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满园 作者:最团子(起点vip2013.06.01完结,种田、家长里短)-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闭嘴!”大伯都觉得二姑这话不堪入耳,终于忍无可忍的暴喝道,“王翠苗,你都多大的人了还口没遮拦的?你闭上嘴,有话大家坐下来好好说,骂人有什么用?”
  王翠竹和王杨氏两个人也竭力拽住想要再次暴起的二姑把她强行摁在桌边的板凳上:“吵有什么用,就不能好好把话说清楚吗?”王翠竹也是觉得二姑过分了,本来姐夫过来你就应该服个软道歉的,这样说不定事情也就到不了这一步了。就算最后还是闹出来了,你也不能无赖人家有外遇吧,这没影儿的事儿居然能说的跟真的是的。
  “你们就是都看我不顺眼是不是,都向着那个白眼狼!”二姑气的身子直抖,忽然一口痰梗在喉咙里不一会儿一张脸皮就被憋成了猪肝色,然后眼一翻身子就往旁边栽倒过去。幸好王杨氏手疾眼快的扶住了,要不然她肯定是要从板凳上摔倒了。
  二姑好歹也是四十的人,就算板凳不高,但是这么栽倒在地上估计也要摔的不轻,兴许好巧不巧的还能把腰给拧了。
  二姑昏倒了,顿时引得大家一阵忙乱,大伯忙去掐她的人中,王杨氏则忙着给她抚背顺气。王翠竹则火急火燎的去隔壁把高大夫给叫了过来,让高大夫帮忙给瞧瞧。结果高大夫把了脉说是二姑一时气急攻心一口痰没吐出来给迷了心窍,等会儿人醒过来把痰吐出来就没事儿了。不过为了预防万一还是从自己的药箱里拿出一个瓷瓶子从里面倒出来一粒黄豆粒大小的自制的清心丸让王杨氏喂给了二姑吃。
  王杨氏和大儿媳妇钱柳七手八脚的把二姑抬进屋,大伯则对二姑夫道:“二弟,咱们好好聊聊。”
  “大哥,我现在还叫你一声大哥。”二姑夫却抬手阻止了大伯的话,“我知道你想跟我说什么,可是现在你也看到了,你看看王翠苗她现在变成什么样了?以前她虽然霸道也不待见二丫,但是到底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我也就忍了。可是她作践完了自家闺女又去作践别人家的孩子,我说她还跟我吵,吵急眼了就诬赖我外头有人,我都这把年纪了儿女双全孙子都那么大了我何至于还要做那种没脸没皮的事情?”
  “这样也就罢了,你看看她把我给打的,我不是打不过她,我是心疼她让着她呢,结果呢,她倒好,要把我往死里弄啊,这是逮着什么都往我身上砸,那天晚上要不是我躲的快,兴许就不是断一条胳膊这么简单了,我这脑瓤子都能让她给开瓢了!”说到激动处,二姑夫用手指了指自己那张花猫脸,“看到没,就这儿,还有被板凳腿砸到的大包呢,这都三四天了,还没消下去。”
  大伯说不出话来了,主要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要是换到他自己身上,估计也得气死,索性王杨氏虽然脾气泼辣了点但是那也是对外人的,像前几年生三儿的时候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她也没埋怨过他,更别提像二姑这样一言不合就要把人脑袋开瓢往死里整。
  “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二姑夫继续道,“但凡能将就着过我也不会提离婚这么丢人的事情,你说都这么大岁数了,人家都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到了她王翠苗身上怎么就不成了呢?我就闹不明白了,孙子都那么大了她还一天到晚的瞎折腾,说实话,我忍了她这么多年了也算是忍够了。大哥,等她醒了你也帮我好好劝劝她,麻利的把手印盖了,咱好合好散。这样咱们两家还能当亲戚走走,要不然真要弄成仇人了。”
  大伯听了二姑夫的话心里忍不住腹诽,这事儿哪有劝人离婚的,只有劝人和好的。俗话还说了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更何况我还是娘家亲大哥,哪有让娘家大舅子帮忙劝离婚的?
  可是他却又说不出反驳的话来,错的一方是他二妹而不是妹夫,再说事情闹成这样让他怎么说?只是又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两人就这么闹僵下去,于是有点为难的挠了挠头,说:“二弟…要不你再好好想想吧,毕竟离婚这么大的事情…那啥,我知道这事儿翠苗做的不对,等她醒了我好好教训她,我让她给你道歉,让她保证以后都不再这样了。她吧,就是从小被我和爹娘给惯坏了,所以才让她的脾气这么坏,弄成这样也怪我”
  最后大伯给急的都有点语无伦次了,搓着手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说好。
  二姑夫却不给他再说下去的机会:“大哥,你别说了,这件事我想了三四天了,我跟王翠苗是真的过不到一块儿去,我是真的被她给整怕了。现在一言不合就动手动脚,以后指不定哪天她就能摸了把刀往我这脑门子上招呼。”
  大伯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看来这事儿挺麻烦。不过也是,虽说太祖当年修订过一部婚姻法来保证已婚女子的权益,但是毕竟祖辈上传下来的规矩,女子要以夫为天,像他二妹那样把自己丈夫给打成这样的还真少见。也就是妹夫脾气好,要是搁在别人家里头指不定就已经闹翻天了,说不定二妹现在都被衙门带走游街。
  这地方的规矩,女子若是与丈夫动手,被夫家人告发之后就要被衙门的人给拉去游街,不仅当事人要被人嘲笑和戳脊梁骨,就是作为娘家人都抬不起头来。
  *********
  我真不适合虐人,哪怕二姑这样该虐的,所以写这一章的时候卡了一天…总算是给写出来了,我再去写一章,争取今天两更,~(≧▽≦)/~

    133 二姑中风之后

  不过二姑夫和二姑这婚到底也没离成,因为二姑中风了。
  一开始二姑夫看到二姑口歪眼斜的还以为是她为了不离婚装出来的,哪知道让高大夫看过之后居然是真的中风了。这下子二姑夫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跟二姑离婚了,要不然传出去都要被人戳脊梁骨了。
  二姑夫之所以要跟二姑离婚也是被气的,再加上她这段时间也的确是做的太过分了,感觉两个人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才会提出离婚,可是现在二姑都中风了他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提出来了。毕竟俩人到底是二十多年的夫妻,孙子又那么大了,多少也有些感情,也不想太闹腾。
  所以最后二姑夫还是把二姑给接了回去。这让王家人都多多少少的松了一口气,没离就好。倒不是他们不担心二姑的病情,只是二姑如果真被二姑夫给休了那这乐子可就大了,估计这十里八乡的他们王家也站不住脚了,家里那几个还没成亲的小子估计想娶媳妇都难。谁家也不愿意把自己的闺女嫁给这样的人家,谁知道以后会不会也出这样的事情?
  只是王杨氏这心里仍旧有些不放心,忍不住趁着晚上休息的时候跟王翠松道:“当家的,二妹这事儿不会有什么变故吧?”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好像后面还得再发生点什么事情。
  王翠松听了王杨氏的话顿了一下:“能有什么事情,别想瞎想了,实在不行过几天咱俩再去看看二妹吧。”然后想了想又问王杨氏手头上还有多少活钱。他说的活钱是指的一些没有换成整数的散碎银两,因为王杨氏怕家里被贼惦记,所以凑够了十两银子就会换成一锭银子埋藏在家里的床底下泥土地里面,剩下一些散碎银两则当生活费。
  “我想明儿咱俩一起去看看,顺便送点钱去给他二姑治病用。”王翠松说,“二妹这病可是凶猛,估计要不少银子。二弟手里头未必就有那么多的银钱。反正咱们家现在也不缺吃喝,能帮就帮上一点吧。”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王翠松这样考虑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宋氏那个人可不像是能当个孝顺媳妇的人。还是他这个当大哥的支应着点,虽然不能让她多想孝顺,但也不会做的太过分。
  “还有差不多七八两银子吧。”王杨氏也知道王翠松的想法,也愿意拿钱出来给二姑瞧病,只是该说的话却还是要说清楚,“当家的,二姑的病咱们可以给钱帮她瞧着。只是也不能全都由咱们来接手,毕竟二姑到底还是杨家的人,咱们要是帮的太多也不好。”
  言下之意就是,二姑再怎么也是嫁出去的人,算是别人家的人,她们这些娘家兄弟也不是冤大头,不能让杨家把责任都卸给他们来担着。如果是换成王翠竹病了,那她二话不说肯定会帮忙治病。只是二姑却又隔了一层。
  王杨氏见王翠松不说话,怕他会胡思乱想,于是赶紧又补充了一句:“你也别多想。我就是怕这钱花出去了却用不到实处。”毕竟自己那个外甥媳妇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天知道自己家要是插手以后会不会就缠上他们了?
  这问题王翠松也想过:“这不用担心,咱们直接把钱给二弟不就成了,毕竟现在家里当家作主的还是二妹两口子,外甥媳妇想要当家还得再过几年呢。”
  “行,你心里有数就行。”王杨氏说,“也不早了,赶紧睡觉吧,明天还要早起赶路。”
  “嗯。”王翠松洗了脚上床睡觉,夫妻俩一夜无话。
  第二天。王杨氏和王翠松夫妻俩戴了两只老母鸡,又拿着王翠竹拿过来的一些平时给他准备的补品,如人参灵芝之类的,虽然这些东西年份只有两三年,但是在这个小镇上也算是奢侈品了,就这样的一根人参也要十好几两银子。也幸亏王冬梅会赚钱,要不然就他们这样的家庭还真是吃不起。这些东西拿来给二姑补身子,绝对算是大手笔了。
  至于拿这些补品,一来也是真的希望二姑的病能好的快一些,而来也是在变相的告诉杨家人,作为二姑的娘家人他们还是很重视二姑的,所以杨家人要是有别的小心思也要在心里掂量掂量才行,要是王家衙门告一状就杨家这样的家庭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果然,王杨氏他们去了杨家之后,原本阴沉着脸的宋氏看到王杨氏手中拿着的人身灵芝这些补品之后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她甚至都想好了这些东西的用处,正好她爹这阵子气血,这些人身灵芝正好拿回去给她爹补身子。至于她那个婆婆,嗤,爱死哪儿死哪儿去,她可管不着。
  不过王杨氏那里会如她的意,直接把东西全都给了二姑夫:“二弟,这些是老四要带过来的,说是要孩子他二姑补身子用的,听说中风的病人多吃人身灵芝这病能好的快一些。”
  二姑夫哪里还不明白王杨氏的话里的意思,这是暗里提醒他这东西是特地拿给二姑吃的,可不是拿来给某些人做亲情用的。
  二姑夫拿眼角的余光瞟到儿媳妇原本还笑眯眯的脸在听到王杨氏刚才的那番话后立时变得难看起来的表情,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儿媳妇到底不是自家长大的,这心就是不在公婆的身上。
  “大嫂,你放心吧,这些东西我亲自收着,保管一样不差的全给孩儿他娘吃。”二姑夫接过东西顺便跟王杨氏保证,也算是明着警告了宋氏一番。于是原本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的宋氏那脸上的表情顿时就阴沉了下来,原先对王杨氏他们的那么点热情也给打消了不少,对王杨氏和王翠松夫妻俩也冷淡了不少。
  王杨氏见到宋氏的反应和前后不一的态度,心里忍不住冷笑:我们家花的钱怎么也要用在实处,可不是拿来给你做顺水人情孝顺自己的爹娘的。就你爹娘那样的人还没资格吃咱们家拿的这些好东西!
  …
  先不说王杨氏和王翠松夫妻俩走之后宋氏是如何跟杨进抱怨王家人小气之类的话,就说王冬梅在得知二姑中风这件事之后都愣了好一会儿才总算是接受了这件事情,倒不是她对二姑有多么深的感情,估计换了谁有这么一个强势霸道又极度重男轻女的二姑估计都不会有啥感情,只是她觉得这件事来的太突然了。这前几天人还活蹦乱跳的,这怎么说中风就中风了?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二姑今年才四十多岁吧,这么年轻就得了这种病,以后就算治好了等年纪再大一些只怕身体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况且这病搞不好人就瘫了。
  王冬梅心里有点打鼓,也不知道这病有没有遗传,万一要是遗传的话那大伯跟老爹以后会不会也会这样突然中风?她越想越心里就越害怕,人也无法镇定下来,于是赶紧让王冬至把她送回村里找到高大夫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他。
  高大夫听后笑着安慰了她几句,又说二姑这病纯粹就是一时气急攻心所致,再加上年纪也不小了,平时又喜重油重盐,这才会中风了。而且发现的也及时,只要杨家能舍得花钱给她治疗,治愈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治好之后复发的几率也很小,所以让小丫头不用这么担心。
  王冬梅听了高大夫的一番原本一颗提着心这才又重新落回了肚子里,只要不是遗传就好,要不然这事儿可就麻烦了。这就相当于是一颗定时炸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在大伯和老爹的身体里爆炸,导致两个人也得了这种病。不过现在她却是不用再担心这些了,只不过家里的饮食却是让她给改了,对大堂嫂钱柳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做菜的时候尽量少用猪油,尽量少放盐和少吃点辣椒,又怕王杨氏他们不遵守,还特地把高大夫给推了出来让他跟大家嘱咐了一遍,得到王杨氏他们的保证这才放了心。
  对此王翠竹还笑着说她是小管家婆,王冬梅听后也只是咧着嘴跟老爹撒了一通娇。反正只要家人健康,管家婆就管家婆吧,她才不在乎这些呢。
  二姑生病了,王冬梅这些做晚辈的不能不去看望她,所以王冬雪在王冬梅回来的时候也一道跟着回了村子,姐俩儿跟王杨氏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一家大小一起去看望二姑。
  虽然王冬雪现在成亲了,又是新婚,按理来说应该是另外再寻个时间去看望二姑的,也算是全了农村所谓“新人认门”的礼数,不过王冬雪嫌麻烦,再加上现在二姑这样估计杨家也没啥心情来招待他们,要是单独去了只怕还会招人烦,索性就跟王冬梅他们一起去看望二姑。
  只是一行人风风火火的去了杨家,却并没有一个人出来迎接。二姑夫和杨进自然是出去找活儿干了,毕竟现在家里有个病人开支还是挺大的。所以就只剩下宋氏一个人在家照顾病人。只是宋氏却不耐烦留在家里照顾中风的二姑,而是公爹和丈夫前脚出去她后脚就带着儿子去了娘家。
  ***********
  前两天因为身体不舒服所以断更了,在这里跟大家道歉。今天太晚了,明天加更把前面断更的补上去吧,请见谅…

    134 二姑中风之后(二)

  也就是说二姑这个既不能说话也动不了的病人被宋氏给丢在了家里,瞧那意思还有点存心让她自生自灭的意思。
  二姑虽然人中风了,但是就像高大夫说的,她因为救治及时,所以并不像其他那些中风病人那样脑子糊涂。相反的,她的思维清晰的很,只不过是说出不话和身体动不了而已。但是对于宋氏和自己儿子的一举一动她却是清清楚楚的看在眼中。
  杨二丫在自家大门外急的乱转,她也是刚知道自己老娘中风的事情,因为前一阵子都住在镇子上并没有回村里,所以自己爹娘吵架甚至两个人跟乌眼鸡似的掐成一团也不知道,二姑中风的事情还是王冬至下村收购粮食回了自家一趟才知道的。
  王杨氏皱起了眉,不过虽然心里对宋氏有诸多不满,但是碍于王冬梅他们这些小辈都在便没说什么。而一向老好人的大伯王翠松则是难得的满脸怒容:“外甥媳妇这简直太不懂事了,明知道二妹中风了不能动居然还抱着孩子回娘家!”
  王杨氏在心里冷笑:不是不懂事,而是太懂事了吧?二姑这样光是治病就要花许多的钱,就算是治好了以后都不能再干什么重活,更何况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犯?所以这样一来二姑对于宋氏来说就等于是失去了该有的作用,不能帮忙干活带孩子的婆婆一般总是很让儿媳妇讨厌。所以宋氏这样做说的委婉一点是不懂事,说的难听点只怕就是希望二姑早点死了才好,免得拖累她吧?
  王杨氏虽然跟自己的婆婆相处的很融洽,但是这种事情在农村差不多经常会发生,总有那么几个不孝顺的儿媳妇背地里诅咒自己的公平早点死,免得拖累自己。所以宋氏这种行为简直是再自然不过了。
  事实上宋氏这么做确实是故意的,这法子也是她娘告诉她的,宋氏的娘当时是这么跟宋氏说的:“反正你公爹和杨进都要出去做活经常两三天不在家,又没人看着你干吗还留在家里伺候那个老不死的?这不是缺心眼吗。再说了,那老东西两天不吃饭也饿不死,大不了你估摸着杨进他们回来的时间提前赶回来随便烧点东西喂喂那老东西不就完了吗?”
  宋氏觉得自家老娘说的非常有道理,于是便欣然点头。并且很快就付诸行动。只是宋氏的运气不怎么好,她居然忘记了自己那个婆婆还是有娘家支应的人,结果只往娘家跑了两趟就被王杨氏他们给揪住了尾巴。
  王冬梅微微皱了皱眉,虽然她不喜欢二姑,但是宋氏这么做也太过分了,要知道二姑对待她可真是比自己亲生的闺女杨二丫都好,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