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元-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照依没有再说话,那满头的秀发,却向张阳的胸膛靠来,紧贴在他那温暖的胸膛上。

张阳也无法再抑制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粗壮有力的臂膀,紧紧地将何照依搂入怀中。

爱情迸发得,如此突然。

第一百五十章说服

天渐渐亮了,四周仍是一片万籁俱静,只有那翠绿的小草,在不知足地吮吸着阳光的气息,那晶莹的露珠,正在从叶尖慢慢形成,轻轻地流淌,滴了下去。

张阳的胳膊有点麻,慢慢地醒了过来,睁开眼睛,何照依正趴在自己的怀里,睡得正舒服。

昨晚两人说了许多许多话,何照依像个小孩,一直在不停地说呀说,直到后来,两人都累了,坐在石头上,何照依将头蜷进张阳的怀里,舒服地睡着了。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何照依的发襟。

看着睡得正舒服的何照依,张阳不忍叫醒她,昨天的一切,仿佛一场梦,自己已经刚刚订婚,怎么又在这里谈起情爱来了?张阳感觉自己,有点像花花公子,可是,自己对她们每人,都是动了真感情,并没有欺骗她们,昨晚有点荒唐,这回去了,怎么和若寒解释?

“多谢这位公子昨天相助,在下告辞了。”耳边传来一个声音。

张阳抬起头来,只见李善长已经站在自己的身后,却是低着头,拱着拳。

李善长醒来,天已经放亮,他摸了摸身边,是舒适的草垫子,模糊地记得,昨天自己酒醉,是有个人将自己拖到这里来的,否则,自己要是一个失足,说不定会掉下去,这样死掉,也太冤枉了。

昨天的那个人哪里去了?难道做好事不留名?

他走出去,就看到正偎依在一起的张阳的何照依。

非礼勿视,但是这样不辞而别,又有点说不过去,他低头道:“多谢这位公子昨天相助,在下告辞了。”说罢,转身就想走。

那两人亲密的样子,他还是不愿意多看到。

“等等!”张阳想站起来,可是身边的何照依怎么办?

何照依睁开了眼睛,看着身边的张阳:“怎么?天都亮了?你怎么不叫醒我?我们不是说好了一起看日出的吗?”

张阳没有说话,向旁边怒了努嘴。

何照依顺势看了过去,就发现站在两人身后的昨天那个醉鬼。

“你醒了?”何照依不满地说道:“你怎么不多睡会儿?最好就别醒了。”何照依有点脑他,自己和士诚哥哥在一起,总是被这个多余的人搅局。

“我…”李善长被这句话噎得够呛,顿了顿,说道:“我是来告辞的,昨晚承蒙两位相助,非常感谢,我,这就告辞。”

“走吧,赶紧走吧。”何照依巴不得他走得远远的。

“喂,等等!”张阳着急了。这个人,可是个治国之材,他要是投奔了朱元璋,有点太浪费了,最后还落得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不知兄台可有见教?”李善长问道。

“如今天下大乱,好男儿志在建功立业,李兄既然有远大理想,不知,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张阳问道。

“你?”李善长摇了摇头,在他眼中,眼前的人是个元庭的走狗而已,昨天还朝廷这样,朝廷那样的说;外加纨绔子弟,到处游山玩水,身边还有美人相陪,这样的人,岂能做得了大事。

“我本是定远人,如今,听说朱公子已经攻下了横涧山,手下兵众两万多,所以,跟着朱公子,我觉得更有前途。”李善长慢吞吞地说出了这些话来,意味很明显,跟着一个和自己算是半个老乡的朱元璋,而且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势力,自然比跟着一个夸夸其谈的纨绔要强得多。

“那现在徐寿辉有有百万之众,你怎么不去找他?刘福通在北方也有几十万人,再说了,即使是郭子兴,也比朱元璋的人多,你要是看人多而择主的话,为什么不选择他们?”张阳的气势咄咄逼人。

“因为,因为…”李善长忽然发现,眼前的这个人说的话,好像还有几分道理:“因为朱公子为人仗义守信,对待部属很好,他是个明主。”

“唉,李兄,不要被流言所迷惑,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上次和他做了一次买卖,我就不这么认为了,这个朱公子,外表看起来大义凌然,说话头头是道,做起事来却是…上次要不是我机灵,我和他做生意那几千两银子,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要回来呢。”张阳说道。

“不是的,朱公子绝对不是这样的人。”李善长激动得满脸通红。

“好吧,那我再给你讲一件事,朱元璋攻下了横涧山,你知道他是怎么攻下来的吗?”

“听说是武器很先进,火力很猛烈,将横涧山围得严严实实,最后迫使横涧山的人走投无路,全部投降的。”

“朱元璋的武器,连个长矛都是木把的,大刀更少了,弓箭也没几把,就凭他那点人,根本围不住人家,告诉你吧,他那场仗,是我帮他打的,我手下的人,百发百中,消灭了对方一个百户,对方才老实了。”张阳说道。

“请这位公子不要开玩笑了,就凭你?”李善长感觉对方这也太能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打死他也不相信,眼前这个吊儿郎当,喜欢花前月下的人会有这样的实力。要不是昨晚帮过自己,一派胡言四个字,早就从嘴里蹦出来了。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跟着我去看一下,要是我说的不实,你可以再去投奔朱元璋,我绝不阻拦,要是我说的属实,希望你,可以留下来帮我。”

“好,我跟你去。”这个人昨天帮过自己,他有点将信将疑。

“照依,我们下去吧。”张阳回过头来,却发现何照依的表情,怎么如此古怪?

“照依,你这是怎么了?”张阳问道。

何照依看了看前面的李善长,将张阳拉到一边:“士诚哥哥,你刚才胡说些什么啊?你就是一个盐贩子,什么时候,干出了这种事情来?”

张阳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怎么这么傻,这个何照依跟自己再好,她也是个大户家的大小姐,说得正规点,她和自己是两个不同的阶级,现在,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是越来越剧烈,自己刚才的那些话,让她听到了,恐怕会出事。

怎么办?杀人灭口?张阳不是曹操,做不出错杀吕伯奢这样的事情来,再说了,娇滴滴一个美人,对自己有情有义,他怎么能下毒手?他只好说道:“我跟他说着玩的,你看他,像不像一头蠢驴啊?把他带回去,让他替我干活,我手底下,很缺个能写字的人啊。”

何照依仍然半信半疑,却也不便再说:“好吧,我们回去吧!”

“喂,走吧。”何照依冲着李善长喊道。

第一百五十一章心服

回到卸盐的那所岸边别院,已是午后,张阳很怀疑,这个何照依又在带着自己绕圈子了。虽然,何照依的说法是:肚子很饿,得找个别致的地方吃点东西。所以,在扬州城里转了半天,才找到一个水边的小店,要了几样精致的小菜,一边吃,一边谈着天,丝毫不理会张阳焦急的心情。

张阳有点感激李善长了,要不是他一直跟着,这个何照依,恐怕今天天黑了之后,仍然不会带自己回去。而且,吃饭的时候,李善长也坐在了桌边,破坏了何照依的心情,现在的何照依,连生吞活剥了李善长的心思都有了。

回到别院,盐船还在旁边停着,船上的兄弟们,看到张阳和何照依回来,无不露出羡慕的笑容,可是,笑容随后就凝固了,紧紧跟在大哥和何小姐身后的那个书生,是谁?

何照仁也是担心了一天,他看到盐船回来了,非常高兴,可是,小爱单身一个人下了船,并没有看到妹妹,他就开始着急了,最后一问,才知道妹妹和张公子去逛平山堂。从上午等到下午,又从下午等到晚上,天色已黑,月亮爬上了树梢,还是没看到妹妹,不由得开始紧张,妹妹和张公子两人,会去哪里呢?他知道自己的妹妹喜欢张公子,可是这样,他反而更害怕,怕妹妹会做出傻事来,要是两人有了肌肤之亲,那爹爹还不知道会如何暴怒呢。

这着急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午后,才看到自己妹妹的身影。何照仁快步跑下楼去。

“照依,你昨晚跑哪里去了?我都担心死了。”何照仁说道。

小爱也跟着跑出来:“小姐,小爱扶你上去休息吧!”

“哥,我没事,昨晚游玩得有些晚了,没有回来。”何照依淡淡地说道:“我这么大的人了,还担心我什么?”

何照仁跟着问道:“昨晚在哪里休息的?”

“大明寺。”何照依赶紧说道:“哥,你还不放心人家嘛!”

既然是在大明寺,何照仁也就安心了,这才抬起头来,看到了后面的书生:“张公子,后面这位是?”

“哦,这位是我在路上遇到的故人,一会儿和我回去。”

“上去稍作歇息吧!”何照仁说道。

“不了,我还有事,我们就此告别。”张阳向何照仁拱拳道。

“那,我们就此告别。”何照仁说道。

何照依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看着张阳的身影,慢慢地走上了船,她很想跟着去,但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阻碍了她的脚步,她只是在那里站着,深情地望着张阳的背影。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何照依在心头默念着,一见君,误终身!

张阳不敢回头,他不知自己若是一回头,何照依是否会跑过来,要求和自己一同回去,自己现在的许多事情,还在瞒着她,虽然,他的心里,早已经对何照依有了一丝爱意,也只能埋在心底。

照依,如果有时间,我会来扬州看你的,但是,暂时,还是请你委屈在这里吧!

“张公子,你没有和我说过,还要乘船吧?”李善长停住了脚步,他仿佛有一丝怀疑,要是一上了船,是否就会成了待宰的羔羊。

“你既没钱,也没势,只是个落魄的书生而已,说句难听的话,我骗你有何用?我如此对你,只是不想让你明珠暗投而已,如果你不信,那就回去找朱公子好了,以后被他抄家灭族,可别后悔今天的决定。”张阳的心情有些不好,说起话来,也是冷冰冰的。

这么一说,李善长脸色一红,乖乖地跟在了后面。

人啊,就是这样,你越拿他当个宝贝看,他越会挑三拣四,你把他当作大海里普通的一滴海水,他就不会跳腾了。

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李善长,张阳心中满意,只要带他回去了,见识了自己的实力,他相信,李善长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毕竟,李善长当初跟着朱元璋的时候,只给了他一个小小的文书,他就安心效命。

船扯起了帆,渐渐离开了岸边,张阳抬头望着别院,窗头那正在凝望的人儿,不正是何照依吗?

船越来越远,终于,别院消失在了后面,再也看不到了。

张阳回过头来,看着跟在身后的李善长,和大家介绍道:“这位是定远李善长,以后,他就是我们的文书了,大家有什么书信,可以交给他读写。”

“等等,我什么时候答应给你干活了?”李善长问道。

“等你去了之后,自然会答应,而且,还给你每月五两银子的俸禄。”张阳说道,语言中非常自信。

“我是要去打鞑子的,不是给你做什么文书。”

“你双手无缚鸡之力,怎么打鞑子?”张阳问道。

“我,我,”李善长说不出话来,看样子是上了贼船了。

“我的人没有朱公子的多,但是,我只要发展,一定会比他快,现在,该给你看一下我的武器了。”张阳说道。

现在船已经离开了扬州,进入了宽阔的高邮湖。

“射击训练,接着进行!除了操帆手和掌舵手,其余的人,都到船头训练!”张阳说道。

“是,大哥。”众人们心里早就痒痒得不行了,可是来的时候,有何照依在船上,个个都得装出人畜无害的样子来。虽然天阙铳都在船底放着,也不敢拿出来,现在,终于又可以开始了。

在船上进行训练,是张阳想出来的主意,在运盐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不会需要这么多人的,这些人与其闲着,还不如让他们训练,反正他们整天吃饱喝足,浑身的精力,也得有个发泄的地方。

而且,在船上训练,还有一个好处,在南方,水网遍地,打水战的机会很多,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船在水中,会不停地晃来晃去,在这上面训练,难度自然很大,但是,熟练了之后,战斗力那也是巨大的。

“目标:前方三百步的芦苇丛,里面有一群野鸭,务必每击必中。”张阳说道。

三百步?虽然李善长是个普通的书生,但是,这些知识,他还是有所涉猎的,普通的弓箭,也就是最远二百步,而且,到了二百步上,已经没什么准头,而这些人手中拿着的奇形怪状的东西,居然能打中三百步之外的野鸭?野鸭还是活的,这难度太大了,不可能,不可能!

“准备!”张阳喊道。

哗啦哗啦的声音响起,他们都开始拨动上面的扳机,装填弹药,瞄准目标。

“射击!”

“砰,砰砰。”巨大的声音此起彼伏,李善长心中一惊,慌乱中,想捂住自己的耳朵,又想向后面躲去。

“嘎,嘎嘎…”火铳声惊飞了无数野鸭,许多野鸭,刚飞起来,就扑腾着翅膀,掉到了水里。

黑烟过后,李善长吃惊地看着湖面上掉下来的野鸭,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群人,手中是什么武器,怎地如此厉害?

张阳却有点不满意。

“文炳,你的射击怎么还这么差?你看你打下的那只鸭子,只是打断了翅膀,还没有断气呢!一枪毙命懂不懂?不要浪费第二颗子弹,一颗子弹,要能消灭一个敌人!元明,你怎么不知道先发制人的道理,每次总等在最后才射击,你就不能先开第一枪?怎么每次吃饭你都抢在第一个?…”

各人都觉得很满意,但是被大哥一教训,个个哭丧着脸。

“注意,第二次射击,准备!”张阳接着喊道。

李善长望着这群人的训练,心中由震惊变为欣喜,他逐渐看了出来,这些人,真的有对抗蒙古鞑子的手段,还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中原人总是败在少数民族的手里,因为少数民族自幼骑马射箭,骑术精湛,射击准确,靠着马的机动性,他们屡屡战胜中原的步兵。

但是,有了这些武器,根本不需要排兵列阵,靠着刺枪手的牺牲来对抗骑兵,只需要砰砰砰砰地不停射击,对方根本近不了身边。

第一百五十二章详谈

张阳一边组织着他们训练,一边用眼睛的余光瞅着李善长。

果然,他被自己这些人的训练惊住了,也难怪,自己的这些跨时代的武器,怎能不让任何一个普通人好奇啊。

一直训练到四周的船多了,张阳才作罢。

“休息一炷香的时间,然后进行武器拆解训练。”张阳说道。

天阙铳发射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要清除铳管里面的火药残留,以免影响以后的发射,因为这是黑火药,燃烧之后,残留比较多,所以,每个人不但要能百发百中,还得做到武器保养也能轻车熟路,拆解武器和重新组装,也是训练的一个重点。

但是,刚刚发射完,是不能进行的,因为,那个铳管,已经开始有点烫手了,趁着铳管冷却的这个时间,让大家歇息一下,随后再进行拆解。

“张公子,你们这是什么武器,这么犀利?”李善长问道。

“我的这个火铳,叫做天阙铳。”张阳淡淡地说道。

天阙铳?李善长念叨着这个名字,若有所思。

“不知李兄有何感想?”张阳问道。

“仅凭一两件先进的武器,恐怕还左右不了历史。”李善长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说道:“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

“对呀,正是元朝失去了人心,或者说,他们从来就没有得到过人心,所以,如今天下才会大乱,四周群雄逐鹿,有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张阳说道。

“那,不知张公子有何高见?”李善长问道。

“这正是我请李兄的原因所在,这些话,我倒是想听听李兄的高见。”张阳说道。

“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李善长摇晃着脑袋,说了起来。

张阳摇摇头,不懂,这个古汉语太麻烦,还是给我用俗语吧!

“张公子,秦朝乱时,高祖刘邦也是百姓出身,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只用了五年就成就了帝王之业。现在天下已不是元的了,只要您能向刘邦学习,按照他的行为去做,这个天下,就一定是你的。”

这些话,李善长想了很久了,他本来是打算去和朱元璋这样说的,见识了张阳之后,这些话,却突然跟张阳说了出来。

不错,人才,在乱世之中,人才是最主要的,士兵可以随便招上来,可是千军易得,良将难求,不过,自己已经从朱元璋的身边挖过了两个人来,武有汤和,文有李善长,再加上李伯升,吕珍这些人,自己的身边,已经是人才济济,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