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额的影响分别为1%、13%、0。001%。
   1;54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当期所得税费用(收益)的主要组成部分,占1;570家的98。47%;1;42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当期所得税费用(收益)与会计利润关系的说明,占1;570家的90。57%。42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当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的金额,占1;570家的27。01%。1;49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涉及的资产、负债的类别、确认金额和确认依据,占1;570家的94。97%。
   13。企业合并准则
   企业合并准则是一项新准则。1;570家上市公司中,411家上市公司按照准则规定将企业合并分类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其中,披露了企业合并类型判定依据的有348家上市公司,有63家上市公司未明确披露企业合并类型的判定依据。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186家上市公司中,184家上市公司明确指出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存在交易价差的有112家上市公司,占有此类交易公司数的60。22%,其中,投资成本大于所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的有71家上市公司,投资成本小于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的有41家上市公司。2007年发生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入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的有133家上市公司;总额为212。29亿元,占有此类交易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8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上市公司全部采用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57。89%的上市公司披露了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发生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上市公司中,119家上市公司形成了商誉,金额为74。96亿元,占119家公司净资产的0。50%、资产总额的0。06%,各公司均按准则规定不再对商誉进行摊销,改为期末进行减值测试;因投资成本(购买成本)小于所占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而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有72家上市公司,总额为18。31亿元,占发生该类交易公司利润总额的4。66%。
   14。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是一项新准则。1;570家上市公司按照准则规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了分类,并在附注中进行了披露。其中,353家上市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4;894。29亿元,占1;570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1。17%;142家上市公司存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合计41;008。02亿元,占1;570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9。84%;419家上市公司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32;083。29亿元,占1;570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7。70%,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为1;491。23亿元,占1;570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总额的2。18%。
   15。每股收益准则
   每股收益准则是一项新准则。1;570家上市公司全部列报了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在附注中披露了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1;570家上市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平均为0。3579元/股,稀释每股收益平均为0。3479元/股。
   从38项具体准则执行情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具体准则在1;570家上市公司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上市公司能够较为恰当地选择会计政策和做出会计估计,并按各项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五)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的数量和比例明显地超过了2006年,也表明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有效实施
   1;570家上市公司中,有1;464家公司的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占比为93。25%,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仅有106家,占比为6。75%。同时,由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99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家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
   根据财政部和证监会的有关规定,2007年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新准则编制并披露《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也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分析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从另一角度得出了新准则在上市公司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有效实施的结论。
   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的全面深度分析,总体而言,新准则在上市公司得到了平稳有效实施。在这一过程中,上市公司广大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有关监管部门积极配合,强化监管,作出了贡献。
   
    五、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等效
    会计准则等效是指我国企业进入在那些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或地区,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不再进行调整,即使调整也只对个别项目做出说明或者编制极少项目的调节表,毋须再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全面转换,具备资格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按照等效的审计准则出具的审计报告也应当得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认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后,即全面启动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问题的相关工作,首先研究解决了中国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的等效问题。
    (一)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会计等效
  香港于2005年开始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007年以来,内地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先后召开若干次会议,就就内地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逐项进行比较,历经一年时间,最终确认了两地仅存关联方认定和部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两项差异,这与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现存的差异一致。在次基础上,双方于2007年12月6日签订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联合声明,确认了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具有同等效力,为两地会计师事务所按各自会计审计准则审计的结果获得监管机构的接纳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从2008年起,财政部将继续做好中国内地和香港会计准则等效的后续工作。在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框架下,贯彻落实内地和香港会计审计准则等效联合声明的相关条款,尽快解决另地在对方上市的企业以其当地的会计审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和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获得对方上市地监管机构接纳的事宜。
  内地和香港会计准则的等效,有利于降低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成本,吸引更多的内地企业进入香港资本市场;有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内地经济繁荣;有利于两地会计行业加强合作,促进两地会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二)中国与欧盟的会计等效
    中欧会计合作是中欧财金对话框架下的重要合作领域。欧盟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实现中欧会计等效至关重要。欧盟从2005年开始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与欧盟实现会计准则等效已有共同的制度基础。2005年以来,双方开展了密切的会计合作。2005年11月,中国与欧盟签署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双边合作联合声明。2006年至2007年,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组,与欧盟委员会拟将中国会计准则列为第三国等效准则的安排等问题进行多次讨论。2007年7月第三次中欧财金对话会议,双方确认欧盟委员会将在2008年底前做出中国会计准则等效的决定。2008年4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建议公告,拟在2011年底前,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允许按照中国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不再按照国际准则调整报表。此项建议将于2008年9月至11月提交欧洲议会批准。中国与欧盟的会计准则实现等效,为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建立的会计平台,也为中国开展与其他国家会计等效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同时也有助于欧盟在认可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排除会计方面的障碍。
    (三)中国与美国的的会计等效
  中美建立了联合经济委员会和双边对话机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近年来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于2007年宣布允许外国企业赴美上市可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为中美会计准则等效创造了条件。截止目前,中美会计等效问题尽管尚未确定时间表,但是,中美会计等效已纳入中美经济联合委员会对话的议题,2008年4月18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签署了中美会计合作备忘录,就加强中美两国会计交流和合作问题达成了三点共识:一是两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当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在会计技术层面形成更多的共识,为两国经济交往提供便利;二是双方同意采用多种形式,交流两国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及其国际趋同的经验,并加强相互访问;三是双方同意建立交流信息和观点的工作机制。
    此外,财政部在做好会计等效工作的同时,全方位、多渠道加强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包括成功举办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准则趋同研讨会、定期召开中日韩国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与国际会计理事会共同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大会,等等,将我国会计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行列,逐步推进中国会计准则在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实现等效和认可,全面提升中国企业和会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作出应有的贡献!





  
目  录
贯彻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金人庆
关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实施的若干问题          王  军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趋同、实施与等效问题        刘玉廷
第一章 基本准则
    第一节  基本准则概述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第五节  财务报告
第二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概述
    第二节  取得存货的计量
    第三节  发出存货的计量
    第四节  期末存货的计量
    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三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第三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第五节  共同控制资产及共同控制经营的核算
    第六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五章 固定资产
    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六章 生物资产
    第一节  生物资产概述
    第二节  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  生物资产的收获与处置
    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七章 无形资产
    第一节  无形资产概述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五节  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六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九章 资产减值
    第一节  资产减值概述
    第二节  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
    第三节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第五节  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
    第六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章 职工薪酬
    第一节  职工薪酬概述
    第二节  职工及职工薪酬的范围
    第三节  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一章 企业年金基金
    第一节  企业年金基金概述
    第二节  企业年金基金缴费
    第三节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
    第四节  企业年金基金收入
    第五节  企业年金基金费用
    第六节  企业年金待遇给付及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
    第七节  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
第十二章 股份支付
    第一节  股份支付概述
    第二节  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三章 债务重组
    第一节  债务重组概述
    第二节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四章 或有事项
    第一节  或有事项概述
    第二节  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五章 收入
    第一节  收入概述
    第二节  销售商品收入
    第三节  提供劳务收入
    第四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六章 建造合同
    第一节  建造合同概述
    第二节  合同成本
    第三节  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
    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七章 政府补助
    第一节  政府补助概述
    第二节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八章 借款费用
    第一节  借款费用概述
    第二节  借款费用的确认
    第三节  借款费用的计量
    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十九章 所得税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二十章 外币折算
    第一节  外币折算概述
    第二节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第三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二十一章 企业合并
    第一节  企业合并概述
    第二节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第三节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二十二章 租赁
    第一节  租赁概述
    第二节  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
    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二十三章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一节  金融工具概述
    第二节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第三节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
    第四节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
    第五节  嵌入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第六节  金融资产减值
    第七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二十四章 金融资产转移
    第一节  金融资产转移概述
    第二节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二十五章 套期保值
    第一节  套期保值概述
    第二节  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第三节  运用套期保值会计的条件
    第四节  套期保值的确认和计量
    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二十六章 原保险合同
    第一节  原保险合同概述
    第二节  原保险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  原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节  原保险合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二十七章 再保险合同
    第一节  再保险合同概述
    第二节  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二十八章 石油天然气开采
    第一节  石油天然气开采概述
    第二节  石油天然气开采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二十九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一节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前期差错概述
    第二节  会计政策变更
    第三节  会计估计变更
    第四节  前期差错更正
    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三十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
    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三十一章 财务报表列报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列报概述
    第二节  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
    第四节  利润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附注
    第七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第三十二章 现金流量表
    第一节  现金流量表概述
    第二节  现金流量表编制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附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