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来时一个姓氏一个萨满神位,还有狐仙神位。现在都没有了,过年过节都不做祭拜。这样不行,上边要惩罚。人、庄稼、气候,都要受惩罚。我现在给一些没有立萨满、狐仙神位的立神位,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以前道德比较强,尊老爱幼。现在变了,对父不尊敬,人已经不相信上天了。所以收徒弟要特别谨慎,培养一个贪图礼财的,还不如不培养。选出来,就得给人做好事。
县城的富花介绍说:“我的女儿在一所医学大学读书,21岁。去年3月,右眼突然看不见。刚开始孩子没和家里说,学校老师给安排的治疗。后来治不好,孩子才打电报回来。当时我患心脏病,正在抢救,我妹妹去了孩子那里,把她接到新疆医学院。医学院诊断是眼底出血,住院一个月。后来眼底出血是控制住了,但是右眼还是看不见。6月底孩子到家,7月份吃了一个月乌鲁木齐带来的药。8月16日,专家医生来复查,一看,又犯病了,连左眼也受了影响。孩子这病奇怪得很。”
“我想办个仪式,孩子不同意。我婆婆家供过神位,婆婆死后,年轻人没管。弟弟得病时,富清萨满来看,说是尔琪神位。后来又说不是尔琪,是萨满。弟弟没同意供神。”
“我决定给孩子办仪式。那时刚刚听说赵淑珍,她开始接了神位,我们是她第一个病人,好多事情她都不熟悉,大家又商量,又调查。从金泉村把玉仙请过来,一起办。第一次,办了喜利妈妈。办后,孩子觉得能见到一点光亮。第2次,又把德吉妈妈请来,孩子的眼睛啥又看不见了,所以就退掉了。第三次,玉仙请尔琪神位,我妹妹把尔琪推到一旁,把萨满神位供上。晚上做梦我梦到两个红星星从天上飞下来,一醒来,心脏好多了。从那以后决定是萨满神位。阴历十一月十五立的萨满神位,从那以后,孩子觉得逐渐看见亮光,后来连颜色也分清楚了。今年开春(三月)又上学去了。孩子上学后,眼睛恢复多了,我的心脏病也一直没犯。”
赵淑珍说:“我当时刚刚有萨满征兆,大姐去找我,我说不能做,就介绍富清做。由于孩子神位立错了,所以病就出现反复。”
赵淑珍又介绍了几个请她办几个仪式的人或家庭情况。显然,她今天讲得很兴奋。
“最近,七牛录有个年轻人,眼睛都鼓出来了,医院说是甲亢。他的症状就是喝酒,喝完就和父母吵架闹事。晚上解手不出门,在自己屋里大小便。白天问他,他说不知道。我给他办了一下,现在好了。”
“我小叔子成明说我们是骗人的,我心里很生气。我丈夫说,你不用生气,时间不长,他就会来找你看病。过了10天,他的小孩有病,输液、吃药都不好。小孩他妈领小孩到我这里来了。我看到小孩脸色苍白,就给神位烧香。我说,先给小孩这病解到他父亲那里去吧。小孩妈妈求我别这么做,跪下求我。我把他的仪式做完,自己起不来了。膝盖肿了起来。眼看越肿越厉害。后来把给神位供的酒请过来洗了一下,慢慢消失了。当晚做了个梦,说你膝盖上有字。第2天我给丈夫说这个事,当时他记了这2个字。先后共出现了18个字。我都记下来了,记一个,消失一个,最后记完了,我的腿才好。经查,这几个字是告诉我,要我做好事。”
通过赵淑珍和她的病人之间的谈话,不难看出,锡伯族的萨满教传统是新萨满之所以出现的基础。从信仰角度和仪式习俗来看,新旧萨满之间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第二部分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采风第27节 如何看待锡伯族的萨满教
如果是研究锡伯族的历史文化,学者们都习惯把萨满教作为一个主要内容,不怕对它进行各种介绍和研究,说它是从东北带来的独特习俗,是西迁以后仍然保留的民族传统。这个传统和锡伯族语言一样,是这个民族最独特的东西。但如果我们说,锡伯族现在还有萨满文化遗留,还有活动的萨满,很多人会感到不光彩,或半信半疑。这里需要一个客观的和科学的态度。
锡伯族的萨满教已经衰落了,现在没有了上刀梯的萨满,也没有了大家都佩服的人间的萨满师傅。古老的治疗方式,如抽打病人等,已经杜绝。但是萨满的传承仍然还在继续,几个自称得了萨满神位的人还在频繁的活动。这种现象的彻底消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萨满神位虽然是萨满立身的主要标志,但是,锡伯族萨满神灵的传承仍然靠血统来传,是已故的家里前辈萨满传给自己的子孙。一般人把神位信仰和尊重祖先的情感混合在一起,对祖先的深厚感情要通过拜供神位来表达。而对祖先的怀念,对老家东北的家乡意识,是锡伯族最浓重的民族心理之一。从一定程度上说,锡伯族当今的萨满文化传统常常借助怀念祖先的民族心理而复活。
在民族信仰环境中,悠久的萨满教习惯,在人们的心理中刻下深刻的烙印。现在人们生病,首先想到的是上医院,而不是萨满。只有在医院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才找萨满。萨满的巫术本身,在民间医疗中,有很重要的心理导向作用。心理学认为,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会对身体疾病的解除带来积极影响。
锡伯族的文化是遗留的传统和现代化并存的一种局面。锡伯族的文化教育传统是同驻防历史结合在一起的,很悠久。特别是解放以后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知识的传播,使旧的传统改变了不少,总的趋势是走向科学和进步。民族的信仰传统有一个历史存在过程,在民间还有很广阔的活动空间。这里面有些需要我们梳理清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这些人去看萨满?是不是和我们的医药价格昂贵有关系?是不是跟我们的医疗手段和医疗技术还有许多局限,无法治愈一些病症有关系?
人类的精神文化是发展的,萨满文化作为传统,在过去有它存在的条件。现在这种遗留状态是过去文化的延续。我们的宣传工作不能简单化,片面化。既然萨满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民间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我们就应该对这种文化的历史联系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正确对待,恰当管理。如果了解的多了,我们认识和处理的办法也就有了。
一方面我们要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改善医疗条件,让更多的人接受文化教育,接受现代医院的有效治疗。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古老的文化传统,如敬祖先,爱民族等。对萨满活动的情况要适当的管理,不要让骗人、骗财的人坑害群众,他们的活动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
第三部分 草原萨满文化拾遗第28节 永远的纽拉
晨风吹动着草浪
羊儿低吻着芳香
鞭儿击碎了薄雾
歌声唤来了朝阳
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
你是我可爱的家乡
你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永远散发着芳香
……
我喜欢草原,呼伦贝尔曾经是我的最为艳羡的梦,这个梦并不因为我的多次到来而消逝,随着时间和交往的延伸,越梦越浓。
在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我认识了已经到呼和浩特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的涂建军,他陪伴我进行走访。在建军家,他们总让我喝从180公里外的维纳河打来的泉水。维纳河在大兴安岭北麓维纳山脉北侧的山谷之中,在开阔的地褶皱中,涌出八个泉眼,人们传说这是神水,不同的泉眼流出的水治疗不同的病,八股泉水因此被命名为心脏泉、胃泉、头泉、耳泉、鼻泉、胃酸泉、万能泉、洗浴泉等。人们很难想到这种直接打来的泉水泡沫丰富,味道像汽水一样沁入心脾。
草原的萨满文化已经走入自己生命的衰落时期,这是个回忆多于现实的阶段。这里的老年人多多少少都保留了一些记忆片段,当然其中不乏自己民族的文化专家,他们有的能说,有的能写(比如鄂温克族的哈赫尔、何秀芝),有的能表演。还有几位尚在的老年萨满。有人统计过,到1979年鄂温克族仍然活着的萨满不到10人。可见我们是在流逝的历史长河之河床上捡拾那些珍贵的纪念物。
草原中生活着不同的民族,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汉族……这里有着不同民族的历史记忆,也有区域性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积累。用鄂温克族一些朋友的话说:鄂伦春族是我们的叔伯兄弟,达斡尔族是我们的表亲(姻亲弟兄)。
我国鄂温克族人口26,315人(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其中22,808人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根据学者研究,由于历史上的迁徙和居住地区的分散与隔绝,鄂温克族曾被人们分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三部分人。其中索伦人最多,从事游牧业、狩猎和农业;通古斯是住在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被称为雅库特的是鄂温克人的一小部分,聚居额尔古纳左旗,主要从事游猎,饲养驯鹿。由于地区分散,从事的生产不同,受外部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不同,他们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被称为“索伦”和“通古斯”的两部分人,很早以前就进入宗法封建社会,而被称作“雅库特”的少部分人,由于从事较原始的游猎生产,生产力十分低下,解放前,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的历史阶段。
鄂温克族的社会历史调查始于20世纪中叶,以郭布库、吕光天、乌云达赉等为主要调查者的实地考察,涉及到该民族的社会组织、经济生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以及萨满教信仰,这批成果主要收录在吕光天主编的《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以及某些学者个人的著作中。90年代初,以民族学者和民族文化工作者为代表的萨满教专题调查开展起来。这个时期的调查遍及鄂温克族的主要聚居区,调查所获前所未有。收获的主要成果包括一批萨满仪式录像,大批萨满教服饰及其他宗教文物,萨满歌和萨满自传等。90年代末,鄂温克族民族博物馆建立,一批发掘出来的或复制的鄂温克族萨满教文物被集中展示,它代表着迄今为止的主要考查成果。
2003年8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亚乡的11户37名鄂温克族猎民和他们上百头驯鹿,乘坐17辆卡车,从大兴安岭腹地的原始森林,向内蒙古根河市郊三车间——政府建设的新故乡进行“生态移民”。这个消息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这些猎民被称作中国北方“最后走出原始森林的狩猎民族”,而他们的迁移则标志着这个民族彻底走出传统的家园,开始了全新的定居生活。
纽拉是谁?纽拉曾经是大兴安岭中这个“最后走出原始森林的狩猎民族”中著名的女萨满。
鄂温克族博物馆中有一件目前国内最原始的鹿皮萨满服,许多参观者都探问:这是哪个萨满的?回答是:纽拉的。
纽拉去世了,她是1997年7月走的。我在1997年6月下旬还去看过她,当时她躺在自己家中,不能活动了,吃饭和排泄,一切都在床上。(1)她的女儿负责伺候她。
纽拉看着我,我发现她的眼神冒出一股光芒,凌厉刺目,让人发颤。在一阵凝视后,她微微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一丝微笑。看到纽拉当时那种目光的人,都不会觉得她会走得那样快。
1986年10月中旬,盟民委邀请纽拉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民族乡举行一次“祭天仪式”,这时的纽拉已近80高龄。她穿好萨满服,手持椭圆形单面鼓,击鼓祭天。(2)仪式是在林子中进行的,献牲是驯鹿,一公一母。杀了驯鹿,以血涂鼓面祭鼓,祭台上摆着鹿头,四个蹄子和部分骨骼内脏。纽拉向神灵说明是为什么祭天(此次的目的是整理萨满教),献了什么样子的牺牲。她时而席地而坐,时而击鼓讴歌,求天神保佑鄂温克人。这个仪式直至深夜,纽拉不时地和神灵交流,苏日台老师说,他听到纽拉求神灵撤去,说她老了,跳不动了,不能再当萨满了。
或许是我们这些民族文化发掘者让纽拉不能停步,她是萨满,她永远是萨满。现在纽拉可以告别自己的萨满身份,回到她的神灵那里,向他们交差。现在的她,是否轻松了许多?(3)(4)(5)
纽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是她的那件萨满服。它不仅是原始的制作(有许多复制品,而非萨满所用),而且还缀满各种动物神偶和自然神灵的象征物,其中有日、月、星、雷、蛇、天鹅、布谷鸟、鱼、熊、狼、野猪,此外还有象征性的脊椎骨、关节骨、臀骨、肋骨、大腿骨、小腿骨以及血管等。这些物件引起观赏者和研究者的各种遐思,其中的许多奥妙或许已经被纽拉带走了。(6)(7)(8)(9)(10)(11)
纽拉留给我们的还有历史,一个民族曾经有过的历史文化,一条人类曾经走过的道路。如果人类不知道自己的历史,那将是怎样的欠缺?人类精神的滋养离不开历史,离不开各个民族提供给整个地球的那些智慧。我们不应该只是为消逝了的文化唱诵挽歌,还应该做点什么。
可是我们又能做什么?
告别病危的纽拉,我们来到敖鲁古雅乡的街上,这里早已不是纽拉的时代了。街道平坦,房屋整齐明亮,穿着漂亮的儿童都在上小学说汉话,乡医院近在咫尺,学校大楼巍然耸立。只有驯鹿鄂温克人的博物馆还传达着往日的信息。我们顺便走访了几个年轻人的家庭,他们说的汉话十分流利,穿的不是传统服装,吃的不是野生兽肉,喝酒十分普遍,即使是少女,你对她们的酒量也不能低估。
乡长古新军是个年轻的鄂温克人,他最操心的事情莫过于民俗旅游村的建立了。他在不远处的林子里划出一块地,想在其中做些有民族特点的摆设和服务设施。看得出他很辛苦,每天都在他建设的民俗村里奔忙。他带着我们参观,一路讲解着他的各种规划,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大门标志和几个简单的“仙人柱”。
我建议到猎民点去看看,在我的想象中猎民点要比这个民俗村更有文化内涵,那里的一切不是为了旅游参观而特意安排的,而它的特点恰恰最吸引旅游者的目光,把猎民点办好了,一举两得,这叫做无为而治。
所谓猎民点就是鄂温克人在山里饲养驯鹿的地方,近20户40余人承包了驯鹿。他们生活在山中,住在帐篷里面,几个猎民或几个家庭共同放养着驯鹿。
这里的驯鹿遵循的是传统的形式,人们把驯鹿放到山中任其自由觅食,并不跟踪看管。要想锯鹿茸首先得把鹿召回,就见人们随手捡来一些干柴、树枝,点燃它们,浓浓的炊烟向森林飘去,不大功夫就见鹿群向这里奔跑,男人们把回来的驯鹿圈在圈里,(20)在它们中间挑选鹿茸,一旦选中,就把那头鹿按住,割锯它的鹿茸。妇女们向我解释,夏季森林里蚊虻无数,猎民总是要生烟为驯鹿驱赶叮咬它们的蚊虻,每当白烟升起,驯鹿就会向烟雾地方跑去,在夏天,猎民就利用这个方法召回驯鹿。至于冬天,就要给驯鹿喂盐,对盐的依赖,使得驯鹿离不开人。(21)
巨大的鹿茸被锯下以后,(22)上边总是残留着血津儿,有人告诉我,鹿心血是最宝贵的药材,而鹿茸的血滴仅次于鹿心血。所以买鹿茸的话,你要看看里面是否有血津儿。
敖鲁古雅处在激流河与敖鲁古雅河交汇的地方,每逢汛期河水泛滥,民宅被淹,鹿圈被毁。这样持续不断的灾害促使敖鲁古雅所属的根河市政府不得不考虑生态移民问题,目的是让猎民的财产、生命远离每年都要面对的洪水威胁。
1999年,国家出台了10万人口以下的少数民族一次性脱贫的政策,当地政府决定根据这个政策为鄂温克猎民建立定居点,让他们过上永久的定居生活。生态移民的地址选在根河市区西侧的三车间处,政府有意把新的敖乡发展成鹿业养殖和鹿产品加工基地,让猎民们脱贫致富。学校、医院、博物馆、敬老院等也都在政府的建设规划中。这个定居点同时也是民族旅游村,通过它把鄂温克猎民的历史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
然而,在《南方周末》2003年8月28日25…26版刊载的师欣的《部落之变——鄂温克人的新居》中,我们看到:当地政府的热望却没有得到猎民们的认同,他们认为:“家在哪里无所谓,而驯鹿不能下山”。传统生活告诉他们,驯鹿要寻找人烟稀少,苔藓丰富的地方,这就注定猎民们要跟随驯鹿的足迹,不断漂泊。当地政府圈养驯鹿的计划,对猎民来说还欠缺经验,因此猎民担心害怕这种“生态变革”。同自己世代相传的驯鹿经验相比,他们认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