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翻译了作战日记后,情报人员赶忙向武汉报告。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寿诞,取名“天长节”。日本陆、海军航空兵计划在这一天大规模空袭武汉,作为向东海岛国上天皇祝寿的礼炮。可几天前,遵照蒋介石的意思,武汉外围的空军已大部被派出。其中中、苏空军各1个大队原计划轰炸海外三灶岛上的日空军基地,可大雨把他们搁在了南昌。如果到了那一天不能有效地击溃日本空军,武汉的天空不能以中国人的胜利告终,那他钱大钧可没好日子过,那时,蒋总裁可不会管是谁把飞机派出去的。军情似火,钱大钧一面向军委会报告,一面连夜召开空军紧急会议。一封封电报,一个个电话,飞向各处空军大队:“速返武汉!”“火速回汉!”这一切都完后,钱大钧抹了把额上的冷汗,窃窃自语道:“我钱某人可没有诸葛亮的本事,再说日本人懂空城计吗?”4月末,千岛之国日本樱花初绽,春意渐浓。4月29日,虽然只是个星期五,但这一天却非比寻常。当太阳照上东京街头,“君之代”国歌疯狂地响遍全城时,整座城市便被歌声、欢呼声、鞭炮声和噪杂的人声搅拢得骚动不宁。人们早已停下了活计,停下了一切正常的生活,走出家门涌上街头。警察、街区治安员推搡着挤乱的人流,恶狠狠地咒骂着,踢打着。身着戎装的军人三五成群,目光骄傲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在这座城市里,青年男子已不很多了,他们很为自己身上散发着的朝气和力量而自豪。代代木阅兵场,早已搭起了彩台。彩台的两侧,太阳旗插得遍地都是。精心挑选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队员,像一块块整齐的铁板,精神抖擞地立于台前,一双双眼中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身后,市民们拥着、挤着,都想争睹一下大和天神的风彩,当天皇一身戎装,手戴雪白的手套,骑着高头大马步入阅兵场彩门时,国歌大作,欢声如潮,整个阅兵场像爆开的水锅。上千年的天皇制,已把天皇神化了,在普通人眼里,天皇是天照女神派来日本列岛的使者。他具有无尚的力量,能拯救大和民族脱离苦海,奔向繁荣。他甚至连姓氏也没有,神圣的天皇是不能有姓的。他不能苟同于芸芸众生,即使内阁大臣也不例外。他具有无边的权力,
中国空军送给日本天皇的“厚礼”(2)
他可以让他们为他而生,也可以让他们为他而死。裕仁站在台上,看着威严齐整的受阅队伍,听着振奋人心的“卡卡”脚步声,心情激动、豪迈。正是这支军队,正在实现着他历代祖辈都未曾实现的梦想。正是他们,给他带来了耀眼的辉煌,也使大和民族万民子孙顶礼膜拜,更加疯狂。天上,一架架银白色的战机,编织着严整的队形,掠过阅兵场。引来人群一阵阵更加激动的欢呼、喝彩声。裕仁平静的脸上终于现出了笑容,一双眼睛充满赞许。他相信这只离天神最近的鹰,一定会更加凶狠地扑啄敌人,一定会给他和他的万民带来更多的喜悦和胜利的疯狂。中国的抗战首都武汉,也沉浸在一片喧嚣、沸腾之中。满天轰鸣的机声、震耳的枪炮声、穿梭飞舞的机影、枪弹,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交响曲。中国空战史上规模最大的空战激战正酣。满天的机影,漫天的硝烟,炫目的闪光,遮住了蓝天白云,掩住了太阳,日军航空队憋了2个多月,今天一撒手,就把70多架战机投入武汉空战。中国空军在家乡父者面前不敢怠慢,武汉外围中、苏混合编队70多架战机尽数升空。太精彩、太激烈、太悲壮了!武汉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天空中烈焰喷吐,黑色战机令人眼花缭乱地飞舞着,穿梭着……4大队又参战了。几乎每次大的空战,人们都能看到他们矫健的身影。半月前,他们刚刚参加完徐州会战,今日又驰骋武汉上空。李桂丹牺牲后,毛瀛初又顶上来,接替了大队长一职。小伙子虽然年轻,却是个帅才,上任2个月,中国人、日本人都感到4大队这柄剑毫无锈蚀,仍是那么锋利,那么无敌。队员刘宗武向着不远处的战友陈怀民打了个手势,随毛大队长扑向佐世保航空队机群。在南开读书时,他是个倍受姑娘青睐的篮球场上的骁将。球场上冷静、勇猛看来已融入了他的空战技术。来到4大队后,很快他就成了主力飞行员。这个身材魁梧的天津小伙儿显然喜欢在敌机群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像在球场上。
当他扑入日机群,眼望四周一团团“太阳”时,他毫无惧色,轻灵地上下翻飞、左右躲闪,并抓住时机咬对手一口。一架日驱逐机很快在他的枪口下化作一团黑烟、一只火球。“够本了,再打就算白赚。”他心里念叨着,突然,几发子弹打得他座椅背上的护板叮当作响。“嘿,这玩意行!”他乐了,一个小角度急转,把背后下黑手的那架日机让到前面。当日机被他紧紧套住时,他咬着牙骂道:“妈的,该你狗×操的尝尝老子的厉害了!”一串枪弹,打得敌机像是被扭掉了脑袋的乌鸦,向下栽去。
可还没笑出声,险恶的一幕让他们失声惊叫:“怀民,小心!”右下方3000米高度上,陈怀民已被5架疯狂的日机团团围在核心。1分钟前,陈怀民也有所斩获,可他几乎立刻招来了几只红了眼的恶狼的围攻。今天一上天,他就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机身上标志战绩的小星星要有所增加。也许是一颗两颗吧。虽然半月前撞毁日机时留下的腿伤还没好利落,可他感觉不错。他相信,在天上厮杀,有时就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四周扑来日机他看见了,可他丝毫没显出慌乱。前方,大队长毛瀛初也在与五六架敌机周旋着。本来嘛,4大队9架战机闯入佐世保航空队20多架战机的机群,哪有不受围攻之理。可他们既然敢进来,就有办法阵中掏心。陈怀民眉峰紧蹙,清秀的面庞透着一股逼人的杀气,只是唇边渗出的绒毛显示着他的稚气。他才21岁,可脚下却布满残酷的征杀和死亡。他已有3次是从死神手中挣扎着爬出来的,换来的是击落敌机5架的辉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早已死过了。现在不知道什么是怕死。”有一架敌机垫背,他显得更加无所顾忌了。就在他瞄准一架敌机准备射击时,突然机身猛地一震,胸口一阵发热、发堵。他低头一看,殷红的鲜血喷涌出来。他恨恨地扫了一眼那架对他下了黑手的日机,咬紧牙关,拉下围巾捂在胸口。机身在慢慢下坠,机尾冒出的黑烟越来越浓了。满天的枪、炮声,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针了来自地面越来越多的目光。人们忘记了战争的危险,忘记了随时可能从天上落下的枪子炸弹,他们指天跺地,恨不能插上翅膀飞上天空,助心目中勇士们一臂之力,当大而笨拙的日军战机一架架栽向地面时,人群便会发出一阵阵响彻云端的助戚喝彩声。当中国轻巧的小“黄莺”中弹起火,扑向地面时,人群中便是一片沉寂夹杂着惋借
中国空军送给日本天皇的“厚礼”(3)
声,陈怀民人机两伤,引得地面一片叹息。当陈怀民拉平冒烟的战机时,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好样的!快做出去,快退!”“跳伞,快跳伞!”地面上观战的人群挥着手,焦灼地呼喊着。陈怀民却没有听到这声音。他像头被激怒的雄狮,面颊铁青,两眼冒火。他咬紧牙,拼尽力气,猛拉操纵杆,飞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吃力地倒扣着向上翻转了180度,正好与后面扑来的敌机照了个迎面,在意识渐渐模糊的一瞬间,对手那惊恐的双眼闪电般摄入他的大脑……“轰!”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响彻云端。两架敌机化作两团火球,飘向翠绿的大青山,坠向滔滔的长江水。地面上挥动的手臂一时僵在半空,时间也像是停滞了。这一幕是如此意外,如此悲壮,像一阵强大的冲击波,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晶莹的泪眼中,透着震惊和痛惜,闪着骄傲和自豪。第3大队来了,苏联空军志愿大队赶来了,优势的天平开始转向中国一面。日本空军原已绷得紧紧的神经,在陈怀民惊人的壮举中,在中国空军越来越大的压力下,终于承受不住了。轰炸机率先掉头逃窜。一串串枪弹在一阵阵怒吼中泻向天空,飞向敌机。复仇的火光在天空燃烧,飘落的机片在空中横飞。一团火球,一架日本驱逐机中弹起火;一团碎片,一架日军轰炸机凌空爆炸。日机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仓惶间一架接一架被击中。武汉的天空成了日本空军巨大的火葬场。东京皇宫,裕仁疲惫地穿过神殿,走上了通往内宫的林荫道。
皇后远远迎出门,屈身请安。裕仁点了点头,向里走去。外面的喧闹已平静下来,他的心也有些灰黯。他知道是累了,疲劳往往使他心绪烦乱。可他过去总是精力充沛,如今却很容易疲劳。他感到自己的精力大不如前了。“难道人这么快就会衰老?”他心里琢磨着,第一次感到有些事远非他的能力所能及的。像是慢了一个拍节,当东京趋于平静时,武汉却又沸腾起来。
报童又飞快地冲上街道。人们很快便知道了今天具体的战果:空战不到30分钟,日机被击落21架,我方损失战机2架,负伤3架……武汉照例又是一片喧嚣沸腾。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民间,还有普通老百姓,蜂涌着奔向王家墩机场。堆积如山的慰劳品,武汉花店几乎一大半的鲜花,都被送到了这里。欢庆还是那么热烈、那么疯狂、那么投入,可不同的是,今天狂欢的人潮都在相互打听着一个人,一个唯一在空战中牺牲的英雄。大部分观战的人都看到他勇撞敌机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人们很快便在心里牢牢记住了一个普通的名字:陈怀民。抗战名城武汉也虔诚地收下了一个为保卫她而献出生命的年轻人。
从这一天起,陈怀民路便永远地留在了武汉城中。忠魂有灵!
蒋介石亲自迎接中国空军英雄(1)
1942年4月18日,美国陆军航空兵少校詹姆斯。杜立特率领攻击航空队,驾B—25轰炸机,利用日军判断上的失误,成功地轰炸了日本首都东京,引得美国举国欢腾。多少年来,人们都把杜立特称为轰炸日本第一人。其实,早在1938年5月,中国空军第14飞行队队长徐焕升和飞行员佟彦博就驾驶“马丁”轰炸机“轰炸”了日本本土。更独具一格的是,中国空军投下的炸弹,竟是一捆捆花花绿绿的传单,这在当时曾轰动一时,西方报刊将其赞为“文明与野蛮的对比”。蒋介石空袭日本本土的灵感,还是来源于日本人的炸弹。1938年2月的武汉大空战,有几架日机突破中国空军防线,飞入武汉上空,成吨的炸弹倾泻而下,在市区大街小巷爆炸。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刚刚离开官邸,就有两颗炸禅在庭院中间爆炸,大门前几盆蒋介石心爱的兰花被炸得无影无踪,蒋介石从防空洞回来见状,气得暴跳如雷。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机,要空军马上拿出对策。周至柔被逼不过,在蒋介石身旁人员的提醒下,向蒋介石呈上了空袭日本,惩罚日军的方案。蒋介石大笔一挥,签发了命令。空军忙里忙外进入了准备状态。两架“马丁”轰炸机从西南被调到了江北崇山之中,空军第14大队大队长徐焕升率部投入了一个紧张的模拟训练。究竟何时出击为好?用什么炸弹轰炸日本?周至柔虽为空军司令,可他不敢作主,也作不了这个主。去面示委座吧,又怕挨训。他深知老蒋脾气。不请示他,他把你骂得狗血喷头,请示他,有时会斥责你没有主见。亏高参指点,他想起了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主宰空军一切的宋美龄。经宋美龄同意,周至柔的轿车直抵蒋介石官邸。在那间摆设豪华的客厅里,周至柔喝着宋美龄亲自动手泡的一杯龙井茶,颇有点受宠若惊。“根据委座指示,我空军司令部拟定轰炸计划,飞行队集训完毕,待命轰炸日本本上。”有夫人在场,周至柔似乎胆壮了点,一口气报告完了计划。“好好好。”蒋介石连连点头说,“此事宜早不宜迟,你们还是快点行动吧!”“请委座钦定时机,我们一定把炸弹扔在日本人头上!”周至柔啪地站起。在这之前,围绕扔什么炸弹,空军内部也主张不一,有人主张投杀伤弹,炸一炸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也有人主张投定时炸弹,说可以延长惊吓日本人的时间,还有人主张投疑固汽油弹,在日本城市烧上几场大火……“请坐!请坐!”蒋介石态度格外和蔼。这时坐在一劳的宋美龄发话了:“把炸弹扔到日本人头上,固然会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对日本也是一次小小的告诫,只不过……”“不过什么!”蒋介石不知夫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紧接着追问。“日本人野心大得很,进攻中国仅仅是开始。他的空海军主力尚留本土,一旦激怒了他们,会不会引发别的什么呢?再说,把炸弹扔到无辜的平民头上,似乎有点不够人道。”周至柔搞糊涂了,原来夫人是不主张轰炸日本的。他不知所措地点头:“夫人高见,夫人高见!”蒋介石也连声说:“对对,是有点不够人道,是有点不够人道!”宋美龄没有理会蒋介石的话,她转身对周至柔说:“依我之见,不扔炸弹,可以扔传单嘛!”未等蒋介石表态,她就说:“周司令,你就去准备吧,委座选定的时间是19号或者20号,而且最好不要用苏联的飞机。”周至柔倒吸了一口冷气。飞行员拼着九死一生,只是为扔几张纸片,值得吗?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而在这个场合,他只能咬着牙说:“是!”出击时间一定,空军司令部忙得不可开交。宁波栎社机场,成为这次行动首选机场,荷枪实弹的宪兵把住了通向机场的每一条小道。为了迷惑日军。通信部门故意把一些空军准备出动飞机支援津浦线作战的情报让日军破译。而各轰炸机大队也昼夜频频出动……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1938年5月19日。下午3时23分,随着3发绿色的信号弹划破天际,武汉机场两架银白色的“马丁”B—108重型轰炸机怒吼着,一前一后,在跑道上拔地而起。飞在前面的是长机03号飞行员徐焕升,肩负着如此光荣的使命,他的心情异常激动。多么神圣的飞行!这是中国领土被日寇蹂躏以来,第一次发起对日本本土的攻击。也是亘古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跨海东
蒋介石亲自迎接中国空军英雄(2)
征!徐焕升手握操纵杆,两行热泪夺眶而出。4万万5千万同胞的期望,中华民族的重托,他掂出了驾驶杆的沉重。教官司马朝一会儿跑到前舱,一会儿转到后舱。炸弹投掷口设在中间,四周堆着一捆捆传单。轰炸员们正忙着把一捆捆传单塞进弹舱。他瞄了一眼舱外,如絮的白云一团团滚滚而来,那熟悉的山川、原野,袅袅的炊烟,负重的耕牛,如果没有这场战争,那该有多好。前方就是宁波机场了,按上峰指定,司马朝已完成历史使命,飞机降落后他不再前飞,东征日本的重任落在了徐焕升等人的肩上。时针指向了下午5时20分。日军袭扰的飞机由于受航程和燃油的限制,此刻大都已悄然返航。这支神秘的远航轰炸队,正是利用这个战术上的时间差,神不知鬼不觉地降落在出击基地——宁波栎社机场。晚饭后,徐焕升带着轰炸分队队员聚集在起飞线一侧的飞行员休息室,一面等待总部的电令,一面展开大地图,再一次校对航线。23时,电务科长送来汉口急电:可以出击,祝一切顺利!23时20分,徐焕升等8名壮士来到起飞线。黑暗中,没有谁发出指令,8个人齐刷刷地排成一列,遥对西方发出庄严的宣誓:“为吾中华,抗日救国。飞渡重洋,远征三岛。以吾神鹰,警告日寇,唤醒人民,制止战争。效忠领袖,虽死无怨。”8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8颗炽热的心合着同一个节拍跳动。23时48分,跑道两边的草丛中,突然亮起了杏黄色的跑道灯。“起飞!”随着耳机里响起指挥员的命令,2架巨鹰呼啸着扶摇直上,消失在遥远的夜空。夜幕下的江城武汉,由于实行战时灯火管制,几乎看不见几盏灯。汉口空军临时总指挥部的大门口,陡然增加了1个班岗哨。
深夜23时50分,3辆黑色的小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空军总指挥部门口。中间1辆车里,走下全身戎装的蒋介石。等候在门口的周至柔啪地一个立正,“委座好!”蒋介石点点头,沿台阶步入正厅。二楼会议室里灯火通明,长方形的会议桌上,中央党部的各处要员全部等候在此。“蒋委员长到!”大厅外响起了1个长长的口令,军政要员一个个起立,目光注视着那扇打开的侧门。身着军用披风的蒋介石走进会场,“打搅了诸位的好梦,对不住啦!”他边说边笑着招呼大家坐下。隔壁房间里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