样,要支付韩币而不是美金,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38节: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11)
  信用卡与积分
  在有关钱的心态方面,钱的物理形态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信用卡只是塑料材质的小长方形卡片,但是它与现金同样具有支付功能。虽然支出时期要略有延迟,这一点与现金有所不同,但是信用卡显然也是钱。我们是在用现金支付信用卡的还款额,而不是塑料不是吗?可是为什么人们一拿到信用卡,就会为〃认真工作的您!尽情享受吧!〃所诱惑呢?
  有这样一个实验,在美国一家餐厅,以一周为期,随意抽查135名客人的结账记录,看看他们选择的结账方式是信用卡还是现金,调查他们给服务员的小费金额是多少,[8]并要记录一同就餐的人数及消费总额。然后再将消费金额相差无几的餐桌划分出来,比较他们给服务员的小费数额。结果发现,信用卡结账者给出的小费要多于现金结账者,现金结账者给的小费占消费总额的14。95%,而126信用卡结账者给的小费,则达到了总餐费的16。95%。
  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让参与者品鉴几样商品,然后评估一下,自己会愿意支付多少金额购买这些商品。实验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环节,即第一组参与者品鉴物品时,在摆放物品的桌面上附加了印有信用卡标识的标志物;但在第二组中却没有这一项。结果显示,看到信用卡标识的参与者较之后者,其所给出的支付金额明显要更多一些。举例说明,受信用卡标识影响,前者愿意给出的男款毛衣平均价为20。64美元,而后者(未受信用卡标识影响)则只有13。91美元;同样,在面对烤面包机时,两者给出的价格比例为67。33/21。50,差异要更大一些。
  也就是说,金钱形态能够改变支出规模。因为我们心中存有〃信用卡=消费〃的强烈意识,所以几乎一看到信用卡就会引发消费行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研究结果。
  如果说信用卡是金钱的另外一种物理形态,那么,各种积分、得分俨然与这种物理形态无缘。它只存在概念上的〃数字〃,并没有纸币、硬币或塑料的具体形状。但是要知道,在某些特定时候,积分也能够起到与现金相同的作用。
  但是,人们使用概念型的积分要比使用物理形态的现金更容易耗费,这样看来,积分似乎真的没有现金那般有价值。也许正因如此,很少有人会将积分计入总资产中。我们在西餐厅与朋友就餐时,倘若自己被要求结账,就会显得有些犹豫,但如果让自己出对等积分,则会欣然同意。而且,大多情况下,同行的朋友也不会去想应该减免那个用积分支付餐费的朋友的餐费,因为无论是使用积分的人,还是共同受惠的人,都不会把积分当作是钱。
  〃光有钱而没有理想的人只会堕落。〃陀思妥耶夫斯基
  近期像流行歌曲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并令人为之感到心焦的新潮之一,就是对于理财的过分强调。如今,不仅是上班族,就连大学生们也都开始为理财而疯狂。当然,对于理财及其相关知识的关注确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我认为,首先探索决定我们消费的心理习惯,才更为迫切。因为,理财为我们带来的是财富,但对心理习惯的学习则会为我们带来智慧。
  总结第五章
  在第五章中,我们了解了为钱取名字〃名字心态〃的危险性。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一个单纯的原理理性消费应从不为钱取名字开始,请切记钱没有〃外财〃之名,也没有钱的名字是〃反正是个没有的钱〃或〃反正是要花掉的钱〃,任何时刻都一定不要产生〃反正有没有这笔钱都能活下去〃的想法。仅凭恪守这几点,你就足以成为经济上的智者了。


第39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1)
  第6章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
  有一种能力,无论在任何心态的提示下,都能做出相同的决定,这就是充满智慧的经济观之核心。当察觉到自己的选择是个错误时,请先不要怪罪于自己的性格,而应冷静分析一下,这一决定究竟是在何种心态影响下形成的。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
  当被问及〃如因意外事故失去手脚或下半身瘫痪会怎样〃时,没有人会毅然决然地回答〃那太棒了〃或〃一开始打击肯定很大,但马上就会好起来〃。大部分人甚至想都不敢想,只能在这个恐怖的假设面前摇摇头。
  但是,当对对此不幸有过切身体验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其实并不似我们想象中那样的悲哀,也不曾认为自己有多么不幸,甚至有些人还能够像《五体不满足》的作者武洋匡一样,比普通人活得更加幸福。相反,一些得中彩票即将成为富翁的人,也未必就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幸福。
  那么,为什么我们对于幸福或不幸的预测,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如此大的差别呢?其原因在于,人类拥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其实,我们适应某种环境的能力远在自己的想象之外。这与刚进影院时还眼前一片漆黑、但仅几秒钟过后就能看到周边事物的道理,如出一辙。
  现在我们都知道,成为富人并不是通往幸福的捷径,但你我却又都想成为富人,这是因为成为富人的过程要比〃富人〃这一状态,更令我们感到开心。事实上,就是因为我们容易适应某种〃状态〃,所以才会对〃变化〃表现得异常敏感,而这也正是带动我们做出经济选择,并发挥判断力的另一个核心原理。


第40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2)
  选择的岔路口
  以下状况里,你会在A和B中选择哪一项呢?
  【状况1】假设,你有了100万韩元的收入。
  A:确保能收另外附加的50万韩元。
  B:扔硬币,出现正面就会再多收100万韩元,出现反面则一 分也不能多收。
  虽然少点可是要确保多收50万韩元呢?还是,虽然概率只有一半,但甘受一分也不能多收到的风险,挑战附加收入的100万韩元呢?
  现在来看第二种状况。
  【状况2】假设,有了200万韩元的收入。
  A:无条件地拿出来50万韩元。
  B:扔硬币,出现正面就需拿出100万韩元,出背面一分也不 用拿出来。
  在状况2中,你会选择哪一项呢?无条件拿出50万韩元?还是,虽然概率只有一半,一不小心就会被罚100万韩元,但仍坚持挑战一分也不出的可能性呢?
  如果使用〃状况心态〃进行分析你就会知道,【状况1】与【状况2】其实并没有任何差异。在【状况1】中,如果你选择的是A,那么你的最终状况就是获得实实在在的150万韩元;而如果选择了B,则有50%的几率使钱最终变作150万韩元。【状况2】也是一样,选择A你的最终状况为拿到实实在在的150万韩元;选择B,有50%的几率最终获得150万韩元。由选择结果来看,【状况1】与【状况2】完全一样。因此,以〃状态标准〃来看世界的话,这两种状况下的选择也只能是相同的。
  但是,若以〃变化心态〃来看世界,【状况1】与【状况2】之间又存在着决定性的区别。【状况1】的变化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钱,也就是在以〃获利〃的观点看待问题;而【状况2】的变化则是在现有基础上减少钱,也就是在以〃损失〃的观点看待问题。
  卡尼曼教授与特沃斯基教授有关〃风险决策行为〃的前景理论表示:人在面临获利时,往往会小心翼翼,选择既安全又保守的对策,不愿去冒风险;[1]但在面对损失时,人人又都成了冒险家,往往会放弃安全、保守的对策。由此可见,在上述问题中,【状况1】与【状况2】相比,前者选择A的比率明显要更大。两位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框架效应(Framingeffect)〃。可以说,这是一次使心态的重要性获得学界认知的历史性研究。
  由此研究可以看出,我们的冒险性选择或是保守性选择,客观上并不是最佳之举,而是受到了心态的一定影响的。因此,当我们犹豫在两个方案中该选哪一项之前,请首先确认一个问题你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获利还是为了避免损失。


第41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3)
  损失心态和获利心态
  假设在某一商店购买一件物品,如果用现金结账只收1万韩元,而刷信用卡则收1。1万韩元。如果你是这家店的老板,你会怎样让客人明白这1000韩元的差异呢?请在以下两种方法中任选其一:
  1)用现金购买时,优惠1000韩元。2)用信用卡购买时,附加1000韩元。
  1)与2)的状况是相同的。但1)会给予消费者一种〃获利心态〃用现金结账会有优惠;而2)给予消费者的则是一种〃损失心态〃用信用卡刷卡会产生附加费用。如果是理性、完美的人,因为两种状态是相同的,所以无论在哪种情形下,他或许都会做出相同的选择。然而大部分人却并非如此,在1)与2)这两种情形下,他们会更多地选择用现金购买。
  这是因为,与同等既得利益所带来的满足相比,相同损失所造成的冲击会更大。据卡尼曼教授研究,损失所产生的影响力在获利的2。5倍以上,心理学上将其称为〃损失厌恶感(lossaversion)〃。据此可知,使用信用卡时带来的1000韩元损失,与用现金购物优惠1000韩元带来的喜悦相比,前者的刺激性会更大,所以人们自然要避开前者。
  在曾经风靡一时的美国电视连续剧《欲望城市》(Sexandthecity)中,主人公凯利是个十足的皮鞋狂,且又对品牌皮鞋莫罗·伯拉尼克尤为热衷。一次,他在拜访朋友后,丢失了刚买不久、价值485美元的皮鞋,朋友得知此事后声言要赔偿给他,但当其听到鞋价为485美元时,反而责备凯利粗心大意、恣意浪费,并就此拒绝了赔偿。于是,凯利发挥了自己特有的才华。他骗朋友说自己将要结婚,并派送了结婚礼物购物单(在美国,新郎、新娘将特定店中的物品列成一张单子,前来道贺的人要购买其中一项作为结婚红包,这算作是一种惯例)。凯利列出的礼物自然是莫罗·伯拉尼克皮鞋,而朋友也就不得不买给他了。
  我们对于皮鞋的执著虽不及凯利那般,但同样也无法割舍对于皮鞋的热爱。在百货店里买鞋的时候还感觉皮鞋舒适异常,可第二天刚穿不久脚后跟就开始发疼,此时此刻,我们一般会采取以下的愚蠢行为:
  1)越贵的皮鞋越能忍住疼痛,勉强也要穿出去。…
  2)因为不合适所以决定不再穿,可是越贵的皮鞋越舍不得扔掉。
  从芝加哥大学泰勒教授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损失或浪费其实存在着极其强烈的嫌恶感。下面我就为读者再举一个有趣的例子。


第42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4)
  2000欧洲杯足球赛酣战之际,某大学生在超市购买了一份能够边看球赛边吃的〃微波炉用意大利面〃。当时正逢超市举办优惠50%活动,所以他只花了3000韩元。
  不过,他感觉跟朋友一起看球赛应该更有意思,于是就打电话向朋友发出邀请,而朋友也欣然应允。于是,为了给朋友买意大利面,他再次来到了超市。不过这时优惠活动已经结束,所以这份意大利面他只好花了个原价6000韩元。
  回家以后,比赛开始之前他用微波炉将两份意大利面热了一下,可朋友突然打电话,说临时有事无法应约前来。因为不是很饿,所以他感觉自己吃不下这两份意大利面。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吃哪份?都是同样的意大利面,所以随便选择一份?或者是吃半价的?又或是吃原价的?其实,最合理的答案就是无所谓,二者之间任选一个就可以。可是,许多人都会回答:既然如此就要吃掉原价意大利面。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吃原价意大利面才不会心疼。
  借用经济学用语来说,购买意大利面的资金就是〃沉没成本(SunkCost)〃。因此,即使吃掉原价意大利面,其中的一部分钱也不会回来,同样,吃掉半价意大利面,也并不意味着就遭受了损失。但很多人都以〃心疼〃为由,决定吃掉原价意大利面,其实这是人们拒绝损失的一种心态在作祟。
  单以〃可惜〃或〃杜绝浪费〃为由,继续某些事情或是继续投资,是由恐惧损失所引发的、最为典型的非理性心态。如果以〃杜绝浪费〃为借口,勉强吃下很多东西,日后必然会为大肚腩而感到后悔,这就是恐惧损失所带来的弊端。
  维持现有状态的执著试想,某日幸运女神突然眷顾你,出现如下事情:
  【状况1】虽然你对理财投资很有兴趣,但由于匮乏资金,所以一直没做什么投资。可是出乎意料地,你从伯父那里继承了一定数额的〃现金〃遗产。而后却又开始为在以下投资选项中各投入多少而大感苦恼。
  1)A公司股份·此后一年内,其股价上升30%的概率为50%·股价下跌20%的概率为30%·股价没有变动的概率为20%
  2)B公司股份·此后一年内,股价上升100%的概率为40%·股价下跌40%的概率为30%·股价没有变动的概率为30%
  3)国债:几乎每年均可获利9%左右,而且安全性较高。
  4)地方债:几乎每年均可获利6%左右,而且免税。


第43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5)
  如果是你,面对这4项投资,你会选择各投入多少资金?再假设,此次你所面对的状况如下:
  〈状况2〉虽然你对理财投资很有兴趣,但由于匮乏资金,所以一直没做什么投资。可是出乎意料地,你从伯父那里继承了一定数额的遗产。但这些遗产全部都是〃A公司股份〃。现在,你正为继续持有这些股份,还是重新购买其他有价证券而感到苦恼,以下4个选项在你的考虑范畴之中。
  1)A公司股份·此后一年内,股价上升30%的概率为50%·股价下跌20%的概率为30%·股价没有变动的概率是20%
  2)B公司股份·此后一年内,股价上升100%的概率为40%·股价下跌40%的概率为30%·股价没有变动的概率为30%
  3)国债:几乎每年均可获利9%左右,而且安全性较高。
  4)地方债:几乎每年均可获利6%左右,而且免税。 
  以上状况,是经济学家威廉·萨缪尔森及理查德·济科豪瑟在实验中,向参与者做出的真实提问。上述两种状况提供的选择方案完全一样,若说区别只是前者提到的遗产均为现金,而后者则均为A公司的股份。另外,A公司股份在第一种状况中属于〃中立方案〃,而在第二种中则处于〃现有状态〃。在此一研究中,最值得人 们关注的便是〃你〃对〃A公司股份〃的选择。
  我们来分析一下,在状况1中,继承现金遗产后如果决定投资A公司股份,那么在状况2中,直接接收到该公司股份遗产以后,也应该决定继续持有。同样,如果在继承现金遗产后,没有选择购买A公司股份,那么在继承A公司股份遗产时,就应该将其卖掉,选择其他投资。
  可是萨缪尔森和理查德·济科豪瑟的研究表明,A公司股份呈〃现有状态〃时,维持此选择的倾向,要远强烈于处于〃中立方案〃状态下,选择重新购买该股票。而且,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持有A公司股票时,只要〃现有状态〃位于四选项中的任何一项,人们都会表现出强烈的维持现状倾向。
  由这项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什么方案,只要该方案处于〃现有状态〃,人们便不会提倡改变,而是极力维持现状。即使它只是第一次接触的陌生方案、即使它被选择的可能性不高,但依然如此。因此可以说,我们决定持续某种状态时,并不是因为这一决定是最佳选择,而是因为它处于〃现有状态〃。
  以下是我近期听到的一则故事,此故事很好地表现出了人们维持现状的心态是何等强烈、它在现实中发挥的作用又是何等的直接。


第44节: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6)
  某公司员工,经公司领导层研究决定,准备将其派往海外工作一年。得到这份美差以后,该员工非但没有喜上眉梢,反而陷入了深深地苦恼之中:是卖掉现有的房屋位于江北地区的楼房(市价5亿韩元),然后购买江南地区(比江北地区繁华)略贵的住宅呢?还是将现有的房屋出租出去呢?为此,他征求了很多同事的意见。结果同事们一致认为在江南地区买房子更划算,他们甚至当面驳斥道〃这根本就是没有必要考虑的事情!〃可是,这名员工在几经考虑以后,最终还是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