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瘛毖怪坪退鸷Φ娜嗣潜硎就椋苑磁颜庵帧熬瘛辈⒄∪松鹧系娜嗣侨惹榭隙ā�
  1932 年高尔斯华绥以此书的杰出叙事手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7 年英国广播公司将《福尔赛世家》拍成电视连续剧,获得巨大成功。
  《米德尔马契》
  (英国)乔治·艾略特(1819~188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年汉译本,上下两册,项星耀译。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女作家。她为人熟知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发表于1860 年。《米德尔马契》(1871~1872)是她的另一部著名小说。本书除序言和尾声外共有8 章,通过叙述富于理想的米德尔马契市市长的女儿罗莎蒙德嫁给书呆子式的利德盖特后的不愉快生活,对英国中部地区每一阶层都作了细致的描写。
  哈佛大学教授科林·麦卡德尔说,这是“一部重要的不朽的小说,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著作。我还记得我放下这本书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勉强以及在我重新拿起它、预测到某个更大的灾难将降临到我喜爱的人物身上时所产生的不安。它也许没有改变我的生活,但它肯定丰富了我的生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英国)劳伦斯(1885~1930)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修订重版汉译本,饶述一译。
  劳伦斯一生都在写研究男人和女人之间关系的作品。在他眼里,性是人个性的最终体现,性经历是健康和幸福的起点之基础。他的许多人物都在寻找这种生命奥妙的经历中找到他们的幸福或是痛苦的归宿。《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关于性理论最完整的图示。他在这部作品中对性的问题与工业文明、健康人性的内在联系作了哲学化探讨。他愤然于文明对本性的摧毁性扼杀,对人类正常性生活给予的抑制和漠视,他乞灵于性,让性的张扬为世界提供绚烂耀目的生命。并且,他认为拯救西方文明没落的根本途径在于人性返璞归真的完满实现。
  劳伦斯在自己40 余年生活历程中,给世间留下独具生命力的丰饶著述。
  他是小说家、诗人、剧作家、随笔作家、批评家及画家。他的作品既开启着性爱世界生活中浑浑噩噩的人类,也遭逢着生命世界中的围堵查禁。但劳伦斯有着坚定信念和明确目的,即改进人类,让生命的欢愉与激荡在人群中复苏。熟悉他的阿道尔·赫胥黎写道:“无论如何,他是属于另一层次的人。”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英国)柯南道尔(1859~1930)
  群众出版社1979 年汉译本,丁钟华、袁棣华译。
  该书是一部为世界各国读者熟悉和钟爱的侦探小说。主人公福尔摩斯尽管是一位虚构的私家侦探,但他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并且演化成所有优秀侦探的“代名词”。全书描写了福尔摩斯一系列的探案经历,包括68 个故事和4 个中篇。离奇曲折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悬念丝丝入扣,无懈可击的逻辑推理,令人惊叹的结局深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福尔摩斯迷”。
  作者柯南道尔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期间喜欢文学,尤其是侦探小说,并不断投稿。他的这部作品不少取材于自己的医学生涯,并把人类观察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发挥到极致。
  这部影响长久而深远的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今天在贝克街(书中福尔摩斯寓所所在地)专门有工作人员收集世界各地读者给福尔摩斯的来信,福尔摩斯永远活在读者的心中。
  《艰难时世》
  (英国)狄更斯(1812~1870)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年汉译本,全增嘏、胡文淑译。
  该书是狄更斯于19 世纪50 年代所写的一部以劳资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力作。故事发生地点焦煤镇是虚构的城市。但它具有英国工业中心的典型特征
   和骇人听闻的贫富不均现象,是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缩影。
  《艰难时世》深刻揭露并批判了自由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观点和“事实哲学”的理论及危害性,反映了工人的生活和斗争,揭示了劳资双方冲突和对立。这些都决定了这部作品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进步性,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难怪卢那察尔斯基说:“这部小说是当时资本主义在文学中遭受的最有力的打击,也是它一般遭受的最有力的打击之一。”
  《双城记》
  (英国)狄更斯(1812~1870)
  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年汉译本,罗稷南译。
  此书是狄更斯重要代表作之一。这部历史小说以法国革命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前夕封建贵族对农民的残酷迫害。它描写了19 世纪后半期发生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这两个城市的事件。由三个互相交织的故事组成:一个是正直善良的医生梅尼特因揭露艾弗蒙特侯爵残害农家少女的罪行而蒙冤入狱的故事;一个是梅尼特的女儿露希和艾尔蒙特侯爵的儿子代尔那曲折的爱情故事;一个是被害农家少女的妹妹及其丈夫得伐石参加革命而进行复仇的故事。
  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学史上直接反映18 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杰出作品。
  《天路历程》
  (英国)班扬(1628~1688)
  上海译文出版社汉译本,西海译。
  中世纪的时候,将人的一生比作朝圣之旅非常盛行,因为朝圣是当时表达宗教虔诚的普遍方式。《天路历程》叙述了“基督徒”从“毁灭之城”走向“天国之城”一生的艰难历程。他在赴天堂的途中所遭遇的挫折和灾难正是每一个普通人在世界上面对的生活实况。西德尼·李爵士称它为清教主义史诗一点也不为过。班扬在书中展现了自己根深蒂固、毫不动摇的宗教信仰。为此他曾付出沉重代价,屡遭逮捕,《天路历程》2/3 成稿于狱中。
  该书用“虔诚”、“希望”、“柔顺”、“顽固不化”作为人物名字,鲜明代表了各自的个性。生硬的宗教道理融化在生动的故事中,再现出丰富的人生,使它成为英国小说之先驱,在300 年后的今天仍极具可读性。此书先后被译成100 多种方言和文字出版,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爱玛》
  (英国)简·奥斯丁(1775~1817)
  1982 年广西漓江出版社修订重版,刘重德译。
  在该作品里,作者通过三对情侣曲折跌宕的爱情故事,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既要趣味相投,又要门当户对,才能各得其所。该小说被认为是作者艺术上和思想上最为成熟的作品。
  简·奥斯丁作品天地尽管狭小,题材也仅限于她所熟悉的“有闲中产阶级生活”,但她笔锋单纯简练,语言炉火纯青,故事引人入胜,描写真实细致。正如与她同时代的小说家司各特所盛赞的,她具有“描写平凡生活中的事件、感情和人物的天才”。美国文艺评论家威尔逊还将她的文学声誉与莎士比亚并列,足见她文名之盛,影响之广。
  《儿子与情人》
   (英国)劳伦斯(1855~1930)
  1986 年花城出版社出版,何焕群、阿良译。
  《儿子与情人》呈现了一个人生角色全部倒错的故事。在莫富尔的家庭中,儿子与父亲处于对立紧张状态,对母亲则扮演着温情的情人角色。而母亲对儿子的固恋,使儿子的人格发生分裂,使他两次恋爱都没能进入现实情境,要么导入纯精神的宗教形式,要么陷于纯肉欲的索取。主人公保罗,一个青春萌动极富生命力的男子永远完不成灵与肉的完美交融。
  劳伦斯少年时代深受母亲影响,过分依持母亲溺爱,在该作品中巧妙刻画出来。因此这部作品也体现了作家对一种精神和情欲完美共存的婚姻关系的执著寻求。
  《化身博士》
  (英国)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生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年出版,赵毅衡译。
  这是一个幻想故事。医生吉基尔苦于自己的双重性格:他在平时有一个循规蹈矩的好人形象,但是心里时常还活动着种种邪恶的念头。他在实验室里经过长期实验后创造了一个专门体现他恶劣品质的活人,并称之为海德先生。吉基尔想借此将善恶完全分开,从而摆脱自己性格上的痛苦。但是这个变态的恶人海德干下了一连串的坏事,直到杀人。吉基尔凭着他发明的药品能够任意化为海德,然后又回到人人尊敬的医生躯壳里来。然而,越往后,他越长久地违反心愿,停留在海德的形体里,也就越发不能摆脱他所创造的丑恶可憎的另一个自己。绝望之下,他服毒自杀了。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深刻怀疑人是否能有表里如一的人格,怀疑英国社会无数“规矩”、“可敬”的代表人物在外表面貌和道德品质之间是否表里一致。
  《荒凉山庄》
  (英国)狄更斯(1812~1870)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年8 月汉译本,黄邦杰译。
  法是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因而也往往是有社会正义感的作家在创作中抨击的对象。在《荒凉山庄》中,狄更斯把大法官庭当作世上一切不正义、不合理事物的化身。所谓大法官庭,又称正义法庭,实际上是英国司法机构的一部分,它是专门承办有关遗产、契约方面的纠纷,公然保护贵族特权的工具。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庄迪斯遗产案。这一悬案经历数代,多少人因妄想继承遗产而破产,主人公卡斯东也成了这个悬案的牺牲品。小说刻画了靠悬案过日子的律师,专门探听隐私、进行敲诈勒索的家庭法律顾问等。对英国司法体系的揭露和抨击构成作品的主要内容。
  《利己主义者》
  (英国)梅瑞狄斯(1828~1909)
  乔治·梅瑞狄斯是伟大的英国诗人兼小说家。在他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为我们留下了20 多部小说、10 多本诗集和大批论文。较著名的小说有《理查·弗浮莱尔的苦难》、《彷徨中的戴安娜》。诗作有《现代爱情》和《大地欢歌》等。《喜剧论》则是他的美学著作。其中《利己主义者》被认为是他小说杰出的代表作。至今仍是大学文科研究英美文学的必读书。在这部卓越的长篇小说中,梅瑞狄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形象威洛比·帕特恩爵士。作者认为恋爱时期是利己主义暴露得最充分的时期,因此他集中精力从各个角度刻画了威洛比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的利己主义,
   并通过利己主义者自我毁灭的结局揭示了利己主义的危害性和自己的批判态度。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像威洛比这样深刻的利己主义典型在世界文学利己主义者形象画廊中应该是名列前茅的。
  《匹克威克外传》
  (英国)狄更斯(1812~1870)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年,蒋天佐译。
  《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匹克威克先生等人游历的见闻,反映了英国19 世纪广阔的社会生活,解剖了贵族、地主、资本家、政客、军人等上层人物的丑恶生活和肮脏灵魂,抨击了资本主义的法律、司法制度和监狱等上层建筑的虚伪和腐朽。作家还以深切的同情为受尽苦难的下层善良人民发出了沉痛的呼吁。
  作品最大的特色是轻松、幽默。这部作品使狄更斯成为世界公认的幽默大师,描写“带笑的哭”的艺术天才。
  矗立于19 世纪文学高峰上的英国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正是以《匹克威克外传》开始蜚名文坛。
  《项狄传》
  (英国)L·斯特恩
  此书全名是《特·项狄的生平与见解》(1759~1767),为英国L·斯特恩所著。其明显的散乱结构出自丁洛克的“构思联想论”。这部作品开20世纪心理小说中的内心独白手法的先河。斯特恩在书中将一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小说情节主要是由人物的对话而不是仅仅由其活动构成。
  《小杜丽》
  (英国)狄更斯(1812~1870)
  《小杜丽》以伦敦的负债人监狱马夏西监狱为背景。女主人公小杜丽的父亲因破产长期被关在狱中。小杜丽在狱中出生、成长,心地善良而富于牺牲精神。她温顺地伺候父亲,靠缝纫赚来的微薄报酬资助姐姐和哥哥。在亚瑟·克伦南姆等人的帮助下,杜丽一家被证明是一笔巨额财产的继承者,全家终于脱离了马夏西监狱。亚瑟后来因投资受骗而破产,也被关进马夏西监狱。小杜丽闻讯后赶到监狱中悉心照顾他,最后两人结婚,得到了质朴的幸福。
  《月亮与六便士》
  (英国)威·萨·毛姆(1874~1965)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年汉译本,傅惟慈译。
  毛姆是20 世纪英国作家,诞生于巴黎,10 岁时父母双亡,由当牧师的伯父抚养。他曾学医6 年,但其兴趣在于文学。他在学医期间系统阅读了英、法、意和拉丁文学的主要作品。同时学会了像临床解剖那样审视生活,分析人物。毛姆交游广泛,著作丰富,主要以4 部小说闻名于世,即《人生枷锁》、《大吃大喝》、《刀锋》和《月亮与六便士》。此书是毛姆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生平为素材的又一人生探索。主人公里特里克兰德厌倦了所谓西方现代文明,尽管年过40 岁,但终于发现自己心灵对艺术的追求胜过了人生一切欲求,于是他抛弃了舒适优裕的环境,体面的家庭,远涉重洋,孤身来到南太平洋中的塔希塔堤岛上,与当地土著过着那种纯朴原始的生活。新的生活激发起他创作冲动,使他的艺术才华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虽然画家受尽麻疯
   病的折磨,肉体淹没在无人知晓的荒凉小岛上,但他的作品却撼人心魄,永留人世。
   三次推荐书目49 批邮票拍卖非洲田园故事(英国)托马斯·平钦舒雷那艾凡赫官场病(英国)司各特(英国)帕金森巴黎的房子赫尔堂二十年
  (英国)伊丽莎白·鲍恩(1899~1973) (英国)亚当斯女士)
  巴切斯特塔(英国)安东尼·特罗洛普(1815~1851) 巴塞特的最后纪事(英国)安东尼·特罗洛普(1815~1882) 比格尔医生的结局卡罗萨从深处(英国)王尔德大洋国(英国)哈林顿大遗产(英国)狄更斯(1812~1870)
  丹尼尔·德龙达乔治·艾略特到灯塔去(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 道林·格雷的肖像(英国)王尔德
  三个几尼(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 圣诞节(英国)W·萨默塞特·毛姆特雷斯特安·薛迪(英国)史特恩(1713~1768)
  天地一沙鸥李察·巴哈我们共同的朋友(英国)狄更斯(1812~1870)
  沃特兰(英国)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荒谬的自然史伊文斯皇家猎宫(英国)司各特吉姆爷(英国)康拉德迦茵小传(英国)哈葛德卡斯特布列吉市长(英国)汤玛斯·哈代(1840~1928)
  看守(英国)安东尼·特罗洛普拉克伦特堡(英国)玛丽亚·埃奇沃恩玛丽·巴顿(英国)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
  曼斯菲尔德花园(英国)简·奥斯丁摩尔·弗兰德斯(英国)笛福诺斯托洛摩(英国)康拉德(1857~1924)
  蝇王(英国)威廉·G·戈尔丁尤斯达丝的钻石(英国)特罗普远大前程(英国)狄更斯众生之路(英国)勃特勒(1835~1902)
  自己的位置(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 最佳小说集(爱尔兰)肖恩·奥法莱恩
   伍德夫人的各种小说作品及其他(英国)伍德夫人(英国)马克斯·比尔博姆爵士邪恶的躯体(1872~1956) (英国)埃夫林·沃(1903~1966 作品选)
  印度之旅(英国)拉迪亚德·吉卜林(英国)佛斯特(1879~1970)(1865~1936) 


4。法国小说 
  法国小说排行榜
  红与黑(15 次)老实人(5 次)
  包法利夫人(12 次)巴黎圣母院(4 次)
  悲惨世界(12 次)三个火枪手(4 次)
  高老头(12 次)茶花女(3 次)
  约翰·克利斯朵夫(9 次)蒂博一家(2 次)
  追忆逝水年华(7 次)局外人(2 次)
  巨人传(6 次)克莱芙王妃(2 次)
  欧也妮·葛朗台(6 次)曼侬·莱斯科(2 次)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集(6 次)萌芽(2 次)
  基度山伯爵(5 次)
   首批推荐6 本
  《红与黑》
  (法国)司汤达(1783~1842)
  上海译文出版社汉译本,罗玉群译。
  本书是19 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主要反映了法国19 世纪20 年代,特别是1824~1830 年间查理十世反动王朝的上层社会生活和阶级矛盾。书名中的“红”指的是红色的将军制服,“黑”指的是教士的黑道袍。小说主人公原来打算不穿上红色的将军制服就穿上教士的黑道袍,当大主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