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的他,霸道,却又温柔无比,迫切的同时。更委婉而细心,生怕弄疼了自己。
他若是心里没有自己,又岂会表现出对自己的在乎?
咬着粉唇,瑾言“嘤咛”一声。双手捂着发红的脸颊,竟是浑身烧烫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感觉自己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脑中哪怕只是想起南华倾的样子,心都会跳动地无比剧烈,反复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似的,怎么难以平静,难以冷静!
。。。。。。
很怕被潜伏在暗中的暗卫发现自己的一样,瑾言站起身来,迅速将美人图折好放回了信封,又一把将白玉石桌上的几本书揽入怀中。几乎是小跑着,赶紧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寝屋之中。
关上门,确定无人看到自己的窘态,瑾言这才松了口气。
将信和书放到了屋中的圆桌上,却忍不住。又取出了信,将《观书》这四个句诗词看了又看,念了又念,直到觉得嘴唇有些发干,才自顾倒了一杯温茶,润了润喉咙。
咬着粉唇,瑾言总眼前这封信。还有那一副描画自己的小像,还有这一叠书,都美好地不像是真的。
而事实是,这些都出自于以冷漠凉薄著称的南华倾,瑾言更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南华倾虽然是自己的夫君,但他那个人。莫瑾言尽管并不算十分的了解,却也知道,他是一个不拘小节之人,更不会在意这些微乎其微的小细节。
可就是那他,竟会悉心地找出自己经常翻看的书籍。然后书信一封,再附上一张小像,专程让内务府给自己送过来,他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呢?
不敢细想,瑾言深吸了口气,然后将书信和小像都收到了书案上一个黑底描金玉兰的木匣子里,这才坐回了桌边,一口口地喝着梅露香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要再去猜想南华倾到底是何用意。
。。。。。。
第二天,天刚亮,南华倾还没来得及用早饭就又来到了清一斋。
从水月庵回归之后,南华倾的心境总也平静不下来。虽然尉迟如歌是自作自受,但总归与自己有些千丝万缕的干系,想完全撇清,也不太可能。
而且南华倾发现自己的年纪越大,似乎心就越软了,换做是八年前的自己,对待这样的事情,根本丝毫不会留情面。大不了直接送尉迟如歌回尉迟家,哪里会像现在这样花费心思送了她去水月庵呢。
避人耳目,其实是最难的,更别说还得专程调派两个暗卫去守住水月庵,本来京城之内暗卫的人数就不多,少一个两个,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样轻松。
走出西苑,南华倾抬眼看到被掩映在葱葱山林中的清一斋,下意识地,脚步一挪,就径直往后山而去。
拂云和浣古发现南华倾的动静,对望一眼,也赶紧提步跟上,却不敢多嘴问什么,因为南华倾的脸色有些不好。
。。。。。。
来到清一斋门口,南华倾停步了,竟抬手亲自叩了门。
打开院门,看到侯爷又来了,也再一次吓了许婆子一跳,更令紧随而来的绿萝心花怒放,拔腿就去厨房准备茶点。
南华倾却不喜欢有人在身边打扰,摆摆手,示意她们不用伺候,便独自步上了凉亭。
清晨的凉风拂过脸庞,像是浇灌在幼苗上的一汪清泉,令得南华倾神清气爽,心境也随之地变得疏朗了许多,不复先前的压抑和郁闷。
看着平静的朝露湖,湖边蔓延生长的荷花几乎遮住了小半的湖面,犹如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颇为有趣,南华倾突然喃喃自语了起来:“不知道,她可曾收到了我的书信和小像?”
看到自家主子立在凉亭上,犹如痴人说梦似得,拂云和浣古对望一眼,背后的汗毛都根根竖了起来,总觉得这样的南华倾,还不如冷了脸,像个冷面罗刹那般,令他们感到亲近和熟悉。。。。。。
并未察觉身后两个侍从一副要吐不吐的窘样,南华倾眉头一扬,在他回忆莫瑾言离开的每一个细节时,突然记起一件事情。
因为是从水月庵接了她直接回到莫家,然后才入宫的,所以从都到位,莫瑾言都不曾回过清一斋。
但从莫家启程之时,自己曾无意地问过她,问她侯府那边可有什么需要交代的。
那时,匆匆避雨后下山,马车摇晃着,又有些昏暗,她也正在生自己的气,所以表情有些犹豫,嘴唇微张,最后却还是摇了摇头,说了句“没什么”便再没开口了。
南华倾此刻想起来,她的口型,似乎在说“药田”吧。
对了,这三年,她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在照料后山那块药田上,这次入宫暂居,一去就是大半年,或许,她是想让自己帮忙照料药田,又觉得这样的要求有些难以启齿,所以才。。。。。。
想到这儿,南华倾立刻站起身,对着跟随自己而来拂云和浣古道:“你们备好水桶和锄头,跟随本候去一趟药田。”
。。。。。。
清晨的后山不算热,又有淡淡的水雾蒸腾不散,立在药园中,南华倾才发现,连自己这个主人,都不曾知道侯府中还有这样清幽僻静的所在。
拂云和浣古也觉得眼前一亮,原本想着自己要“卖苦力”,一看这青翠欲滴的各色草药涨势极旺,倒有种冲动想要去为其浇水除草呢。
挽起衣袖,让拂云和浣古去湖边打水,南华倾则取了莫瑾言常用的银质小锄,走进药田里,埋头亲自为草药除草。
如此,三人忙活了大半个时辰,再看,一轮红日已经高挂于天际。
夏季的早晨是最美好的,最新鲜的,只是过于短暂,待日头升高,温度也会随之变得炎热起来。
南华倾长舒了口,招呼了拂云和浣古,让他们可以收拾工具离开了。
正欲转身,南华倾又突然喊了声“等等”!
拂云和浣古也赶紧停步,不知道南华倾又想到了什么事情,心下竟有些忐忑不安。
“稍等。”
南华倾只说了这两个字,就抬眼看了看整片药田,发现金银花那边已经有一小块即将成熟,一白一黄的花串看起来清新可爱,便走过去,直接折下了一束在手中捧着,小心翼翼,生怕弄坏了似得。
主人竟然在摘花!
那个横眉冷对世间一切的主人,竟然,温柔地摘下了一束花。
然后,还掏出了手绢,将其妥帖地抱住了根部。。。。。。
看到这“诡异”的一幕,拂云和浣古再一次愕然了,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更有些隐忍,不过却半句话也不敢说,只谨慎地双双交换了一下目光,然后埋头沉默,未曾露出半点异样。
南华倾唇角微翘,额上有着细汗也不曾擦去,只把装有工具的提篮清理出来,然后就着手绢摊开,将这一束带着枝叶的金银花放了进去。
“走吧。”
示意拂云捡起工具,南华倾亲自提着篮子在手,这才往清一斋而回。
来到清一斋,南华倾倒是未曾停留,又下山而去回了西苑浮岛。
似是劳作了大半个时辰有些饿了,南华倾让拂云去厨房取早点,然后自顾回到书房,关上门,手里还一直提着篮子,不知道要捣鼓什么东西。
等拂云送来早饭的时候,已经看到了一个狭长型的木匣子摆在自己面前,上面还有一封书信。
“主人,这是什么?”拂云放下托盘中的粥和各色点心,望了望突然出现在桌上的木匣。
完成,求票票啦~~~
第一百七十三章 甘苦难辨
看了拂云送来的早饭,一碗香醇粳米粥,一叠枣泥糕,两个鲜肉馅儿的小笼包,半透明的包子皮儿里,粉红的鲜肉和汤汁都能清晰可见,另外,为了解腻,厨房还拌了一小碟萝卜干儿,上面淋了油泼辣子,叫人看着就食指大动,令得南华倾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让浣古把这封信和这个木匣都送去内务府,而且无比请内务府的人早些送到凤仪宫,交到夫人手上。”
取过粥碗,南华倾只吩咐了这一句,便自顾开吃。
拂云张口本想问这木匣子里是什么,可看了一眼书案上的提篮,里头原本放置的金银花已经没了,便已经猜到了答案。
难道,主人要金银花送入凤仪宫给夫人?
拂云有些不敢相信这精致的剔红漆盒内,竟是刚刚南华倾从后山小药园摘下的金银花,莫不是,主人要借花献佛?
这样一想,拂云顿时有种不认识眼前男子的感觉。可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侧面看,正在优雅地喝着粥的男子,分明就是堂堂景宁侯南华倾啊!
而且这金银花虽然也有个“花”字在名儿里,却不是真正的鲜花啊,只是一味草药而已啊。
若是想要用花儿来讨夫人的欢心,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想着,拂云低首看着木匣,有些犹豫该不该实话实说,提醒一下南华倾呢?
“属下知道了。”
却是听见吩咐后,浣古从屋外迈步而入,直接埋头将东西收了,又看了拂云一眼,示意他该跟着自己退出去了。
拂云却没动,目光又落在木匣上的信封,好奇里面写的是什么。
“还不快出去?”
南华倾感觉到了拂云的犹豫,冷冷地抬眼看着他,语气寡淡:“莫不是要本候请你们留下了一起用饭?”
对了。这个眼神,凛冽如腊月的寒风,就是这个眼神,南华倾一瞪。拂云和浣古被只觉得浑身一凉。
双双神色凛然,拂云和浣古赶紧埋头行礼,屈着身子就退出了书房。
浣古一出屋子就同时瞪了一眼拂云,低声嘱咐他好好守着主人就行,不要胡思乱想。然后才抱起木匣和书信,迅速经由木栈离开了西苑浮岛。
看着浣古离开,拂云跺跺脚,暗想可惜主人在信封上滴了蜡,不然,偷看一眼他给夫人写的情诗也好啊!
而飞快走在送东西路上的浣古。突然间有了一种预感,那就是在夫人暂居后宫的这段时间内,自己恐怕会不断地往返于侯府和内务府,成为大邑朝历史上轻功最厉害的信使吧?
。。。。。。
内务府做事儿虽然拖拉,但涉及凤仪宫。事无巨细,却绝不敢怠慢分毫。
收到了景宁侯府送来的东西,一位内侍赶紧捧着,匆匆便往凤仪宫而去。
小陈子接了东西,赶紧往后花园莫瑾言住的小院儿转送,只因要务在身,所以敲开院门。放下了东西,又赶紧回去守宫门了。
。。。。。。
瑾言刚陪着南婉容用过早膳,此刻得闲,正泡好了一杯梅露,准备待起温了之后再饮。利用等茶水凉下来的这短暂间隙,先磨了墨抄写一偏《金刚经》。
抄写佛经。是瑾言多年来的习惯。因为这样既不用背诵经文,又能在抄写时逐渐烂熟于胸,还可以练字,一举数得。
而且在抄写佛经时,瑾言会觉得心境变得平静如水。再大的事儿,也会化作一个个墨色的字迹,印在白纸之上,也会变得简单明了,不复纠结。
却没想,这时候,小陈子抱了个狭长的木匣送来,上面,还一个信封。
木匣仅有手掌宽,却足足一尺长,看似来似乎像是装短笛一类器乐的,剔红的底儿,上面雕刻了浅浅的花纹,大部分是行云流水,也有星月湖海,雅致而流畅。
嗅着清淡的木香,瑾言知道这木匣并非凡品,就是不知道,里面装的会是什么呢?
虽然心中十分好奇,但瑾言还是压住了好奇心暂时没有打开木匣,反而取了信纸在手,因为她有预感,这封信和这个木匣,很可能又是南华倾送来的。
这一次的信封和昨日那一封自己那熏香兰草纹的不一样,是浓郁的黛绿色,上面有着红蜡封印,看起来就十分醒目。
心跳在逐渐加快,待瑾言剥开封蜡,将里面一张信纸取出时,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了起来。
信纸上,散发出极为清淡的一股香气,正是冬日里晒干了收拢在瓮中的腊梅味道,冷香悠然,若不仔细闻,根本不可能察觉。
这样的味道,加上信封的颜色与其常穿的黛绿衣袍如出一辙,让莫瑾言一下子就想到了南华倾,不由得双颊浮起了一抹红晕,连带捏着信纸的手也有些轻微的颤抖了起来,透露出心头的悸动。
轻手地摊开信纸,瑾言深吸了口气,开始一字一句地读这信上所写:“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不见白芷书,不尽黄连苦。”
念第一遍的时候,瑾言只觉得有些熟悉,也有些怪怪的感觉,但当她再念第二遍,第三遍,直至第四遍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了这句诗词的出处!
“这。。。。。。”
半启粉唇,瑾言已经按捺不住心里的悸动,手中捏着信纸,从桌边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去徘徊着。
“对!看看便知!”
瑾言突然停住步子,走到木匣边,伸手挑开铜扣,翻开盖子,里面果然是一小串黄白相间的金银花。
这一束金银花用一根墨绿色的丝线系着,其上还挂着新鲜的露水,一看便知是才摘下不久的。
金银花又名忍冬,正好契合了南华倾书信上这段诗词中所写的“下视忍冬藤”,目光再次掠过诗词,瑾言闭上了眼,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然后喃喃念了出来:“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开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念叨最后重复的“奈何”二字时,瑾言缓缓睁开了眼,眼眶中两行清泪滚落而出,咬着唇,脸上却是露出了一抹极为娇颜妩媚的笑容来。
不为其他,而是南华倾送来的信上,摘抄的正是自己所念出来的一封由草药串成的情书!
这封情书广为流传于民间,特别是医馆。
因为情书的作者乃是一位医者的妻子,因思念远方的丈夫所写。
虽然南华倾只用了“忍冬”那一段,而且又是妻给夫写的,感觉颇有些怪异,但说到底,这还是一封情书无疑!
他到底,在暗示着什么呢?
是在思念着自己,期盼着自己的归期么?
想着,瑾言又看向了信纸上这简单的四句诗,然后嘴里反复地念着,只觉得怎么也看不够似的,还将信纸贴在的心口,似乎想用自己的肌肤和身体去感受南华倾书写时指尖拂过的温度,去体会他写下这四句诗词时的心情,以及他的所思所想。。。。。。
越是去揣测,去猜想,瑾言就越有一种冲动,想要给南华倾回信。
身子已经站起来了,缓缓挪步来到书案边,瑾言抬眼看了看剔红木匣里的金银花,一咬牙,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提起笔,将本来用作抄写佛经的淡黄扉页整了整,用玉石纸镇压平,然后才落了笔。
一气呵成,瑾言对自己这封回信十分满意,张口吹了吹,将墨迹吹干,这才抿笑着取来一个信封将其封装入内,又点燃红烛,滴了一滴蜡在封口处。
手拿信封,瑾言脸上还绯红一片,走出小院,从后花园来到了前殿,然后招呼了小陈子:“你得空,请替我送这封信去内务府,请他们帮忙转交到景宁候府,由侯爷亲启。”
说着,瑾言还从怀里摸出两个红封塞到了小陈子的手里:“你留一个,另一个给办事跑腿的内侍吧,劳烦了!”
小陈子高兴地点点头,不过这个时候他还不能擅离职守,只道:“瑾夫人放心,小的一定办妥。不过现在可不行,得晌午过了饭时,待娘娘午歇的时候,小人才能暂时关了宫门跑一趟的。”
“我知道,劳你费心。”
瑾言点头,若是方便,她自己都想去一趟内务府送信,可是南婉容说不定随时要召唤自己,所以走不开。
“那瑾夫人您就等着,待会儿小的送了信过去,一定回来给您禀报一声,您先回吧。”小陈子乐得又好处,将红封揣入了袖兜,含着腰便恭送了莫瑾言回去。
等回到小院儿的寝屋,瑾言用手一试,微凉的梅露正好可以入口。
她却眉梢一挑,走到桌边,将南华倾送给自己的金银花从枝干上掐了下来,也不用清洗,就直接丢入了茶壶之中。
摇了摇茶壶,才又倒了一杯茶水就道嘴边,轻轻一口入喉,清冽的冷香混合着金银花的清苦,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犹如莫瑾言此时的心境,说不出是甜还是苦。
=
继续三更求票票。第二章19点10分,第三章19点20分!
第一百七十四章 迫不及待
过了晌午,日头是最烈的时候,无论街头巷尾还是深宅内院,几乎都静悄悄的,没有任何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走动,除非是为了讨生活。
但就是在这个当口,景宁侯府的门上却响起了有些急促的敲门声。
负责值守的小厮懒懒地从阴凉的小屋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