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索罗斯传记-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密切注视东南亚金融市场动态,急谋对策。香港金融管理局7月以来连续干预市场,以防港市受到投机性冲击。 

  墨西哥金融风暴和东南亚货币危机主要是由索罗斯一人造成的。本来,从理论上看,国际游资适度的套利和套汇活动有助干活跃金融市场,也有利于东道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无论是墨西哥还是东南亚,本国经济问题才是索罗斯兴风作浪的温床。一昧指责索罗斯是导致本国货币贬值的元凶,骂其是“无耻的投机者”,无疑是本末倒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既对索罗斯的流窜有所防范,而且还不会阻止短期资本的正常流入,以伺机斩索罗斯于马下,是个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附录一美国《商业周刊》载文: 

  警告东南亚! 

  在7月2日促使泰铢被迫贬值18%后,货币投机商们又把矛头对准了其汇率与美元挂钧的邻近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货币相继下跌,并可能会进一步贬值。下一个有可能轮到新加坡元,特别是因为该国经济尚未从去年的衰退中恢复过来。薪加坡股市今年已经下跌了16%。香港贝斯腾亚洲公司经济师约翰·西尔警告说:“人人都有危险。” 

  亚洲的灾难是5年来震撼了全球货币市场的竞争性贬值当中最新的一幕。 

  东南亚的情况比其他地区要严重。该地区的确有一大长处: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储蓄率和投资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像拉美人一样,亚洲人曾经花钱大手大脚。现在,像欧洲人、墨西哥人甚至日本人一样,亚洲人正在为此付出代价。DIR/麦克格劳一希尔公司亚洲经济学家奥罗拉说,亚洲人还被迫“对必须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保持经济的长期健康持较为现实的态度”。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只有恢复其对货币政策的控制,才能重新获得信誉。各国政府将必须对从资金市场到产业规划的一切都进行改革,才能避免殃及邻国的进一步的货币贬值。 

  然而目前,明确的对策是依靠贬值的货币来实现出口增长。亚洲的货币灾难对取得了多年惊人增长的一个由出口带动的经济模式的根基是一个考验。但是,由于十多年来大量出口半导体等货物,决策者们和货币市场被冲昏了头脑,没有认识到东南亚人用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体系的缺陷。这包括倒闭的银行、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不断拉大的贸易逆差、工厂过多和中国的激烈竞争。 

  实际上,中国制造商在其比价被人为压低的人民币帮助下,正在把东南亚的服装、电器和”电信设备生产者挤走。与此同时,在钢铁和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中,小虎们与韩国和前苏联国家竞争遇到困难。 

  在全东南亚,经济回升都将被银行系统的薄弱所掣时。除非决策者们迅速制订方法来实现银行呆帐的证券化并摆脱这种负担,否则一些国家的政府可能到头来不得不把不多的财力用于紧急财政援助。银行向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的新创建企业贷款的能力将会减弱。 

  这场危机还迫使各国政府对经济增长采取现实态度。它们将必须开发金融市场,以便于银行将房地产贷款证券化,并使各公司实现外汇储备多国化。DIR/麦希公司的奥罗拉说,更重要的是,领导人们必须“找到新途径来给其经济注入活力,鉴于劳动力和资本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廉价”。 

  吉隆坡国际招商银行执行董事甘朋说:“吃一堑长一智,今后要量人为出。否则金融市场就会强迫你这样做。”经过本月的风风雨雨,这是东南亚人将很难忘怀的一次教训。 

  (美国《商业周刊》,1997年7月28日) 

  第三节 如何面对索罗斯——专家的话 

  人们对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记忆犹新,东南亚金融风暴又再次使新兴国家想起了“龙舌兰酒效应”——不应陶醉于“热钱“涌来的欣喜中,要想到其可能外逃的潜伏危机。 

  中国的专家在反思这两次金融动荡时普遍提到,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的步伐应循序渐进。在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之后,必须警惕国际短期资本势力——如索罗斯之流——可能混人经常项目之下,进入中国进行套利活动。 

  首先应当承认,金融开放是一个国家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条件。正因如此,中国在谋求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顺应自身改革开放的需要,改变了延续几卜年的固定汇率、严格管制的制度,在人民币井轨,导人更多的市场因素之后,又提前四年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的试点也在上海浦东展开。 

  目前中国对资本项目仍有严格的管制,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也有一定的限制。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而不少专家认为,现在想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为时尚早。 

  中国政府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重在抑制通货膨胀,又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终于实现了“软着陆”,令世界刮目相看。 

  199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9.5%,物价涨幅仅有1.8% ,外贸出口增长26%,外汇储备突破1200亿美元。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陶礼明认为,中国此次之所以没有受到索罗斯飓风的冲击,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未放开资本项目的管制,索罗斯无法直截了当,随意地冲击中国金融市场。 

  陶札明同时谈到了除外汇管理制度这一本质差别以外,中国经济环境较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说,泰铢采取的是盯注美元的制度,曾经有效地促进了泰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近乎这种长期不变的汇率制度亦显示出消极面,因而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了这种汇率制度,转向浮动汇率。 

  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周世俭说,放开金融市场可以更大范围、更大限度地利用外资,同时应当警惕索罗斯此类“飞燕式的投资”,这种资本一有风吹草动就抽走了之,风险极大,墨西哥金融危机就是一大教训。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陶湘认为,中国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如《证券法》尚未出台,一旦放开资本市场,索罗斯爆炒A股又如何是好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部长张小济说,在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后,应当堵塞漏洞,完善管理,防止索罗斯混人经常项目。不能认为外汇储备多了,就可以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中国目前尚没有达到这个阶段。他说,只有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真正提高了,银行的不良资产才能切实降下来,因而加紧国有企业改革是根本。而中国通过宏观调控,使过热的经济降温,对过热的房地产和股市进行适度引导是对的,实行“适度从紧”的政策也是必要的。 

  其实,外国金融风波不仅仅给中国以稳步开放金融市场的启示,也使中国高度重视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决策水准。 

  防范金融风险是1997年中国金融界的重点戏,各商业银行均力争今年内将不良贷款的比重降低2到3个百分点。加强内部管理也就引起高度关注,连巴林银行、大和银行这样西方国家的老牌银行都可能毁于一旦,更何况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不很健全呢。 

  第四节 下一个目标,香港 

  索罗斯在东南亚所向元敌,击败了几乎所有的“诸侯国”,便立即又将目光转向了大中华经济圈。在他的一手策划之下,索罗斯的一支人马对香港进行了一次鲜为人知的试探性进攻,以期寻找某种突破口、随后大军掩杀而来…… 

  7月初,香港金融管理局尚未从回归祖国大陆的喜悦中解脱出来,便隐约感觉到香港金融市场有一股潜流正在蠕动。精明的香港人立即警惕起来,他们判定,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果然,进入7月中旬,港市汇率开始受到冲击,兑美元汇率从7。7420/30的高位逐渐下滑,特别是7月11日菲律宾中央银行将汇率波动范围扩大、实行变相贬值的当日,港市兑美元一开市即有30/40点正的跌幅,之后其汇率节节下挫,接近7.7500的心理关口。一时间,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民众惶恐不安,各大银行门前挤兑美元的人排起了长队,港市多年来首度告急! 

  香港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彻夜不眠,思忖对策! 

  中国中央政府做好了紧急援港准备,以防万一! 

  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次买入港市,强行干预市场,效果竟然是意想不到的。7月14日一18日一周大部分时间内,美元始终停留在7.75港元水平之下。 

  7月18日香港收市之后,在伦敦市场红灯再度闪烁,港市兑美元汇价曾一度超越香港金融管理局坚守的7.750港元的关口,最低至跌至今众人心碎的7.7500港元之下。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度全面挤人,倾全力通过汇丰银行干预市场,港市兑美元汇价随即升至7.7370港元,收盘于7.74900/00港元。 

  香港人以其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首次向索罗斯人马显示,港市7.7500的关键价位不容挑战,否则必将背水一战,你死我活。 

  索罗斯的一支偏军就这样在中国人的面前悄无声息地败下阵来。然而,索罗斯并不甘心,于是他又发起了第二次冲击。 

  在香港,有种种迹象日益表明,索罗斯等国际货币投机基金正在筑起大量美元对港市的远期买盘,准备进行一场金融史上绝元仅有的攻防战。 

  7月21日,香港开市后,美元兑港市的掸期率扩大,3个月远期升水为250个基本点,货币市场港市同业拆借利率大升,3个月同业拆借率从7月1日的5.75%升至目前的7.06% ,一周外汇基金票据收益率从上周5.31%升至6.53%,对相应的美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价差扩大。 

  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紧急动员,明确宣布,港市的联系汇率是不可动摇的。7月24日,管理局精心策划了一场反击战,以出入意料的方式,发行了大笔政府债券,推动港市利率大幅抬升,许多期限的港市利率超过37%。这样“挤出”了许多港市空头,港市兑美元大幅上扬,特别是在香港收市后的海外市场,港市兑美元升至近斯的最高点7。7340港元。这又给了索罗斯当头一棒,使得他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浑身极不自在。他感到包括新加坡、香港在内的中国人手腕之高明,绝对不在他索罗斯之下,因而倍加小心。 

  就在此时,市场传说香港金融管理局在纽约市场购买美元抛售港市,加之降低有买盘介人,将美元推回7.7400港元以上,港市随后更一直在7.7410一30港元附近波动。 

  实际上,这不过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虚晃一招,它只是意图向索罗斯表明,香港行政区决定港市稳定在7.7400一7.7500之间对香港最为有利。同时市场再传金融管理局对两家涉嫌投机港市的银行进行了口头警告,一时间各大小投机者风声鹤立,人人自危。 

  7月z日,在上海举行了包括中国、澳大利亚、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和东盟国家在内的亚太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会议。会后发表的声明表示,亚大地区经济发展良好,彼此要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货币投机力量,这对于正在稳定各自货币汇率的东南亚各国及香港来说,元疑是一剂十分及时的强心剂。而索罗斯等人不禁感到眼前一阵发黑,他知道要想与中、日、澳等诸强叫战,他恐怕只能等待来世了。 

  索罗斯胆怯了,他不敢再度对大中华经济圈发难,于是他终于下令全军撤退至外国。避开了一个十分明显的目标:港市。 

  然而,怯阵之余,索罗斯恼怒异常,本来港市是他此次远征东南亚的重头戏,赚大钱的希望早就寄托在了港市之上。索罗斯按奈不住内心的躁动与惶恐,他终于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香港,我索罗斯下次还会来! 

  在香港,人们虽然预料会出现索罗斯兴风作浪的踪迹,但是投机浪潮始终没有到来。香港金融管理局给索罗斯设下了一个圈套,只要索罗斯发动任何针对香港的投机攻势,隔夜贷款利率就会迅速提高。专家认为:如果港府采用把利率提高到必要高度的办法保持相对固定的汇率,那么索罗斯用港市打赌很有可能损失惨重。 

  当然,在香港人成功地击退了索罗斯轶事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在金融实力劝比方面已出现了明显的“地域金融”变化。问题不仅是拥有600万人口的香港外汇储备在全世界占第五位。人们常说的(大陆和台、港、澳组成的)大中华经济圈本身各具备一股翻江倒海的巨浪。据最新数据表明,大中华经济目的外汇储备不少于3740亿美元。 

  然而,日本的外汇储备乃是世界上最多的,到1997年6月截止,日本的外汇储备共有2220亿美元。 

  中国现在居第二位。到1997年7月截止,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1.210亿美元。西方认为,中国在外贸方面采取了重商主义政策、因此、在贸易方面能够出现巨额盈余。尽管中国的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但是中国已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外汇储备。 

  港市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这块前英国殖民地从未出现过重商主义反应。香港像任何地方一样都是完全开放的,结果,香港经常出现贸易逆差。 

  香港的外汇储备由第七位跳到第五位(到1997年6月底已达到820亿美元)是由于现在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另立帐产管理的土地基金外汇储备已加到香港金融管理局所有的697亿美元的外币资产上。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将继续管理其外汇储备,完全同中国分开。因此香港本身完全有资格保卫港元不受投机活动影响。中国已表示在必要时将帮助保卫港元。中国和香港现在的外汇储备加在一起已达2000亿美元以上。这样保卫的理由相当简单:港元的固定汇率是政治汇率。7.8港元兑换一美元的固定汇率是1983年定的,当时人们对浮动范围很广的汇率的信心迅速下降。如果这个固定汇率现在受到索罗斯的影响,那么人们对香港失去信心的结果可能就会毁掉香港的繁荣。 

  保卫香港货币稳定,抵御索罗斯之流来犯,其意义不可谓不大。任何一场诸如此类的战争,对于香港而言,都是地地道道的生死战。 

  针对索罗斯发出的进军香港的狂言,中国银行立即作出了反应,告诫索罗斯不要乱来,否则必将自找苦吃。 

  中国银行的官员认为,香港近年来经济基本面良好,从1991年至1996年本地生产点值平均增长5% 以止,预计1997年可达5。5% 。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并且没有外债。而受到索罗斯攻击的东南亚货币,其本国经济在外债、国民收支、通货膨胀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一些问题。 

  香港外汇储备充裕,达600亿美元,加上200多亿美元的土地基金,合计800多亿美元,全球名列第五。现在港元兑美元日均交投量为20亿美元,800亿美元相当于40天的交投量,索罗斯需付出极高昂的代价方可能对港市造成冲击。 

  中国银行已经多次强调,必要时将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维护港市稳定,联手打击索罗斯的投机活动。截至1997年6月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达1209。4亿美元,是港市稳定的强大后盾。而且,香港金融管理局10多年来多次成功击退索罗斯之流对港市的围攻,有关法规也不断完善。 

  港市兑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是否完善取决于市场对这一制度的信心。近年来,港元资产在香港货币供应总量的比例逐步上升,1994年至1996年,分别为53.8%、54。4%和58.79%,显示投资者对港市信心的增强,这一因素是治市稳定的巨大市场力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以来,香港政局稳定,经济持续看好,资金充裕,投资者充满信心,这也为港市汇率的患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银行认为,平息近来港市波动的情况表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完全有能力、有实力稳定香港的金融市场。香港将不会成为索罗斯的下一个目标,一旦他选择这样做的话,结果将会证明那是一个无法挽口的致命错误。 

  附录一日本《读卖新闻》 

  挑战港市 

  东南亚货币不稳定也波及到了香港市场。由于港市的投机性抛售,香港证券市场行情19日急剧暴跌。预计港市和证券市场不稳的局面将会持续下去。 尽管香港金融当局采取了提高短期利率等旨在保护货币的措施,但有人指出,这可能对不动产市场行情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今后行情不稳的局面继续下去,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