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6、[历史小说] 大唐盗帅 作者:盗帅二代(起点vip2012.5.15完结)-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朝的相,只是一个说法,因为在很久以前,朝廷就不专门设立相位了,但一些官职却掌宰相之事,所以也称之为相就如房玄龄、杜如晦的左右尚书仆射就是公认的左右相,还有魏征的侍中也可称之为相。

在这个时候,相位不是一人独享,可以好多人一同担任的,只是左右尚书仆射如同正相,其他的是副的而已。所以即便房玄龄、杜如晦依然健在,侯君集也是有机会取得相位的。

他一听长孙无忌话中有话,立刻就坐不住了,粗声道:“我为不为相,为何需要房相杜相认可?”

“这……”长孙无忌一脸的为难,一副想说。但又不能说的模样。

侯君集见此更明白事有猫腻,低喝道:“长孙大人不妨直言,我侯君集在此保证,今日我们这一番话,出你口,入我耳,绝对不向第二人提起,若有虚言,叫我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唉!”长孙无忌一脸无奈,道:“看贤弟这话说的,其实事情是这么一回事情。在不久前,魏征向陛下举荐贤弟为相,陛下也很看中贤弟你的才华,有些意动。但贤弟也知道,此事不小,所以陛下又叫了为兄与房杜二相一起商议此事。为兄是知道贤弟的才华的,所以也在陛下面前力保贤弟。可是房杜二相,却不知为何百般劝阻,说贤弟不可为相。贤弟也知道,陛下对为兄确实依为心腹,但是更将房杜二相誉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为兄这心腹的话,哪里比的上他们这左右手,此事也就这么告吹了。”

“唉……”长孙无忌长叹了一声,一脸的遗憾无奈:“可恨我人微言轻,不能为我大唐举荐一位相才,为兄对不住你啊!”说着,他站起身子,万分惭愧的对侯君集深深一拜,行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大礼。

侯君集见长孙无忌如此,忙上前相扶道:“这怪不得兄长,兄长不必内疚,只恨房玄龄、杜如晦两个老贼……”说到此二人,他咬牙切齿,以是怒不可遏。

“只是不知两个老贼说我什么,制止我拜相?”

长孙无忌道:“他们说你功绩不足以任相!”

“老贼,欺我太甚!我侯君集谋功武功,满朝文武谁人可比。竟然说我功绩不足,气煞我也!”他厉声爆喝,眼睛已经气得充血,眼中怒火肆掠。

PS:文中两次说侯君集谋功武功无人可比,不是他自吹,而是事实如此。侯君集在唐朝诸将中可算异类,他性子暴烈,武艺高强,可偏偏足智多谋,领兵打仗相当厉害,出谋划策也很是了得。在两方面都有建树,所以他的战功比不上李靖,但谋功却在李靖之上,谋功比不上房玄龄、杜如晦,但战功却在他们之上。所以这战功谋功加起来,大唐是朝中是无人可比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性子太傲,心胸太小。

另外二代感动,想不到一场病,会让书友打电话来亲自*问关心,实在感动,二代的高烧已经退了,病好了差不多了,谢谢关心,晚上还有一章。

第十三章史上第一种热兵器诞生

第十三章史上第一种热兵器诞生

看着暴跳如雷的侯君集。长孙无忌眼中露出了自得的异色,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同时也带着几分的庆幸。侯君集可谓智勇双全,确确实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若是寻常,自己这伎俩休想瞒得过他。但面对此事,侯君集就没有任何的抗拒之力了。

因为这任何一个人都少不了有优点、缺点,侯君集最大的缺点就是他的性格容不得人以及他对于宰相位子的执着。

自己针对他的脾气,性格特点用谋,混淆事实,给他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消息,任凭侯君集如何有机智,也难以抵挡。

侯君集对长孙无忌深深一揖,隆重拜道:“谢兄长今日直言,好叫我重新认识了那两个老匹夫!”

他咬牙咧齿,对于房玄龄、杜如晦的愤恨以深入骨髓。他不是看不出长孙无忌的用心,但他知道长孙无忌说的不假。魏征确确实实在前一段时间里向李世民举荐他为相,因为在举荐之前,魏征私下里找到了他,要他好好表现,要他以后也全心全意的为大唐谋福。但此事后来不了了之。事后他问了魏征。魏征只是露出了抱歉的神色,没有多说。

侯君集并非蠢蛋,见魏征如此表情,焉能不知此事告吹?但他只以为是李世民没有认可他,所以想用一场漂漂亮亮的战役来向李世民证明自己。直到今日,他才知道原来不是李世民没有认可自己,而是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在暗中中伤他,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他们两个老东西。

难怪魏侍中当时欲言又止,难怪陛下不减对自己的器重,信任有加,丝毫没有不认可自己的意思,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解释的清楚了。

他的性子本就容不得他人,自持功高,有些不满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人在他之上,如今又让房杜二人坏了自己的大事。如何还能咽得下这口恶气,只想着如何报复他们,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长孙无忌假惺惺的道:“贤弟这么说就不对了,房杜二相,做法虽然有失得当,但毕竟是有功之臣。何况,贤弟出征在即,惹出什么事端,反而不妙!既然房杜二相说贤弟功绩不够,那贤弟就踏踏实实的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让他们自打嘴巴!这样为兄也好在陛下面前说话,再次举荐贤弟为相。为兄就是不信。在贤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以后,房杜二相还能说贤弟功绩不足!”

侯君集让长孙无忌如此一说,也恢复了理智,再次拜道:“多谢兄长指点,君集知道怎么做了!”他抬起了头,阴阴的笑着,心底愤愤想道:“大的,老子动不了,但小的,老子还动不得吗?”在这一时刻,他想起了将会随自己一同出征的杜荷、房遗爱,记起了杜荷、房遗爱如今都算是他的部下,这次战役,归他调遣。

长孙无忌看着冷笑着的侯君集,也没有说话,更没有刻意让侯君集去找杜荷的麻烦。这样只会让侯君集察觉到他的用意。况且他更知侯君集那种心胸狭隘,有仇必报的性格在无法对房玄龄、杜如晦的出气的情况下,必然会找杜荷、房遗爱的麻烦,根本就不用他有意说明。

这也是他一贯的作风,背地里捅刀子,让人避无可避。躲无可躲。

*************

就在杜荷遭到算计的时候,当事人对于这阴谋却全然不知,反而沉静在研究火药的乐趣中。

土炸药的制造方法他此刻还依稀记得,配方比例也想起来了,如今仅仅只剩下应该如何将它根据步骤,一步一步的做出来。

前后一个时辰,杜荷拿着一罐配好的火药走了出来,发现姜行本、郑昂、钱锦三人在空地上做着实验。

根据姜行本的想法,钱锦用硫磺、树脂,造成了一个足球大的圆球,当作投石车的所投的石子。

郑昂手里拿着火把,钱锦正在操作,姜行本与一旁指挥!

“点火!”姜行本一声令下,郑昂将火把点着了圆球,圆球上涂抹了一层火油,在瞬息间变为火球!

“放!”姜行本高喝一声,火球呼啸着飞出了百米之距,砸在地上四散开来,火星四溅,熊熊燃烧,经久不灭,将一大片空地都烧了起来。

“成了!”郑昂高叫了一声。

姜行本摇了摇头道:“还差得远呢!用于守城,用于野战防守,那便成了,但百米的距离在弓箭的有效射程内,难道要投石兵冒着箭羽将投石车运至百米内向城里射击嘛?一百步实在太短,最起码也要到三四百步才行。”

钱锦没有说话,那神色显然是一个意思。

杜荷看着远处依旧没有熄灭的火焰,也明白了这利器的关键所在。火油烧得旺。灭的也快,就是那一阵子,但这种有硫磺、树脂造成的东西却能够烧上好一会儿,如燃烧弹一样,最大限度的给敌人造成伤害。

“不如在球的内部加上石头,这样可以增加这玩意的重量,增加他的射程。”杜荷说错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钱锦、姜行本眼中各自一亮,这最简单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他们在由硫磺、树脂造成的圆球中塞了石子,重新试了一遍。

重量足够,火球呼啸着飞过了三百步的距离,砸在地上,四射开来。

见试验成功,姜行本、郑昂、钱锦各自欢呼了起来。

杜荷也有些赞许的点了点头,暗叹:这人的智慧果然无穷无尽,这种类似燃烧弹的东西,若能用在战场上也将是一大利器。不过跟火药相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郑昂发现了他手上的罐子,问道:“这就是大人造出来的好东西?”

杜荷嘿嘿一笑,自得道:“那是自然,这家伙的威力,比你们先前玩得可厉害太多了。”

姜行本、郑昂、钱锦他们都见识到,火球的威力。见杜荷口出狂言,个个都露出了不信的神色。

杜荷不以为意,在冷兵器的时代里,谁也不会信铁能在天上飞,铁能在水里游,只是自得的道:“让你们见识一下威力,你们就会知道自己错的有多么的离谱。”

杜荷再找盛放火药的东西,见空地角落有一小片竹林,想起了过年的时候,家里烧爆竹时的情形,暗自一笑。上前砍了一根了敲开一节手腕粗的竹尾节,为了震慑他们这群不相信高科技的乡巴佬,特地端了一碗火药全部都填充进去。

从他们那里要来一点硫磺、树脂,为了不伤及人命,在百步外挖了一个洞,将竹子塞进洞去,然后在上面,点了一堆火,快步来到了他们的身旁。

“大人这是何意,玩爆竹吗?”郑昂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姜行本、钱锦也是一般表情。

杜荷自信满满的笑道:“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跟爆竹差不多,但威力天差地别,你们别让吓到就行了。”

他们三人听了这话都不屑的撇了撇嘴,一副我见多识广的模样,丝毫不将杜荷的话放在心上。

杜荷有意给他们一个教训,也不再提,只是露出了阴阴的笑容。

杜荷的笑容,让他们不寒而栗,想起他最近的种种惊人之举也有些担心,表面上不以为意,但心底却严阵以待。

突然“啪嗒”的一声脆响,这是爆竹的声音。

三人都古怪的望着杜荷,就在他们放松警惕的这一刹那。“轰”一声震耳的巨响袭来,随后整个火堆被火药爆炸时产生的强大冲击力炸的四散开来,泥土四溅,打在四周啪啪直响。插火药的地方已经呈现了一个,腰围宽的坑洞。

杜荷下意识的将头一缩,目睹了全过程的他也不得不赞叹:“这火药的威力真他**不是盖得!”

至于姜行本、郑昂、钱锦三人一个个都让先前那惊天的巨响给吓傻了,郑昂甚至吓的退了一步,仓促之下,身体无法平衡,“噗通”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钱锦低呼道:“我的娘耶,这……这是什么玩意,吓死人了!”

姜行本神色痴傻,也没有回过神来,但对于钱锦的话,却本能的点着头。心有余悸。

火药的第一炸,圆满成功。

好一阵子,他们三人才彻彻底底的从火药的威力中还魂。

一个个惊喜之余,都露出了佩服的神色,望向杜荷的眼神,露着深深的崇拜,他们看的不是人,而是神。

突然,钱锦看着火药造成的坑洞,以及四散一地的泥土,叫喝道:“将这种火药藏入先前的火弹中,在敌人的上空,炸射开来,你们想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好主意!”杜荷回想起,那火球弹的威力,兴奋的叫喝了一声,双眼有些炽热的看着钱锦,觉得这家伙脑筋块,好用,于是望着郑昂道:“郑监正,这人我科技院要了!”

郑昂的脸在那一瞬间,立刻跨了。

两天后,世界史上第一种热兵器燃烧弹诞生于世间。

燃烧弹有两大杀招,第一、顾名思义,火,燃烧弹的外围是由硫磺、树脂这种易燃物,他们经过火药的爆炸后的力量,星星火种,能够波及整整五十步范围,同时用来增加重量的石头也换成了铁片,燃烧弹爆炸的同时,铁片也会跟着四射,威力奇大!

PS:烧退了,但人还有些晕晕的,先睡去了,明天就应该能够完全恢复!

高昌一战,明天开始,将是新的高潮,书友们支持一下吧,求月票!

第十四章谁为先锋?

第十四章谁为先锋?

在造出燃烧弹以后。杜荷也改良了一些大唐的攻伐器械。

还是如往常一样,杜荷对于攻伐器械的制作,那是一窍不通,但胜在见多识广,记得宋朝的一些攻城器械的样式,身上也有一些超前的知识。尤其是初中、高中时候学过的杆杠、齿轮、辊轴等的物理知识,在这种时候意外的发挥了奇效。

就拿车弩来说,车弩就是车与弩的集合,将车的灵活移动与大型弩弓集合在了一起,车上的弓弩奇大无比,需要十二石以上的拉力才拉的动,也就是大概一千四百斤的力量。这弓即便是房遗爱这种怪物型的人物也拉它不动,所以一般要发动这种弓弩,在弓弩旁需要有二十二个人伺候着。两人负责装箭,另外二十人分为五队,轮流拉弓,方才能够维持弓弩的连续性,更有甚者还要动用牛马来拉,这样也太浪费人力物力了。

根据这点不足,杜荷用齿轮、辊轴利用滑轮组的原理造了一个简易的类似于千斤吊的玩意,如今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拉的动弓弦。大大的减少了以往因为拉弦而浪费的时间以及人力,从侧面增强了了弓弩的射速以及性能。

还有许多类似的原因,世人也知道这些弊端,但他们不知如何解决,恰好这正是杜荷一展所长的地方。

接下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杜荷都泡在了科技院、军器监,将大唐所有的攻城器械中存在的一些特有的不实用的毛病,都找出来,用后事的知识解决,并且改进,大大的增强的这些攻城器械的威力。

至于军营,那里有罗通、王德正与刘仁轨三人,也不用太操心,平时问过一下足矣。

值得一提的就是刘仁轨,这家伙不愧是宰相才,这加入军中还没有一个月,已经凭借出色的干略得到了军中上下所有人的一致好评,以文士身份,融入了军营中,成为了飞骑的一份子。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大唐帝国这战争机器迅速开动起来,在一套合理有序的制度下,兵马、粮草、器械、马匹等等物质一切到位。

出征的日子指日可待,杜荷也空闲了下来。利用这余下的时间陪陪家人。

他陪长乐渭水垂钓,陪李雪雁在原野上纵情奔驰,痛痛快快的玩了两天。

在出征前的最后一日,带着长乐来到蔡国公府。打算利用剩余的时间好好的陪陪母亲章氏。

章氏也明白杜荷的孝心,母怀大慰。杜如晦下朝以后,也加入了其中,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餐晚饭。

当夜,在杜荷打算回驸马府的时候,却听杜如晦道:“二郎,随为父来一下,为父有几句话要对你说!”

****************

贞观十一年,十月中旬!

在这一天,正是大军出征之日。

大唐帝国的君王李世民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左屯卫将军姜行本为副总管,番将阿史那社尔为交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八万及突厥、契苾两万之众征讨高昌,也在同一天向天下发布征讨讨高昌的诏文。

诏文是大学士岑文本亲笔挥撒而成,洋洋洒洒一千余字,文笔流畅,辞藻华丽。不但历数麴文泰乔装马贼抢杀商旅、妄自兴兵,图谋不轨等等十余条大罪,还对高昌王臣百姓晓以利害,让他们识相的弃械投降,大唐将既往不咎。

当然这仅仅只是表示一下大唐的宽宏大量。所以根本不指望高昌王麴文泰会吓得立刻投降。

在承天门外,李世民亲自检阅了出征的十万大军。

为了这一战,大唐出动了整整十万大军,比抵御吐蕃时派出的兵马还要多,可见对于这一战,李世民是何等的重视。

在李世民慷慨激扬的演讲下,十万大军带着大唐的荣耀,浩浩荡荡的往西方开去。

在途径城门的时候,杜荷遇到了送行的家人。

有过了第一次,这第二次章氏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并没有第一次的伤感,但眼中那殷殷的期盼爱子平安归来的情感,却是有增无减。长乐、李雪雁的想法表现也是一般。她们没有哭,只是笑着送他离去,真诚祝他早日凯旋而归。

杜如晦道:“二郎,记得为父昨夜的话!”

杜荷明白的点了点头。

在人群中,杜荷也如第一次出征一样,看到了武媚娘,对她招手招。在得到她甜美的回笑后,快马追上了队伍。

十万拥有一流军事效率的虎狼之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来到了玉门关,在这里驻扎了下来。

侯君集在玉门关内召开了此次征伐高昌的第一个军事会议。

议事厅内,诸将齐聚!

侯君集、薛万均、姜行本、阿史那社尔等人都在。

侯君集目光扫视厅中诸将,落在杜荷身上的时候,眼中透露着丝丝寒意,在环顾望了一圈后,方才道:“都是熟人了,这客套话我也不多说,想必诸位都听过杜将军的高昌五利吧!”

诸将相继点了点头。杜荷的高昌五利,早已传扬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