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地玄经-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星与六十四卦相联系,通过查看星相预知吉凶祸福。  可能这两幅点阵之图可能和周易八卦也存在着一些必然的联系吧。我这么想着,就掏出了随身带着的《五星占》,仔细对照着查看了起来。这一看才发现其点阵的布局十分巧妙,特别是第一幅图,不管是横是竖还是斜,它图上的三个点群数量相加的结果都是十五,颇符合九宫算律。但其细节又和五星占上所绘各星图有所不同。似乎这些星图的变换都是由这两幅奇怪的点阵之图推算衍变而来,其思想精髓仿佛又在《五星占》之上。  如此看来这两幅图应该颇有来头,似乎是《五星占》之根源。《五星占》的创作者也许就是看到过这两幅图,或者是类似的图才结合星图编写出了《五星占》这本道家奇书来的吧。  我看看时间也不早了,于是就把手绘的这两幅奇特的点阵图复印了几份,交给墩子他们人手一份。说好这几天大家分头行动,查资料也好,打听也罢,最好能搞清楚这两幅图的来龙去脉。然后大家便各自离去。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想,既然这两幅奇怪的点阵图可能和《五星占》有着某种联系,那么可能把《五星占》传授与我的巡山道长可能会对这两幅图有着更多的了解吧。我这么一想,便决定再去“镇元观”走一趟,向巡山道长好好打听一下相关事宜,也许会颇有收获。  第二天,我爬山涉水带着描绘下的那两幅点阵图来到了“镇元观”中。巡山道长见我来拜访他也十分的高兴。简单的相互问候和闲聊之后,他问起了我关于白玉印章最近的进展情况。于是我就把从玉印上得到了两幅点阵之图的事情告诉了他,并且还告诉他根据我的观察这两幅图似乎和《五星占》有很大的渊源。说完后我把随身带来的那两幅点阵图拿了出来,并递到了道长的手上。  巡山道长接过图纸,稍稍看了一下,马上就笑着告诉我说:“你的判断一点都没有错,这两幅图确实都有很大的来头。”他一边把图纸折好还给了我一边继续说到:“这两幅图也确实和《五星占》有着莫大的渊源。如果追根溯源得说起来,这两幅图确实应该是《五星占》的根源所在。”  我一听道长知道这两幅图的事情,心中大喜,连忙问到:“那这两幅图到底是什么图?它上面又有着什么样的奥秘呢?还有它们怎么就成了《五星占》的根源了呢?”巡山道长见我一幅急不可待的样子就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别急啊,听我慢慢说给你听嘛。这两幅图据说是从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第一幅有六十五个圆点的叫做‘河图’,第二幅有五十五个圆点的叫‘洛书’。”    




葬地玄经通冥古玉 三十一.洛书河图


  “这两幅图的来历都有许多不同的传闻,但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巡山道长略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到:“相传很久以前,洛阳北面黄河边上一个叫的孟津的地方。有一年那里从黄河里爬出了个大怪物。这个怪物异常庞大,一张嘴就能吞下个活人,一打滚地里的庄稼就全都要遭秧。从此这里的田地渐渐荒芜了,百姓们也吃尽苦头,无以谋生。”  道长接着说:“怪物闹的大家没有活路,只好找来了伏羲。伏羲听了大家的诉说后,忙带上宝剑,来到了河边来降伏那个怪物。谁知那怪物原来就是黄河中的龙马,看到伏羲挥舞宝剑站在面前,知道逃脱不掉了,连忙伏地告饶,乞求伏羲放它一条生路,并承诺若放了它,定从黄河里拿件宝贝给伏羲。伏羲听到说自己并不需要什么宝贝,只要龙马以后不再祸害百姓,我就放了它。龙马答应了,接着就潜入河中。几天后,它果然背负着一块玉版来献给伏羲。伏羲一时也琢磨不出玉版上黑色小点和那些图案,只知它是黄河中的宝贝,便叫这块玉版为‘河图’。”  “此后,伏羲同龙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伏羲也经常去看望龙马。有一天,伏羲细看龙马身上的花纹,再琢磨河图上的图案,一下就悟出了八卦图来。据说,伏羲还曾将他的八卦知识写了本书叫《易经》,后经商周末年周文王的完善,变成了今日的《周易》,一直广为流传。”  我听完巡山道长的讲解连连点头,说到:“原来如此啊,那么这‘洛书’又是怎么来的呢?”巡山道长听完后回答到:“至于‘洛书’嘛,这还需要从大禹治水说起。”  “有年夏天,大禹为了疏通河道凿开了龙门。伊河在龙门南所形成的湖水流入了洛河。等到湖水渐渐流浅了的时候,从湖底浮出一只足有磨盘般大小的乌龟。大禹的手下人见了,忙挥剑去砍,却被大禹拦住了。大禹看这只灵龟对百姓也从来没做过什么坏事,便把它放入了洛河。过了不久,有一天,整个洛阳城都被大雾所笼罩。大禹率领手下到洛河岸边察看水情。忽然,在大雾茫茫的洛河里升起了一束五彩宝光。随之,罩在空中的大雾也烟消云散了。大禹仔细一看,见那宝光升起的地方,浮出了一只灵龟,正是自己前些日子所放走的那只灵龟。而那宝光也正是从这只灵龟的背上所驮的一块玉版中放出来的。”  “原来,当日被救的灵龟为了抱答大禹,特将此玉版献给了大禹,以感谢不杀之恩。由于此玉版是从洛水中得来的,大禹就称这块玉版为《洛书》。在《洛书》上有五十五个红字,大禹一个也不认识。后来经过反复揣摸,他整理出了九个方面的内容,有历法、种植谷物,制定法令等。后来,古人根据《洛书》的九章大法,整理出一本科学法典——《洪范篇》。这部书一直留传至今日。”  我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随后道长又接着说:“由于这‘洛书’和‘河图’的传说都比较相似,并且其思想精髓也都很接近,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它们都当作周易八卦的最早雏形。而我传授于你的这《五星占》也是由上古时期的道家高人以《易经》思想为基础,结合星相天文变换规律而写成的一本奇书。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洛书河图’生《易经》,由《易经》生《五星占》,因此这《五星占》其根源便是这‘洛书河图’了。”  “难怪我看《五星占》上有很多的星宿变换图和这‘洛书河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啊。”我恍然大悟到。巡山道长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那么这‘洛书河图’里面蕴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和发丘中郎将的藏宝图又会有什么关联呢?”我再次询问到。巡山道长听我这么一问,略微思索了一下,接着回答到:“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既然发丘中郎将将这藏宝地的秘密隐藏在这‘洛书河图’之中,那么可以推断得出其中的奥妙定然和周易变换有着密切的关联。”  我听后觉得巡山道长说的十分有道理,于是就接着向他请教有关易理卦术的信息。道长一听我向他请教起了易理卦术,并没有立刻回答我的问题,而是略微思索了一番,然后才说到:“易理乃国术之魂,百经之根。其思想高深摸测,其理论包容万象,非一言一词所能解释的清楚,也非一朝一夕所能领会的了的。”  我听后点了点头。巡山道长接着说到:“所谓《易经》其灵魂所在乃是一个易字。易,变也,化也。天地万物莫不在新旧更替阴阳互转的。乾坤相合,阴阳相调,万事万物方可依道而生。《易经》所阐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说着道长端起了桌子上泡着的一杯清茶慢慢地喝了一口然后接着说:“易学的思想随处可用,就如同这喝茶一般。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急了茶水烫嘴,慢了茶水一凉,自然就没有味道了。而易学中也阐述了这样一个乾坤阴阳之间需要达到一个平衡点方可诸事顺利万事大吉的道理。”  听完巡山道长的话,我感到受益非浅。于是就打算先回住处好好学习和研究一下《周易》,然后再看看珍妮和墩子他们那边有什么进展。  回到杭州,我先给墩子打了个电话。他说他正在图书馆,而且也查到了不少线索,并且让我也过去一起看看。大概一个小时后,我们在浙江省图书馆见了面。墩子正趴在馆内的书桌上又是抄又是写,面前还堆着一大堆的书籍资料。  他一看到我,就连忙拉着我在他旁边的位子上坐了下来。然后把面前的一个摘记本往我这边一推,得意洋洋地说到:“兄弟,我总算知道这两幅图是什么了。”“洛书河图。”我不动声色地回答到。“这么说你已经全都知道了?”我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把如何去请教巡山道长的事简单的说了一遍。墩子听完略带失望的说:“我还以为这次可以赶在你的前头把事情弄清楚了呢,没想到你有贵人相助啊。”  我笑了笑说:“不过光知道这两幅图是什么还是解不开这藏宝地之谜。咱们还得先下一番功夫仔细研究一下其上所包含的易理玄机,找出其中所蕴藏的某总规律才有可能找出藏宝地之所在来。”墩子听我这么一说笑着回答到:“我早就这么想了,看看这些个有关易理卦图的书是不是够你啃一阵子了?”说着轻轻拍了拍桌子上堆着的那一大堆书籍资料。我一看尽是些《周易集注》《易经图解》《连山考》等解说易理的书籍,于是就笑着说:“知我者,墩子也。”    




葬地玄经通冥古玉 三十二.初显端倪


  两天后,珍妮匆匆赶到墩子的古玩交易行,告诉我们她有了重大的发现。此时我和墩子正在埋头苦读《周易》,然而易经的玄妙思想博大精深,包容万象。我们正苦于理不出个头绪来,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才能找到破解白玉印章上的藏宝图之谜的方法。听到珍妮这么一说,心头为之一震,顿时把几天来的烦躁情绪抛得一干二净。墩子忙向珍妮询问详情,说到:“珍妮小姐,你说你们找到了重要线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珍妮笑了笑,从包里掏出了一叠资料,往我们面前一丢,说到:“呶,就是这个。”我和墩子把资料拿起来一看,发现这些资料就是先前珍妮曾给我们看过的发丘中郎将手稿照片。我们一时摸不到头脑了,于是我就问到:“这些不就是先前你给我们看过的手稿照片吗?难道说你在这些照片上又发现了什么新的线索?”珍妮点了点头说:“是的,原先这些手稿我也已经研究了好多年了,一直弄不明白这上面的奇怪图案。”说着她拿起来其中的几张手稿照片,指了指上面的几幅图形,然后接着说到:“后来我根据你从白玉印章上所投射出来的光阴绘制成的两幅图案去查找相关线索。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研究,我才弄明白了这两幅图就是所谓的‘河图洛书’。也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这‘洛书’和‘河图’的构图和其中几幅手稿上的图案有些接近,于是就翻出了手稿和‘河图洛书’一起参照着查看。这一看果然看出了一点门道来。”  说着她把手稿全部摊开到桌子上,然后从中迅速找出了几张带有特别图案的手稿照片,一字排开放到我和墩子的面前来。我们仔细看了看各张照片上的图形,发现这些图形确实也和我们所见到的‘洛书河图’有些相象。只不过这些图都是用方格或线条所绘,而不是像‘洛书河图’那样是用圆点来表示,并且每副图也都不是完整的,似乎都只是‘洛书’或‘河图’的一部分。  珍妮接着又补充到:“你们再仔细看看,能不能发现这些局部的‘洛书’和‘河图’之中有什么共同点?”“共同点?”墩子反复看了几遍后说:“我还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你就别卖关子了,说说这里头到底有什么玄机吧”我很干脆地说到。  珍妮见我们都已经缴械投降了,便不再绕圈子逗我们了,笑着说到:“这几天我仔细对照了这些图案和‘河图洛书’,发现这些图案如果用空心点和实心点来取代方格和线条,则这些图几乎都是河图’和‘洛书’的一部分,并且每一个残缺的部分都对应着同一性质的圆点。比如如果缺的是‘河图’上某一部分的实心点的位置,则决不会有空心点缺少,反之也是如此。”  我听后依照珍妮所言细细一看,果然如此。于是就问到:“然后,你还发现了什么?”“这就是我所发现的全部啊,之后就要看你们能从中分析出什么来了。”珍妮笑了一笑回答到:“不过我猜想,这些残缺的部分刚好都是些完整的数字,这些数字会不会和藏宝的线索有关呢?”  听珍妮这么一说,我想突然起前段时间在住处仔细研究这些手稿,译出了大部分的手稿内容,但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文字却仿佛杂乱无章,简直不知所云。既然是杂乱的说明就是无序,而要找到这个序便是要找到某种先后的排列次序。那么这些个数字会不会就是那遗失了的阅读次序呢?是不是这些文字不应该按照常规的顺序去阅读,而是要按照这种特定的顺序去阅读才能读解的通啊?想到这里,我再仔细一看那些带有奇怪图案的手稿照片,发现这些带有图案的手稿正是那些我无法正常阅读,言辞语句间杂乱无章的那一些手稿,于是我一拍大脑,大声叫到:“我知道了!”  珍妮他们一听说我有了新的突破点,连忙凑上前来问我到底发现了什么新的线索。于是我就把那些原先无法解读的杂乱无章的手稿找了出来,然后说到:“先前当我研究这些手稿的时候,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手稿内容都已经被翻译解释出来了,大多都是关于古代阴阳数术天文星象以及阴宅布局等内容。但还有剩余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内容却是杂乱无章不知其所云。现在听珍妮这么一说,我怀疑这些杂乱的内容是不是不应该按我们通常所用的阅读顺序来阅读,而是要按这些奇怪图案上所含的数字顺序来阅读啊?”  其他人听我这么一解释,也都表示十分认同。于是我就按照周易卦图演变而出的九宫之序将每张手稿按其上所绘图案显示的数字排列在桌子上。之后就听珍妮问到:“那么现在我们应该从哪一张手稿开始看起呢?”我笑了笑故意问墩子:“墩子,你说呢?”墩子想了想说:“既然是按卦图九宫之序排列,自然是按卦相之序来看咯。易经第一卦乃乾卦,我们就从乾位开始好了。”我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既然手稿的页次顺序已经定好了,那么每页上面的字句次序是否也是按这个规律来排列呢?”珍妮看着排好了顺序的手稿照片问到。“我也不是很有把握,暂且先这么试一试吧。”说完我就开始在第一张手稿上按九宫之序把上面的文字一个个找了出来,墩子则在一旁用笔把这些文字一个个按顺序记录了下来。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我们总算是找全了所有的文字。墩子数了数被他记录在纸上的文字说到:“一共有三十二个字,但是没有标点符号,不知道该在哪里做停顿。”  我从他手上接过那张纸,细细看了看记录下来的文字,思索了一下,然后说到:“古人一般喜欢写诗记事,魏晋时期绝句和律诗都还没有成熟,当时人们写诗一般都喜欢以四字为一句。记得曹操有一首《观沧海》就是四字为一句的。”  我略微回忆了一下,然后念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墩子听我这么一说,便学着我的样子,看着那张记录着三十二个文字的白纸,四字一停得念了起来:“龟卧泗水,雀居巫山。鹿台远眺,太极浑元。霜石为门,虬木遮日。巴蛇盘踞,奇兽观天。”  墩子一边念一边流露出了兴奋的神情。而我们也是心喜若狂,这么多日子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珍妮更是激动的流下了眼泪。她说如果她祖父还在世的话,一定会很开心的。  藏宝图的秘密已然被我们揭开。剩下的就是怎么样依照这首诗上所描述的线索去寻找发丘中郎将的藏宝地点了。    




葬地玄经通冥古玉 三十三.征程


  接下来,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们迅速做了明确的分工。由我和墩子负责根据这首藏宝诗把这藏宝地的大致地址给弄清楚,珍妮和阿豹则依旧负责准备出行的装备和探宝的器械。临分手时墩子还特别提醒别忘了准备几副防毒面具。  由于这首诗的前两句“龟卧泗水,雀居巫山”中有两个地名。根据这两个地名,我们先在网上查了一把。原以为由此就可以大致确定下藏宝地所在的县市,却不料一查才发现泗水乃是山东境内的一个地名。而巫山却又是重庆境内的一个地名。这一下,我和墩子被弄糊涂了?明明就是一个藏宝地怎么会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呢?  “难道藏宝的地点不只是一个?”墩子疑惑的问我?我摇了摇头,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