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传,比干在朝歌被纣王挖心以后,面如土色,掩袍不语,愤而跑出朝歌,纵马南行。他知道到了心地(今河南新乡)就会长出新的心来,不料行至牧野遇上妲己变成的老妇拦路叫卖无心菜,比干问:“菜无心能活,人无心如何?”老妇答曰:“菜无心能活,人无心该死。”比干听后,口吐鲜血,坠马身亡。骤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淹埋了比干的尸体,形成墓冢,故称“天葬墓”。坟墓四周,无心菜圈圈环绕,柏树随着呜呜悲鸣之声,弯了树干、断了树冠,有的还从树干中心裂开变成了“开心柏”。
世传当年孔子亲率弟子临墓凭吊,挥剑刻字立石于墓前。孔子把“墓”写成“莫”,意为“借地为土”。后来,有一个不学无术而好为人师的县令看到这块墓碑,讥笑孔夫子写了错别字,就当着身边的随从们说,“今天我把这个字给改正一下,我就是孔圣人的一字之师了。”县令把“莫”字下面添了一个土字。刚刚刻好,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震天,只听“轰隆”一声,土字又被轰掉了。直至今日,这块石碑断裂的痕迹依稀可见,碑上的“莫”字仍然没有“土”。据专家考证,此处确为国内惟一一处孔子真迹。
商纣王拒谏饰非,残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和周边方国也都离心离德。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因看到纣王残暴,暗中叹息几声,便被纣王囚禁在羑里监狱,好几年才被放出来。纣王还将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杀死并剁碎,和在食物中送给文王吃,还得意洋洋地说:“谁说西伯是圣人?吃了自己的儿子肉还不知道呢!”
为转移人民的视线,纣王发动对周边各国的连年征战,后又把全部兵力用于对东夷的战争。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商王朝已经危在旦夕,不可收拾。
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经过公刘、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积极经营,周国迅速强盛起来,其势力伸入江、汉流域。
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
在政治上,他积极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广罗人才,发展生产,造成“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的清明政治局面。他的“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政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拥护,巩固了内部的团结。
在修明内政的同时,他向商纣王发起了积极的政治、外交攻势,争取最大限度地孤立纣王。文王曾公平地处理了虞、芮两国的领土纠纷,还颁布“有亡荒阅”(搜索逃亡奴隶)的法令,保护奴隶主的既得利益。通过这些措施,文王扩大了政治影响,瓦解了商朝的附庸,取得了“伐交”斗争的重大胜利。
在处理商周关系上,文王表面上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他曾率诸侯朝觐纣王,向其显示所谓的“忠诚”。同时大兴土木,“列侍女,撞钟击鼓”,装出一副贪图亨乐的样子,欺骗纣王,诱使其放松警惕,确保灭商准备工作能够在暗中顺利地进行。
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其第一个步骤,就是翦商羽翼,对商都朝歌形成战略包围态势。为此,文王首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相继征服犬戎、密须、阮、共等方国,消除了后顾之忧。接着,组织军事力量向东发展,东渡黄河,先后翦灭黎、邘、崇等商室的重要属国,打开了进攻商都——朝歌的通路。至此,周已处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态势,伐纣灭商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周文王在一次战斗中生了病,带着未能实现灭亡商朝的遗憾就死去了。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就是后来的周武王。他继续拜姜太公为军师,并用自己的弟弟周公旦等为辅傻。君臣同心协力,上下齐心,抱定了有朝一日灭商复仇的决心。
为了检验一下伐纣的时机是否成熟,公元前1026年(一说前1056年),周武王和姜太公率领大军来到黄河南岸的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消息传开,邻近部族首领们纷纷前来参战,据说有八百路诸侯之多。武王面对滔滔的黄河,对周军将士和各部族的首领们说道:“我们周国接受上天的使命,从先王起就致力于顺天灭商,拯救万民。先王不幸早逝,归天前将重任托付于我。你们要全力助我,上顺天意,下合民心。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伟大的功业!”说罢下令渡河,只见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千舟齐发,不一会儿便到了对岸。
不料周军刚渡过河,武王又下令退了回来。这样一来,不仅那些前来助战的各路诸侯觉得奇怪,就连周军武士们也闹不清,不知出了什么事。
原来,武王别有计较。他想:“商国内部虽然腐败,但到底还是有一定实力的。真打起仗来,只靠周军难以取胜。”他今天率兵来到孟津,一是举行一次渡河演习,查看一下周军备战的情况;二是借此机会,观察一下众诸侯国的态度,看他们是否真的愿意与周联盟伐纣。他看到周军令行禁止,进退有序,而前来助战的诸侯国首领们,有的带来了参战的队伍,有的只是来看看风向而已。周武王认为,伐纣还不到时间。
回去后,周武王一方面扩充军队,积极备战,另一方面又派出侦察人员,去探听情况。周武王出兵渡河的消息让纣王大吃一惊,慌乱过后,正准备派军队迎战,又听报告说周军不战自退,于是以为周武王怯战退缩,不敢与他抗衡,就放松了警惕,继续过着那荒淫靡烂的日子。
过了一段时间,周国派出的侦察人员相继回来,把侦察到的情况报告给武王。周武王看到出兵条件基本成熟,决定进攻商朝。
公元前1027年(一说前105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省平陆南)等方国部落的部队会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方国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周国大军沿途没有遇到商军的抵抗,故开进顺利,仅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
在牧野,周武王召集部队,立起讨纣大旗。他站在高高的王车上,当众誓师大声说道:“尊敬的友邦国君、诸位官员和所有远征的将士们,暴君纣王败坏朝政,杀害忠臣,茶毒百姓。天怒人怨。现在,我遵照上天的意志来讨伐商纣了。所有参战的将士们,拿起你们的武器。奋勇作战吧!你们要勇猛向前,我们是正义之师,是任何敌人也不能战胜的!勇敢的将士们,在这场战斗中建立你们的功勋吧!”誓师完毕,就挥动旗帜,发出命令,千军万马开始了进攻。
这时候,商纣王正带着他的宠妃和一帮大臣,在鹿台上醉生梦死,吃喝玩乐,丝毫没有准备。手下的人把周军进攻的消息报告纣王,他这才着了忙,连忙召集大臣商量如何应战。商朝的军队当时正在东南地区对付少数民族,即便调动回来也远水不解近渴。纣王只好下令把大批奴隶和俘虏编入军队,号称七十万人,极为仓促地向牧野进发,与周军对阵,于是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大战。虽然在军队数量上,周武王的讨伐大军远远少于殷纣王的部队,可是论士气,周武王的伐纣大军同仇敌忾;论战斗力,周武王的伐纣大军训练有素。这就不是纣王的乌合之众所能比拟的了。
大战开始了。周军的先锋队像下山猛虎,冲向商军,惨烈的战斗一触即发。就在这紧要关头,商军前排的兵士们突然掉转矛头,朝后排冲去。原来这些都是被强征的奴隶和俘虏。他们早就恨透了殷纣王,根本不愿为他作战。商军前排倒戈,队伍顿时大乱,溃不成军。
商纣王本以为人多势众,周武王哪是自己的对手,满以为稳操胜券。突然传报商军大败,周军正向朝歌攻来。商纣王闻讯大惊,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可他临死还不肯放弃他的财宝,于是命人将宫里的珍宝全部搬到鹿台上,自己用菱罗缠身,躺在珍宝中,点火自焚而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周武王带着伐纣大军冲进了朝歌。朝歌的老百姓都来到外面,迎接和慰劳周武王的军队。周武王一进城,百姓齐声欢呼,感谢他把他们从商纣王的暴政下解救了出来。
武王来到鹿台,不禁大吃一惊。鹿台上的亭台楼谢已成一片焦土,没烧烬的宫梁殿柱还冒着缕缕青烟。武王便下令士兵们寻找纣王的下落。不一会儿,武士们果然发现在灰烬里有一具尸体。那尸体倒在许多珠宝玉器堆中,相貌还依稀可辨,正是罪大恶极的商纣。武王怒不可遏,对着这个死去的敌手连射三箭,并用剑砍纣王的尸体,然后命令士兵用“黄钺”将纣王头颅砍下,挂在大旗杆顶上。稍后,他又碰到两个上吊自杀的纣王之妾,武王又对着这两具女尸连射三箭,用剑砍击尸体,然后换了一柄“玄钺”将她们的头割下,挂在小白旗上。
随后,周武王庄严地宣告伐纣战争胜利结束,商朝已经灭亡。他建立了周朝,自称为天子,定都于镐,得到各诸侯国的拥戴。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在周朝,社会生产力又有了很大发展,是奴隶制社会最兴盛的时代。
传说武王令刽子手斩妲己的时候,因为妲己容颜过于娇媚,以致刽子手都不忍心下手。另换刽子手也是如此。刽子手都不忍心杀妲己,愿意替她死。姜太公说:“我听说妲己是妖怪,不是人。”就命人高悬起照妖镜,妲己这才显露出真相,原来是个九尾金毛狐狸。刽子手手起斧落,斩杀了妲己。
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甲骨,根据上面所刻的“卜辞”,后人对妲己和纣王时代生活风俗等资料才有了比较确切的认识。有人据此认为纣王热衷于声色是事实,杀比干也有甲骨文上确切的记载,然而砍掉人脚看骨髓、剖开孕妇之腹就难以令人理解,因为当时巫风颇盛,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休咎,纣王更可能取决于占卜,而不是妇人之言。但这么推测也不可靠。因为砍掉人脚看骨髓、剖开孕妇之腹在一个暴虐的国君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何况敬鬼神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慈悲为怀的人。历代昏君不一定不相信鬼神,但残暴起来却连鬼神都为之胆寒。
还有人认为倘若妲己在被宠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无限的政治权力,何以有苏氏一族人始终没能得势呢?由此推断妲己的恶名是后人宣传的结果。
今日我们既不能说那些有关妲己的传说是假的,也不能断定历史上实有其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商朝的亡国决不是因为妲己一个女人的缘故。
周军取得牧野之战的彻底胜利决非偶然。首先是周文王、周武王长期正确运用“伐谋”、“伐交”策略的结果。它起到了争取人心,翦敌羽翼,麻痹对手,建立反商统一战线的积极效果。其次,是做到了正确选择决战的时机,即乘商师主力远征东夷未还,商王朝内部分崩离析之时,果断地统率诸侯联军实施战略奔袭,从而使敌人在战略、战术上均陷于劣势和被动,未暇作有效的抵抗。第三,适时展开战前誓师,历数商纣罪状,宣布作战行动要领和战场纪律,鼓舞士气,瓦解敌人。第四,在牧野决战的作战指挥上,善于做到奇正并用,予敌以巧妙而猛烈的打击,使之顷刻彻底崩溃。
商纣王之所以迅速败亡,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其次是对东方进行长期的掠夺战争,削弱了力量,且造成军事部署的失衡。三是殷商统治者对周人的战略意图缺乏警惕,放松戒备,自食恶果;四是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无所作为。加上军中那些临时仓促征发的奴隶阵上起义,反戈一击,其一败涂地也就不可避免了。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商纣王是中国古代暴君的典型,似乎已成定案。近年来,以暴君纣王为趣材的文学作品和电视剧纷出,影响更广。史实乘真如此吗?尚难下定论;历来评价纣王,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是暴君说。此说始于战国,流传至今。《史记·殷本纪》谓纣王“重刑辟,有炮格(烙)之法”;“九侯女不薏淫,纣怒,杀之”;“脯鄂侯尸”,“剖比干,现其心”。自是之后,历代史家官暴君必数夏桀、商纣。魏晋时代,纣为暴君说仍流传,并出现许多离奇的情节。当时出笼而伪托西周太公望所作的兵书《六韬》和皇甫谧撰的《帝王世纪》,将暴君商纣王化为杀人成癖、嗜血成性、以炮烙之刑为乐的恶魔。至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注,又增加了新的说法。西晋永嘉之乱,《今文尚书》荡然无存,至南朝梁武帝时,出现汉代孔安国所注《孔传古文尚书》,又为暴君说增添所谓商周时代的文献依据。然而,真正商周史料《今文尚书》之《商书》、《周书》诸篇中,均未见商纣王失道失国的罪状,也无焚炙忠良、滥杀无辜、嗜血成性之类记载。
二是非暴君说。早在二千余年前,孔门弟子子贡就曾指出,纣的罪行并不像史书所言那样厉害,只是后人把罪行都推在纣的身上而致。清朝李慈铭也言,纣王的显著罪行,如杀比干、囚箕子、宠妲己、偏信崇优、拘押文王等,比起后世的暴君来,还算不得罪恶深重。近人顾颉刚更撰《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现在传说的纣恶,是层层累积发展而来的,时代愈后,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到1960年,郭沫若在《新建设》撰文《替殷纣王翻案》,以为纣王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对古代中国的领土开拓有其贡献,所谓“纣克东夷”,就是开拓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西周正是乘“纣克东夷”的机会东进灭商的。
对这一观点,毛泽东表示赞同。1958年11月,毛泽东在讨论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说到商品生产时,他顺势发挥: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它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夸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1959年2月25日在济南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毛泽东又说,龙山文化很有名啊!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最近王慎行在《纣为暴君说献疑》一文中,对暴君说再次提出质疑,指出战国秦汉时人,因纣之世近,且纣恶之事传之较详,故以纣之恶比附桀者必多,以桀之恶比附纣者必少,此乃附会之由也。
·3·
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
在古代,国王固然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国王如果把国家权力当作儿戏,为所欲为,最终只能导致自己的灭亡。周幽王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例子。周朝的八百年江山是中国历代最漫长的,可惜传到周幽王气数就式微了。
周幽王,姓姬名宮涅,生卒年月不详。他统治期间,先是重用虢石父执政,导致剥削残酷,人民不堪重负,流离失所。后期又专宠褒姒,废申后及太子,由此引发西周灭亡的悲剧。“幽王遗恨没荒台,满目苍苍秀作堆。人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这首诗表达了后人对周幽王的憎恨。因为如果没有他的昏庸无道,西周就不可能灭亡。
西周自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以来,朝政紊乱,国力日益衰弱。周宣王的时候,在镐京城内有一个红衣小儿教满城的儿童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