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麻婆问了半天,田丰顺也说不出那个男人究竟是谁,家里住过的客人多了,他能知道麻春雨跟了谁?是自愿的还是被强迫的?
再问麻春雨,可她除了哭就是摇头,说再逼她就去死,不过她倒是承认了一点,孩子跟田丰顺没有任何关系。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时,麻春生忽然灵光一现,他猜想罪魁祸首准是那个落魄的画家,因为只有那个画家才有机会单独跟姐姐接触,别的人都是在客栈里面,家里也不断人,谁敢强迫了姐姐?
麻婆得知那个画家是儿子领进来的,也是儿子让他姐姐去做的什么鬼向导,盛怒之下的麻婆真的拿着刀砍向了儿子,当时人都傻眼了。谁也不会想到麻婆竟然真的会对自己的儿子下狠手。
麻春生的一只腿废了,当时麻婆放狠话说,如果麻春生不把那个男的找出来。这辈子就别想进家门。
于是,麻春生在田丰顺家养好腿伤之后,便留了一张纸条离家出走了。
而麻春雨没想到由于自己的一次年少心动,竟然把自己唯一的亲弟弟害成这样,她抑郁了。
可惜彼时大家并不懂她患的是抑郁症,只是觉得她不爱说话也不爱笑了,常常一坐就是半天。让吃就吃,让睡就睡,也不像以前勤快了。为此村子里甚至有人编排说她疯了,麻婆没少因为这个跟别人打架,却不知道要带她去看病。
这种状况在生下黎想之后曾经有一度好转过,可没两年。她又恢复了那种半死不活的症状。直到她最终选择了那样的一条不归路。
黎想说完,脸上满是泪痕,他也是才知道他的出生竟然是如此惨烈,害舅舅失去了一条腿,十几年时间拖着一条残腿在外面四处奔波;害妈妈终日以泪洗面,最终失去生命;害外婆饱受非议,这么多年郁郁寡欢。
更可恨的是那个男人竟然如此无情无义,这么多年从没有再回田家寨看一眼曾经委身过他的姑娘。
“那你舅舅的现状如何?”金珠也是唏嘘不已。当年的麻春生拖着一条残腿出去,那会的他才刚十六七岁。身上又没有钱,他的经历只会比黎想去广州找寻他时更凄惨百倍。
“他出去后直接去了帝都,因为他觉得那人是北方人,且又是画画的,他便去帝都的各大美院找寻。”
那个时候的麻春生为了生活,乞讨过,在工地做过饭洗过衣服,也帮人卖过东西,最后还是一位好心人见他还算老实本分,便收留他看仓库,也算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
可这份工作他也没做长久,因为在帝都待了三年,找遍了各个大学,他都没有找到一位姓黎的画家或者是画家老师,他便又换了一个城市,去了西安。
就这样,一两年他就换一个城市,到一个新城市后便重新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直到去了广州,他的生活总算有了变化,因为他再次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
他打工的餐馆女老板知道他的遭遇后,很同情他,不仅给他工作,还陪他一起去找人,一年后,两人结了婚,也有了孩子。
在广州滞留了两年多,那女老板知道他的心愿未了,便把广州的餐馆关了,一家三口去杭州开餐馆了。
“这要找到什么时候去?”金珠叹口气,茫茫人海,找一个只知姓不知名的人谈何容易,更何况,那人的姓都未必是真的呢。
“我已经给我舅舅打过电话了,我不需要那个名义上的父亲,我只希望外婆和舅舅能团圆,一家人能开开心心在一起,别的,我不求。”
说完这些,黎想心里轻松了很多,自从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他一直颇为烦躁、焦虑,急需一个倾诉的人,而这人除了金珠没有第二个人选,这也是他为什么急急忙忙赶回来的原因。
金珠从没有让他失望过,总是让他躁动的心很快平静下来,关键时候还能指点他一二。
回到学校的黎想很快放下了思想包袱,尤其在得知外婆打算在杭州住一段时间,他更是没有了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而回到学校的金珠也发现了一件怪事,先是学校举办数学公开教学示范活动,肖校长特地点的金珠所在的二一班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班级,连着三堂课,都有别的班级和别的年级的数学老师来听课,这三堂课,孙泉自然是严阵以待,极为用心,同学们自然也跟着受益了。
三堂课之后,肖校长表扬了孙泉的教学能力,只是孙泉刚得意没两天,学校里便来了几个实习老师,其中一位姓王的小伙子便分给了孙泉。
从那天开始,孙泉上课都得带着那位姓王的小伙子,这样一来,孙泉也不好在课堂上公然再给金珠小鞋穿了,更不能在区别对待两个班的教学了。
金珠的数学也能听得懂跟得上了,第一次单元测验。她又上了八十分。
彼时,吴露刚从市里参加作文竞赛回来,她拿了一个三等奖。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个时候,春节前金珠参加的一个“华夏诗词有奖征文”活动揭晓了,她的一首带有古风性质的诗《问月》被评上了一等奖,除了获奖证书,还有奖金三千块钱。
这一下,杨金珠真的在行内出名了。
因为她是整个上善县第一个在帝都的《华夏诗词选》上发表诗歌的人,也是整个乾东市第一个在这种诗词方面最具权威性的期刊获得征文一等奖的人。
这还不是全部。这首诗刊登出来后,有人给周传英打来电话,说是想买断这首诗来改编成一首歌。出价一万块钱。
市电视台的刘萍知道这个消息后,跟电视台的领导汇报了一下,电视台的领导不敢擅自做主,一个电话打到了市里的领导。也就是上次亲自来杨家寨看望金珠的乾东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秦市长。
秦市长一听杨金珠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迅速成长,不光摆脱了自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为整个乾东市争得了这么多的荣誉,这么正面的形象怎么可能不报道呢?
不但应该报道,还应该大肆宣扬,树立一个留守儿童的典型,说不定还能带动不少留守儿童自立自强。
刘萍接到任务之后立刻赶到了梧桐中学,可惜。金珠拒绝接受任何采访,并搬出了王安石的《伤仲永》来说服刘萍。这一次肖校长也被金珠说服了。
本来嘛,一个学生,就该以学业为主,如果三天两头上电视,哪能心无旁骛地去学习?
刘萍铩羽而归,觉得没法跟秦市长交代,只好把杨金珠的关于方仲永的言论凑了一篇报道,勉强算应付了差事。
谁知和这篇文章一同刊登的还有另外一篇报道,是关于第一届乾东市作文竞赛的报道,这下就有人质疑了。
这杨金珠既然拿过那么多全国性的奖项,可为什么在全市的作文竞赛上却榜上无名?有好事者一打听,这杨金珠竟然连参加全市作文竞赛的资格都没有。
这事就有点意思了。
要么,就是杨金珠作假了,她的文章是抄袭来的;要么,就是上善县作假了,把杨金珠刷了下去。
可明眼人都知道杨金珠作假的可能性不大,一个人的文章可以一次作假,却不能次次作假,况且,现在是网络时代,杨金珠真要抄袭了谁的文章,分分钟就有人捅了出来。
于是,有好事者在乾东市教育局的官方网站上质疑这次全市的作文竞赛是有黑幕的,那些获奖的学生是早就内定的。
一时之间,舆论都偏向了杨金珠,更有有心人把杨金珠发表在《xx日报》上的那篇《祖国颂》也复制到了网上,两篇诗歌的文风相近,一看都是一气呵成的东西。
市教育局也觉得杨金珠没有来参加全市作文竞赛有点蹊跷,他们向上善县教育局过问了一下此事,得知杨金珠确实参加了县里的作文竞赛,不过没有取得名次。
而上善教育局的官方回复是杨金珠临场没有发挥好,就像孙泉说的那样,不是每个名家的每篇文章都是精品。
这人有失误马有失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次事件最终的官方解释就是以杨金珠的失误落幕,但是却有好几个人因为这件事睡不着觉,因为这件事受了牵连,这个就不是金珠能知道的了。
不过网络上针对金珠的那些言论她倒是略知一二,一部分是从杨琴那听来的,而杨琴也大部分是从杨淑玉那边听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周传英告诉她的,因为语文教研组有一台电脑,周传英就是用它替金珠上传那些文章的。
金珠对那些虚拟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她到现在都没有摸过电脑,也压根不了解网络的力量,再说她一天到晚也确实很忙,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事和作业,哪里还顾得上别的?
而且,自从得知她又获了一个大奖之后,村子里总有人热心地来她家串门,而且还都是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让金珠没事也教教他们的孩子怎么念书写文章。
就连鲜少上门的周水仙也破天荒地给金珠送了两回青菜,都是挑金珠不在家的时候来的。
金珠知道,都是那奖金惹的祸。
还有一个看着金珠的奖金眼红的是林月梅。
原本,两人的合作谈得好好的,林月梅答应了金珠的条件,裁剪一条裙子给二百块钱,金珠也很尽心地给林月梅裁过两条裙子。
为了这两条裙子,金珠还特地下了一番功夫,先是留心了几位女实习生的穿着打扮,因为她们都是从市里来的,接着又上街逛了两家唯一的服装店,然后又翻了半天黎想送她一本时尚杂志,这才自己动笔画图,然后开始裁剪的。
可谁知林月梅拿回去之后,依样学样的裁了五条,可问题是,她没见过图稿,不知道这些配饰是怎么缝制搭配的,做出来的裙子根本达不到金珠的效果。所以她这次来向金珠提出了一个要求,每种样式的裙子裁两条,缝一条,留一条。
金珠自然不肯做白功,她开价四百块钱,可林月梅不干。
“金珠啊,你看你挣钱这么容易,随便写点什么就能挣一万多块钱,一点风险也没有,我们拼死拼活累一大年,也就顶你两篇文章,何苦这么为难我们?”
“二婶,你看这么多年我不也就拿了这一个大奖吗?这种事情是要靠运气的,要是像你说的这么容易,我们姐弟几个还用这么辛苦地一天忙到晚?你也知道我们几个人都这么小,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我还是那句话,想合作,就依我的来。”
金珠有了这一万三千块钱垫底,更懒得跟林月梅去讨价还价了,况且,她是花了心思去设计这些裙子样式的。
“你这娃,怎么油盐不进?”林月梅见金珠死活不肯通融,气得直摸着自己的肚子,暗示金珠她是一个孕妇。
金珠见了她的动作直觉好笑,她知道林月梅并不舍得放弃这次合作,她手里已经进了不少衣料,而且她的衣料不是从镇上或圩市上买来的,是专程去市里买的,比金珠平时买的高档一些,因为她是打算在县城推出的,且对象是十六七岁至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当然不能用圩市上的东西。
所以,林月梅肯定是不舍得让这些衣料堆在家里发霉的。(未完待续。。)
ps: 谢谢淙淙妈myc、咏欣、凡凡1218的月票,谢谢支持。
第九十六章、妈妈
如金珠所料,三天之后林月梅便再次上门了,因为天气一天天热了,她不能再耽误下去了,只得接受了金珠的条件。
一个月之后,林月梅在县城推出了四款款式不一的背带裙和长袖衬衣,每样只有五套,算是试水吧。
没想的是,第一天便卖出了五套,这个结果极大地鼓舞了林月梅,回来便找人批量生产了。
当然,这么好的消息她是不会跟金珠分享的,因为金珠曾经告诫过她,每套衣服样式不要做太多了,满大街都是一样的衣服谁还会去买?可林月梅哪里听得进,还以为金珠是想赚她的裁剪设计费呢。
不过这会就算是林月梅找上金珠,金珠也没时间去琢磨这些东西,她现在也遇到难题了。
期中考试后刚过两个星期,那些实习老师纷纷回他们的学校去了,孙泉又恢复了他的区别教学法,金珠又开始跟不上进度了。
偏偏这个时候杨大山打电话来说,孙小燕终于怀上了孩子。
这对金珠几个来说,委实不是一个什么好消息,尤其是金杨,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要去把家里的鸡鸭鹅都卖了。
最后还是金珠拉住了她,因为杨大山并没有说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听林月梅的口气,说是头三个月孙小燕肯定不敢轻易乱动的,以后就不好说了。
金珠听了稍微松了口气,至少他们还有两个月的安稳日子。
端午节的时候。金珠四个都放了三天假,加上她刚得了二百块钱稿费,所以想一家子好好过个节。
初四一大早。金珠便带着金柳泡好糯米和粽叶,然后一家四口搭着杨大力新买的面包车去镇里,金珠是带着金牛去采购的,金杨和金柳是去卖东西的。
谁知还没到镇上,杨大力便接了一个电话,有人让他送点货去县城。
“金珠,你们几个要不要跟二叔去县城玩玩?”杨大力问。
他知道林月梅这段时间正求着金珠给裁衣呢。再说他还想指着金牛好好带带金宝,金宝比金牛还大一岁,可是念书比金牛差多了。只会贪玩贪吃。
“真的?二叔能带我们去县城?”金杨的声音立刻兴奋起来。
长这么大她都没有去过县城,只是从电视里见过高楼,哪有不好奇的?
不光她好奇,金牛也好奇。他跟金杨一样。去过最高级的地方就是镇里,听了这话哪有不愿意的?
金珠问明了杨大力送的是一些山货,不影响拉他们几个,便答应。
到县城的时间是上午十一点,期间杨大力又接了一个电话,说是让他去什么地方提几桶漆料回去,这样的话他在县城就要耽搁三四个小时。
所以杨大力在征得金珠的同意之后,约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便把金珠四个放在农贸市场门口,金杨和金柳干脆摆起了摊子卖东西。金珠拉着金牛去买了点猪肉和牛肉,顺便还买了点干货和水果。
金珠和金牛两个花钱的倒是很痛快,金杨和金柳两个挣钱的就不太顺利。
虽说他们在田家寨卖了两年的东西,也算是有经验了,可那边卖的基本都是些老主顾,彼此早就混了个脸熟,更何况还有杨小兰和田丰顺这样知根知底的帮着她们宣传,且价钱基本也没什么变动,生意还算是好做。
可到了县城就不一样了。
人家一问价,金杨一报价,对方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贵?”,金杨和金柳少不得解释一番,对方不相信,还得细细盘问一番。
所以半个小时过去了不但一只鸡鸭鹅没卖出去,就连蛋也没卖出去一个,金杨和金柳未免有些着急了,两人商量了一下,只得吆喝起来。
“卖土鸡土鸭土鹅了,乡下养的土鸡土鸭土鹅,绝对没有喂饲料的,还有新鲜的土鸡蛋土鸭蛋土鹅蛋,数量不多,要买的赶快啊。”
这一吆喝,倒是真有前来问价的。
“小女娃,你家的土鸭怎么卖?”一声细细柔柔的女声音从背后传来。
金柳先回的头,彼时金杨正跟别人在数鹅蛋,有人包圆了她的鹅蛋,说是找了半天没找到,聪明的金杨立刻涨价了,一枚五块钱。
金柳听见这声音,转身甜甜地一笑,“阿姨,我家的土鸭十八块钱一斤,绝对没有喂饲料,都是我和弟弟赶到江里去养大的,都养了半年了。”
对方被金柳的笑容一晃,觉得这个小姑娘似乎有些面善,不禁感叹了一下这么小的女孩子就要出来讨生活。不过她也没有多想,蹲下来挑了一只鸭子,递给金柳,金柳拿起称杆熟练地称重算账,顺便还抹去了一点零头。
李小莲也很痛快地掏出了一百块钱给金柳,金柳正要找钱时,一旁的金杨喊了一句,“金柳,给我二张五块的。”
“金柳,金,柳?”站在金柳面前的妇人听了这个名字摇晃了一下,连鸭子都没有要转身便跑了。
“喂,喂,阿姨,你的鸭子,你的鸭子不要了?”金柳拎着鸭子就去追那个女人。
金柳追到农贸市场门口的大街上,只见那个女人向马路对面的一辆灰色面包车跑去,金柳刚要追过去,被来往的汽车拦住了。
金柳担心对方就这么走了,只得大喊起来,那个女人听到后面有人喊什么鸭子鸭子的,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金柳站在马路对面,手里还举着那只鸭子向她示意。
那女人的眼泪瞬间落了下来,可能是怕金柳发现,忙又转过身子向汽车走去。
金柳见了忙又追了过去,到马路中间时。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