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元-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东西?脱脱这才想起,整整四个时辰,他还没有进餐。

“好,那就尝尝我女儿的手艺,我女儿终于长大了,知道孝顺爹爹了。”脱脱说道。

“女儿本来就很孝顺啊。”敏敏这才露出了笑容。

转几个弯,果然,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食物。尤其是最中间的,居然是一条烤羊腿。

脱脱看到如此多的食物,反而眉头间又有一丝深深的忧虑。

“爹爹,怎么了?还没有吃,就知道女儿做的不好吃了?”敏敏问道。

“敏敏,爹一直教你读汉人的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你可否听说过?”脱脱问道。

“爹爹,现在才刚秋天,冻不死人的,就是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现在还不怎么冷呢,冻不死人,快尝尝我给你做的菜吧”敏敏娇声道。

“敏敏,虽然现在还冻不死人,可是,大都的粮食已经失去了供给,仅凭着6路运输,根本满足不了需求,用不了半个月,恐怕就要有人饿死了。”脱脱说道。

带大军出征,南下高邮府,至少还得半个月的时间,脱脱非常担心,他走后,大都的局势会恶化。

虽然将公务都交给了也先处理,但是,遇到这等头疼的事情,恐怕也先也处理不过来。

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不就是点粮食吗?敏敏说道:“爹爹,你放心,粮食的事情,交给女儿去处理。”

脱脱眼前一亮:“敏敏,你说什么?交给你去处理?你能处理得了什么?”

“粮食啊,爹爹不是说,现在大都缺粮吗?”敏敏说道。

“是啊,你有办法吗?”

“爹爹,这个,女儿还真有办法,放心吧,粮食的问题,包在女儿身上。”敏敏信心十足,她根本没有把这件事看得有多么难,不就是运些粮食过来吗?自己早就当了多半年的粮商了。

“你有什么办法?”脱脱问道。

“这个,爹爹你就不用过问了,女儿自有办法。”敏敏说道。

“不行,快说,你说了,我才能放心吃饭。”

“爹爹,其实,女儿一直在悄悄地做粮食生意,已经是大都最大的粮商了,女儿现在一个月的收入,就抵得上爹爹半年的俸禄了。”敏敏说道。

做粮食生意?脱脱心里先是一沉,又接着一阵轻松。

敏敏居然私自干起了粮商,一个大家闺秀,还是当朝太师的女儿,当什么粮商?不过,也幸亏她当了粮商,那一定有库存了,拿这些库存,恐怕就能管些日子了吧?

不过,敏敏一个人,是绝对不会想到做这件事的,她的背后,一定有别人,转瞬之间,脱脱就想到了一个人:何照依。

何照依来了大都之后,敏敏和她的关系最好,后来何照依回了扬州,敏敏还悄悄跟去了,害得自己派人将大都都要翻遍了。敏敏回来之后,就变得很乖巧,其实是做贼心虚,恐怕从那时开始,就在做粮食买卖了吧?

“何小姐在哪里?”脱脱问道。

敏敏心头一惊,爹爹就是爹爹,一瞬间,就什么都知道了。

“就在太师府附近,是女儿拉着她做生意的,可不管照依什么事。”敏敏说道。她怕爹爹责怪何照依,干脆将一切都揽到自己身上。

“爹爹怎么会怪何小姐呢?现在就派人去,将何小姐请来,你做了这么多东西,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叫她一起来吃吧”脱脱说道。

“谢谢爹爹。”敏敏非常高兴,爹爹这么说,自然就是答应了。

“玄冥二老,快去将照依请来。”敏敏向身后吩咐道。

“是,小姐。”两人领命而去。整个太师府,只有玄冥二老两人知道自己和照依做粮食生意的事,也只有他们知道何照依的具体住所。

脱脱高兴地拿起中间的烤羊腿,看起来非常诱人,孜然撒得非常均匀,突然食欲大振,放到嘴边,咬了一口。

怎么还有腥味?里面都是生的

一会儿,何照依款款而来,进入房间,立刻就要下跪:“见过太师。”

“请起,请起,这里是家里,这些俗套就免了。”脱脱说道:“真不愧出身商家,来大都仅仅半年,就成了大都第一粮商。”

玄冥二老去找何照依,何照依就知道太师已经知道了自己和敏敏合伙做生意的事情,能够摆到明面上来,获得太师的支持,那当然更好了,何照依便再次来到了太师府,见到了脱脱。

“哪里哪里,小女子只是想继承父亲的心愿,将何家的生意在大都做起来而已。”何照依说道:“多谢太师大人夸奖。”

“不知何小姐现在有多少存粮啊?”太师问道。

何照依脑子飞快地转了两圈,现在的她,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高倍买盐引的傻公子了,她得想明白,太师这么问,有什么含义,自己有多少存粮,是否要告诉太师。

只是一霎那,何照依就想清楚了,肯定和漕运被切断,大都的各大粮商,都在通过各种渠道收粮,然后存起来,等待缺粮之后,再高价卖出,狠一笔财。

太师问自己有多少存粮,自己要是说了,说不定太师就都要自己拿出来,那自己可就亏大了。可是又不能不说,否则,太师肯定会怀疑的。

稍一顿,何照依就老老实实地答道:“太师大人,漕运断了的时候,我们的粮食刚好准备起运,所剩不多,我们的存粮,一共有两万石,上次官府强制交了五千石,只剩下一万五千石,这几天又卖出去了三千石,还剩一万二千石。”

何照依一共还剩十万石存粮,这些粮食相对其他粮商,也并不多,何照依对做精盐生意,更加在行,粮食的利润再高,也没有精盐高。不过,她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全说出来,粮食不多,也能赚大把银子的,反正粮食是存在几十个不同的仓库里面的,太师就是派人去查,也绝对查不清楚。

而且,不能简单地说剩多少,而是多说几个数据,这样让人听起来,完全就可以相信了。

果然,脱脱的脸上充满了失望的神情。才一万多石,大都有二十万人,她的这点粮食,即使全部拿出来,也坚持不了几天。

“那有没有方法可以将南方的粮食运过来?”脱脱问道。

“太师,运粮一直都是走水路,水路本来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比较安全,运量又大。可是,在高邮府断了之后,水路就无法过来了,而走6路,一方面是比较耗时耗力,另一方面,沿途的风险太大,得路过几处红巾军和官军交战的区域,沿途的强盗非常多,没有充足的武力,粮食肯定会被人抢了。”何照依分析道:“所以,想要运粮,唯有海运。”

“海运?”脱脱虽然协助皇上治理朝政,但是,对于这方面的事务,还不怎么熟悉。

“朝廷在大沽口设有港口,我们的船可以从江南出,从长江入海口向北,一路沿着海岸线,北上到达大沽口,再从大沽口走6路到达大都。”何照依说道。“不过,这条路我并没有走过。”

漕运虽然是最合适的运输方式,但是,沿途官兵的层层盘剥,往往让小的粮商血本无归,只有像何照依这样有后台的大粮商,才能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漕运。有的小粮商就只好兵行险招,从海上运粮。

海上运粮,也是有风险的,一来是海上经常会刮大风起巨*,不懂海上航行的船夫,根本无法平安渡过,全部凭运气,二来是海上有时会遇到海盗,相对6地,海盗更是肆无忌惮,杀了人,往水里面一丢,永远都不会被人现。

“听他们说,海上运粮,风险很大,不过现在粮食的利润高了,有些人愿意冒险从海上航行,只是成功得很少。”何照依说道。

虽然存粮不多,虽然漕运被切断,其实何照依并不着急,因为,她很有信心,凭借着她和张士诚的关系,自己的船只,想通过被张士诚控制的高邮府,并不困难。她只是在等待机会而已。

“其实,我们可以采取折中的方法。”敏敏突然在旁边说道。

折中的方法?脱脱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她还能想出什么方法来?

“运粮船从长江出海,向北航行一段,再从淮河上面折回到运河上面来,不就可以了吗?”敏敏说道。

亏得敏敏还能想出这么个主意来,要是在半年前,何照依恐怕就要鼓掌欢迎了,可是,现在她早已经是深谙一切,走内河和走大海的船只,在结构上根本就是不一样的,内河平稳,海上有巨*,要是将在内河里航行的船只拉到海上,碰到浪头,船根本受不了。

“太师大人,这个方法行不通。”何照依说道:“两种船只是不同的,内河的船,在大海里无法远距离航行,淮河入海口到长江入海口,距离已经大大过了极限。”

看着脱脱失望的表情,何照依突然想到,这不正是个表现的好机会吗?要是有太师大人的支持,自己绝对能将其他粮商全部挤垮。

“太师大人,我家在扬州还是有些门路的,我想,可能能找出其他的一条水路,将粮食从南方运过来。”何照依说道:“如果太师大人恩准,我愿意立刻回去查探。”

“那就有劳何小姐了,此事如果能成,我会向皇上举荐你的功劳。”脱脱说道。

“爹爹,我要跟着一起去”敏敏也在旁边凑合道,终于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可以出去玩了。

何照依的心里,突然打了个颤。

第二百七十四章出军

至正十三年九月初八,大都南城门。

旌旗飘荡,迎风招展,无数支铁师,汇聚在一起,今天,就将在这里举行出兵誓师。

此次出兵,共计四十余万,各省主力兵马,大都卫戍部队,还有从其他亲王汗国赶来的士兵,全部聚集在了南城门外,到处都是人头,蔚为壮观。

高高的点将台上,妥欢贴睦迩站在了上面,借着北风,洪亮的声音传遍了整个队伍。

“朕于太师共理天下者也,天下多故,朕轸其忧,相任其劳,理所必致汝往。”

脱脱在下面赶紧说道:“谢过皇上。”

转过身来,脱脱向着大军说道:“而今天下动荡,正是我辈男儿横刀立马之时,此去高邮,定将反贼彻底消灭,震慑周围宵小”

“出军”

长长的号角开始吹响,一面面旌旗开始调动,整个大军,慢慢地进了。共计四十余万部队,将领一百多位,可算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出征。

走在最前面的,中书平章政事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雪雪,他们率领着最精锐的大都侍卫亲军,他们的装备,仅次于皇上直辖的“怯薛”军,部分装备着先进的火铳,还有火炮,全部都是骑兵。

侍卫亲军组织始建于中统元年(即公元126o),是忽必烈仿照中原王朝禁军制度组建的中央军队。最开始叫做武卫军,大概三万人,经过逐步扩编,到了现在,已经有了近二十多万人,部分都是汉人及色目人。这次带来的,就是隆镇卫、龙翊卫、斡罗思卫、威武阿卫,唐兀卫、钦察左卫、钦察右卫,每个卫一万人。

接下来的,就是从各个行省集中来的二十几万人,北方的各个行省调来的,大部分是探马赤军,色目人居多,南方的大部分是新附军,战斗力就不怎么样了。由枢密院都事石普统一掌管。

再走过的,是从各个汗国借调来的军队,这部分军队,更是五花八门,兵器也非常复杂,有猎弓,长矛,还有狼牙棒之类的武器,但是,他们那高大的身躯,掩饰了武器的不足,谁也不会小瞧他们的战斗力。

最后的,是刑部尚书阿鲁,率领新招来的几万人,负责大军的粮草及重武器,他们没怎么经过训练,战斗力不值一提,押运粮草,还有各种攻城装备的重任,就全部落到了他们肩上,他们的任务也非常重。

回回炮,床弩,都是让脱脱信心百倍的武器,有了这些武器,再加上亲卫军装备的火器,脱脱相信,反贼的火器再厉害,自己也有信心。

除了这些部队,由董抟霄率领的水军,也已经出了。朝廷本来就没有多少水军,这次,可以说是罄尽全力,将能够使用的水军全部调了上去,想要借助着这些水军,一举将漕运打开,更可以从高邮湖里面围困高邮府,防止对方从水上突围。

他们不知道,张士诚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在等着他们了。

高邮府外,各种工事都已经挖好。

离城墙三百步的距离,一共布满了三圈战壕,前后有无数条交通壕相通,到时候,张阳的士兵将采取逐步撤退的方法,不必死守阵地,先在最外圈的战壕里面消灭鞑子,实在不济,就通过交通壕回到第二圈战壕里面去,接着还可以回到第三圈战壕,一边撤退,一边消灭鞑子的有生力量。

在最外圈的战壕外面三百步的距离上,已经提前埋好了炸药,引线被拉到了战壕里,到时候,鞑子一旦快攻击,就可以点燃引信,将鞑子送上天。

每隔一段距离,就建立了一个小的散花炮阵地,鞑子若是密集冲锋,散花炮的轰炸效果就非常可观了。

战壕是火铳手最良好的掩体,却是鞑子的噩梦。

除了高邮府,北面的宝应,已经被张阳下令转移了,城内的百姓,都已经转移到了偏僻的地界,也就是说,张阳准备将宝应暂时放弃。

宝应的城墙并不高大,也没有护城河,鞑子气势汹汹由北方而来,还是当朝太师率领,又有百万大军,宝应肯定挡不住,而鞑子想要进攻高邮府,也肯定得将高邮府北面的宝应拿下来,作为存放粮草箭矢的地方。

在撤军之前,张阳已经让人提前挖好了地道。几条地道直通到宝应城外十里地的原野上。等到朝廷大军在高邮府外面碰个头破血流的时候,再派精兵将宝应夺回来,就会给予鞑子沉重的打击。到时候鞑子尾难顾,搞不好就会弄个全军覆没。

兴化,盐场,和泰州,也都在备战之中,虽然鞑子的主要目的是攻打高邮,也不排除鞑子会分兵袭击其他地方,不过,鞑子分兵攻击,规模肯定不会很大。到时候,游离在战场边缘的两个骑兵纵队,就可以火支援,配合着坚守城池的军队,将各部分鞑子消灭干净。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张阳将母亲和若寒以及自己的儿子接到了高邮府,高邮府有重兵把守,鞑子虽然前来攻打,但是无疑,高邮府是最安全的。如果真的兵败,还可以用船从西门将亲人接走。

目前最忙的,就是基地了,正在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张阳目前最需要的,还是火炮,散花炮用来消灭鞑子冲锋时的有生力量,战神炮用来将鞑子的远程攻击武器彻底葬送。

虽然现在还没有真正的炮弹,战神炮的炮弹也是实心的弹丸,远不如可以爆炸的弹头杀伤力大。但是,实心的弹丸只要击中对方的回回炮阵地,肯定可以将那些木质的回回炮变成一堆没用的劈柴,何况战神炮还有射程远的优点,本来打算在战船上大量装备的,现在先上了城头。

“主公,鞑子已经出了。”随着声音,罗贯中匆匆走了进来。

哦?张阳抬起头来,等了鞑子一个多月,鞑子才开始出动,看来鞑子的行动也够“迅”的了。

“打探清楚了吗?”

“清楚了,鞑子从大都出,经过河间路,大名路,一路向南,由官道直奔我们高邮府来。”罗贯中说道。

张阳知道,如果按照后世的度,这些距离,一天就可以到了,但是,在这个时代,即使是骑马,也得走上十天半个月,更何况,鞑子此次前来,得携带许多重装备,度肯定还会变慢,再加上,自己还给鞑子沿途增添了些骚扰。

“鞑子一共多少人?有确切信息吗?”张阳问道。

“这次鞑子一共是四十万人,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亲卫军,有七个卫,各行省的军队一共是二十六万余,主要是探马赤军和新附军,纯种的蒙古军不多,还有从西域各国借来的军队六万。以及一万水军。”罗贯中说道。

张阳点点头,和自己想得一样,什么百万大军,纯粹是吹牛,连五十万都不到,才四十万,不过,四十万军队,对自己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一定要打好这一仗,打好了,就打掉了悬在头顶上的利剑,打不好,恐怕就会被打回了原形。

“命令赵子雄和潘元绍两人做好准备,十天之后,率领骑兵,携带半个月的口粮,由宝应向北,在淮安路寻找战机。”张阳说道。“还有元亨的水军,北上伺机寻找鞑子的战船,再次打个胜仗。”

以水军对水军,张阳占据绝对的优势,有蒸汽机大船,有战神炮和散花炮,卞元亨要是干不过对方一万水军,那也就别当将领了,还不如回去接着打猎算了。

“主公,除了这件事,还有一件事。”罗贯中说道。

“讲。”

“何小姐要来扬州。”

“她来扬州干什么?”张阳说道,这段时间以来,他已经将这位何小姐的事情忘干净了,整天忙着军务,而何照依的船每次来了之后,都是直接从盐场里面将精盐夹带到粮食堆里,每次做得都非常隐秘。何照依一直都在大都,并没有直接参与这些小事。

“我们这次切断了漕运,大都的粮价,顿时涨了一倍。”罗贯中说道。

“好啊,好啊,是个好消息。”张阳说道,当初以极大的气魄切断了漕运,就是这个目的,民以食为天,切断了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