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根据地扩大,接受空中补给的可能性越来越现实。第二轮已经可以运点不属于紧急、但却同样重要的东西了……比如这收音机。
空运来的上百台收音机,把各根据地用看不见的电波紧密连在一起,结成了真正的铁壁铜墙!这无形的力量,比起那些有形的武器来,难以计算它的价值。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纵情歌唱……
自由之神。这是不是我们的神呢?
彭德怀默默想着。
长期艰苦的斗争,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从残酷的阶级压迫、民族压迫之下,争取自由和解放么?
对于此刻的中国人民,还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
于是,从不唱歌、自称〃毫无文艺细胞〃的彭老总,禁不住跟着窗外的旋律轻轻哼起来。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山深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叫它在哪里灭亡!
(168)
不过彭德怀并没有被冲昏头脑,让他糊涂可轻易办不到。
阶段总结会上,彭总铁板着那张指战员熟悉的黑脸:
〃这一轮得手,主要是这次装备的迅速改善,使部队战斗力陡然增加,而完全出乎敌人意料。但在具体作战部署和战术运用中,还缺少可圈可点之处!
〃短期胜利,尚不足以扭转整个战略态势。哪个也不许翘尾巴!
〃美国佬为啥给你东西?为的让你打好仗!吃饱了你得卖力气!你以为白吃白拿吗?那是租借,将来要还的!就算白给咱也不好意思!
〃咱说是百团大战,实际歼敌规模多数还是中队小队一级的;整体出击次数也不够多!如果敌人清醒过来,定会实行反扑。情报表明,日本关东军正蠢蠢欲动,准备南下!各部队,要尽快落实反击措施!
〃战斗,只能说开了个好头,今后仍然要做长期艰苦斗争的打算!〃
彭总明白,那边,一批重要角色还没亮相呢。
(169)
重庆。曾家岩。德安里101号,委员长官邸。
国府和委座本人,面对一系列突变,又惊又怒又喜。
惊的是,八路军居然在敌焰正旺之际,有实力发起反攻,并取得战果;
怒的是,美国竟然背地里向中共提供如此规模的援助;
喜的是,日本终于被迫取消了那个咄咄逼人、攻占重庆的〃5号作战〃计划!把战争矛头指向共区和北方,国府可以喘一口气,不必考虑再次迁都了。
10月2日,作为罗斯福总统特使的美国共和党领袖温德尔·威尔基的到访,和他那无可置疑的善意,使蒋委员长几次压下心头的愤懑。
10月9日,英美政府宣布:愿与重庆国府谈判,废止各项对华不平等条约。※
10月10日,美国费城独立厅的自由之钟,为中华民国31周年庆典,而奏鸣31响钟声。向苦难深重而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遥致祝贺。 ※
是日,重庆举行国庆大典。
蒋介石宣布:〃我国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束缚,至此已可根本解除。国父废除不平等条约之遗嘱,亦完全实现。我国同胞,自今日起,应格外奋勉,自强自立!〃 ※
美国舆论认为:承认中国是反法西斯强国之一,其最大价值在于对世界人民起到鼓舞士气和政治上的影响。※
※上述四点均为史实。
同时,白宫宣布了对中国政府七亿美元贷款的援助计划。
……十多天里,面子给的不可谓不足,实惠也不可谓不多。仅废止不平等条约一项,国父就为之奋斗一生而未果……蒋介石不免叹息、彷徨。
这些示好的举动,加上那些战果中国过去对日作战中,前所未有的、实实在在的战果……使委员长无法马上发泄对美国〃偷偷援助〃共产党的不满。
于是作出一系列看来很矛盾、实则符合自身逻辑的举动:
《双十节文告》中,他表彰了〃第18集团军近来的神勇作战〃;
但回官邸,又把刊登《文告》的报纸撕得粉碎,摔给秘书陈布雷。
公开场合,谈到八路军,委员长承认〃他们还是抗日的。另外,多少改变了过去'游而不击'的一些作法〃。
但私下,戴笠少将被校长骂得狗血淋头,因为对延安的动作居然一无所知。
戴笠勉强提供一份调查报告:
春季里,在陕北某油矿,曾发现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两职员的一般性到访;也曾收集到美国某位退役军人打算以〃陈纳德式志愿人员〃方式参加八路军的传闻。仅此而已,都缺乏更具体的掌握。
对于校长的严厉质问〃是军统,还是饭桶?〃戴笠无言以对。
同时,〃总司令〃还解聘了他的〃欧文先生〃拉铁摩尔的委员长顾问职务。※
※史实。
(170)
对于威尔基先生可能担任下届美国总统的前景,蒋委员长开始想入非非:
还有两年,这位健康爽朗、在国内呼声颇高、对中华民国颇有诚意的共和党领袖,能否入主白宫呢?
这一点,值得期待。
国民政府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和阅兵式,举行了一系列宴会、酒会和午餐会,参观学校、工厂和军事演习,领导人之间还几次促膝长谈。
威尔基先生则热情邀请蒋夫人宋美龄正式访问美国。
根据委员长夫妇的要求,威尔基在重庆期间两次会见了陈纳德准将。※
喜欢对当权者施加影响的陈纳德将军,抓住这个机会,推出他的空中作战计划说美国只要能给他105架新式战斗机,30架中型轰炸机,在最后阶段再给他12架重型轰炸机,他能够在〃半年或者至多一年的时间内,有把握摧毁日本空军并打败日本〃当然事后证明这是说大话。
威尔基要陈纳德把他的想法写下来,表示可以把信直接转交总统。陈纳德激动得浑身热血沸腾。※
罗斯福对陈纳德的信感兴趣,信中的高度浪漫主义适合他的胃口。报纸上也有不少关于〃飞虎队〃辉煌战绩的报道;因此,总统愿意采纳陈纳德那要求并不高、有点离奇的建议,或许这小小代价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况且他已抱有撤换史迪威的念头。只是没有替他想好去处因为这个乔的能力不弱,而且背景也不简单,处理不好,会伤害到一批重要的人。
罗斯福于是又把陈纳德的信转给陆军部。※
※上述三点均为史实。
(171)
温德尔·威尔基离开中国前夕,一个戏剧性的细节使访问达到高潮。
日本对于关东军新京机场被炸,一直讳莫如深,严格控制报导。与此默契的是,美国方面为保守下一步作战和运输机密,也没有过早发布官方消息,而是以〃传闻尚未加以证实〃之类的措辞来处理。
新闻媒体感到一头雾水,众多记者打探纷纷,更增悬念。
得到授权后,在重庆告别时的记者招待会上,威尔基宣布了空袭长春日本关东军航空兵的胜利消息,以及英雄领队杜利特准将的名字。
他风趣而有针对性地说:
著名的杜利特将军已经改名,现在叫做〃杜·摩尔〃(Do More〃有所作为〃之意)。
这引起哄堂大笑和广泛报道。
免不了又有人问到了起飞地点。威尔基回答说:关于这一点他从不过问。但据他所知,总统一直认为,那都是从某个〃香格里拉〃起飞的。
日军大本营则对此持〃默杀〃态度,不予置评。
(172)
1942年10月6日,美、英、苏签署第二轮援助议定书。
议定书中重新核定了〃余量分流〃和〃反租借物资〃秘密条款,反复磋商之后,对华北援助量增加了一成。
几天前,尚不知情的蒋委员长也再次提出增加〃驼峰航线〃运输量的要求。10月12日罗斯福答复,同意向中缅印战区再增加265架战机, 100架运输机,以保证运输量每月达到5000吨。
趁此机会,史迪威热忱敦促蒋介石,着手缅甸战役,以开辟援助之路。
他给蒋送去了蓝姆迦训练、演习的电影记录片。这使蒋心情大为好转,于是授予史迪威指挥驻印军全权。
关于反攻准备,《刚烈将军》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史迪威的目标是,1943年1月发起反攻缅甸战役之前,在印度建立两个齐装满员的陆军师和保障部队……到1942年底,中国驻印军达到3。2万人。
新38师和新22师,每师辖3个步兵团,3个炮兵营,还有工兵、辎重、通讯营及配属分队。炮兵团36门105毫米榴弹炮;迫击炮团48门150毫米重迫击炮;汽车团400辆载重汽车。成为一支火力凶猛,机动性强的战役突击部队。
整编并不一帆风顺。史迪威了解旧军队中虚报冒领、克扣军饷'吃空额'等腐败。为杜绝弊端,他建立〃补给到连,供应到人〃的保障体制,坚持集体点名方式,直接把津贴发到士兵手中。这受到基层欢迎,一些军官却耿耿于怀。
罗副总指挥要求,由他来〃总领〃官兵45万卢比的军饷,遭到史严词拒绝。在史迪威坚持下,蒋调走了罗卓英。
虽然英国对于反攻缅甸的消极态度让人懊恼,但史迪威中将已经重新燃起收复缅甸的热望。
这期间他多次飞越驼峰航线,奔波往返于中印之间,希望促成中美英各方合作。他在日记中写道:
〃由于所有人都说不可能,我更要努力把它办好!〃
这就是乔。就是他那顽固、执著而不可征服的意志。
(173)
这期间,世界上发生了几件大事,都足以影响战争进程:
10月23日,经过充分准备后的阿拉曼战役在埃及打响。
11月8日,盟军在北非成功登陆。
11月底,苏联红军对斯大林格勒的大反攻开始。
战局向不利于轴心国方向发展。
这期间东方也有几件不大不小的事,同样影响着战局。
11月1日,日本内阁设立〃大东亚省〃专司〃共荣圈〃建设。
11月中旬,日本在瓜岛危机中,为了充实关东军受损的航空兵力,无法向南洋派出更多飞机。
同期,度过危机的苏联,开始抢运太平洋沿岸积压物资。远东增开了数十对列车。并向华北再次提出劳工要求。
11月里,八路军第二次〃百团大战〃如火如荼。
(174)
东京。大本营。
日本诸多原定作战方案被打乱。大本营的最新认识是:敌人在华北!
为此匆忙取消了酝酿半年、大举进攻重庆的〃5号计划〃。日本国内报纸上一片〃报复罗刹国〃、〃严惩八路军〃之声。
冈村大将被迫作出辞职姿态,还没有获得批准。
东条英机首相召集了内阁会议,外务省向苏联提出严正抗议。但是各种针对苏联的作战计划,经研讨之后都被否决。最基本的理由是,现在缺乏空中掩护。
可行的方案是:围剿纳兰山根据地。
大本营决定,派出两个师团包头的第3战车师团、和关东军第25师团以及驻张家口的第2混成旅团,要求于11月底前在集宁和太仆寺两地集结完毕。
原准备加强南洋的3个师团,暂缓派出,转而参加〃北支那平乱〃。
同时,指示〃梅机关〃负责人、前参谋本部中国课课长影佐祯昭少将,抓紧针对重庆政府劝降的〃桐工作〃。
南太平洋方面,日本争夺瓜达卡纳尔的努力,只能提前放弃。
澳大利亚再也没有被入侵的担忧了。
(175)
昆明。巫家坝机场。
11月上旬,史迪威做了一件事,为此埋下了他和蒋介石最终分裂的种子。
华北战局的热辣,和潜在的危险,引起史迪威每天关注。
两位老朋友某种意义上也是他十分赏识的下属卡尔迅和泰勒,在报告中传达的信息是:他作为中国战区的盟军参谋长,有必要亲赴华北来看一看。
于是史迪威向马歇尔发出电报。
马歇尔回电认为,为确保纳兰基地和初见成效的〃S&L〃运输线,同时也是确保对日作战的势头,肩负中国战区责任的史迪威,有权监管华北战场。
而总统因为忙于国会中期选举等事务,还没有明确授权他去。
史迪威受到鼓舞,在两次电报征询蒋委员长意见、而蒋未置可否的情况下,采取了独断独行的做法。
他直接从昆明巫家坝机场起飞,经西安,飞到了纳兰基地。但为避免敏感问题,他刻意没有选择降落延安,或者山西的八路军总部。
但是蒋委员长仍然极为不悦。只是由于史迪威近日印度练兵有成,在记录影片中,大元帅看到自己的部队几个月来,确已得到空前的装备和训练,这份功劳,实在不好马上抹煞;因而他只得略加克制,隐忍不发。
罗斯福总统专门写信,向蒋说明:华北战场那里,毕竟也有美国利益。
11月14日,蒋宋美龄出访美国,罗斯福还从万里之外派来专机。 ※史实。
(176)
草原。纳兰香格里拉基地。
11月10日史迪威到达时就得到情报:日本装甲部队正向察哈尔集结。
此前,卡尔迅带领一支小队,已于11月上旬空降苏北和沂蒙山地区,以便开发那里的作战潜力,研究考察如何对这一地区进行空运支援。
接替卡尔迅的泰勒上校,得到了马歇尔将军关于〃尽快加大这条高效率线路的运量!并做好反装甲作战准备〃的指示,随即着手,在纳兰基地囤积装甲力量。
为此组建了装甲大队,并多方筹集装备。10月从美国启运的几船坦克、装甲车于月底到岸。
但其中30辆有威力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又被苏联截留。理由是:中国战场,轻型坦克已足够;而对血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来讲,这些〃谢尔曼〃会有帮助。
争执、抗议是无效的。
笑嘻嘻的苏联人送来一批远东军区淘汰的老式〃波特(BT-7)〃坦克和反坦克枪,说它们参加过哈勒欣河战役,打败过日本人。为显示公平,苏联人还给予了一定数量补偿。
泰勒上校考虑到日军装甲战力近年没有明显改进,无奈接受了这种交换。
〃波特〃坦克的一个优点是速度快。但乘坐条件…以美国眼光看,极为恶劣。没有无线电通讯,座舱狭小闷热、减震不良、颠簸剧烈。……好在中国士兵没人提出意见,毫无怨言地用它们开始了训练。第一次接触坦克的八路军,坦然认为这已是先进武器。
泰勒没作过多解释,但心里有种内疚。据装甲兵教官杰克报告:操作简单的苏联旧式坦克反而能让中国新坦克手较快地熟悉掌握,也便于自己动手维修,泰勒的负疚感多少减轻一些。
装甲大队1100人,包括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28辆、M-8〃灵提〃(也叫灰狗)轮式装甲车40辆、和苏联〃替换〃来的旧式装备BT-7野战坦克36辆,和十几辆安装了57毫米反坦克炮的美式〃T48〃(Su…57)半履带歼击车等。等。
共编为五个中队,另有反坦克炮兵和工兵中队。史密斯中校任大队长,八路军方面许光达上校任政委。
(177)
纳兰基地专门为史迪威中将组织了一次演习。
观察了装甲兵的训练和装备后,史迪威实话实说:状况不能令人满意。
火箭筒操作还基本合格,但坦克战术使用上完全没有章法,协同有问题,射击不准确,整体力量的准备也远远不够。
泰勒也不含糊,当即明确向史迪威请示:敌情严重,请求增援。并提出一项〃特别〃建议,两人一拍即合。
史迪威随即向留在印度的参谋长赫恩准将发电,要他火速分批空运那里的美军装甲兵300人、60个车组赶到纳兰基地。并投入战前紧急训练。
史迪威还与泰勒亲自飞赴赤塔,与苏联人交涉。
他用增运20架苏联人最喜欢的P-39〃飞蛇〃战斗攻击机的承诺,交换了积压在赤塔的16辆〃格兰特〃中型坦克。
苏联人不喜欢〃格兰特〃这种难以对抗德国战车的高大笨重的美式坦克。因为它有6名乘员,所以给它起了个绰号〃六兄弟的坟墓〃。
但泰勒认为,多炮塔的〃格兰特〃在北非表现还不错。在这里,它足以对抗日本的薄皮坦克了。
在这时期美苏中三方物资援助及运输活动中,这是一次典型的〃互利互惠〃式交易苏联享有着优先选择权,但也作出必要妥协。
这一模式持续了相当时日。
史迪威还提出一项重要建议:
向驻在内蒙河套五原地区的傅作义部第7集团军※、陕北榆林地区的邓宝珊部第21集团军,以及山西新军续范亭等部,提供装备援助,以争取他们对〃纳兰保卫战〃的支持,从侧后对日军予以牵制。
※为方便读者,此处取1938年番号。
了解中国情况的史迪威,早在1935年就对傅作义发起的〃绥远抗战〃记忆犹新。那时他就认为傅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既有胆量抗日、作战又有章法的优秀将领之一。原籍山西的傅,又让史迪威增加一份亲切感自己的汉语就在山西省练就。把他们这些抗日力量纳入〃租借法案〃的受援对象,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