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没有制止父亲的意思,娇娇早撤到楼门口一个可进可退的位置上。对父亲老年的逻辑混乱,贺东航历来是谅解的,有时还感到很有趣。今天见父亲把互不相干的两件事搅在一起,又把所有的因果关系统统记在自己离婚的账上,也就真生气了,使出了孩子对父亲式的不讲道理,说了一句令他多年以后想起来就后悔的话:
“咱们家离婚的,我不是头一个!”
这话他说的阴沉沉、气昂昂。父亲听了一愣,忙问母亲:“他讲什么?”
母亲脸都白了,手指头哆里哆嗦指着贺东航:“这是你当儿子的说的话吗?!”
贺东航正有点后悔,父亲已经回过了味儿,那柄扇子就速度很快分量不轻动静很大地砸在他头上。他的头皮正在光火,就听父亲启用了封存多年的家乡方言,气急败坏地骂了他同时也就骂了他自己:
“你个龟儿子,敢教训你老子了!”
贺东航大校在家法面前只好落荒而逃。他做出盛怒的样子开车掉头,回自己家里生气去。当时他还不知道,他的头部在未来十几小时内,将会遭到第二次击打,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击。
贺东航一夜辗转,气未尽消,次日和苏娅到沙坪监狱去,看甘越英夫妇。他只顾闷头开车。
苏娅情绪很好。她说跟哥哥忙了大半夜,新居总算装修好了,妈妈这个月就可以来。贺东航说,刚装修完气味很大的,不能马上住人。苏娅说爸爸心可细呢,又懂材料,特注意防辐射,早就提醒要买环保材料。妈妈搞医,更讲究卫生,还把材料单子要去审查过。
贺东航盯着前方。前方的道路像被汽车强力吸引一样,嗖嗖地奔向车底,又像放线似的急速延伸到车后。才9点多光景,太阳就白光灼灼地孤悬在东天,刺眼的毫光像他爸爸的呵斥一样使他无法忍受。天旱,好久没下透雨了。贺东航放下遮阳板,叹息道:“你爸爸妈妈多好啊!”忍不住就把昨天的事说了。苏娅听了笑,说:“爸爸妈妈的话你也当真?他们疼小羽,小羽又任性不听劝,他们没法跟肖叔叔说,不朝你发火朝谁发火?你爸爸妈妈多可爱呀,上次在青岛那可真是光彩照人,这可是我哥说的,他佩服得不得了,你还说人家思维混乱!”
贺东航揶揄道:“你知道他俩吹捧你,就跟人家坐一条板凳了,这可真是的,看样子是想认这对公婆了……哎哎别动手,注意安全!”
谈及贺兵的眼睛,苏娅宽慰道:“现在有些病,外国治不了的,没准中国就能治好。”她忽然眼里一亮。“巧了,我妈离休以后专门研究眼病哩,正好也快回来了,让她看看,说不定就有办法。我晚上就给她打电话。”
从昨晚到现在贺东航总算找到了点儿温馨,他心里一热,就把苏娅的左手攥到他的右手心里……
刚进入沙坪监狱的地界,贺东航就远远地发现,在他不久前被水沟阻挡的地方簇拥着一群人,一群挟持着铁锨锄头的人,围着水渠推推搡搡,不时有人摔倒又爬起来,有几柄铁器已经举过头,顶端反射着阳光……不好,村民争水,可能要出械斗!他踩油门加速,越往前走看得越清:几十个蓬头垢面、热汗如津的青壮汉子,围在水渠两侧,一伙人要挖开,一伙人要堵上。一个十七八岁的光头小伙跳进渠里,举起锄头就挖,那锄头似乎砸出了火星,迅速点燃了人们肚里的火药,随着一声“拍死他”,就见一张挂泥带水的铁锨飞过来,横拍在小伙子撅起的瘦屁股上,瘦屁股一下子陷进泥水里……贺东航取下车载电台的送话器塞给苏娅:“命令总队值班电台通知沙坪监狱,这里有械斗,立即派两个排来!”说着跳车跑向人群。
混战已经开始。
两伙人饿狮一样投入撕斗。每人都选择了对手,抡着锨锄,踢腾着黄土,铁器碰撞声和嘶哑的咒骂声令苏娅心惊肉跳。她边联络总队,边去寻找已经湮没在烟尘里的贺东航,匆匆报告了情况,也冲进人群,还是贺东航先发现了她。他正横在两个人中间,一见她就吼:“快回车里去!你们闪开让她走,她是女同志……”他不知怎么一趔趄就倒了,被他拦阻的那个脸都变了形的光脊梁,趁机抡锄头砸他的对手,贺东航抖起尘土一个前扑,把那个锄头临头的焦脸小伙推向一边。但锄头仍按主人赋予的轨道砸过来,锄背的边沿正与贺东航的头顶交汇……苏娅惨叫一声,不知什么动力使她转瞬间便扑到贺东航身上,把他已经冒血的头紧抱在怀里,她指着光脊梁变了音地喝道:“住手!我是警官!”大概是那女声激醒了光脊梁男人,他这才看清这个女人穿着警服,是个女官。近处的几对也听出动静有异,打斗分了神儿。苏娅喊道:“听我的命令,放下武器!你们打伤了武警!谁都不许走,武警部队马上就到!”
晕头转向的人群终于听出了情况,不知谁朝沙坪监狱方向惊呼:“当兵的来了!快跑!”
人们由慢到快朝东西两个方向撤退。光脊梁汉子看看头上流血的贺东航,发现这个官的肩牌上星满,结结巴巴说了声:“首长……误会了!”扛起锄头朝北飞跑。
贺东航的头深深埋在苏娅怀里。殷红的血分成几股细流安静地淌过脸颊,被苏娅的衣襟一蹭,又涂在额头上、鼻尖上、下巴上。血也染红了苏娅的前襟,那两处凸起的部位已感觉到鲜血的温热。情急之中,她拽下短袖制式衬衣捂住贺东航的头,紧身的纯白色针织运动背心上,便绽放了鲜艳的浓胭脂色的玫瑰花,一朵一朵连成一片……
贺东航清醒了,搞清了自己歇息的位置。他的头皮像被好多钢针在扎,但颅内细胞却很活跃。他的脸贴紧那柔软、平坦又富有弹性的部位,感觉着想象中的与腹部相联的条条曲线,嗅着灼人般的体香……这或许就是他梦幻中的港湾,他愿意时空就此定格,让他和她就用这种姿势进入辽远……但他还是被雨滴惊醒了。不是雨,是泪。他仍把头埋在温热之乡,轻轻说:“不要哭,不会伤着骨头的。头皮上,毛细血管最丰富,划破了就哗哗流血。”
她说:“你骗我。”
“《自救手册》上说的,相信我是轻伤了?”
“信了,是轻伤。”
他喘息了一会儿,抓到她的一只手:“有个姑娘送情人上战场,临别的时候她许了个愿,说:苍天,若让我的情人牺牲,就一下死去;要负伤,就轻一点……”
又有雨滴落下来:“都伤成这样了,还坏……”
·20·
方南江 著
第十九章
应对好事也需要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
夏若女少校接到杨红的电话时,正带部队在南山驻训。叶总指示,要趁三伏酷暑强化部队的野外生存训练。于是,甘冲英、蒲冬阳便带着部属们谋生存来了。
杨红说:“有个不好的消息……”夏若女说有不好的消息才好,这些天好事太多,不踏实。先是他荣立二等功,接着成了“知识爱兵”典型,没等他搞清这典型的含义,又听说被他爱过的几个兵将被指挥学院破格录取,总队已向总部上报了意见,接着他又被宣布为大队长,“代”字没了。正营职的基准警衔是少校,他当即戴了两杠一花的肩牌。好事接踵而来,如同梦里一般,这使他十分担心乐极生悲。杨红扯着嗓子说是“坏”消息,贺参谋长负伤了,苏主任一身血。夏若女忙问两人的伤势,那边说苏主任没伤,血是贺参谋长的,伤不重,他这才稍稍放心。
现在,苏娅在特支享有崇高威望,人气指数骤升。官兵们说她最体察兵意,是特支正义呼声的代言人。是她写了给龙副司令的汇报材料,推出了特支一批典型,感动了龙振海,破格提拔夏若女,还让蒙荷、麦宝、小燕一干人等有希望上学。也有人说现在的事儿就跟全球的气候一样,反常。
夏若女确信苏娅的作用旁人不可替代。苏娅上校不仅容貌美丽,还有善良的心灵。到底是搞心理研究的,否则怎么会洞察兵心?他对“知识爱兵”反复品味。以前,他只是从父亲含辛茹苦供他读完高中,因此改变了命运这一点上悟出了读书的重要。资助辍学的农村儿童包括战士的弟妹上学,这就是“知识爱兵”?他很不安,觉得苏娅拔高了自己。大队的几个头头见了他就说“知识来了”,甚至不叫他老夏而改叫“老知”。他当然知道,“典型”往往来源于一个人却又高于这个人,这样的典型他每年都能遇上几个,不想今年落到了自己头上。
蒲冬阳政委把夏若女和麦宝、蒙荷等人叫到一个绿草如茵的林间空地,要他们正确对待荣誉,正确对待当典型,正确对待自己的“典型事迹”。这时候阳光透过树隙洒进来,光芒中渗进绿色,变得温柔可人。好看的小鸟在枝间啁啾啼鸣,唱着自己的歌。蒲冬阳柔声娓娓:“典型嘛,说白了,就是领导把自己倡导的一个新思想,或者需要进一步指明的一个新方向,提炼成一个新词儿,提写在那个人的身上,让这个人到处去展示,像路标一样指导大家。这不过是一种工作方法,有时候典型与典型本人并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他见夏若女们听得如坠烟雾,就更通俗地解释说: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子。可是你们的原始事迹顶多是块红布,怎么成了旗子的?这就要剪裁制作,旗子也就不是原来的布了。你们当旗子的,最需要考虑的不是旗子是怎么做的,而是如何飘好,如何发挥引领作用,不要自己给自己抹黑。”
夏若女明白了,麦宝、蒙荷可能比他还明白,俩人的脸早已兴奋成两块红布了。
麦宝自从成了一面旗子之后,头顶上就升起一圈庄严感,耳边老是响着国歌,吃饭、睡觉、说话总找不到感觉,游泳时四肢也不够配合。他偷用干部的手机给斑鸠眼马小英报了信。那一头从杂乱的“旗子、红布、典型、立功”中,准确把握了“上学”这个实质性问题,嘤嘤地哭了。
麦宝又仔细回顾了自己参与研制VX-3A型后倒训练减震器的过程,基本未找到蛛丝马迹。他蹲在那个减震器身边看。这个看似简陋实则匠心独具的科研成果是江凌、小燕几个人在夏若女率领下搞出来的,他麦宝说过讽刺话,算是激将法吧,试用时他还抱怨过弹簧太软。是了,这就是“参与”。领导就是公正,但凡你有一丁点贡献也不会被埋没。他十分强烈地感谢那位“美女上校”。当她心理测试的时候,准确地点击了他活动着的思维,使他对她敬而远之。当她查证了夏大队不是出拳失度而是有意击打他时,他对她敬而佩之。这次她向龙副司令汇报了他的连他自己都忘了的事迹,他对她敬而爱之。在他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在他最需要关爱的事情上,她关爱了自己。这叫“大关爱”,比伸出胳膊让战士去咬那种“小关爱”,不知高出几多层次。他原谅她把出拳打了他的个别领导汇报成“知识爱兵”。也说得通,打是亲,骂是爱,尽管拳头里面没知识。只是他对把自己搞成了一个“贫困兵”不理解,不满意。“麦书记”家怎么贫困了呢?这让他很没面子,似乎贫困的家境是他自己编造的,他过去的那种出手大方、拿钱不当钞票的潇洒气概全是瘦驴拉硬屎——硬撑的。最要命的是这一称呼对他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麻烦,只要一动钱人家便盯着他,拿贫困的帽子给他戴。就像一个美女,箱子里本来有好多花衣裳,出门却不能穿,烦人!
即便如此,他还是要约小燕、蒙荷,联名给苏主任写封感谢信。
蒙荷在碧波潋滟中生妈妈的气。
野外生存训练从游泳拉开序幕。旱地动作练了两天,在浅水区扑腾了一天,今天她们就被甘冲英和夏若女用船带到了深水区。对蒙荷来说,水深超过1。7米就是灭顶之灾。她不会水。
输送蒙荷们的,是特支抗洪抢险用的摩托艇,蓝白相间的颜色,艇首很锋利。甘冲英带蒙荷乘的这艘居首,似箭头的顶尖,其余的像雁翎般在两翼展开,组成一个野性磅礴的“V”字飞向库心。蒙荷、小燕这些女兵都着泳装。泳装是统一采购的,好看但花哨,也太露,若在海滨浴场倒是风景线,而在这个水库里,却同危机四伏、不怀好意的凉水形成强烈对比。
小艇艇首高翘飞快前行,把墨绿色的水卷成雪白的沫,溅到女兵们裸露的肢体上,引来阵阵夸张的惊叫。坐在另艘艇首的夏若女也陪着叫。他脚底下踩着几根柳条枝子,不知此物作何用,大概不会是救命的稻草。
蒙荷发现,夏若女当了正式的大队长之后笑声显然多了。成就感对一个军人来说真重要。又不打仗,又不挣钱,又不是所有人都有缘当将军,怎么个个像屁股上点响了炮仗一样,没命朝前冲呢?就为了成就,为了征服成就和享受成就。一个成就被踩在脚下,再向下一个成就冲击,军旅就在这不断的冲击中充实了、缩短了。妈妈当过兵,大约有过成就的体验。当她得知她即将迈向警校亦即迈向警官行列之后,只表示了短暂的惊喜,似乎早在她意料之中,接着就对她提出了下一个应获取的成就——入党。
蒙荷很反感,也很为难。
库心下开饺子了,各艇上男女兵们扑腾扑腾下水,水花和欢呼声跳跃在水面上。净是兴奋和惊恐的头脸,此起彼伏不辨男女。蒙荷正欣赏呢,就见夏若女指着他们几个发呆的喝道,统统给我下去!麦宝动力不足,一闭眼喊了声“不要管我,消灭极限要紧”!做冰棍状扎了下去。夏若女动员时说,憋得慌就是“极限”到了,克服了“极限”,你就畅游吧!夏若女朝小燕逼来,故意把艇踩得跷跷板样摇晃。小燕穿一件湖蓝色带碎花的紧身泳衣,勾勒出身段十分苗条。她被逼上了艇尾,哆哆嗦嗦嚷嚷:“这么深的水不给件救生衣,你要注意噢,是会死人的耶……”柳条枝子早抽过来,她一声惊叫横到水里。柳条枝子又在蒙荷脸前舞蹈,她退到艇尾再无退路,一脚踩空,来了个水面后倒,省用了减震器……她直觉得一水库的水都朝她挤压,抢占了她的鼻子耳朵嘴,她四肢乱刨,心已经堵在嗓子眼,“极限”这就来啦?她听见夏若女喊:“蒙荷,按要领!”刚找着要领,又被小燕一脚踹没了。她闭眼去抓船帮,就觉得两手一阵灼疼,准是柳条枝子抽的,不松手还抽,还抽!她无奈中再次找到要领离艇而去。妈耶,这玩艺是当鞭子使的……
贺东航的伤,果然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头皮被锄背划了一道口子,未伤及颅骨。一头的好头发是剃掉了,伤口缝合后缠了几圈绷带,如果再着点血色,就更像战争大片里的伤兵。苏娅头两天在他那里陪护,喂点水果、稀饭什么的。探望的人一批接一批,每来一伙人都要从头询问,贺东航也要从头叙说,搞得口干舌燥,被看的比看人的还累。苏娅就说给你录盘带吧,再有人来,就先放录音。
见贺东航无大碍,苏娅就回家了。
她爸爸妈妈已经住进了新居。两位老人已经听说了她和贺东航的事,派苏伟到医院看过两次。苏娅说了贺兵的眼睛。妈妈说,还不是你这张嘴到处广播,72岁的老太婆了,自己翻点资料,就被你吹成了专家!雪莲马上更正说,姥姥是72岁差两个月。妈妈笑眯了眼,细腻的鱼尾纹里涌漾着慈祥。爸爸说:“有些领导干部总把自己往小里说,原来咱楼上那个老王,72岁就说了三年,现在成我老弟了。你妈有觉悟,往大处说。”爸爸对新居很满意,说这次北迁累是累一点,但决策是正确的。
爸爸凭窗眺望,连夸这里环境好。
这座楼位于省城的名胜万佛山北麓,以这幢楼为界,再往南就不准再建房子了,所以临窗一望,便把个山林胜景尽收眼底。爸爸祖籍K省,却是成长在大兴安岭林区,妈妈启蒙于杭州西湖东畔,俩人自幼钟爱青山绿水。在工作的几十年里,多数时间是满眼荒漠沙砾,妈妈说把眼都看老了。现在迁往内地,虽说离家都有千里之遥,但这盛夏之中的黄河南岸景色,却也牵动了他们的乡情。
苏娅开始读那封来自南山驻训点的信。蒙荷、麦宝、小燕三人署名,执笔的可能是麦宝。笔画的力度很大,凡笔尖留下痕迹的地方纸都凹了进去,每个字都像刚从油锅里炸出来,滚烫滚烫。
我们是几只小鸟,
折翅了,
是你给我们医好了翅膀。
我们是几只小船,
搁浅了,
是你把我们推向大江。
我们是几棵秧苗,
干枯了,
是你给我们引来了琼浆。
我们是几支步枪,
卡壳了,
是你给我们排除了故障。
大恩不言谢,
回报日方长。
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美丽的太阳!
20天里,这几个战士和夏若女的命运,出现了极为戏剧性的变化。既是那样出人意料,又是那样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