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有130个国家公墓,论规模阿灵顿国家公墓排名第二。公墓里安葬着26万具遗体,存放着7000多人的骨灰。
阿灵顿国家公墓最初是乔治•;科斯蒂斯的私人产业。科斯蒂斯是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孙子,他继承了家族位于弗吉尼亚州的一块地。1802年开始,他花了16年时间在继承的土地上盖了房子,取名“阿灵顿舍”。他想把“阿灵顿舍”建成乔治•;华盛顿博物馆,但是后来因拖欠联邦地产税,土地被政府没收。1883年,美国国会用15万美元买下“阿灵顿舍”及周边的4平方公里土地,想建成“军事用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这里成了国家公墓。美国国防部就建在公墓附近。
阿灵顿国家公墓接收安葬者的条件是:死者生前必须服过兵役,属正常退役或阵亡。洠в蟹鄣拿拦耍市碓诖税苍岬某司伺渑蓟蛭闯赡曜优挥忻拦芡晨梢云评!
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的有塔夫脱总统、肯尼迪总统、马歇尔将军、阿诺德将军、布雷德利将军等。曾经帮助中国抗日的美国空军“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的遗体也安葬在这里。
阿灵顿国家公墓安葬的普通士兵比政要和将军多,远可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近有“9•;11”事件中五角大楼遇难的军人和在伊拉克阵亡的士兵。
阿灵顿国家公墓有一块军人心中的圣地——无名墓。在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阵亡和失踪的士兵很多,美国国会和总统分别授权建立“无名烈士墓”,纪念那些无法核实身份的士兵。因为阵亡人数多,人们只好从各次战争中选择一名阵亡士兵为代表安葬。
阿灵顿国家公墓的无名墓,原来安葬了4具士兵遗体: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士兵,两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士兵,还有一名是在越南战争中阵亡的士兵。后来,这名士兵的遗体经过DNA检测核实了身份,移葬回乡。现在的无名墓里只有前3名士兵的遗体。
在美国军人心中,无名墓是最神圣的地方,专门有仪仗队24小时守卫,夏季每半小时换一次岗,冬季每一小时换一次岗。
肯尼迪的墓地是公墓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墓地之一。肯尼迪墓碑和士兵的墓碑不同,不是白色石碑,而是一块深色金属碑。墓碑上雕刻着一枚十字架、肯尼迪的全名和生卒年份,没有墓志铭。距离墓碑不远处有一个用糙石块砌成的火炬台。火炬台里的火焰常燃不熄。
人们从肯尼迪墓地远眺,能望见华盛顿纪念碑和国会山;近处,在墓碑东侧有一段弧形矮墙,上面刻着他生前的精彩演讲,其中动员美国人民参加志愿者行动时说的话最吸引我:“我的美国同胞们,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够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可以为国家做些什么。”
我参观肯尼迪墓碑时,见到一位年迈的妇人正费力地弯着腰用白色花瓣一片片仔细装点肯尼迪的墓碑。工作人员对我说,老妇人从來不和别人说话,自从肯尼迪安葬在这里以来,每年国殇日她都来扫墓。
现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平均每天安排20多个下葬仪式,周末除外。每年大约增加5400个新墓。
第五部分在白求恩故居,能听到广州话
小镇宁静而古老参观者多是中国人
宋念申
2月的加拿大安大略省仍是一片冰天雪地。不少多伦多人都喜欢到穆斯科卡风景区租个小木屋过周末。从多伦多开车到穆斯科卡约3小时,中间要经过一个叫格雷文赫斯特的小镇。
汽车过格雷文赫斯特时,我偶然听当地朋友说,这里是白求恩的出生地,镇上还有他的纪念馆。一个在中国耳熟能详的名字,猛然在大洋彼岸被提起,而且近在咫尺,我当然不会错过去看看的机会。于是汽车下了高速公路,进入小镇。
格雷文赫斯特古老、宁静,街道两旁多是两层传统风格的房子,镇中心有一些商店和小餐馆。镇上有条街道,就以“白求恩”命名。汽车开过没多远,我们就见到由积雪围起的一块开阔的庭院,庭院中间是一幢淡黄色的维多利亚式两层老木屋——那就是白求恩的故居。
纪念馆办公室及入口就在庭院左边,入口处矗立着一幅白求恩画像。这幅画的背景是大红色,颜色对比强烈。每年的6月到10月间,这里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开放;其余几个月,非节假日时下午1点到4点开放。
在等待开门的时间里,我来到路边的介绍牌前。介绍牌一共有3个,分别用中文、英文和法文简要记述了白求恩大夫的生平,其中中文是这样写的:
“诺尔曼•;白求恩是一位大夫和人道主义者,出生于这所牧师住宅。他对蒙特利尔各医院胸外科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成为一位坚决的社会化医疗制度的提倡者。1936至1937年,西班牙内战期间,他领导加拿大医疗队,为西班牙共和军服务,首创了流动输血服务。他随后担任了毛泽东所领导的军队的战区外科医生兼外科顾问。白求恩大夫不幸于1939年11月12日在前线逝世,成为一位中国人民所尊敬的英雄。”
下午1点整,一位年轻姑娘从街上走来,打开了办公室的门。我和朋友赶紧尾随而入。先买票,然后进入可容纳20人左右的内厅,看介绍白求恩生平的纪录片。参观者自己拿起座位前面的耳机听解说,转动声音频道的按钮可以切换到英语、法语、广东话和普通话。
影片大部分都在介绍白求恩在加拿大和西班牙的经历,突出了这位国际主义者的倔强而复杂的性格和他坚定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对白求恩生命中最后两年在中国的情况介绍不太多。可能对加拿大人来说,白求恩最突出的成就,是他对外科医学的贡献以及他为建立社会医疗体制而付出的努力。看了这个短片,我对白求恩一生从一个牧师的孩子成长为医生、由治病救人到力图改良社会、直至为追求全人类自由解放而成为国际主义者的历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那个中国课本中的白求恩,也一下子变得更加清晰、现实了。
从放映厅出来,我们来到白求恩出生的那幢房子参观。资料显示,房子建于1880年,是镇上为牧师提供的住宅。1889年,白求恩的父亲马尔科姆•;白求恩来到格雷文赫斯特当牧师,一年后,诺尔曼•;白求恩出生于此。他们一家在这里住到1893年。1973年,加拿大政府买下这幢房子,并进行了全面整修,恢复了历史旧貌。1976年,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这里共有7名工作人员。夏天参观者多一些,冬天人很少。纪念馆由加拿大政府每年出资维护。而来这里参观的人,80%以上是中国人。
故居上下两层的陈设全部是按照白求恩一家当年的样子复制的,屋子里的摆设素朴庄重,参观者和陈列的物品之间没有被硬性隔开,参观者可以完全置身于当年的家具和生活用品之中。
房子二层的一部分现在用来陈列中国赠送给纪念馆的一些礼品,包括著名画家赠送的白求恩肖像以及地方政府赠送的塑像和工艺品等。屋子里还有一个大大的留言本。我走过去翻看,现在的这本是从2003年开始使用的,已经签了一大半,其中绝大多数留言都是中文,虽然言语简短,但都表达了对白求恩的敬佩和爱戴。不少留言还都亲切地称白求恩为“同志”,有的留言就是毛泽东主席《纪念白求恩》里的话。下了楼,我问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是否知道为什么在中国有那么多人知道白求恩,喜欢白求恩,这位女孩笑着说,她听说是因为毛泽东“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关于他的文章”。她说,也正是因为在遥远的中国有那么多人知道他、关注他,所以加拿大政府才会想到把白求恩医生的故居整修出来,开辟成纪念馆。
参观过程很简短,故居很静。从留言本上的日期看,隔不多久,就会有人来参观,尽管每次来的人并不多。岁月流逝着,这位无私的医生就这样被纪念着: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千里迢迢来缅怀他的人并不如潮,却也经常不断。
第五部分西部牛仔,一年聚一回
单人驯服野马飞身扑倒牛犊
陈特安
素有“牛城”之称的加拿大西部重镇卡尔加里,西临落基山,东连大草原。从1912年开始,加拿大西部的牛仔和美国等地的牛仔每年都到这里举行竞技大会。卡尔加里的牛仔竞技乡土气息浓,比赛项目多,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牛仔竞技表演”。
卡尔加里牛仔节,每年7月第一周的星期五举行,历时10天。一大早,当地人和外国游客几乎都头戴牛仔帽,身穿牛仔服,脚蹬牛仔靴。人们享用完免费的早餐后,成群结队赶去观看牛仔节开幕式游行。
上午8时,游行路线附近的街道两旁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坐满了人。有些地段还搭起了多层看台。在静候的人群中,不少人披着毯子,或者坐在被子、睡袋上,原来他们都是头天晚上从郊外或其它地方赶来观看游行的。卡尔加里的夏天早晚温差大,晚间气温低至9摄氏度左右,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参与牛仔节的热情。
9时30分,游行正式开始。长达4。5公里的游行队伍前后有警车保护。在近百个游行方队中,有代表英、法、美、德、意、韩、阿拉伯等族裔的加拿大人和土著居民。游行队伍里的牧羊犬赶羊群表演特别引人注目。只见牧羊犬往地上一趴,羊群立即停下脚步,牧羊犬纵身一跑,羊群马上跟着快跑。
游行队伍中还有马头造型的清洁车,他们分别排在游行队伍的中间和末尾。清洁人员驾着马头车,及时将路面上的马粪等垃圾清扫干净。历时两个小时的游行结束后,几十万人散去,街道上没有留下任何垃圾。
卡尔加里西部的斯坦皮德公园,是牛仔节中最吸引人的去处。这里不仅是青少年娱乐、培养冒险精神和寻求刺激的地方,也是牛仔展示剽悍和智慧的场所。只见一位年轻牛仔被钩住吊起数十米高悬在空中。突然,钩子松扣,牛仔从高空坠落。围观的人立刻发出尖叫。他落在距离地面很近的网内安然无事,还兴奋地向围观的人竖起大拇指。
在马鞍形的萨德尔多姆体育馆里,参赛的牛仔中有不少10岁左右英姿焕发的小骑手。赛马场内的表演惊心动魄。比赛的优胜者可获巨额奖金。尽管门票价格不菲,最偏的座位要33加元(1加元合5元人民币)。放眼一望,看台所有的座位都密密匝匝坐满了人。
赛马表演中,牛仔骑在野性十足、凶猛狂暴的马背或牛背上,他们被颠得前仰后合。桀骜不驯的马或牛总是企图将牛仔甩下背。参赛牛仔的臂、腰和腿都得使巧劲,适应马或牛狂跳的节奏,牢牢地抓住缰绳。要想获胜,牛仔必须在一头大公牛背上呆够8秒,被摔下后能安全地逃脱愤怒公牛的攻击;或者在骑马时,马刺一直夹紧马身,牛仔的手不能碰触马身。空手捕牛犊的比赛中,骑着马飞奔的牛仔,在一定的距离内飞身扑向奔跑中的牛犊,眼准手快地紧紧抓住牛角,用尽全身力气,顺势将牛犊的脖子一扭,牛仔和牛犊双双倒地。
马车赛吸引不少观众参与。四匹马拉着车在跑马场上奔驰。观众参与其中,为马车助威加油,人们声嘶力竭地喊着:“快跑!快跑!”由于奔马过多,有的马在抢道时相互撞倒,场面煞是热闹。
牛仔是人们心中的拓荒英雄,浑身充满青春和活力。他们勤劳、果敢、坚毅、粗犷,弘扬个性。现在,牛仔穿着的服装已成为世界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卡尔加里牛仔节新闻中心负责人布朗德•;亨查介绍,举办大型牛仔竞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发扬当地的历史遗产,尊重和传承牛仔文化,弘扬牛仔精神。同时,这也为加拿大西部地区的农业、贸易、文化娱乐、体育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增添活力。负责人提供的数字显示:今年牛仔节为卡尔加里增添了3500个工作岗位,吸引了120多万游客,纯收入1。4亿加元。
第五部分阿根廷探戈太难学
起源于一条小路不太受年轻人欢迎
刘京胜
提起阿根廷,凡足球爱好者,皆知道那里有个博卡俱乐部;而舞蹈爱好者必对阿根廷的探戈推崇备至。而如果将博卡与探戈联系起来,那就找到了探戈的发源地——一条不起眼的“小路”。
博卡在西班牙文中是“口”、“嘴”的意思,也是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拉普拉塔河港口的一个地名。就是在这个港口的一条小路上,诞生了探戈。
当年的港口地区,曾经繁荣一时。各种货船进进出出(至今我国赴阿根廷的货轮仍在这个港口停泊),构成了阿根廷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关口。同各地的港口一样,由于大量船员上岸,众多的咖啡馆、夜总会、酒吧等应运而生。此外大批源于非洲、北美甚至欧洲的移民滞留在港口,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外来社会群体。他们大多社会地位低下、生活不稳定,在酒吧里靠酗酒、唱歌、跳舞来消磨时光或发泄对社会的不满。阿根廷探戈实际上是这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其舞蹈是在米隆加、哈巴涅拉、坎东贝等拉美、非洲地区多种民间舞蹈基础上演绎而成的。
“小路”是一条长约200米、宽30米的街巷。很早以前,这里是一条铁路支线,两侧建有多处娱乐场所,各类人物在此任意唱歌跳舞,逐渐发展出一种新型娱乐形式,也就是探戈。在阿根廷,有首相当有名的探戈曲《小路》,它的曲作者胡安•;德迪奥斯•;菲利维托就是在这条小路上散步时灵感突发写下此曲的。作曲家晚年病重时,经他的一位朋友努力,1955年阿根廷政府决定以他的作品《小路》命名这条小街,并且进行了修整,在小街上建立了一些雕像,把它变成了一个探戈史的露天博物馆。走在这条小路上,仿佛置身于一个画廊:街道墙壁和阳台外侧都画上了颜色对比强烈、线条粗犷的与探戈有关的壁画,如《歌曲》、《纺织女》,还有一些雕塑,如《锚》等。这些作品有些直接表现了探戈表演,有些则介绍了探戈产生的历史环境,构成了一部探戈简史。“小路”也被公认为探戈的发源地。
阿根廷探戈其实非常不同于我们看到的社交舞和国标舞中的探戈表演。它其实是一种唱多于跳的艺术形式。而且它的唱是清一色男性,且都是独唱,偶尔有几个小滑稽剧穿插。激昂的键盘手风琴是伴奏的主旋律。它特有的切分节奏总是给人以心灵的撞击,歌词和曲调有一定的叙述性,让人依然能感到当年底层平民的悲伤和沉重。探戈舞蹈也不像国标舞中的舞伴那样,两人上身向后呈V形展开,并且快速转动头部,显示出华贵与雍容。阿根廷探戈是两个舞伴的身体并行直立,几乎贴在一起(就是因为这个贴身动作,探戈被引进巴黎时曾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快速旋转、踢腿,非专业人士很难将这些动作连贯起来。当年马拉多纳曾请了一位专业教员教他跳探戈,准备在婚礼上为来宾们一展身手,无奈他那粗壮的足球腿与短时间的训练使他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计划。
或许正因为过于难学和曲高和寡,阿根廷人对于探戈的态度,有些类似北京人对京剧的看法。就是年纪大的人喜之不尽,而年轻人却敬而远之。也许是出于记者的习惯,我特意问过一些当地人,结果年老的人颇以探戈为自豪,而青年人却坦言它是注定要消亡的东西。
第五部分里约热内卢,桑巴舞的故乡
都想一睹风情万种的巴西少女,但跳桑巴的多是老者、壮汉和中年妇女
张川杜
当地时间2004年2月24日清晨6时,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桑巴舞赛场沸腾了。和着强烈的旋律,游行通道上4000名桑巴舞演员疯狂起舞,纵情地歌唱。两边的看台上,观众们扭动着臀部,伸开双臂左右摆动。演员和观众汇成了欢乐的海洋。这就是记者在狂欢节现场看到的一幕。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在每年的二三月间进行,以桑巴舞表演人数多、服装华丽、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堪称“世界之最”。记者惊诧于里约热内卢市民对狂欢节的痴迷,人们把整座城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狂欢之都”,记者所到之处无不张灯结彩,人人身着盛装、浓妆艳抹拼命地扭动腰身大跳桑巴舞。
巴西的桑巴舞源自非洲,艺术家们揉合了在巴西流行的各种舞蹈之长,发展成为进行式的队列桑巴舞,这种舞步法简单,变化少,但特别讲究胯和臀部的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