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的草根儿们-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焦大:天边飘过一缕马粪的味道   
  人物小档案   
  姓名:焦大 性别:男 职业:老仆   
  脾气:一喝醉就乱盖   
  结局:不详(估计好不到哪儿去)   
  教训:马粪早预备好了,你一张嘴就往里填   
  命运判词:无(第一,他不是女儿;第二,他不配)   
  一 他曾历经沧桑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出兵打仗,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飞机大炮轮番上阵,从来都不是好事。将领们图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成就感,苦了的是小兵们,要在一场一场的战斗中流血、受伤、牺牲,看见一个一个的人像成熟的稻谷一样齐刷刷地被割倒,叫喊呻吟,然后死翘翘。   
  估计《红楼梦》里,贾家的太爷们就是这样一步步打过来的,焦大也是这么一步步打过来的。跟着自己的主子,忠心耿耿,如影随形,〃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   
  到最后战争结束,朝廷对参战将士论功行赏自不必说,主子对自己的家奴也是要论功行赏的。知恩图报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是理所应当的。同样是家奴出身的汉大将军卫青,虽说当初发达,有一点靠了他姐姐卫子夫的裙带关系,但是到最后一门列侯,威风赫赫,汉武帝对他隆重加恩,还不是因为他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打回来的荣耀?若没有焦大的舍命,就没有贾家后来的备极尊荣。所以,贾府怎么也不该薄待他。   
  家族体制,有田有地,有产业有官职,就像一家中型企业,从上到下都会设管理层,一大票奴才分三六九等:都总管、二总管、总管、管钱粮的、管人事的、管外来流动人口接待的、管内部升迁的,还有管买头油花粉、米面粮油的,就像一个小社会似的。无论把焦大分到哪一块当头儿,他的实惠都是大大的。   
  都总管不用说,只手遮天,谁敢不去巴结?谁得罪了我,好,扫厕所去。谁巴结我,趁着夜黑往我家里送银子,好,你去管厨房。厨房里东西多呀,山珍海味管饱,没事儿还可以偷出点儿货去卖银子,弄二斤关外过来的新鲜鹿肉,卖的钱就够一家子的嚼裹儿了。   
  二总管和总管是上面巴结都总管,然后又被底下一大票人巴结。管钱粮的不缺钱粮,管人事的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长,至于外来流动人口接待,贾府之大,没礼没面儿的不敢来,有礼有面儿的要来,必是这些底下人占头一份。比如有官儿来拜贾政,送两篓子茯苓霜,必有一篓子是分给这些个看大门儿的爷。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若不把这些个门神哄高兴了,他说一句〃等着〃,你还以为他是让你等着…谁知道他早跑一边儿下棋凉快去了。   
  若是内部升迁呢?那实惠可大了,下人女孩子都想去宝玉的屋里,没人想去贾环的屋里,都想去探春的屋里,没人想去迎春的屋里。男小厮想干体面些的差事,老婆子们都想着管厨房,没一个想去圊厕行的,这些都要经过大奴大仆的手去调度。调你去哪里,你就得去哪里。想去?拿钱来!不想去?也拿钱来!   
  这么多工作岗位,贾家太爷随便把焦大安在哪里,都是一个肥差。自己又有政治资本,太爷又赏识,底下人又拼着命地巴结,到最后房也有了,地也有了,老婆也娶上了,儿女一天天大起来。虽然是奴才,也可以像赖嬷嬷似的,底下的儿孙居然也可以赎出身去买个官儿做做了,从此焦家一门,就算是一条咸鱼,也可以大翻身了。   
  但是,焦大居然很潦倒。   
  老胳膊老腿的糟老头子,六七十岁了,膝盖也僵了,腿脚也硬了,走道也不灵便了,居然要送人回家,黑灯瞎火的,那么多年轻力壮的小厮是干什么使的?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2节:二 无处安放的差事         
  二 无处安放的差事   
  那么,我们替贾府的太爷考虑一下,把他安到哪里。   
  都总管?那虽然是个威风八面的人物,也得要会放眼全局,统筹全盘。和主子与奴才间上勾下连,凡事都得关心,累得很。你看荣府的林之孝,雨村降了职,他也和贾琏议论议论,建议贾琏从今以后远着他点儿,说这个人靠不住;家道艰难,他也放在心上,建议贾琏有空回了贾政和王夫人,开恩放几家老家人出去,好给家里省些口粮月钱;至于各人的使唤人,他也建议减省一些,〃该使八个的使六个,该使四个的便使两个。若各房算起来,一年也可以省得许多月米月钱。〃若是焦大,这家伙有没有那都总管的气质?有没有这么细心经营、诸务留心的耐性?     
  再看宁府的来升,一听凤姐要来跨府办理秦可卿的丧事,马上传齐众人,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同样是骂凤姐,他绝不会傻到吃错药,当着凤姐的面叫她〃烈货〃,而是把自己的立场摆在奴仆们一边,全心全意替他们着想,这就叫会做人。焦大有没有这个本事,听到凤姐要来,召齐同事人等说这样的话?如果他要说的话,估计就得换换词儿:〃大伙听着!如今西府里的琏二奶奶要来了,那家伙是个母老虎,不好惹,你们都给老子听点儿话!〃要光这样说也就罢了,最怕的是他傻劲儿一犯,大叫:〃大伙听着!如今西府里琏二奶奶要来管事了,都说那家伙是个母老虎,不好惹,今天焦大太爷我倒要看看,是他厉害,还是我厉害!〃   
  这样就全完了。这下子别给秦可卿办丧事了,估计先是焦大率领一帮子人要唱全武行了,再就是要给焦大办丧事了。   
  所以说,他当都总管,恐怕是不行的。就是他想当,主子若是个会用人的,也决不会同意。   
  用人是门大学问,如同下棋,一步走对,全盘都活。你看曾国藩,一天,散步归来,在客厅外头看见三个人,都是李鸿章荐来的。他二话不说,立马派活儿。左边那位,忠厚,叫他干后勤。中间那位,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别给他派重要活儿,怕他贪污受贿,吃里扒外。右边那位不得了,重用他。李鸿章吓一跳:我还没介绍呢,怎么这老家伙什么都知道?曾国藩说:原因很简单,左边那位一见我过来,吓得头都不敢抬,胆小,老实,就是叫他守一座金山他也不敢搞贪污。中间那位看见我恭恭敬敬的,我刚一走过去他就开始贼眉鼠眼,到处乱看,一看就不是个好鸟。右边那位,我这么大一个人物来了,他动都不动,昂首挺胸的,嗯,不错,是大将之才。   
  右边那位就是后来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的巡抚…刘铭传。   
  用人出问题的,一步错,步步错。诸葛亮用马谡,失了一个小小的街亭也就罢了,关键在于它的严重后果,就像毛宗岗在第95回点评中所说的,〃南安不得不弃,安定不得不捐,天水不得不委,箕谷之兵不得不撤,西城之饷不得不收。遂使向之擒夏侯、斩崔谅、杀杨陵、取上邽、袭冀县、骂王朗、破曹真者,其功都付之乌有……〃怪不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不斩不行,不光是他立了军令状的问题,这小子坏了蜀国大事!   
  别看现在贾府越来越败了,凤姐又贪又酷,居然当起家来,那是因为除了她,别人没这个本事。贾母老了,邢夫人爱贪小便宜,又没才干,王夫人忒老实,不是金刚钻,揽不了这份磁器活儿。就只有王熙凤,心眼子又多,眼皮子又活,嘴巴又尖快,只好派她了。贾琏本事又不大,又怕老婆,居然主持一切的外交,问题就在这儿,不让他主外,又能让谁呢?贾赦不受贾母待见,贾政又是官呆子一个,没事只会拿大板子盖宝玉,要不就是和门客相公谈谈诗啊、画啊,下下棋啊,让他当家,他的脑袋变成两个大。宝玉?那更不是当家的材料,只要有我吃的、穿的、戴的、用的,再叫这么多姐姐妹妹围着我,那就是天堂了。别跟我提钱啊,俗!于是,就只好这两口子施威了。贾家败家的祸根也就埋下了。   
  我估计贾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主子绝不是吃饱混天黑的主儿,要不然不会挣下这么大一个家业。那么,他们的最大本事,也就是识人、用人。用人用到点子上,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若是把不当的人用在不当的位置,那完了,驴拉车只能转磨道,猫拉车给你拉到床底下,派个天鹅给你拉车,车也不会往前跑,倒把天鹅给坠死了。   
  再说,焦大也不是天鹅,不过一头老倔驴。   
  这样看起来,不但是都总管,就是别的职位,恐怕也没有他的份儿。他这好吃酒、丑表功的臭脾气,哪里有一点办大事的人所应有的风度、心胸、手段?就算出于安慰的目的,主子赏他一个肥差,恐怕也会因为他口无遮拦,上嫌下厌,两下里一挤兑,煮熟的鸭子给放飞!         
→虹→桥→书→吧→HQDOOR   
第3节:三 你们的寂寞逃不过他的眼睛         
  读《明朝那些事儿》,读到一个有趣的例子。明太祖朱元璋时,有一个大将叫蓝玉的,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内弟。有谋略,作战英勇,屡立战功。朱元璋对其宠遇甚隆,但蓝玉居功自傲,日益骄横跋扈。北征时私占大量珍宝驼马无算,回师夜经喜峰关,因守关吏未及时开门,竟纵兵毁关而入。朱元璋考虑到蓝玉的功劳,破例封给他太子太傅的官衔,这是个从一品官职,一般官员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可以说已经是位极人臣了。而蓝玉就像吃错了药似的,居然在很多人面前大叫:〃我不堪太师耶?〃(〃依我的功劳,难道不能给个太师干干吗?〃)到最后朱元璋厌极,族诛蓝玉。   
  贾家太爷说焦大你去管管钱粮吧!他说不定会也像蓝玉,吃错药一样大叫:〃我这功劳,难道不能给个总管干干吗?〃更要命的是:〃我这功劳,难道不能给半个主子当当吗?〃恐怕立马就得被K四十大板,给我上三门以外候着去。   
  或是到了任上,天天喝得醉醺醺,气粗如牛想当年:〃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底下人逮机会跟主子说,焦大啊,天天在那里充太爷……第一回听,真正的贾家太爷摇摇头:这个焦大。第二回,再摇摇头。到第三回,恐怕他就想不成当年了。来啊,给我把焦大揍一顿,赶去喂马。   
  手里刚有一个鸡蛋,还没孵出小鸡,还没变成大母鸡,还没下出无数个蛋,还没把自己变成养鸡场场主,煮熟的鸭子就这样给放飞了。别人都进步了,他还在原地踏步,别人都发财了,他还是穷光棍一根,别人都被人叫大爷了,他还给人当孙子。   
  那么,焦大的最后埋没,成一个无名老仆,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甚至是〃罪有应得〃,在他看来就是沦落。于是加倍地吃酒、骂人、发牢骚、说怪话,把自己的进身之阶彻底堵死。无论是贾府还是非贾府,古代还是现代,一个牢骚怪话说不完的人,都会叫人不喜。连毛泽东都作诗曰:〃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说起来,有功的人最怕居功,居功必自傲,自傲必惹祸,惹出祸来,大人物就被杀头,小人物如焦大,就是被人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一嘴。这还是他的幸运,幸亏他是宁府的奴才。若是在凤姐的手底下当兵,不给赶出去流落街头,冻死饿死才怪!   
  三 你们的寂寞逃不过他的眼睛   
  焦大虽然没冻死饿死,不过,心里绝不会对主子感恩。凭什么!当年,要不是太爷我,哪有你们这帮小兔崽子。别瞧你们人五人六的,一个正经人没有,〃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爬灰〃这个话题的由来很有趣。说的是正值炎夏,王安石朝罢归来,正是月明之夜,〃不小心〃看到儿媳妇洗完澡在院里乘凉,衣裳也不穿,脸盆大的白月亮,像个探照灯,照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王安石也是,你悄悄走开,就当没看见,不就什么事也没了?结果他犯毛病了…不是别的毛病,是文人爱诗的毛病,写了一张纸条儿,上面有两句诗,他到香炉边,把灰爬开,把纸条儿藏在灰下面。他知道儿媳妇天天早晨都要到这儿焚香。一插香,不就觉得了?其诗曰:   
  〃朝罢归来月西斜,隔帘瞧见玉琵琶。〃那意思是我下班回来晚了,看见你没穿衣裳啦。   
  到第二天晚上下朝归来,他还惦记这事儿,估计上朝的时候他也得惦记着,太刺激了!于是忍不住再到香炉边〃爬灰〃再看。纸条儿还在,他以为媳妇儿没看着。但再一看,纸条上多了两句续诗:   
  〃何不抱来弹一弹,声音不到外人家。〃儿媳妇也风趣,唉呀你既然看见了,这么大个玉琵琶,你怎么不抱着弹弹它?反正肥水也没流到外人田,声音也到不了别人家。   
  从此,〃爬灰〃一典出矣。   
  查无实据,说来一笑。   
  还有人考证,爬行灰上,则膝污,〃膝〃谐〃媳〃音,取〃污媳〃之义。不过这种说法有点牵强,闲着没事,干什么要在灰上乱爬?又一说,〃爬灰〃亦作〃扒灰〃。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扒灰〃条云:〃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锵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虫工木桥◇BOOK。HQDOOR◇欢◇迎访◇问◇   
第4节:四 他的下场悄无声息         
  无论怎么考证,爬灰都是指老公公跟儿媳妇不清不楚。   
  焦大嘴里的〃爬灰〃,无非就是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干的破事儿。贾珍这个不要脸的,专门在女人身上下工夫,一屋子姬妾丫鬟还不算,又勾搭上小姨子尤二姐和尤三姐。这还不算,还看上风流袅娜的儿媳妇秦可卿,活活一个公畜牲。怪不得曹雪芹会在秦可卿的判词里毫不客气地指责:〃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那意思是,将来要是贾家一门败了,也是败在宁府这个淫窝子的手上。   
  那么,焦大说的〃养小叔子〃,又是谁养谁呢?有人说是讽刺凤姐养小叔子。这话不好理解。贾瑞倒是看上过她,他们是叔嫂关系,她不但没养,还三下五除二把这小子给治死了。又有人说是她养宝玉,这更奇怪,宝玉多聪明啊,最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连她的心腹平儿都不肯亲近,更何况是她?这条活龙,又会诗,又会词,又有才情,岂是她能养得来的?还有人说是养贾蓉和贾蔷,这更没影的事。凤姐和贾珍是兄妹,又是弟媳妇和大伯哥,贾蓉是她的侄子,贾蔷也是凤姐的侄子,这不是乱了辈份?所以,要找犯罪嫌疑人,首先就得把她排除在外。况且,她在男女关系上,确确实实是个正经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想翻案都没有趁手的兵器。   
  那么,让人浮想联翩的就是秦可卿了,秦可卿和谁呢?贾蓉是她的丈夫,和贾蓉好的就只有贾蔷这个如花似玉的男人。关系好了,可能就不避里外,贾蔷可以直接登堂入室,于是下人就给造谣生事。我想着应该是造谣生事,因为整本书翻破,也找不到可卿和贾蔷之间的一点点蛛丝马迹。   
  那么,这个〃爬灰〃若是实有其事,被焦大无法无天地吵出来,〃养小叔子〃既可以理解成实事,也可以理解成作诗一样,为了和前边这句话对仗起来的虚指。实实虚虚,虚虚实实,焦大的意思就是别在你焦大太爷跟前装蒜,你们那点子破事,我全知道!   
  真不知道他是嫌活得长,还是想死得快。   
  这样的话他肯定不止说过一次,只不过往常都是私底下,吃醉了,和一帮奴才们乱嚼嚼舌头根子,过过嘴瘾。而且这话也肯定不止他一个人说过,但是当着主子的面儿,那层皮还是要蒙起来的,〃现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那层纸儿。〃结果这层纸儿叫焦大给戳破了,他不倒霉,没有天理。   
  四 他的下场悄无声息   
  焦大后来的结局如何,书中没交代。说到底,贾府不是一个横生杀戮的地方,动不动就砍了你,或者用药麻翻你。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把他远远地发配到庄子上去。庄子啊,就像乌进孝的庄子,那么远,有人考证他的庄子在铁岭,要想走到京城来,可就难了。看他在那里还能逞什么威风。就算不发配到庄子上,他这一辈子也算完了,彻底完了。   
  所以说,一个人一定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功劳和历史。立天大的功劳,那也是过去,不能把历史搬回到现实。不是凭你说跷跷脚,就能高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