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为什么你是穷人?-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违法的事都是有风险的,富人是不是合法致富,既是社会公平的表征,也是他自身安全的保障。白粉的暴利那么大,你能说动盖茨去干吗?真正的资本应该寻找阳光下的事业。 
话虽这么说,但在中国非法致富的事还是大量存在的。 
中国人向来势利,胜者为王败者寇,人心里多了些实惠,少了些正义,一旦有机会捞一把,谁都不会手软。而对于那些已经捞到了的,旁人多多少少还有些羡慕。特权阶层在中国的存在,不仅有具体的原因,还有无形的基础。地下经济的普遍,也有着它蔓延的理由。 
穷人自己就是缺少法律意识的,他痛恨不公平,是因为自己处于劣势,一旦有了机会,他可能捞得更凶。所以,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之上,去实现所谓的社会公平,实在是任重而道远啊! 
黑社会都是些下里巴人的勾当,杀人可是世界上风险最大的投资。 
穷人守财难 
穷人发达以前,在艰难困苦时期,常常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品质,可以忍受一天三顿素面,不放一颗油星,也可以顶着别人的白眼,百折不挠做自己的事情。后来他终于成功了,有了一笔小小的财富,还经常为别的穷人传经送宝,他成了一个人物。 
按照正常逻辑,他应该走上康庄大道了,投资、扩张、发展,形成更大的实业。但是穷人的宿命总是难以抗拒的,他面前似乎总有一条翻不过的门坎,每次走到那里,就要来个折返跑。经过一番折腾,又回到当初那个遭人白眼的境地。 
他要翻过门坎,就必须升级换代,他就总要受到所谓大生意的诱惑,把千辛万苦挣来的原始积累,大把大把甩向自己根本不熟悉的地方。结果是水泡都没冒一个,就无影无踪了。 
有了钱,自然也就不睡地铺了,玩的是包厢,喝的是XO,天天莺歌燕舞,还必然地和一个或者N个女人邂逅。他终于找到了用钱的快感,不停地刺激心脏,刺激消费,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零点零零个百分点。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是没有感觉到过危险。但是人的档次上去了就不容易下来,所谓降格以求,那是一种屈辱,不到万不得已,谁愿降格?洗惯了淋浴,再让你提水到厕所去冲澡,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富人即使没落了,也很难再过艰苦的生活。 
做大生意,过有格调的日子,提高企业档次,提高生活质量,人们总是把“提高”二字看成褒义词,作为文明进步的象征。然而有了高度,就有了坠落的危险,提高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提得越高,下面就越需要支撑,而穷人的支撑往往是摇摇欲坠的。 
穷人常常有一种经验主义的认识,以为自己既已创业成功,就有了点石成金的本领,凭着这几手,就可以打遍天下,就可以让财富像遍地的石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穷人一旦暴发,常常会自我意识高度膨胀,马上把自己当成了武松,连哨棍都可以不要了。自然是危险的。 
暴发户之所以喜欢挥霍,固然是因为他们想借此提高身份,同时也因为有着这种天真的自信。股市上新股民赚钱最多。大凡股民,都是在牛市入市,一进去就凯歌高奏,只见资金在长,不知被套的滋味,所以敢买敢追,敢一路持有,跟着一波行情赚了个够。但是实际上,他的这种胜利是缺乏锤炼的,股市上,没被套过就永远不能说是成熟。 
大资本家都不是一年两年的功夫,凭着一两个赚钱的生意就能造就出来。旧时看一家人是不是大户人家,不仅仅是看他的房子有多大,金银有多少,更要看他的院子里有没有大树。 
房子是可以迅速盖成的,金银也可以迅速聚敛,唯有树木,无论你本领多大,它只能一寸一寸地长,任何盘根错节荫天蔽日的景象,都是岁月的积淀,因而成了稳定、深厚、持续繁荣的象征。 
传说中的树仙蛇仙狐狸精们,无一不是上千年修行得来,这就叫根基! 
穷人没有根基,并不仅仅是指财富和权势,还包括他自身的素质。所以穷人守财是难的,若能坚持三代以上,那就可以算是伟大了。 
传说中的树仙蛇仙狐狸精们,无一不是上千年修行得来,这就叫根基! 
穷人帮人创业 
穷人立不起自己的摊子,就去帮人打江山,希望遇到一个明主,功成之后,自己也得到一份厚赏。然而,自古以来,帮别人打江山的人,自己是坐不成江山的,甚至享不成太平盛世的清福。 
首先打江山是个漫长的过程,你要面对敌人的子弹,内部的斗争,以及你所追随的人运道如何,这一切会将大部分人淘汰出局。就算你把身上的窟窿都补好了,你命大,熬到胜利那一天,也未必会有好结果。 
“狡兔死,走狗烹”,倒并不是说主子都那么的心胸狭窄,有时候烹走狗倒恰恰是心胸广阔的表现。打江山需要的是敢死队,不守规矩拍桌子打巴掌骂娘都可以,对于身上要穿窟窿的人来说,什么都是可以理解的,不会写名字会耍枪杆就行,江山就是这样打下的。 
但是打下之后,事业转型,只会耍枪就不符合需要了。狡兔已死,走狗留着既浪费粮食,关键是它有时还要惹祸,咬人。 
新的事业需要选择新的人才、新的合作者。不要以为国与国之间打打闹闹分分合合,像不懂事的孩子,其实一切外交辞令的背后,都有着深沉的利害因素。之所以同志加兄弟,是因为利益一致,之所以朋友变仇人,也是利益使然。这正是人际关系的缩影。 
穷人想凭着帮人打江山,出生入死,就能得到一份丰厚的回报,那是不现实的。有人想拉你去打江山时,总会和你碰若干次杯,许若干个诺,就差跪在菩萨面前歃血结义了。 
但是你还是要认真考虑是不是值得投入。 
在一个企业草创时期,不顾一切投身其中是不明智的,创业时期鱼龙混杂,困境重重,内耗不断,前途未卜,一个人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拚杀出来,确立元老的身份,就像水中望月。与其把未来押在帮人打下江山,自己得一份厚赏上,不如现在就选一个已经成功的企业效力。说到底,已经成功的企业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竞争力更强,机制更完善,条件更优越,更能够重用和厚待人才。只要你相信自己是人才,在任何环境中都一定能得到赏识。如果因为自己能力差才去选择一个小公司,选择帮人创业,且不说不成功,就是成功了,你一样的被清洗,出局。 
自古以来,帮别人打江山的人,自己是坐不成江山的,甚至享不成太平盛世的清福。 
穷人想当暴发户 
穷人嘴里在骂暴发户,脸上是一副鄙夷的表情,心里其实藏着秘密的希望,巴不得自己也暴发起来。 
穷人知道,自己起点太低,不来一个超常规发展,根本就抓不住财富的尾巴。 
暴发户是有很多缺点,可是没有缺点也就不是人了,正是这些缺点给了穷人无穷的希望,连他那样的人也能暴发,我等有何不能?说到底,暴发户也是穷人出身。 
有着缺点的暴发户在穷人心里就亲切了,甚至穷人因为有着相同的缺点而自豪。 
暴发户不择手段,穷人也觉得这是个美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嘛。笑贫不笑娼,小姐也是纳税人,小姐还可以拉动消费,世上如此众多的行当,行行出状元,行行能挣钱,能挣钱就好。 
暴发户讲究做派,你说我房新树小画不古,我偏要弄幅古画来挂在墙上。穷人也要讲究格调,刚刚脱贫就迷上高尔夫球,还要养匹赛马——当然只能认养,马是马场的,名义上你占一股,不知是占一个蹄子,还是占半个屁股?总之偶尔可以去骑骑,拍一摞照片回来,向人展示贵族气质。 
暴发户挥金如土,穷人金子少点,也照挥不误,还捡了一条时髦的理论——不会花钱的人就不会挣钱!那句式和拿破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如出一辙。谁知道拿破仑说没说过,反正最终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士兵都没当成将军,这是后话了。穷人的挥金如土也只能使自己更穷。 
最后,暴发户都想使自己显得不是那么暴发,就去请人写书,尽量的让形象光彩夺目,让历史源远流长,而且还去读了MBA,和名校的博士平起平坐。穷人还没有张扬的条件,但他也在暗暗努力了,穷人从来就是各种证书的热情追随者,如果能有个露脸的机会,他也绝不会轻易放过。《围城》的现代版,说的是方鸿渐拿着克来登大学的文凭回来开公司,要的就是暴发,要的就是戴着那副金丝眼镜赚我们的钱。 
如果暴发户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那这个时代必定是喧嚣不堪。 
喧嚣也不都是坏事,喧嚣也是活力的表现。 
财富是一个诱人的梦想,只不过许多人都只看到结果,却把过程忽略了。财富来得太快很容易产生错觉,以为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简单,这么理所当然。于是眼光变高了,凡是不能快速赚钱的事,都觉得艰苦、乏味、不值得做。不愿忍耐艰辛和平淡,也就是暴发户大多不能长久的原因。 
很多时候,暴发只是一种偶然,而要维持这种偶然,没有长期的修炼,几乎是不可能的。 
穷人嘴里在骂暴发户,心里其实藏着秘密的希望,巴不得自己也暴发起来。 
穷人最恨不平等 
洋人做生意的确有一套,肯德基、麦当劳就很好地迎合了穷人的心理。 
店堂里没有雅间,就是你多付钱也不行,不管你有没有想与大众脱离的愿望,也不管你是不是真有大生意要谈,一律大厅就坐。 
厨师都在后堂…… 
收银通过机器…… 
侍者只管清洁卫生…… 
不管你店里有没有熟人,汉堡包的大小都绝无区别,不管你有钱没钱,是官不是官,都得排队付款,自己端着盘子找座位。 
座位也是固定的,桌子不能挪动,椅子角度一致,不管你的肚子是大是小,你的屁股是胖是瘦,也不管你平时是坐沙发还是硬板凳的,都一视同仁,这就是平等! 
于是穷人的内心平衡了,穷人最恨的就是不平等,在平等的地方他们才有自在和尊严。所以他们蜂拥而入,把肯德基的店堂挤爆,使这个美国人的快餐店,在中国硬是成了格调的象征。 
于是很多人就一面认同“洋快餐”是“垃圾食品”,一面直奔肯德基,操起鸡腿,平等地照啃不误。 
肯德基的主人于是成了更富的富人,又一次体现出富人赚穷人的钱,这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穷人最恨不平等,在平等的地方他们才有自在和尊严。所以他们蜂拥而入,把肯德基的店堂挤爆,使这个美国人的快餐店,在中国硬是成了格调的象征。 
富人拒绝穷人 
富人可以赚穷人的钱,却绝不容许穷人混进自己的圈子。 
他可以做出平易近人的样子,但那只是在公开场合,内心深处,他是只和与自己平等的人亲近的。 
平等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条件,不平等的关系是做作的、别扭的,就像油和水,性质不同就注定了不能融合。 
穷人和富人在一起,要么表现出谦卑,要么表现出高傲,都是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人格扭曲了。穷人不自然,富人也不自在,穷人以为这样可以打动他,殊不知他心里其实厌烦得很,既怕不小心伤了你的自尊,又怕不小心被你的自尊所伤害,如此小心翼翼,大家都是作秀而已,谈得上什么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何况,就算是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彼此生活的层面相差太远,理解起来也费劲,你真正想说的和他真正想听的,恐怕都难凑到一块。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了,少年闰土长成了中年闰土,为什么就会对“我”毕恭毕敬。这几十年的光阴,大家实在过得太不相同,这彼此的隔膜,对于鲁迅先生那等聪明的人来说,不该是意料之外的事吧! 
富人可以赚穷人的钱,却绝不容许穷人混进自己的圈子。 
穷人敌视富人 
穷人敌视富人,并不只是中国的国情,也不只是现在才有,打家劫舍很多时候被视为英雄,正是一种穷人心理的表现。 
确实有很多富人聚的都是不义之财,也的确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肮脏的,每一个毛孔都滴着奴隶的血。但是在商业社会逐渐发达,游戏规则逐渐规范,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社会成员的绝对贫困也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资本的血腥味道确实也越来越淡了。 
当然,剥削依然存在,但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容易被接受。就像股市,很多人亏了钱,但并不会憎恨和你一起炒股的人,也许你座位旁边的那个和蔼老者就赚了不少,但你不认为自己兜里的钱是被他赚走的。 
复杂的商业形态就像一个迷宫,各色人等在里面穿梭往来,有的找到了出口,有的还在盲目转悠,所以你就没必要对里面的人太动感情,无论是爱还是恨,重要的是找到你自己的路。 
一条路不通,不一定是因为某个人挡了你的道,就算眼下畅通无阻,也不一定就是最后的通途。只要游戏规则是公平的,只要你确实是个聪明人,别人能走通你也能够走通。就算是游戏规则并不公平,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如果你不想当一个革命家,你不打算为了天下穷苦人的幸福奉献一切,你就得承认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你改变不了的事,最好就去适应它,这样虽然当不成英雄,但却是实际的。 
穷人敌视富人,并不只是中国的国情,也不只是现在才有,打家劫舍很多时候被视为英雄,正是一种穷人心理的表现。 
穷人同情穷人 
穷人看见富人的一掷千金,往往有这样的感慨:“他一双皮鞋,就是我们一月的收入呀!他少吃一顿饭,就可以供一个孩子读完小学呀!” 
穷人想得天真,富人之所以是富人,就因为他是穿这样的鞋,吃这样的饭的。富人的想法完全不同。过去教科书揭露资本主义的血腥,说富人宁肯把过剩的牛奶倒进河里,也不愿施舍给穷人。 
因为富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真正同情穷人,给予穷人施舍的,还是只有穷人。只有穷人才能从穷人的不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心甘情愿地把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钱掏出来,还捎上热呼呼的几句话:“有我锅里的,就有你碗里的……”社会上一旦有个什么灾祸,真正捐款捐物的多半还是穷人。 
穷人捐款是出于感情,富人施舍却是出于理性。穷人之间握着的是手,连着的是心;富人捐出的是钱,收回的是名,最终转化为利。富人的捐赠也是一种投资! 
穷人捐款是出于感情,富人施舍却是出于理性。穷人之间握着的是手,连着的是心;富人捐出的是钱,收回的是名,最终转化为利。 
穷人瞧不起穷人 
穷人一旦变成富人,往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和穷人拜拜。 
想想刘邦,当他变成汉高祖,坐在金銮殿上,下面一片山呼万岁,那是何等的受用。偏偏来了一群老家的旧交,进来就直呼刘二,还回忆一些当年偷鸡摸狗的趣事,企图套个近乎,那汉高祖能笑得出来? 
穷人发达了,若前呼后拥衣锦还乡,多半会见的都不是老相识。一下飞机,早有专车迎候,老屋是住不得的了,一大串乡绅都等在宾馆,等着安排饭局,聆听你的指示。你哪里还想得起当年的左邻右舍?就是想回家看看,也只能忙里偷闲,蜻蜓点水,至于老爹老妈,能捞着个说话的机会也就不错了。 
穷人既已发达,就脱离了穷人这个阶层,物质决定意识,就算他本人还有怀旧的心绪,也阻止不了别人像膏药一样贴上来。膏药贴多了,皮肤就有和空气隔绝的危险。为什么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因为膏药太多是有害的,别以为舒筋活血就好。 
所以聪明的大人物很少还乡,他干脆就和往事决裂,免得粘粘乎乎纠缠不清。 
一般的人还没有发达到如此规格,他和过去总还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往事就成了一块伤疤,既影响美观,还容易发痛。 
揭人伤疤是一件最可恶的事,这种有了点钱,从穷人进步而来的富人,比一般的富人还要看不起穷人。他必须表明态度,用一种鄙视和厌恶告诉大家:我已经脱胎换骨了,别把我看成那种人! 
穷人一旦变成富人,往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和穷人拜拜。 
穷人喜欢称兄道弟 
富人是不喜欢称兄道弟的,他必须和人保持距离,不温不火,不远不近。 
穷人则不同,穷人喜欢称兄道弟,一方面体现彼此的平等,一方面编织合作的纽带。他们往往认为,合作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的,所以做一件事之前,首先想到的是融洽关系。 
有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案例:一个老外到中国考察,想投资。当地人一见来了财神,生怕怠慢,派出一个接待班子,每天八大碗九大盘的。几天吃下来,老外却越来越不爽,不仅是消化不良的问题,关键是产生了信任危机,活生生的一帮饭桶,在这种地方投资,回报能有保障?合作终于泡汤。 
穷人首先就想错了,任何一种合作,利益才是第一位的,感情只能起到催化作用。所以很多时候,称兄道弟不仅没用,反而有害,让人觉得你没有利益的观念。 
穷人喜欢称兄道弟,很多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