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虎 作者:我爱尖尖(起点2014-01-01完结)-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卿大概是看出了我对文博的不同,她提醒道:“那孟大人并非一般人物,便是他得知公主的事情后也不见异样,这份城府就非常人能比。公主心思赤诚,又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不是能说到一起去的。”
  我听了心中不愤:“那玉瑶倒是和他能说到一起去,只是又有什么用呢?如今他才二十几岁,难不成就一辈子不再成家吗?”
  尚卿摇头道:“孟大人多思,您爽直,本是不碍的,只是您如今又封了定国长公主,名声在外的。孟大人那样的人,看着温文尔雅,心底里怕是容不得身边女子如此出众的。凡事您又有主意,又不肯轻易更改,若真和孟大人有了什么,怕是要成怨偶的。”
  我笑道:“你也不用拿这话吓唬我,倒像是你亲历过似的。你既知我主意定了不会轻易更改,又怎会因着这番话便落了念头?我也不瞒你,我就是欣赏他的才华和城府。想堂堂男子,若是一眼便让人看透了,那还能做什么大事?
  我呀,若是得了这个人,我事事便不操心了,更不会拿着什么主意与他顶着的。如何?你可放心?”
  尚卿叹了口气:“我年纪比您长些,自然也是打十几岁时过来的,如今看来,所谓情有独钟,所谓情情爱爱,讲的是两情相许,若有一方勉强,也是难以圆满。
  我追随您,便真心盼着您好,盼着您能适一个真心心疼您、爱护您的,孟大人,便是连玉瑶公主那样的人物也不见他皱一皱眉头,怕是个心硬的。您得费多少精神去感化他呀。”
  “这样来之不易的才有意思,白白送上门来的又有什么趣儿?”
  尚卿见我如此固执,也不再多劝,只道:“我看着那二公子对您但是十心十意的,便是那李将军也比孟大人多些真性情。您非要知难而上,也好,总该让您知道冰是凉的火是热的,如此才知晓自己到底要什么……”
  一路行来,饥餐夜宿晓行渴饮其实也不算什么,主要是路上不是很太平。
  如今在大楚的金人主要有两支,一支便是掳了太上皇北去的,另一支便是以泽州为点,其势力遍布西路各州县的。其实若是只有这两只金人倒还不致如此,可恼的是张士昌,当我们大军兵临城下时,他卑躬屈膝极尽谄媚之能事,可当我们离了京城,只留李谦父与他共守时,他便悄悄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勾了金人来赚城。
  这事是在我们离开不久后发生的,待我得了这个消息才猛然醒悟过来:原来张氏早有反意,不然怎么城中并无要紧的家眷?糊涂,真是糊涂,我怎么将这么要紧的事也忽略了。
  只是便是我因见了母亲,得意得忘记了这些,便是李谦父也没察觉吗?纵是李谦父察觉不得,那文博呢?凭他的谋略,这事又怎么逃过他的眼睛?还是他们虽有察觉,但为不打草惊蛇便将计就计?
  后来又陆续传来了消息,张氏率其两子逃到信阳。当月金人便立张氏于信阳,是为齐帝。
  李谦父所守的京城也并不安宁,可此时谁又能顾念他的安危呢,便是眼前的事就叫人手忙脚乱了。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我父皇在位时喜爱美人、书画、音乐和一切奢靡美好的东西。那些懂得他心意的弄臣自然上天入地百般搜罗,供他享受。
  当然,取之有十,父皇见到了最多也就十之其一,剩下的层层盘剥层层搜刮更是不足为奇。
  这样一来,其中难免有巧取豪夺的,难免有损伤人命的,又遇上灾年,又遇上打仗,征兵、征粮、征税……三五年间,天下便起了十几路强人。
  每路总有几个或十几个有些名声的强人,拥护者更是以十万、数十万计。他们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所到之处,劫富济贫,倒颇得人心。其中最著名的一支便是驻守南阳的杜氏三兄弟,号称杜氏三虎。
  这三虎原是乡间的屠户,平日里也是那说一不二不肯吃亏的角色。身逢乱世,有人揭竿而起,他们兄弟也便跟着起了事。后来因他们为人仗义又勇猛机敏,颇做了些大事,倒越来越有些威望,渐渐成了头领,使身边的人也越聚越多。不过三五年间竟对外号称大军二十万。
  我们离开青州后便进入了蔡地,这蔡地离南阳是很远的。虽然不说,但我们也都心照不喧,只想太太平平到达临川,便躲着一切可能引起事端的地方走。
  谁知越是怕事,越是来事。
  我们所率的兵士是拥护九哥的,随着九哥东奔西杀的最是忠义。可这些忠义的兵士是要吃喝的,沿途上若有官衙,一切用度自然由地方来负责。若没有,他们的吃食用度便要从当地百姓中来取。
  百姓屡遭战乱,生活本就艰难,自然是不愿的。兵士们见百姓不愿,便从中强取,一来二去的便起了冲突,还闹出了人命。
  这些事,路上到也常遇着。我们也没有别的好法子,虽说知晓当爱民如子,可手中没有钱银,又要兵士们效力,对这些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的太出格便好。
  谁知这一回却是捅了马蜂窝。
  原来这蔡地竟是那杜大的岳家,受了欺负了百姓连夜到了南阳搬兵。等我们一行人从睡梦中醒来时,便见周遭让人围了个铁桶一般。
  孟氏父子忙上前交涉。上到国仇家恨、民族大义,下到市间物价、鸡毛蒜皮,只说得孟大人是口干舌燥、焦头烂额。
  带兵前来的是杜三,他到底年轻些,听孟大人说得慷慨激昂的,十分不耐烦。直道:“你家三爷不管你什么大义不大义,三爷只知道拳头硬才是道理,才有大义,你也不用说那些有的没的,只说说,这事怎么办,怎么了。”
  秀子遇见兵,有礼说不清,更何况我们本来就没理?无奈,最后只能答应他们惩处行凶的兵士,并给苦主以丰厚的补偿。
  

三五章 惹三虎
更新时间2013…9…4 16:31:29  字数:2074

 三五章惹三虎
  其实事情到了这一步,本该到此为止了。可谁知文博竟生出了招抚强人、为我所用的心思。
  于是,不但惩处了兵士、给了苦主丰厚的补偿,还邀请杜三下马饮酒。
  若只是下马饮酒,倒也没什么,只是他不该请士吾一同入席。
  这士吾,当初从金营中逃出来时受尽了强人的苦头,如今却又要陪着这杀猪出身的杜三吃酒。想他堂堂宗室,如何肯?勉强坐在座上,不过是看着孟大人的面子。
  文博的本意,士吾身份尊贵,请他做陪,是想做出一番礼贤下士的样儿来,他只是没有想到士吾对强人是如此厌恶,而杜三其人又是如此狡诈粗俗。
  这杜三大概是看出了士吾的不屑,心中便十分过意。又加上多饮了酒,言语上便对士吾多番挑衅,又提了酒壶,硬逼着士吾吃酒。
  这士吾原是受过强人欺负的,今日能与杜三同桌吃酒本已是老大不愿的,如今见杜三又如此不知好歹,怎能答应,他冷笑一声:“杜义士何必强人所难?不管是敬酒罚酒总要两厢情愿才好,似杜义士这般,倒没意思了。”
  这杜三是存心找茬的,听士吾如此说怎肯罢休?他笑道:“别说是南阳,就是整个河北,你去打听打听,有多少人巴巴地等着请三爷吃酒?三爷敬你是看你是个人物,三爷叫你声皇叔是给你脸面,别不知好歹。你个八杆子打不着的皇亲,在三爷面前充什么能耐,你要是有能耐,也不至让我大军围住,还在这摆了酒肉来央告我了。”
  这话一出口,士吾当时就急了眼,孟氏父子见状忙两边劝着拉着,士吾冷笑道:“是我不知好歹,一回教训还没记住,白白又上来这自取羞辱。
  你个屠户出身的卑贱之人,与宗室、朝臣同席而座还不知感戴,反而一口一个‘三爷’。这里不是皇叔就是学士,你是谁家的三爷?如今天下还是大楚的天下,江山还是大楚的江山。便是你人多势壮,又如何?
  说得好听,叫义士,说白了,你们就是贼嘛。上为贼父贼母,下为贼子贼孙。你也不用猖狂,三年五年之后,且看爷怎么收拾你们!”
  说有到这份上,任孟氏父亲如何劝解都是不行的了,那杜三最怕的是什么?便是这个“贼”字,如今士吾口口声声如此说出来,脸面已经然撕破了。
  这杜三一听士吾这话,一抬手便将桌子掀了,指着士吾的鼻子骂道:“你算个什么东西,爷高兴了尊你一声皇叔,你还真是给脸不要脸,跟爷摆什么皇叔的谱来。三爷告诉你,你这样的人三叔见的多了,屁本事也没有,除了享受祖上那点荫恩,除了在女人身上下功夫,有个**用?
  你便是这样看不起你家三爷,行,你等着,有你哭的时候。”
  杜三说罢拂袖而去,士吾三人呆若木鸡。
  想趁黑离开,杜三的人马还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往哪逃?
  想再去找杜三求情?连孟氏父子那样的人都没谈成,别人又凭什么说动人家?
  孟大人唉声叹气,文博双眉紧锁,士吾后悔不迭。
  前头的男人发愁。后头的女眷们也听到了声响。我派到前头听信的人回来一五一十将事情细说给了我,我听了倒未觉得如何。
  只能说是双方不欢而散,又没动武又没动刀枪的,想那些强人也是要讲道理的,既然先前的事情已经解决了,招安的事没能谈拢也便算了,大家各走各的路,谁也不碍谁。
  所以当第二日,我得知杜家大郎、二郎又率领人马前来时,我才知晓,原来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杜氏三虎一字排开,身后又是上万的兵士,那情形架式倒颇是壮观。
  我骑着马立在文博的身侧,倒也将这三人看了个清楚。
  这三兄弟生得肩宽体阔膀乍腰圆,十分的雄壮。
  那杜大黑红的面皮,颌下一副短须,方脸阔口,倒不像想得是满脸横肉一身杀气的,面相竟有一丝忠厚,加上他穿戴得土气,倒不像是统领几十万大军的强人,倒像是一个老实忠厚的庄稼汉。
  杜二比这两兄弟要细致许多,他面色黄白,神态从容,穿道袍着丝履,这那里是什么杀猪的屠户啊,倒像是乡下来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读书人。
  倒是杜三,眼如铜铃、面如锅底,一脸的横丝肉,有些屠夫的样儿。
  这杜氏三虎上得前来,只见杜大抱腕当胸:“昨夜三弟莽撞,得罪了诸位大人,还请诸位不要见怪。杜某这里陪罪了。”说罢便在马上向我们微欠了欠身。
  孟氏父子担心了一夜,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杜氏三虎翻脸不认人,非打即杀,如今见对方如此客气,如何不喜出望外?文博忙还礼道:“杜义士言重了,是我们失礼在先,三头领性子直爽这才闹得不睦。原是我们的不对。如今杜义士又亲自前来,真是惭愧。
  如今金人猖狂,朝廷急需用人,像义士兄弟这般有勇有谋的正可趁此谋一番作为,将来封王拜相、封妻荫子的,岂不快活?也不枉世上走上一遭。”
  杜大微微一笑:“大人如此美意,杜某怎敢不从。只是有些事还要与大人细讲。”
  这便是要谈条件了。这文博是天子近臣,又是皇上的表兄,是皇上所仰仗的,如今皇上对他虽不能说百依百顺,却也是言听计从,这个杜大,倒真是会看人。
  这话一出口,周遭的气氛霎时便缓和了下来,我亦是长长的松子口气:且不论他们要什么条件,只要能从这里离开,安安稳稳的到了临川就好,别的也顾不得许多了。
  为了防止士吾再一次坏事,这回与杜氏兄弟的谈话并未请他参加。孟大人身后换成了一身宝蓝道袍的我。
  按我的本意,是不愿去的,可孟大人执意。我也明白他的苦心,若会谈的过程中只有他父子二人,怕是将来要受言官诟病的,“与强人私相授受、蜜谋卖国”这样的话那些人也不是说不出来。
  要我参加既是对我的尊重,也是请我做个见证的意思。
  

三六章 谋招抚
更新时间2013…9…6 11:36:25  字数:2021

 三六章谋招抚
  听他们说了一会儿,我明白了这三兄弟能有如今的作为,并非偶然。
  这杜大看着忠厚,说话又客气,忠厚得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心机。这杜二大概是读过些书的,充当的是军师的角色,只这杜三似不如他的两位哥哥,可听说上阵杀敌却是一员虎将,在三兄弟中武艺也是最高的。
  应该说宾主间的气氛还是是很容洽的。文博手握军权,自然是大军的主帅。他居中而坐,杜氏兄弟坐在上首,孟大人与我下首相陪。
  文博很亲热,也很客气。他先概括了一番天下大势,又详细向这兄弟三人表达了皇上的人品、性情及求贤若渴的心情。再赞扬了杜氏兄弟的本领与功绩,最后才道:“英雄出于乱世,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若能为家国抛洒热血、开疆拓土,便是将来不能名垂青史,也足以垂范后人。杜头领,不知可同意学生的看法?”
  杜大拈着胡须微微一笑:“大人是当朝的状元,年轻有为,见识哪是一般人能比?我们兄弟三人是屠户出身,平日也只求日子得过。遇上乡间小吏不仁,又有恶人欺负,又有税收繁重,又有金人糟蹋,不得已才揭杆而起。
  却不是反叛朝廷,只是实在没活路了才做了强人。我兄弟三个承蒙大人看得起,又有什么说的,自然跟随着大人马前马后。”
  文博拍掌道:“杜头领果然是深明大义。若皇上能多几个同您这样的人辅佐,若城池有您兄弟几人把守,哪咱们还哪愁金人不去呢?”文博顿了顿,又问道:“只是不知杜头领处如今兵马几何?”
  杜大笑了笑:“不瞒大人,对外称二十万却也不实,十五万人马倒是有的。”
  文博又问:“但不知杜头领手中有几座城池?”
  杜大又是一笑:“黄河以北的州县不敢说尽在我手,可近的有南阳、蔡地、诸城,远的有怀化、桐州、界州,倒都不曾被金人占了去。”
  我远远地坐在离文博很远的下首第二位,虽是如此,亦是看见他双眼一亮。想我大楚将天下分为十五路,分路辖几个或十几个州府,如今除去淮南、两浙两路金人不曾染指,西路又太过贫瘠外,东、北两面皆有金人,所谓的十五路其实已是形同虚设。
  如今这杜氏兄弟三人便占得这许多州县,又有这许多的兵马,怎能不让人动心?
  莫说是文博,便是我,也听得心潮澎湃血液翻涌。
  我不由得向杜大望来,只见他双眼明亮,一脸的至诚。我暗道:看着相貌平常,倒也是个做大事的。眼神是不由多了几丝钦佩。
  这杜大正与文博说话,倒是未留意到有人在看他。倒是杜二,眼光交错间我见他正眯了眼打量我,脸上似笑非笑的,也闹不清是个什么意思。
  我见他如此,也不以为意,反倒大大方方举了案上的茶盏与他点头示意。
  我今日穿得是宝蓝的道袍,脸上擦了一层黑,嘴里又含了两颗桂圆。这身装扮便是母亲当初见了也是愣了好半晌的,更何况是外人?
  那杜二见我如此,也朝我略点了点头,便拿起茶盏来细细地吃了一口。
  我见文博与杜大你来我往,一会儿说兵马不好招募,一会儿说粮草不好筹集,一会儿又说皇上日理万机,纵是心有所向也不能随意而为,觉得云山雾罩地听不明白他们这是打得什么谜语。
  其实往常我似也不是这样笨的,只是一到文博面前,一见他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样儿,往往只是沉醉在他的神态之中,而忽略了他究竟讲的是什么。
  到了最后,我终于也明白了这两个人的意思,大家是在为给这三兄弟什么样的官职、待遇而相互试探。
  眼见得这一次谈笑达成了初步共识,众人都很欢喜。文博道:“久闻杜氏兄弟名声,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杜头领,今日之事学生即刻上书与皇上,请皇上下旨为三位英雄封官。学生还备了水酒一杯,与三位共饮。”
  杜大听了点头称善。
  不一刻兵士便将酒肉摆好,放置到各人案前。
  看着这一个个的酒坛子,我有些眼晕,正要起身告辞,便听得文博道:“十四弟可速去攥写呈上的折子,待为兄稍后再誊写。”我闻得此言忙起身道:“父亲、兄长、三位英雄,慢饮,十四告退。”
  此时那杜大朝我微微点了点头,那杜三倒是连看也不看我,却是那个杜二,站起身来朝文博拱手道:“孟大人,这位十四公子既与我兄弟三人相会,也是缘分,如何便能走呢?孟大人少年大才,想必您的兄弟也是青年才俊,杜某兄弟是粗人,承孟大人不弃如此看重,正要与十四公子多多亲近的,如何就要走呢?
  莫不是也如那宗室一般嫌弃我兄弟们?说什么也要留下吃几杯才好。”
  话说得客气轻快,态度却十分坚定。
  涉及到昨日的不快,我倒是不知该如何了。便拿眼睛去看文博。
  却见文博笑道:“他一个还未及冠的孩子,知道什么才俊不才俊的。学生让他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