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乳根∶二穴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阳明脉气
所发。治胸下满痛,臂肿,乳痈,凄惨寒热,痛不可按抑。可
灸五壮,针入三分。
十二、侧颈项膺侧腋各部各经穴主治病症
(五)膺部第四行
属性:(左右凡一十二穴)
1.云门∶二穴在巨骨下,侠气户傍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手太阴脉气所发。治喉痹,胸中烦满,
气上冲心,咳喘不得息,胸胁短气,肩痛不得举臂。《甲乙经》云∶可灸五壮,针入
三分,刺深使人气逆,故不宜深刺。
2.中府∶二穴肺之募,一名膺中 。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足太阴之会。治肺系急,
胸中痛悚悚,胆热,呕逆上气,咳唾浊涕,肩背痛风,汗出腹胀,食不下,喉痹,肩
息,肤骨痛,寒热。针入三分,留五呼,可灸五壮。
3.周荣∶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
气所发。治胸胁支满,不得俯仰,饮食不下,咳唾稠脓,针入四分。
4.胸乡∶二穴在周荣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引胸背痛,卧不得
转侧。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5.天溪∶二穴在胸乡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阴脉气所发。治胸中满痛,乳肿贲膺,咳逆上
气,喉中作声。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6.食窦∶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举臂取之,足太阴脉气所
发。治胸胁支满,膈间雷鸣, 陆 陆,常有小声。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十二、侧颈项膺侧腋各部各经穴主治病症
(六)侧腋部
属性:(左右凡八穴)
1.渊腋∶二穴在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之,治胸满无力,
臂不举。禁不宜灸,灸之不幸,令人生肿蚀。马疡内溃者死,寒热者生,马疡可治,针入三分。
2。辄筋∶二穴在腋下三寸,复前一寸着胁,足少阳脉气所
发。治胸中暴满,不得卧喘息也。可灸三壮,针入六分。
3.大包∶二穴在渊腋下三寸,脾之大络,布胸胁中,出九肋间。治腹有大气,气不得息,胸胁中痛,
内实则其身尽寒,虚则百节皆纵。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4.天池∶二穴在乳后一寸,腋下三寸,着胁直腋撅肋间。一名天会,手心主、足少阳脉之会。治寒热,
胸膈烦满,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声,喉中鸣。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十三、腹部及侧胁各经穴主治病症
(一)腹部中行
属性:(凡一十五穴)
1.鸠尾∶一穴,一名尾翳,一名 。在臆前蔽骨下五分。治心风惊痫发癫,不喜闻人语,心腹胀满,
胸中满,咳逆数噫,喘息,喉痹咽壅,水浆不下。不可灸,灸即令人毕世少心力。此穴大难针,大好手方可此
穴下针,不然取气多,不幸令人夭。针入三分,留三呼,泻五吸,肥人可倍之,忌如前法也。
2.巨阙∶一穴,心之募也。在鸠尾下一寸。鸠尾拒者少,令强一寸中人,有鸠尾拒之,任脉气所发。
治心中烦满,热病,胸中痰饮,腹胀暴痛,恍惚不知人,息贲,时唾血,蛔虫心痛,蛊毒,霍乱,发狂不识
人,惊悸少气。针入六分,留七呼,得气即泻。灸亦佳,可灸七壮,至七七壮止。忌猪、鱼、生冷、酒、热
面物等。
3.上脘∶一穴,在巨阙下一寸,当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
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治心中热烦,贲豚,气胀不能食,霍
乱吐利,身热汗不出,三焦多涎,心风惊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气状如覆杯。针入八分,先补后泻之神验。
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其疾立愈。灸亦良,日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未愈更倍之,忌如常法。
4.中脘∶一穴,一名大仓,胃之募也。在上脘下一寸,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上纪
者,上脘也。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出泄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
书得贲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吸,疾出针。灸亦良,可灸二
七壮,至一百壮止。忌猪、鱼、生冷、酒、面等物。
5.建里∶一穴,在中脘下一寸。治心下痛不欲食,呕逆上气,腹胀身肿。针入五分,留十呼,可灸五壮止。
6。下脘∶一穴,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阴、任脉之会。治腹痛,六腑之气寒,谷不转,不嗜食,小便赤,
腹坚硬,癖块,脐上厥气动,日渐羸瘦。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亦良,可灸七七壮,至二百壮乃止。
7.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任脉气之所发。治腹坚如鼓,水肿,肠鸣,胃虚胀,不嗜
食,绕脐痛,冲胸不得息。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若水病灸之大良,可灸七
壮,至百壮止。禁不可针,针水尽即毙。
8.神阙∶一穴,一名气合,当脐中是也。治泄利不止,小儿奶利不绝,腹大,绕脐痛,水肿鼓胀,肠中
鸣,状如流水声,久冷伤惫。可灸百壮,禁不可针,慎如常法。
9.阴交∶一穴,一名横户。《素问》云∶在脐下一寸。任脉气所发。治脐下 痛,寒疝引少腹痛,腰
膝拘挛,腹满,女子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针入八分,得气即
泻,可灸一百壮止。
10.气海∶一穴,一名脖 ,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治脐下冷气上冲,心下气结成
块,状如覆杯,小便赤涩,妇人月事不调,漏下崩中,因产恶露不止,绕脐 痛。针入八分,得气即泻,泻
后宜补之,可灸百壮。今附∶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治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悉
皆灸之,慎如常法。
11.石门∶一穴,一名利机,一名精露。在脐下二寸,三焦之募,任脉气所发。治腹胀坚硬,支满,妇
人因产恶露不止,遂结成块,崩中漏下。灸亦良,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止。妇人不可针,针终身绝子。
12.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小肠之募,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任脉之会。下纪者,关元也。
治脐下 痛,小便赤涩,不觉遗溺,小便处痛,状如散火,溺血,暴疝痛,脐下结血,状如
覆杯,转胞不得尿,妇人带下,瘕聚,因产恶露不止,月脉断
绝,下经冷。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亦良,可灸百壮,至三百壮止,慎如常法。
13.中极∶一穴,一名玉泉,一名气原。在关元下一寸,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治五淋,小便赤
涩,失精,脐下结如覆杯,阳气虚惫,疝瘕,水肿,贲豚抢心,甚则不得息,恍惚尸厥,妇人断绪,四度针,
针即有子,故却时任针也。因产恶露不止,月事不调,血结成块。针入八分,留十呼,得气即泻,可灸
百壮,至三百壮止。
14.曲骨∶一穴,在横骨之上毛际陷中,动脉应手,任脉、足厥阴之会。治少腹胀满,小便淋涩不通,
疝,少腹痛,妇人赤白带下,恶合。可灸七壮至七七壮,针入二分。
15.会阴∶一穴,一名屏翳。在两阴间,任脉别络,侠督脉、冲脉之会。治小便难,窍中热,皮疼痛,
谷道搔痒,久痔相通者死,阴中诸病,前后相引痛,不得大小便,女子经不通,男子阴端寒冲心 。可灸
三壮。
十三、腹部及侧胁各经穴主治病症
(二)腹部第二行
属性:(左右凡二十二穴)
1。幽门∶二穴侠巨阙两傍各一寸五分,冲脉、足少阴之会。治胸中引痛,心下烦闷,逆气里急,支满,不
嗜食,数咳健忘,泄利脓血,少腹胀满,呕沫吐涎,喜唾,女子心痛,逆气善吐,食不下。可灸五壮,针入五分。
2.通谷∶二穴在幽门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治失欠口 ,食饮善呕,暴哑不能言。针入五分,
可灸五壮。
3.阴都∶二穴,一名食宫。在通谷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
会。治身寒热,疟病,心下烦满,气逆。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4.石关∶二穴在阴都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疗脊强不开,多唾,大便秘涩,妇人无子,藏有恶血
上冲,腹中 痛不可忍。可灸三壮,针入一寸。
5.商曲∶二穴在石关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治腹中积聚,肠中切痛,不嗜食。可灸五壮,针入一寸。
6.肓 ∶二穴在商曲下一寸,脐傍各五分,冲脉、足少阴之
会。治大腹寒疝,大便干燥,腹中切痛。可灸五壮,针入一寸。
7.中注∶二穴在肓 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治小腹有热,大便坚燥不利。可灸五壮,针入一寸。
8.四满∶二穴,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
会。治脐下积聚,疝瘕,肠癖切痛,振寒,大腹石水,妇人恶血 痛。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9.气穴∶二穴在四满下一寸。一名胞门,一名子户,冲脉、
足少阴之会。治月事不调,泄利不止,贲气上下引腰脊痛。可灸
五壮,针入三分。
10.大赫∶二穴,一名阴维,一名阴关。在气穴下一寸,冲
脉、足少阴之会。治男子阴器结缩,女子赤带。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11.横骨∶二穴在大赫下一寸。此穴诸经阙疗病法。《外台》云∶治腹胀,小便难,阴器
纵伸痛,可灸三壮。
十三、腹部及侧胁各经穴主治病症
(三)腹部第三行
属性:(左右凡二十四穴)
1.不容∶二穴在幽门两傍各一寸五分,去任脉二寸,直四肋端,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腹满 癖,不嗜食,
腹虚鸣,呕吐,胸背相行痛,喘咳口干,痰癖,胁下痛,疝瘕。针入五分,可灸五壮。
2.承满∶二穴在不容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肠鸣腹
胀,上喘气逆,食饮不下,肩息,唾血。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3.梁门∶二穴在承满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胁下积气,食饮不思,大肠滑泄,谷不化。可灸
五壮,针入三分。
4.关门∶二穴在梁门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遗溺,善
满,积气肠鸣,卒痛泄利,不欲食,腹中气游走侠脐急,痰疟振寒。针入八分,可灸五壮。
5。太乙∶二穴在关门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癫疾狂走,心烦吐舌。可灸五壮,针入八分。
6.滑肉门∶二穴在太乙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癫疾,呕逆,吐舌。可灸五壮,针入八分。
7.天枢∶二穴,大肠之募穴,一名长溪,一名谷门。去肓 一寸五分,夹脐傍二寸,足阳明脉气所发。
疗夹脐切痛,时上冲心,烦满呕吐,霍乱,寒疟,泄利,食不化,女子月事不时,血
结成块,肠鸣腹痛,不嗜食。可灸百壮,针入五分,留七呼。
8.外陵∶二穴在天枢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腹中痛,心如悬,引脐腹痛。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9.大巨∶二穴在外陵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少腹
胀满,烦渴 疝,偏枯,四肢不举。可灸五壮,针入五分。
10.水道∶二穴在大巨下三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少腹满,引阴中痛,腰背强急,膀胱有寒,三焦结
热,小便不利。可灸五壮,针入二寸五分。
11.归来∶二穴在水道下二寸。治少腹贲豚,卵缩,茎中痛,妇人血藏积冷。可灸五壮,针入八分。
12.气冲,二穴,一名气街。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宛宛中,足阳明脉气所发。治肠中大
热,不得安卧,腹有逆气上攻,心腹胀满,淫泺,月水不利,身热,腹中痛, 疝阴肿,难乳子,上抢心痛,
不得息,气冲腰痛不得俯仰,阴痿,茎中痛,两丸蹇痛不可忍。可灸七壮立愈,炷如大麦,禁不可针。
十三、腹部及侧胁各经穴主治病症
(四)腹部第四行
属性:(左右凡一十四穴)
1.期门∶二穴,肝之募。在不容傍一寸五分,直两乳第二肋端,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治胸中
烦热,贲豚上下,目青而呕,霍乱泄利,腹坚硬大,喘不得安卧,胁下积气,女子产后余疾,食饮不下,
胸胁支满,心中切痛,善噫。若伤寒过经不解,当针期门,使经不传。针入四分,可灸五壮。
2.日月∶二穴,胆之募。在期门下五分,足太阴、少阳、阳维之会。治太息善悲,小腹热,欲走
多唾,言语不正,四肢不收。可灸五壮,针入七分。
3.腹哀∶二穴在日月下一寸五分,足太阴、阴维之会。治大便脓血,寒中,食
不化,腹中痛。针入三分。
4.大横∶二穴在腹哀下三寸五分,直脐傍,足太阴、阴维之会。疗大风,逆气,多寒,善悲。可灸五
壮,针入七分。
5.腹结∶二穴在大横下三分,一名肠窟。治绕脐痛,上冲抢心,腹寒泄利,咳逆。针入七分,可灸五壮。
6.府舍∶二穴在腹结下三寸,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交会。此三脉上下三入腹,络肝脾,结心肺,
从胁上至肩,此太阴 三阴、阳明支别。治疝痛,脾中急痛,循胁上下抢心,腹满积聚,
厥气,霍乱。针入七分,可灸五壮。
7.冲门∶二穴,一名慈宫。上去大横五寸,府舍下横骨两端,约中动脉,足太阴、厥阴之会。治腹寒
气满,积聚疼,淫泺,阴疝,难乳子,上冲心,不得息。针入七分,可灸五壮。
十三、腹部及侧胁各经穴主治病症
(五)侧胁部
属性:(左右凡一十二穴)
1.章门∶二穴,脾之募,一名长平,一名胁 。在大横外,直季胁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
臂取之,足厥阴、少阳之会。治肠鸣盈盈然,食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支满,喘息,
心痛,腰不得转侧,伤饱,身黄羸瘦,贲豚,腹肿,脊强,四肢懈惰,善恐少气厥逆,肩臂不
举。可灸百壮,针入六分,忌如常法。
2.京门∶二穴,肾之募,一名气 ,一名气府,在监骨下腰中,季胁本侠脊,治腰痛不得俯仰,寒热,
胀引背不得息,水道不利,溺黄,少腹急肿,肠鸣洞泄,髀枢引痛。可灸三壮,针入三分,留七呼。
3.带脉∶二穴在季胁下一寸八分。治妇人少腹坚痛,月
事不调,带下赤白,里急,螈 。可灸五壮,针入六分。
4.五枢∶二穴在带脉下三寸,一云在水道傍一寸五分。治男子寒疝,阴卵上入小腹痛。针入一寸,可灸五壮。
5.维道∶二穴在章门下五寸三分,足少阳、带脉之会。治呕逆不止,三焦不调,水肿,不嗜食。针入
八分,可灸三壮。
6.居 ∶二穴在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中,阳跷、足少
阳之会。治腰引少腹痛,肩引胸臂挛急,手臂不得举而至肩。灸三壮,针入八分。
十四、或问
属性:予编《秘传》竟,或有进而问者曰∶诸家所言某穴主某病,某病必宜取某穴,其说确不可易乎?曰∶此
不过示以大概,其实治病无定穴也。大凡邪中于人,与正周流上下,或在气分,或在血分,无有定止,故喻用
针正如用兵,彼动则此应,或出以奇,或守以正,无有定制。如医者不究病因,不察传变,惟守某穴主
某病之说,执中无权,按谱施治,譬之狂潦泛溢,欲塞下流而获安者,亦偶然耳。夫病变无穷,针法亦无穷,
病或在上而从下取之,病或在下而从上取之,或正取,或直取,审经与络,分气与血,病随经而在,穴随经而
取,庶得随机应变之理。予所以选录《灵枢》、《素问》、《难经》置于卷首,使人熟读深思者,正
欲人知此随机应变之理,而得圆机活法也。
或又曰∶圆机活法,既得闻命矣,但学人望洋无下手处,奈何?曰∶譬犹匠者教人以规矩,取方圆也。
规矩之法在师,方圆之法则在弟子矣。夫圣人之于针,非经络孔穴,无以教后学。后学非经络孔穴,无以受
之师。苟不知变通,徒执孔穴,所谓按图索骥,安能尽其法哉!故曰∶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
机,机之动,不离其空,此之谓也。
或曰∶今有专取奇穴治病,亦多有效,究竟是否?曰∶人身正经十二,奇经有八,大络十五,小络三百
余,皆所以行气血也。圣人取穴三百六十有六,按岁之三百六十六日也,后人以为未尽,更取奇穴,是犹置
闰月也。奇穴者,络穴六,经穴二。余络余经,置而不用,速求巧捷,遂悖圣经。又有六十六穴,拘于
日时开合用之,犹未周备,而况拘于八穴者乎。盖八穴病在气分,则有可劫之功。若在血分,徒损元气,病何
由安,正是血病而泻气也。邪在血分,则直求病之所在而取之可也。今人泥而不用,岂非可笑。
或曰∶针灸宜避天忌日,何也?曰∶经云∶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子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己卯。左手
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
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六腑膈下三藏应四季中州,其日戊己。大
禁太乙所在日(即前所云)。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所主左右上下体有痈肿者欲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