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家的投影_林丹环-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嚓一声断为两截,倒是竹筷子最好。湘妃竹固然好,普通竹也不错,髹油漆固然好,本色尤佳。作祖父母的往往喜欢使用银箸,通常是短短细细的,怕分量过重,这只为了表示其地位之尊崇。金箸我尚未见过,恐怕未必中用。箸之长短不等,湖南的筷子特长,盘子也特大,但是没有长到烤肉的筷子那样。

  西方人学习用筷子那副笨相固然可笑,可是我们幼时开始用筷子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像狗熊耍扁担?稍长,我们使筷子的伎俩都精了——都太精了。相传少林绝技之一是举箸能夹住迎面飞来的弹丸,据说是先从用筷子捕捉苍蝇练成的一种功夫。一般人当然没有这种本领,可是在餐桌之上我们也常有机会看到某些人使用筷子的一些招数。一盘菜上桌,有人挥动筷子如舞长矛如野火烧天横扫全境;有人胆大心细彻底翻腾如拨草寻蛇;更有人在汤菜碗里捡起一块肉,掂掂之后又放下了,再捡一块再掂掂再放下,最后才选得比较中意的一块,夹起来送进血盆大口之后,还要把筷子横在嘴里吮一下。于是有人在心里嘀咕:这样做岂不是把你的口水都污染了食物,岂不是让大家都于无意中吃了你的口水?

  其实口水未必脏。我们自己吃东西都是拌着口水吃下去的,不吃东西的时候也常咽口水的。不过那是自己的口水,不嫌脏。别人的口水也未必脏。我不相信谁在热恋中没有大口大口咽过难分彼此的一些口水。怕的是口水中带有病菌,传染给别人或被人传染给自己都不大好。毛病不是出在筷子上,是出在我们吃的方式上。

  六十多年前,我的学校里来了一位教英语的老师。我只记得他姓钟,外号人称“钟善人”。他在学校及附近乡村里狂热地提倡两件事:一是植树;一是进餐时每人用两副筷子,一副用于取食,一副用于夹食入口。植树容易,一年只有一度,两副筷子则窒碍难行。谁有那样的耐心,每餐两副筷子此起彼落地交换使用?如今许多人家以及若干餐馆,筷子仍是人各一双,但是菜盘汤碗各附一个公用的大匙。这个办法比较简便,解决了互吃口水的问题。东洋御料理老早就使用木质的短小的筷子,用毕即丢弃。人家能,为什么我们不能?我愿将象牙筷子、乌木筷子以及种种珍奇贵重的筷子都保存起来,将来作为古董赏玩。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台湾国立编译馆馆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心香一瓣

  作为文化名家,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以淡雅、幽默的风格著称。本文通过对圆桌与筷子的描写,对比了中西方的饮食与礼仪文化,诙谐、幽默,耐人寻味。

  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与礼仪文化也变得越来越讲究。这些变化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反映,人们越来越注意尊重彼此的权利和利益。而驱动这些变化的正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所以,圆桌与筷子的话题背后,是文化与文明的主题。

  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就是沿着这样的轨迹前进的。
。。c o mt;xt;小;说天;堂



第16章 略论吃饭与打屁股


  唐彛

  年代毫不停留地过去了,一张给塞米饭的嘴,一个给挨打板子的屁股,这便是中国历史的经纬。

  仿佛是陀罗雪维支说的吧:中国的皇帝用两件法宝治理天下,一件是米饭,另一件则是板子。他用米饭来养活所谓良民,却又用板子去鞭打莠民的屁股。在这“礼仪之邦”里,大家相信一切坏主意都从屁股里出来,它才是首先应该挨打的东西。

  然而皇帝们又往往找不出真正该打的屁股来。这结果便是错打和乱打。以米饭和板子来治理的天下,到底还是断送在米饭和板子里。因为他们不但错打了屁股,凡所养活的,也不过是一群毫无人气的奴才——然则又如何会有了不起的作为。他们填饱肚子,却无非叩一阵响头,打几句官腔而已。有识者则反而毙于杖下了。

  这是什么缘故呢?

  就因为人才毕竟是奴才的对头。

  奴才们虽然不能成大事,然而在讨好凑趣、搬弄是非以杀死人才这一点上,却还是颇有能耐的。无论皇帝怎样“圣明”,而板子却总得放在奴才的手里,通过了一切典制条例,国法刑律,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执行者。奴才的功业是永远和屁股连在一起的:他们一方面给人打,一方面也打人。

  年代毫不停留地过去了,一张给塞米饭的嘴,一个给挨打板子的屁股,这便是中国历史的经纬。

  而且,板子在中国,也正像历史一样的悠久。《舜典》里说:

  “鞭作官刑,扑作教刑。”我们虽然还不知道这鞭扑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打法,但就现有的文献看来,要使受者不致重伤,其与屁股有些关系,该是无疑的了。隋朝改五刑为笞、杖、徒、流、死,那更是拉开裤子,公然打屁股的开头。清分板子为大小数种,《大清会典》记载监狱里所用的一种之形状是:大头阔二寸,小头阔一寸五分,长五尺五寸,重不过二斤,以竹篾为之,须削去粗节毛根,照尺寸较准,应决者执小头,臀受。这只是给狱犯消受的日用板子,在公堂上,大概是还要厉害一点的。我曾在吴友如所作的“会审公堂”的图像里,看到过这“光荣”的“盛典”,可惜已经记不起那板子的形状了。

  我想,单凭画面,恐怕是还有一点出入的。

  不过板子的形状虽已忘却,但那塞饱了米饭、站在公堂两边的奴才的脸相,却至今还在我的眼前。画家传神,其实时代也何曾不然呢?笞杖已成过去,而奴才则至今没有绝种。我于此得到一点经验,自以为又看出了人世间的一点真谛,知道米饭为什么要涨价了。

  作者简介

  唐彛1913—1992),我国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和文学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他一生写了大量的散文、杂文、时评,并以《晦庵书话》的形式记录了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出版活动。

  心香一瓣

  “一张给塞米饭的嘴,一个给挨打板子的屁股,这便是中国历史的经纬。”作者的概括可谓幽默而又独到深刻。

  回望历史,奴才与人才永远是一对冤家,奸佞小人与忠臣良将的斗争基本上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奴才小人们常常衣食无忧,因为他们为混口饭吃,宁可触犯做人的道德底线,出卖陷害他人;而忠臣良将等则常常惨遭板子毒打,只因他们直言敢谏,宁死也要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

  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正是有了奴才与人才的斗争,正义与真理的历史车轮才滚滚向前。现代社会,“笞杖已成过去,而奴才则至今没有绝种”,那些两面三刀的奴才小人依然存在于左右,我们应当明察秋毫。
wW w。xia oshuotxT。txt小说…天堂



第17章 挨骂的艺术


  李国文

  所以众多有识之士,总是大声疾呼,不要对阴暗面感兴趣。细细品味,那用心之良苦,也真是难能可贵。

  骂人是艺术,骂得淋漓尽致,骂得入骨三分,不容易,是一门功夫。

  同样,挨骂也是艺术,挨骂得脸如城墙,心如古井,酒饭不误,照当丧家之犬,抽不冷子还能反咬一嘴者,也是一门功夫。

  在《红楼梦》中,最有名的一骂,便是焦大借酒撒疯那一回了。

  秦钟要回家,宁国府用车送,派的是焦大。黑灯瞎火,也不是什么有赏钱的好差使,他老人家又喝了两口,正上头,碰上贾蓉说了几句,他自然倚老卖老地骂开了。

  贾宝玉算不算挨骂的,姑且不论。但他向凤姐求教,何谓“爬灰”时,却被正经八百的这位挨骂者,骂了一顿。

  《红楼梦》一书,真不愧为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无不应有尽有。仅就骂人和挨骂来看,也是中国其它的古典文学作品,所不能比拟的,很难再找到比《红楼梦》更丰富,更生动,更精彩,更深刻的骂的语言了。

  贾政骂宝玉:“叉出去!”“你这畜生!”

  凤姐骂尤氏:“你尤家的丫头没有人要了,偷着只往贾家送,你痰迷了心,脂油蒙了窍!”又转过脸去骂贾蓉:“天打雷劈,五鬼分尸的没良心的东西!”

  芳官的干娘骂芳官:“不识抬举的东西!怪不得人人都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接着又骂她女儿春燕,“小娼妇,你能上了几年台盘?你也跟着那起轻薄小浪妇学!”

  秋纹骂小红:“没脸面的下流东西!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

  彩霞骂贾环:“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王夫人骂赵姨娘:“养出这样黑心种子来,也不教训教训,一发得了意了!”

  鸳鸯骂她嫂子:“这个娼妇,专管是个六国贩骆驼的!”“你快夹着你那穴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

  有真骂,有假骂,有狠骂,有毒骂,有得骂的骂,没得骂的也骂,打鸡骂狗,指桑骂槐是骂,不分好歹,满口胡说也是骂。《红楼梦》书中这种最典型地表现出中国人文化心态的骂和挨骂,即使世界文学名著,恐怕也是望尘莫及。

  尤以焦大那一通骂:“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简直把贾府的阴暗面,暴露无遗。我书读得甚少,不敢轻易结论,好像在中外古今的文学作品中,能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骂人和挨骂的情节,似乎不多。

  所以众多有识之士,总是大声疾呼,不要对阴暗面感兴趣。细细品味,那用心之良苦,也真是难能可贵。试想,焦大这通开骂,把诗书簪缨、钟鸣鼎食之家的那一层令人羡慕的帷幕拉开,看到其中许多见不得天日的污秽。倒胃口不说,一个表面的美的完整性也给破坏了。多糟糕,多败兴啊!真是可恶之至。所以那些挨骂的人,要赏骂人的焦大一嘴马粪,以示惩罚,也是正常的。爬灰就爬去好了,总不是所有的人,都爬灰,你干吗不写不爬灰的人,偏写爬灰的人呢?若焦大将这番意思写成小说的话,我敢肯定,贾珍在厅柱下石阶上太阳中,铺上一个大狼皮褥子负暄时,准会这样对他进行大批判的。不要以偏概全嘛!纯系个别现象嘛!应该看到,不爬灰的还是大多数嘛!

  当然后来挨骂的人,通常就不采用宁国府的马粪止骂法,而有别的高招了。

  骂分两路,当面骂和背后骂。关起门来骂皇上,和古人所说的腹诽,都属于怯懦的骂,除了自慰外,不产生任何效果。当面骂,就不同了。有骂的人,就有挨骂的人;有挨骂的人,就有不同反应。这反应中,以虽挨骂而根本不像是挨过骂似的泰然自若者,最为上乘,也就是艺术了。

  一种是泛骂,如柳湘莲说的:“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你可以装作不介意,不干净的人多了去了,又未曾单挑你出来,你伸那头干什么?还不妨附和两句:“是太不像话了!”

  一种是指名道姓的骂,如贾母啐贾琏:“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你可以狡赖,可以不认账,可以推卸责任,既可以嬉皮笑脸,打马虎眼,也可以耍流氓腔,“我就这样一个狗屎德行,你怎么办吧?”

  一种是让挨骂的人明白是在骂他,可骂人的人却做出并不是骂谁的样子,可谁听了,谁心里有数。如凤姐说:“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娼妇们,别做娘的春梦了!明儿一古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那你完全用不着自作多情,自领没趣,做出不动声色的样子。甚至还向人打听,“骂谁哪?骂谁哪?”

  一种骂,便是宝钗对靓儿那番言语了:“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看来是在斥责一个小丫头,实际却是冲着宝玉去的。这就更好办了,这耳朵听,那耳朵出,他骂他的,你说你的。“东关酸风射眸子”,这种骂连这点威力也没有的,眼皮一抹,不理就是了。茅台照喝,肥牛照吃,只要想到骂是骂不死人的,甚至一根头发也骂不掉的,装一回王八蛋又何妨?

  当然也有无需艺术的挨骂,例如:小孩挨父母骂,因为顽皮私下闯了祸;学生挨教师骂,因为课堂不好好听讲;丈夫挨老婆骂,因为他身上有从未闻过的香水气味;科长挨处长骂,因为他把报告直接送给了局长。一个作家挨棍子们骂,因为他没有按棍子们的那极其衰弱、已经消化不动任何东西的胃口,写那种极其稀薄的流质或半流质食品式的小说。

  这种属于小过小失,照顾不周的挨骂,骂也只好由他骂了。

  另有一等挨骂的人,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如金荣挨骂,是因为他狗仗人势,欺压无辜。赵姨娘挨骂,是因为她居心险恶,置人死地。鸳鸯嫂子挨骂,是因为她为虎作伥、卖友求荣。贾蓉挨骂,是因为他当着凤姐捧凤姐,背着凤姐整凤姐,纯粹一个耍两面派的小人。就知想尽一切办法装孙子,找机会狠狠报复,向主子讨功领赏,并且扬言,任你骂得狗血喷头,好官我自为之。哪怕开始倒数计时,那也快活一天是一天,乐一个小时是一个小时。充分利用剩余价值,管人家骂爹骂娘。

  其实在生活里,指着脸骂,指着鼻子骂,对于这些精通挨骂艺术的一朝得手、人皆为敌的白衣秀士以及花子拾金、小人得志的跳梁小丑,恐怕真是对牛弹琴,不起丝毫作用的。“哀莫大于心死”,对这班心死的人,还能有什么办法?

  君不见焦大所骂的偷鸡摸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那一群吗?你若是碰到本质上就是这样的一伙人,你就光看不骂好了。因为骂,多少还能抱一点希望。

  但这些人,我劝您就免了吧!

  作者简介

  李国文(1930—),上海人。1949年毕业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理论编剧专业。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危楼纪事》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出版有随笔散文集《骂人的艺术》、《淡之美》、《中国文人的活法》、《唐朝的天空》等,并著有《评点三国演义》、《莎士比亚传》等书。

  心香一瓣

  世间的笑,有千姿百态;世间的骂,也有千种万种。骂人也是一种艺术,一部《红楼梦》,就已经写出了“骂”出的各种人情世故。

  骂,不管是在发泄情绪,还是在恨铁不成钢,或是在希望对方改正,或是一种激将法,都是人际交往中难免遇到的一种情境。什么人该骂,什么人骂了也是白费力气,需要仔细观察和揣摩。常言道:不打不相识。骂人要出于真诚,挨骂也要虚心静气,这样才能把“骂”出的摩擦力由阻力变成动力。
w w w。 xiao shuotxt。 co mt xt 小 说 天 堂



第18章 作揖的好处


  韩少功

  作揖可以有回礼,也可以没有回礼,还可以没有回礼但得到一句“免礼啦”之类的随意安抚,因此它可以成为阿谈者、巴结者、攀附者、奉承者、邀宠者的单向礼貌。

  中国人以前封闭国门,对外部世界疑惧而排斥。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外国人原来叫“胡人”,从西北方的陆路来,带来了胡椒、胡麻、胡琴、胡钱、胡饼,还有“胡说”,此词基本上用作贬义。后来又把外国人叫“洋人”,他们从东南海路上来,带来了洋油、洋火、洋枪、洋炮、洋葱,还有“洋相”,也基本上用作贬义。“胡说”与“洋相”两个词,分别含聚了中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对外开放时的心态,成为中外文化交流所残留的语言化石,进入了字典。

  时代变了,现在的国民们不大说西方人的坏话了。相反,进口商品成了荣耀,出国留学令人神往。即便是痛心疾首捍卫着国粹的传统派们,只要随便朝他们瞥一眼,也就知道他们实际上活得非“胡”即“洋”。玻璃,钢笔,热水瓶,电灯,沙发,自来水,汽车……这些东西哪一样不是源于西方文化呢?人们连语言也越来越多洋味,坐“的士(taxi)”,打“考(call)”机,这一类时髦语言由南向北潮卷全国。湖南某地一些汉子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