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鸟12345发帖时间:2002081506∶35∶00
岁月如梭;转眼到多伦多已经两年有余了。域外生涯;不如意处常八九;不说也罢。赏心乐事;其惟淘书乎?
在我看来;多伦多虽然号称是加拿大第一大都会;但在文化学术方面;实在是西方世界 中十足的外省。不要说与欧洲相比;即使美国东西两岸的大城市;如纽约、旧金山、洛杉矶之类;在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深入上;多伦多也难望其项背。但惟其如此;多伦多就有了一份大都会难得的闲适自在与从容不迫。
说到淘书;先得说说淘书的场所或者目标:书店。多伦多的书店按照经营范围可以分为两类;即经营新书的与经营旧书的;两者之间绝不混淆;泾渭分明。在新书书店里;又可以分为连锁的大书店与独立的小书店;前者如Chapters与Indego;它们在繁华地段或者大型超市里占据庞大的营业面积;通常得在两千平米以上;装饰考究;书店里设有咖啡吧与不少座位;供顾客品茗读书。其大致的格调与布局与北京的三联相仿佛;只是面积更大;也比三联设有更多的座位。我印象里;三联似乎没有为读者设的座位;常常见到人们坐在楼梯上看书。连锁书店经营的书籍;门类品种较全;更新速度快;但鲜有特色。最要命的是;除了个别减价的书之外;全是原价。独立书店的大小参差不齐;一般都不太大;也有个别与连锁书店面积相近的。它们经营的书籍一般比连锁书店有特色;在某一领域品种丰富;像我经常逛的一家名为Page的书店;就设有小出版社的专柜;那些书你在连锁书店是绝对找不到的。它们的经营也比连锁书店灵活;像Page在前年就不断有减价书推出;我在这里以低于二五折的廉价淘得不少美术方面的书籍和画册;有些书是在大陆时想买而没舍得买的;想不到在这里贱价得到。但是最近这一年以来;似乎不见Page有新的减价书出台;不知是否由于经济形势不好的关系。
旧书书店同样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经营着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善本书;这是旧书书店中的贵族。这类书店的店铺通常设在私人住宅里或者商业街商号的二楼上;重门深锁;你得按门铃通报;有的还得预约访问时间。进得门来;从书架后面会站起一位鬓发斑白的恂恂长者;问你是否要找什么特定的书籍;你答称没有;只是随便看看;他就嘟囔一句请你自便;就又坐回去接着看他的书。每次我走进这类书店;总是有置身于波兰斯基的电影《九重关》里老书店场景的幻觉;好像从架上抽出一本书;里面就会有一页版画指点你走进地狱的门径似的。当你实际抽出一本书来看;你也确实会心惊肉跳;不是因为里面有什么关于地狱的秘密;而是因为它那动辄成百上千的价码。
另一类旧书店则可以说是老百姓自己的书店了;任何种类的旧书新书;无论是学生用过的教材;还是家庭看过的杂志;无论是图书馆废弃的旧书;还是大书店销不动的新作;统统都会流向这里。唱片、录音带、录影带、CD、DVD、电子游戏软件也是它们的经营项目;其经营特色可以一言以蔽之;曰:快。任何东西入手之后;加一个薄利就标价放上柜台;可能不出两个钟头就已经转手。这类书店也各自有自己的特色;有的专作某一专业领域的图书;有的则门类齐全;有的以价廉取胜;有的则占据地利。
还有一类淘书的资源不得不说;那就是极具北美社会经济生活特色的后院甩卖(yardsale);在这种家庭因种种原因而进行的杂物甩卖中;你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发现;只是这种发现可遇而不可求。
主要出于经济原因;我自己淘书的所在大多集中于上述的独立书店与普通旧书店;而对连锁书店;则只是在每年六月与圣诞节的大减价期间;集中去淘两次。这时;书店会对全店的货品进行清理;图书、CD唱片、电子游戏软件等等;都会淘汰出一批甩卖;价格便宜得惊人。至于经营善本书的旧书店;则只有逛逛的份儿了。
说过书店;再来说说书价。一般而言;新书的书价都贵得吓人;新版的学术书籍至少也要四五十加元(1加元约合6元人民币)之谱;一般的文学、生活书籍也鲜有二三十元以下的。但是也有例外;像再版的畅销书平装本与经典文学著作(作者作古已久而没有版权保护的)的普及本;就非常便宜;从三四元一本的《双城记》到十几元的莎翁全集。欧美有些出版公司专门作廉价书;像美国的Wordswarth公司专门作经典文学名著的普及本;而德国的Konemann公司专门作艺术摄影方面的画册。大连锁书店入口处的平铺展位大都为这些公司的书所占据。说到Konemann;我自己的淘书经历或许能够说明这类公司的经营风格。Konemann在去年初推出了一套艺术大师的画册系列;我先是在安大略省美术馆附设的书店里看见了这套书;8开;精装;140-150页;100幅左右彩图;德国印刷;标价是每种30元。就其质量来说;在艺术画册里亦不算贵。因为其中有罗杰·凡·德·维登与汉斯·霍尔拜因这两位北方文艺复兴巨匠的两种;恰为我藏书中空缺;当时就有心买下来;只是想等到年终减价时买个八五折。谁知不到年终;Chapters也开始销售此系列;而价格仅为上述的六折;18元;于是兴冲冲抱了两本回家。而到今年五月;大约因为销路不佳的关系;此系列在Chapters再度大幅降价到每种10元。于是我在一喜(喜其价廉)一悔(后悔自己没能等到此时再买)之下;将我所没有的五六种如数搬了回来。
独立书店的新书书价大致与连锁书店持平;但有的独立书店便宜些;例如我常去的BookCity里面有些书就比连锁书店便宜一折。
旧书店的书就要便宜得多了。如果是当时的新书;至多是原价的六折;少则低到一折二折的也不少。如果是已经脱销的旧书;各书店的价格相差就大了。这全看各书店的自我定位。一般来说;以专业领域定位的旧书店要价较高;因为这些书店的顾客群较为固定;其中专 业人士较多;鉴赏水平也高;书店的书亦容易卖得高价。比如专门经营艺术类书籍的旧书店AcadiaArt&RareBooks就是如此;我常常去那里看看;却一本书也没买过。好不容易想买一本书;结果又失之交臂。它那里的定价总是使你感到比你愿意支付的价格要高那么一块;绝没有你能够毫不犹豫拍板就买的东西;不得不说那老板十分精明。所以;我更愿意到那些不做专门领域的旧书店去淘书。毕竟;能以最低的价格淘到所要的书;亦正是淘书的大乐趣之一。
一般的旧书店里;总有个一元书专柜;在晴天里;这个柜台总是放在书店门外;一元乃是旧书店售书的底价。在书话论坛上看到锡兵兄说到在美国以六角钱淘书的经历;只有羡慕的份;在多伦多似乎是不可能的。不可小看这些一元书;我从这些书里还真淘到过不少好东西。
比一元更便宜的书价则只有在后院甩卖上才能碰到;我的一本阿伦特编的本雅明的Illuminations;就是在后院甩卖上以五角钱的价格淘得。
傅月庵发帖时间:2003081720∶58∶00
冲绳那霸一市共有几间旧书店我不知道。第一天发现二间;心中暗喜;第二天逛了二间;发现一间;第三天发现一间;没时间逛;第四天发现三间逛三间;第五天逛了一间。所以总共是找到七间;逛了六间。同行友人说:〃你找旧书店就像找厕所;靠的是生理本能。〃我洋洋得意回答:〃吾之于书;殆有神授;非关人也!〃 冲绳的旧书店;一如日本内地;都叫〃古本屋〃。一个〃古〃字;雅气全出;予人遐想不少。比起中国大陆〃古旧书〃、台湾〃旧书〃的称呼;显然更胜一筹——古者;虽然用过;但值得珍惜;旧者;已经用过;弃不足惜也。所以在台湾;旧书店几乎都是乱糟糟;少有分类;少有归纳;逛到哪里算哪里;找到什么算什么;除了体力;一切靠运气。中国大陆情况相去不远;不说逛旧书店〃买〃旧书;而说〃淘〃旧书;就像淘米一样;必须先把莠稗剔除;入口有味的谷米才会显露出来。
日本的古本屋;无论东京、京都或冲绳;其构成大致相同:一个娴熟行情的书店主人、一落落把空间利用到极致的书架、一列列分门别类排放得整整齐齐的书籍。这样的配置;使得顾客一进到书店;只要稍稍搞清方向;很快便可以找到自己所要找的书籍;而且;保证不容易用低价买到高级货。
以吉本芭娜娜为例;我在几家书店中;先找到文学类的一区;再顺着五十音排序;很快摸到《白河夜船》所在;可是同样的一艘船;却因书况、版本而有不同的标价。我买到一本1989年的初版本;定价700日元;旁边的再版本;就只要400日元。再如一本1979年的《竹久梦二诗画集》;原价1200日元;老板却说什么也不肯降价;非要你拿出4800日元;才肯让书走出大门。
这样的不折不扣、干净利落;听起来似乎少了些闲逛的意外惊喜和人情趣味。事实却又不然。一来当你很快确认心中想要或特别感兴趣的书籍所在及下落;很有效率地决定〃第一志愿〃有无考取后;接下来便大可漫无目的地在书架上逡巡搜索;许多意外往往因此出现。此行我特别锁定村上春树跟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初版本;一进到书店;很快弄清楚有无这类玩意儿后;便可以随兴漫游了。椎名诚所办的《书的杂志》的两本别册《私广告》和《书的杂志杰作选》便是在〃无意间偶然得之〃的极度兴奋中被带返台湾的。
再者;在商言商的书店主人虽然很难讲价(日本的新书店好像无所谓折扣这回事;是否受此影响?);却也不无人情;几家书店老板听说我是从台湾来的;不但笑嘻嘻讲了几句欢迎的话;结账时;还都把零头删除不计了。竹久梦二老板最够意思;筒井康隆400日元的《文学部唯野教授》、村上春树750日元的《远方的鼓声》;根本不算钱送给我!
最近一次逛日本内地旧书店;已是两年多以前的事了。模糊印象里;却还是冲绳旧书店有特色。冲绳地属南国;人多热情;这当然是特色之一。在京都;在东京;像竹久梦二老板那种慷慨的人;我可从来没碰过。其次是冲绳人对乡土历史好像格外有情多情。日本旧书店;多半都有一柜乡土研究的专柜;以利本地顾客翻买。可是就算是在京都这样一个研究文献汗牛充栋的地方;旧书店里的乡土专柜似乎也没冲绳旧书店那样丰盈完备(有一家甚至整整有四五柜之多);摆放的位置也未必都是在柜台旁边这样重要的位置(一般而言;旧书店书籍的贵重程度;恰与该书跟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最后一点让我既惊奇又困惑的;便是逛过的这几家旧书店;老板有单身看店;也有夫妇共管的;年龄却都很年轻;看来皆在40岁以下。这跟几年前在日本内地老人卖旧书的经验大不相同。到底是因为这行业确实有发展所以吸引年轻人投入;还是经济不景气让年轻人不得不委曲求全?
〃我爱一切旧的东西——老朋友;旧时代;旧习惯;古书;陈酿;而且;我相信;桃乐赛;你一定也承认我一向是很喜欢一位老妻的。〃这是梁实秋先生所引用过的高尔斯密名剧《屈身求爱》里的一段话。人的守旧大概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愈见浓郁;当你已经走过几个旧时代;养成一些旧习惯;拥有几个老朋友;喝过几盅老酒;却还没有一位红袖添香、欢喜入怀的老妻;只能单身海外云游时;或许也只有典尽春衣去拥抱古本取暖;这样于人于己于春天最是无害了。
无事斋主发帖时间:2002081717∶32∶00
辛巳金秋;东渡日本;游踪未出关西;然颇得淘书之乐。现将日记中淘书部分摘出;略加扩展以公诸同好。所谓京阪;乃日本惯称;京都、大阪之略也。
9月29日星期六晴 10点外出;顺大阪著名的道顿堀街东行;至戎桥北拐便是大名鼎鼎的心斋桥商店街;游人如织。逛一家新书店;从摊台上所堆新书一览流行趋势;好书云集;但价格昂贵;立读片刻;饱饱眼福而已。往前走;进中尾书店;此店卖旧书;品位不低;但标价也高;看看即出。
过大马路;行约30米;〃BOOKOFF〃杏黄大字招牌闯入眼帘;这便是自己欲访的BOOKOFF心斋桥店。门前摆了一个百元均一大书架;另有几个小台子陈列着廉价画册、CD盘等;地下一层;主要卖CD、录像带、游戏软件及杂志等;一楼全是五花八门的漫画书;顺门外右侧的自动扶梯上二楼;一排排书架上全是小开本的文库本和新书;三楼则以单行本为主。全店存书达40万册;店堂干净敞亮;虽是旧书店;但商品洁净如新;价钱都在定价的一半以下。最喜人的是百元均一区;成千上万的书籍;一百日元一本;折合人民币还不到七块钱;以日本的物价衡量;实在太便宜了。我如入宝山;流连两个多小时;减之再减;只购两册:一曰《出版》;另一本是椎名诚的随笔集;仅200日元;外加百分之五的消费税10日元。
〃BOOKOFF〃颇难翻译;五木宽之讥讽其有〃书离〃之意;或可译作〃书止〃?日语但以片假名表示;真正含意;无人了了。BOOKOFF由坂本孝创始于1990年;1998年还把店开到了夏威夷。当初坂本以纯外行进军旧书业;老路行不通;被逼无奈;和员工凑在一起闲聊;侃出两条基本原则:〃书不干净没有价值〃;〃不是最近发行的新书没有价值〃。基于此;店内装修力求明亮整洁;赛过新书店;一扫传统旧书店阴暗、脏乱、令人压抑的老印象。收书时不考虑书的版本等稀有价值;单纯以书的新旧、干净程度划价。一般按定价的一成;即十分之一以下的低价买进;经过打磨、擦拭等独特工序整旧如新后;按定价的半价销售。其标价签分为红、蓝、绿、黑四种颜色;每三个月换一次;过三个月卖不掉的;说明消费者认为标价过高;一律下到百元均一区甩卖。此外;价格由供求关系说了算;同一种书;库存超过五本;第六本起全放到百元均一架上。为了便于读者买书;还建立了〃宅本便〃(上门售书)制度;只要100本以上;书店免费上门服务;先把书取走;三天内划价;客人认可后;一周内通过邮局把买书款汇上。BOOKOFF这种崭新的理念和简便易行的运营模式摸准了当代日本书籍泛滥、文化快餐消费的脉门;一炮打响;短短十年;风靡东瀛。对于吾辈寒士;毕竟多了个可买廉价书的地方。
9月30日星期日雨
为了增加一点实践经验;我从家中搜出无用书一包;拎着徒步去BOOKOFF难波店;因该店比新斋桥店近得多。将书交给柜台划价;利用等候时间;我浏览全店。一层卖漫画书、CD等;二楼卖书;比新斋桥店要小一些。大约十分钟后;店内广播叫自己的名字;到柜台一看;价已划好;收12本;仅给180日元;还有6本不收。真够黑的!根本不是照原价的一成收购;因为我所卖的小开本浪漫小说定价均在600日元以上;现在等于十几日元一本就打发了。反正是为增加体验而来;我也就同意了;然后按照日本法律;在卖书单上写下住址、电话;签上名;这笔小买卖就算做成了。不收的书;店里可代客处理;因心里有气;我决定还是自己拿回去。悲夫!靠卖书致富之想绝矣。后又从百元均一区选购二册:五木宽之的《知的生活》和椎名诚的《愚蠢的日子》。卖12本;得180;买2本;花210。我对BOOKOFF的经营术有了切身体会。
过千日前淳久堂书店;门外瀑布墙前搭起临时舞台;吉本会馆的年轻艺人现场表演〃漫才〃(相声);许多人冒雨观看;笑声不断。我也打着伞听了两段;比起中国的相声;似乎更随意、更生活化一些。
10月1日星期一雨转晴
中午外出;在相合桥筋商店街内发现一家ISAO书店;两开间;里面连为一体;只一个老太太看店;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书籍颇全;有数册支那语初阶一类的旧书;但标价都在2000日元以上;门外无皮的小文库本50日元一本。问老太太星期几是〃定休日〃;答曰:只要自己不病就开店。近些年;古旧书业并不景气;日本女性比男性高寿;老头一旦先走;只好由老婆顶上;所以许多店都是老太太守摊。
走到南海难波站南口;沿高架再往前行;顺利找到平田、望月两家挨在一起的旧书店。平田专卖美术、刀剑之类的奇门书;望月的书一般价格较平;找到一本《落语全集》(续);因无外皮;只卖150日元。当时未买;事后颇悔。
略往南行便是南海日本桥大厦;一楼号称古书中心;依次为关西古书中心、水成书店、福永书店和第一书店。人不多;书一般;多为漫画书、周刊杂志、明星写真集。徜徉良久;仅在廉价台上翻出一大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图录;该书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由朝日新闻社出版于1973年;所载皆国宝;又有东大、京大教授的解说;甚是养眼;从3000降到1500;又落到300;比国内都要便宜;掏钱买下。这些旧书店都不收消费税。
10月3日星期三快晴
七点半起床;差五分八点上路。乘地铁到北浜;换乘京阪特急电车;50分钟后抵达京都出町柳站;再步行半小时至京都大学校园;到研究室找到在此供职的老同学L君。久别重逢;相谈甚欢。我送L君四本从国内带来的书;L君回赠数册日文书;最可感者;帮我淘到了学研社版《现代日本的文学》第47卷;这样一来;这套50卷的大部头终于配全了;圆了读大学时 的一个梦。还送我一册深泽七郎的《楢山节考》初版本;因老同学知道;此乃我大学毕业论文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