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片刻。
祠堂里面除了嗑瓜子和剥花生的声音,几乎没有人话。每个人都陶醉在书人的故事里。
“在我们家乡,书人一般都是瞎子。”卞一鸣道。他的意思大概是,眼前这个书人眼睛好好的,为什么要吃书这碗饭呢?
“满子生下来身体好好的,长到十一二岁的时候,突然发现不对劲了,请郎中一看,原来腰椎长歪了,时间一长,就成这种样子了,你们看他的后背。”郭主任道。
同志们已经注意到了。
“算这娃命大,要不是从小跟花长云偷学了这个手艺,现在还不知道是啥样呢?”
“偷学?”卞一鸣一脸疑惑,“学手艺是一件好事,为什么要偷学呢?”
“不是身体残缺,谁学这个呢?满子他爹是个打铁的,家里面有现成的手艺,满子他爹想让儿子长大了跟他学打铁,有一回,他听满子瞒着他跟花长云学书,跑到学校来,冲花长云吼了一阵子。他不想让满子走这条道。”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十八章二满子有情有义一日师终身为父
“是啊!要不是满子偷偷学了这门手艺,往后的日子就难了。”
“他不能务农吗?”
“像他这样的后生,手不能扶犁头,肩不能扛笆斗,靠挣工分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这孩子有悟性,瞒着他爹他娘,跟花长云学了这门手艺,如今娶了老婆,生了娃,日子不就过下去了吗?”
“我刚才听,这门手艺是花长云教的。”李云帆道。
“不错,是花长云教的,但凡有一点出路,一般的娃是不走这条道的。”郭队长道。
“他来书,报酬怎么给呢?”
“生产队给一些粮食,再供他一顿饭。”
“一年四季都出去书吗?”
“不,到农闲的时候,才出来书,比如现在,过年前后,夏收以后,满子有一点好,生产队给多少粮食,他就收多少粮食,从来没有二话。吃饭也不讲究,他不喝酒,也不抽烟,管饱就行。”
“向下人,贱皮贱骨好活人啊!”郭队长的话多少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存状态。
“花长云以前经常和满子合作书吗?”
“不经常,以前,只有满子到咱们村来书的时候,他才帮衬着拉拉胡琴,偶尔也上两句。”
“花长云后来不书单单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吗?”
“这——你算是问着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
“这满子,悟性高,书得比花长云强,满子了一两年,方圆一两百里的村子都改请满子书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
“再后来,花长云只能在咱们村书了,我们看他闲着无事,闷的慌,只要是农闲,就让他在祠堂书。”
“照这么,是满子抢了花长云的饭碗啰。”
“这花长云一点不记恨满子?”
“不记恨。”
“这是为何?”
“这满子倒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后生,他经常送些钱和吃的东西给花长云,他每次出去书,只要路过咱们花家村,是不会空手的,今天,满子到咱们花家村来书是不收粮食的。”
“为什么?”
“为花长云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这花长云是该他奉养的,如今,咱们队解决了他的口粮,把花长云养起来,满子是为了感谢乡亲们这份情啊!”
书一直到十点半钟才结束,郭队长本来准备亲自用船将满子送回家,临行前,郭队长将一袋粮食交给满子,满子什么也没有,将粮食丢在了花长云的屋子里,然后将架子鼓和胡琴也放在了花长云的屋子里,他今天晚上要和花长云睡一个被窝筒。明天一早在回家。
郑峰和李云帆送走了郭队长和郭主任。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二十章三个人条分缕析花家村比较复杂
“这我们知道,在花家村的南边,也有几条河通向泗水河,这些村子的渔船一般不走花家大塘,进出花家大塘的,除了花家村的渔船,还有花家村东边和南边的几个村子。”
“可见祠堂旁边的这条路,是旱路和水路的交汇点,而案发现场距离这个交汇点很近——只有一百多米。”李云帆道。
“对,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案发现场就应该就在郭筱兰出事的码头附近。”郑峰道。
“还有,花家村的村民平时用水都离不开花家大塘,花家大塘是他们唯一的水源,谭科长,这一点能不能成立?”
“李局长,您的没错,后村的北面是有一条河,但距离村子有两里路,而且河很窄,水很浅,水草和芦苇很多,不适合用水,前村南边三里地也有一条河,河倒是很宽,但村民们不会舍近求远。”
“村民们用泗水河的水吗?”李云帆问。
“那就更不可能了。”
“为什么?”
“一是泗水河距离远,二是在村庄和泗水和之间,有几条小河拦着,三是泗水和长年走船,河水哪有花家大塘的水干净呢?”谭科长毕竟在花家村呆过一段时间,他对花家村和花家村周围的环境比较熟悉。
“这就对了,既然花家大塘是村民们的唯一水源,那么,一定有人到花家大塘去洗东西,或者挑水,除了材料上提到的人之外,应该还有其他人,花家村可是一个大村子。”
“李局长,您的意思是不是,我们还要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
“对,这确实是一个路径。”
“关键是——”李云帆皱了一下眉头。
“出来,关键是什么?”郑峰道。
“时间过了这么久,我担心即使有人在案发当时到花家大塘来过,见到了什么人,可能已经记不得了。”
“如果是目睹了凶手作案过程的人呢?”谭科长道。
“那他肯定不会忘记。”
“行,那我们就多费点心思,多吃点辛苦,把调查走访工作做的细致一点。”郑峰又点了一支烟道。
“郑局长,我们还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谭科长道。
“哪两个方面?”
“如果——我是如果——目前,我们只能假设,如果花三妹在溺水之前也遭遇过性侵犯,那么就明凶手是一个色魔,这两个案子很可能是一个人干的,这么一个色魔,他不可能把自己包裹的天衣无缝,一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来。”
“另一个方面呢?”
“当然也不排除仇杀,如果是仇杀,一定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这个分析我赞同。”李云帆道,“我们要做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我总觉得,这个案子是有背景的,背景还相当的复杂。”
“关键是——”谭科长话,总是会留一个尾巴。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二十一章郑局长高屋建瓴李云帆思维更深
“谭科长,把你的想法全出来。”
“两位局长有没有注意到,花家村是一个大村子,人很多,而且就几个姓,粘着亲,带着故,如果凶手是本家人,他会跟我们吗?”
“有道理,花家村有两个大姓,一个姓花,一个姓郭,至于其他几个姓,都是小户。”
“是啊!花家村是由花家村和郭家村结合而成的。”
“郑峰,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你。”
“郑峰,这起案子会不会和花郭两家的历史积怨有关呢?”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今天上午,郭队长跟我们郭主任姑妈的事情以后,我就有了这样的想法,虽然,郭队长没有明确明花郭两家有什么深仇大恨,但从郭老师离奇淹死在花家大塘这件事,再联系当时的背景来看,郭老师的死一定有问题。”
“那么,郭老师的死和我们查的这个案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提问题的是谭科长。
时间跨度太大,把这两个事件放在一起来考虑,确实有点牵强附会。
“郭老师出事的时间是一九四七年,花三妹出事的时间是一九五八年,而郭筱兰出事的时间是一九六一年。先是郭家人出事,后是花家人出事,接着又是郭家人出事,郭老师出事的时候,正是郭家最兴旺的时候,而此时正是花家最倒霉的时候,郭筱兰出事的时候,郭家家势正盛,郭有才在生产队当会计,掌握着全村的经济大权,郭有文在县城当老师,郭筱兰的爷爷在大队当大队书记,而花家自从解放以后,在历次的远动之中始终抬不起头来。”郑峰就是郑峰,他善于将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事情放在一起来考量。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还有一种可能也不能排除。”
“老李,还有什么可能?”
“花郭两个家族的矛盾是周所周知的,会不会有人利用了这一点,在其中浑水摸鱼呢?”谭科长道。
“谭科长分析的也有道理,从案子的性质来讲,恐怕很难定性为报复杀人,因为,郭筱兰在遇害之前,曾经遭遇过性侵犯。如果花三妹在溺水之间也遭遇了性侵犯的话,那么更能明,这不是一起简单的仇杀案件。”
三个人一直聊到深夜十二点多钟,在他们决定睡觉之前,到茅厕去解了一个手。
三个人穿上鞋子,摸黑打开房门,花长云的屋子就在西厢房的南边,之间只隔着一个厨房。
花长云的屋子里面传来异常响亮呼噜声,中间混杂着一两声低沉的咳嗽声。
茅厕在祠堂的后面,位置在西北角,沿着院墙砌了一个大半人高的砖墙,砖墙塌了几个豁口。
一夜无事。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有亮,开门声把郑峰和李云帆惊醒了,两个人穿上衣服,走出西厢房,王萍正在树下梳头,刚才开门的人是郭筱竹,她回家准备早饭去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二十二章郑局长仔细询问说书人粗线描述
花长云的厨房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烟囱里面正在冒烟,不一会,一个人走出厨房,微亮的晨曦中,能看见此人的模样,他就是书人满子。
同志们刷过牙,洗完脸,带上门走出祠堂的时候,满子也走出了花长云的屋子,他掩上房门,肩膀上背着架子鼓,左手抱着胡琴。很显然,他把那袋粮食丢给了瞎子花长云。
满子的个头不高,只有一米六零左右。
满子没有和郑峰一行打招呼,只是冲着几个人笑了笑,然后跟在同志们的后面走出祠堂的大门。
在祠堂东边的十字路口,同志们向南,满子向东。
郑峰走了几步,停住了,转身朝满子道:“满子师傅,你的书得很不错啊!”
“不好——不好,让你们见笑了。”满子微微一笑,“难登大雅之堂,但乡亲们喜欢。”
“什么时候再来啊?”
“年底再来。”
“你家住在哪里?”
“在南边,西场村。”
“你怎么回去啊?”郑峰看满子行走的方向不对。大家都知道,东边是花家大塘的西码头。”
“我有船,划船回去。”
满子的船停在西码头。
“你帮花长云做了早饭?”
“他一个人太孤单。”
“你经常来看他吗?”
“不经常,但只要路过花家村,我就来看看。”
“郭筱兰的案子,你知道吗?”
“怎么不知道,十二年前,这两个同志们不是还来调查过吗?”满子认出了谭科长和向阳。
“你怎么会认识我们?”
“郭筱兰出事的时候,我正在祠堂念书,你们不是到祠堂来找过茅先生他们吗?”
郑峰和李云帆对视片刻:“满子师傅,当时,你多大年龄?”满子的年龄看上去有三十岁左右,十二年前,满子的年龄应该是十八岁左右,而读小学,最大年龄顶多十三四岁。
“我看上去是不是有点苍老,我今年才二十六岁。”
“你多大读书的?”
“我九岁才读书——农村娃读书都比较迟。”
“郭筱兰出事的那天下午,你还能记得吗?”
“那是十二年前的事情,我当时只有十三岁,谭公安他们到花家村来调查,我才知道郭筱兰的死有问题。”
“你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没有课的时候,到芦苇荡里面去玩吗?”
“去啊!中午,下午没有课的时候,有时候体育课不上,我们就到大塘边和芦苇荡里面去玩。”
“学校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放学?”
“在四点半以后。”
郑峰在想,四点以后,学校如果没有课的话,这应该是孩子们到芦苇荡玩耍的时间。
“你们都玩些什么?”
“玩什么?逮什么玩什么。找野鸭蛋、野鸡蛋,到树上去掏鸟蛋,到大塘里面去摘菱角。”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二十三章案发时满子尚小郭有才打断对话
“老师没有关照你们不要到大塘去玩吗?”
“老师不许去,我们是偷着去的。”
“放学以后,你们还会去玩吗?”
“会,我们有时候是在放学以后玩,这时候,老师管不着我们。”
“在郭筱兰出事的那天下午,放学以后,其它同学有没有到芦苇荡去玩?”
“不知道,当时也许能想起来,事情过去了十二年,再也想不起来了。”
“有没有听别的同学过郭筱兰这件事?”
“没有人过这件事。”
“没有同学在芦苇荡里面碰见什么人吗?”
“没有人提过这个茬,在芦苇荡里面碰到人是常有的事情,谁会在意这个呢?”
“警察到花家村来,警察勘查现场,你们都知道吗?”
“咋不知道,那天,我们都在这里看警察忙乎呢,前村、后村,还有其它村子的人,来的人不老少?”
“当时,现场确实有很多人。”谭科长道。
“同学们没有议论过这件事情吗?”
“没有,当时,我们都很小,谁会往心里去呢?”
满子的应该是事实。
满子解开系在树上的绳子,跳上船。
同志们目送满子将船桨东划去。
和满子分手之后,同志们回到十字路口,然后朝南走去。
前面已经交代过,郭有才家在前村,前村分前后两个部分,郭有才家在第二排,距离花家大塘不到一里地。由西向东数,郭有才家是第四个院落。
人还没有到村口,就听见狗叫声,先是一条狗叫,紧接着是几条狗叫。村口有一个油坊,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花生油的香味。
油坊有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墙是用篱笆扎起来的,篱笆门关着。
“这就是徐长水家。”谭科长指着路东边一户人家的院门道。
油坊在路的西边,油坊的北边和西边是一片杂树林。
徐家的院墙是用泥巴加草垒起来的——院墙不高,院门紧闭。
“这个油坊过去是由徐长水打理的。”
“谭科长,你当时有没有调查过,哪些人家到郭筱兰出事的码头用水?”郑峰道。
“这——我们当时还真没有想到。”
李云帆从口袋里面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了一行字:哪些人家在案发现场附近的码头用水?
狗在六个人的前面且叫且退,一条狗在大家的后面且叫且进,这般前后夹击,弄得五个大老爷们和一个女人进退不得。
同志们小步走到第二户人家门口的时候,从院门里面走出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他吼了一嗓子,几条狗都退去了:“瞎了你们的眼,再叫,我就把你们的腿都打折了,有多远给我滚多远。嘿,这不是谭公安吗?”
伴随着郭侉子的呵斥声,院子里面传来了小孩子叽叽喳喳的打闹声。
“郑局长,这就是材料里面提到的郭侉子。你好,郭老大。”
“这么早啊!有时间到家里来坐坐。”郭侉子将郑峰一行打量了一番。
一行人走得到第三家院门口的时候,花生油的香味中加进了很浓的咸鱼味。花家村不少人家以打渔为生,铺的鱼卖不完的就用盐整一整,挂起来,放在屋檐下。
郭有才家的院门里面走出一个人来,他就是郭有才。他看到同志们以后,迎了上来:“早饭快好了,我正准备去喊你们。”
谭科长本来想什么话,结果被郭有才的突然到来打断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二十四章郭侉子忽冷忽热郭书记非常热情
“谭科长,不耽误你们吃早饭,回见。”郭侉子径直走进了路南边自家的菜园子。
“侉子,吃早饭了吗?”郭有才主动和郭侉子打招呼。
“是郭主任啊!屋里的正做着呢?”郭侉子站在菜园里面,脸朝外,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包烟。郭有才现在身兼两职,即使大队会计,又是大队主任,郭会计已经喊了多少年,该换换称呼了,郭主任叫起来,比郭会计体面响亮多了。
郭侉子的动作慢了半拍,郭有才的香烟已经抓在手上了,那是一包大前门牌香烟:“来,抽我的。”
郭有才把郭侉子的香烟点着了以后,便领着大家走进了自己家的院门。
左邻右舍,已经有人端着饭碗蹲在院门口,或者树下吃饭了,他们一边和郭主任打招呼,一边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