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溃沧叱鍪ń纭W约阂鲜肚宄险媾θジ桑鹑嗽趺纯捶ㄓ胛也幌喔桑鹑嗽趺锤雠婪ㄓ胛乙膊幌喔伞D阋歉龃可频娜耍豢显於瘢豢纤祷祷埃衷谏缁崛怂担闶敲孕牛闶歉龉秩恕⒐治铮蛭愀遣灰谎J遣灰谎嫠趺唇踩ィ颐亲呶颐堑姆鸬馈⑵腥溃咚娜竦馈N颐敲挥心芰Π镏赝罚颐且膊豢梢允芩挠跋臁U庑┦烊烁约鹤苁怯性等耍醋约撼煞鹆耍倩毓防窗镏遣凰阃怼N颐亲约翰怀删停且谎亩槁洌饩驼嬲拇砹恕�
  清凉大师注子里头讲,「主斯事者,广大因慧」,这两句话语重心长。今天多少善心人,想做一点好事,都不能做圆满,原因在哪里?都是因为没有真实智慧;换句话说,没有接受佛菩萨的教诲,没有机缘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问题出在这个地方。我们学佛的弟子,在家、出家四众弟子都有责任,不但佛经我们要讲,要发心为大众讲;至少儒家的经典、道家的经典,我们也都要能够通达、能够讲解。尤其在现前,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无论在哪个地区,居民都有很多不同的族群、很多不同的宗教,我们单单只说自己的经典,人家以为你就是佛教,我们不妨多讲几种东西。
  如果有这么一个道场,一个星期有三天讲佛经,两天讲道教的经典,两天讲儒家的经典,儒、释、道可以圆融,在基本上都是劝人断恶向善,都是帮助人破迷开悟。这样合起来讲,确实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教学,这样做比单一宣讲佛经,我觉得更容易契机,法缘会更殊胜。因为有很多人他不相信佛的,你讲儒家他来听;他来听久了,慢慢他也来听佛经。像新加坡信道教的人很多,但是讲道教经典的人很少,如果有这么个地方常常讲道教的经,我相信很多道教的信徒也都来听。所以不必去分宗教、分派别,不必,一视同仁,平等的来弘扬,这样子就好。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六三卷)  2000/10/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63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阿修罗王长行,第九句:
  【现胜德阿修罗王,得普令见佛承事供养修诸善根解脱门。】
  清凉大师注解,「供事修善,有胜德故」。这一位阿修罗王自然也是诸佛菩萨示现的,他得的法门实在上就是教导我们的。『普令见佛』,「普」字非常重要,普是普遍,如果心不清净、不平等,这个字决定做不到;一定是真诚、清净、平等,才能够做到「普」这个字。普令一切众生见佛,佛在哪里?怎样见法?这个佛是不是指佛像?是不是指华严会上毗卢遮那如来?这个讲法也能讲得通,但是著相。毗卢遮那的意思是遍一切处;换句话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毗卢遮那是法身佛,什么是法身?《华严经》上所说的,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识是能现能变,虚空法界是所现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这叫做法界,这个叫法身,法界就是法身。由此可知,毗卢遮那这个含义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不是说一家人,一家人还隔了一道、隔了一层,一体。
  今天这个世界巴哈伊教,我不知道他们讲演介绍,有没有把他们的教义说清楚、说明白。巴哈伊教的中心思想很难得,很值得赞叹,它的思想是整个地球是一个国,地球上的居民都是这个国的国民,就是世界统一,大家再不要打仗,不要国与国的争、族与族的争、宗教与宗教的争,希望所有一切的争执大家都放下,我们是一个国家,我们都是同胞,这个思想不错。所以这个教历史不太久,在全世界发展很快,许许多多真是高等知识分子、许多大企业家都信奉巴哈伊,巴哈伊是祈求的世界和平,它一个国。佛法讲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自己,说一个家距离就远了,说一个国距离更远了,真的讲到真实究竟之处,我们不能不佩服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完全讲的是心性。由此可知,「普令见佛」,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将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是一不是二,一体,这个关系多么亲密。说一家人,一家人还不是一体,佛家讲是一体,一定要懂得这一个事实真相。
  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到底有没有佛、有没有菩萨、有没有凡夫?没有!佛、菩萨、凡夫都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产生的,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大乘经上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是诸法实相现前了。所以佛有没有法?佛说他没有法,你要说佛有法,谤佛。我们从这些里面,言语文字细细去思惟,思惟你可以得到一个大概、一个彷佛,也算不错了,没进门,在门口。怎么才能进去?思惟断掉就进去了,这才真的融成一体,这才进去。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是还有我、还有你、还有他,没有入门。
  於是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佛与法身菩萨,他们的心、他们的念头、他们的身,确确实实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融成一体,这里头决定没有彼此的念头生起来。确确实实做到永远不会起心动念,永远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人就见佛了。所以此地见佛不是见那一尊一尊的佛,就是宗门讲的见性,明心见性。然后讲到『承事供养,修诸善根』,这八个字是讲事。明心之后,你还干什么?见到佛就是见到性了,见到佛就是自己身心,跟宇宙、跟众生已经融合成一体,到这个境界你还做什么?佛家常讲,回过头来,倒驾慈航,普度众生,干这个。用现在的话来说,回过头来为一切众生服务,无条件的为大众服务。我们现在说为大众,不是这个说法你不好懂,这个说法就随俗了,你才能够懂得。无条件的,无我无私的为一切众生服务,「承事」是服务。
  一切众生,我们一般讲包括十法界。这是见佛之后要做的事情,本分里面的事情,不是分外的,本分的,应当要做的。十法界众生都需要帮助,十法界里面的佛,天台大师所讲的藏教佛、通教佛,他还需要人帮助,帮助他什么?帮助他见性,也就是帮助他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还需要人帮助。往下就更不必说,愈往下愈需要人帮助的地方多了。六道里面的众生,迫切需要的是怎么样能够脱离六道轮回,这是迫切需要的。还没有念头想到超越轮回,那是他无知,他对於现实的环境一片茫然,他如果真的知道六道轮回,他怎么不想出离?由此可知,对於六道众生我们要协助他,首先让他认清楚我们现前生活环境,这个事实真相是什么。
  昨天晚上我们听印度教的讲演,他们给我们谈印度教生活、修学的状况,我们从这个地方得到了一些知识。希望下一次我们再邀请他,请他给我们讲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这个说法非常古老,最初婆罗门教说的,就是印度教,六道轮回不是佛教说的。他们怎么知道有六道轮回?印度教修行人都修禅定,这是佛法里面讲世间的四禅八定,他在定中,不是猜测,是亲眼见到六道轮回的状况,他清楚,他明了。六道轮回怎么来的,他不知道。所以他知道六道轮回当然之事,不知道所以然之理,世尊出现於世给他做了一个补充说明,在佛法里面说明六道轮回的来源,以及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在佛法有。他们知道有六道,不知道六道怎么形成,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脱离六道。
  由此可知,哪一个不需要帮助?谁能够帮助?法身如来才能帮助。诸位要记住,法身如来,圆教初住就是法身如来。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讲到《金刚经》说的「诸佛」,江味农的解释,「诸佛」是从圆教初住到究竟果位,这四十二个阶级叫诸佛。前面四十一个位次,天台大师讲分证即佛,最后一个位次是究竟即佛。分证,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十法界里面的佛是相似即佛,不是真的。所以讲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圆初住就包括在其中。别教初地菩萨以上,圆教初住菩萨以上,这是诸佛如来,有能力帮助十法界一切众生,帮助他证果,帮助他开悟,帮助他生善道。
  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我们常常讲,他教人什么?他教人三桩事情,对我们初学凡夫来讲,教导我们断恶修善,你就离苦得乐了。苦是什么?三恶道苦。你离三恶道,你享人天福报。这是对於小根器的人,他没有智慧,他不知道出离六道。对小根器的人说小法,这是后来人讲「五乘佛法」里「人乘佛法」,希望你生生世世能保住人身,不要堕三恶道。人身的佛法、人乘的,经上讲善男子、善女人,最低限度的、人乘的,净业三福里头说了,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教人转恶为善,你能得人身。这是教小根器的人,我们承事他、供养他,「修诸善根」。用这个供养真供养,财物供养假的,为什么?不能了生死,不能转恶为善,不能开悟。所以法身菩萨们,他们供养是以佛法供养,这是真实的供养。用佛法供养,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办教育。所以一定要肯定佛法是佛陀教育,布施佛法。诸佛如来、菩萨、罗汉、历代祖师大德,他们毕生都是在布施佛法,教导众生。
  根性利的,那就不只求人天果报。他知道人天果报不究竟,虽然享福,福享完了还是有麻烦。无量劫来,阿赖耶识里头不晓得含藏多少恶业种子,这些恶业种子只要存在,佛在经上说「假使百千劫」,遇到缘,果报还是现前,所以它不究竟。於是根性利的人就求究竟的果报,希望能够超越六道轮回,这在佛法讲中根的人。佛满足他的愿望,教他出离六道轮回的方法。净业三福里第二条,这都是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原理原则,我们用现代话来说最高的指导原则。如何能够出离三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们看看后头两句,在世尊一代法运里面,诸位都能够记得,「正法时期,戒律成就」,是不是?正法时期真能成就。像法、末法只能种个善根,出不了三界六道。这一条里头最重要的是「受持三皈」,真正能受持三皈,他就有能力出离六道轮回。我们今天虽然是受了三皈依,假的不是真的,确实没有皈,也没有依。
  昨天还有个居士来跟我谈到,说我讲三皈依跟大家不一样,到底是那些人讲错了?还是我讲错了?他来问我。我说大家都没有错,他也没有错,我也没有错,我们都是有根据讲的,不是自己捏造的。我跟大家讲三皈,是根据《六祖坛经》讲的。《六祖坛经》不讲佛法僧三宝,讲「觉、正、净」三宝,我们很容易理解,不至於产生误会。一般人讲「皈依佛」,六祖大师讲「皈依觉」,使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从哪里皈?从迷惑颠倒皈。皈是回头、回归,从迷惑颠倒回归,依自性觉,这叫皈依佛。法是正知正见,《法华经》里面讲佛知佛见;入佛知见,这是皈依法。於是我们明了,从我们错误的知见,回归依靠佛知佛见,这才真正皈依法。僧是清净不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显示的意思从我们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种种污染回过头来,依自性清净心,我们讲真诚清净平等,这叫做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一个人,连释迦牟尼佛都没有叫我们皈依他,你们细细想想。这样的皈依三宝,就能够出离六道轮回。
  在行持上,这是在观念上,念头转变过来了,行为上?日常生活上?佛教给我们这两句,「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两句的意思也是广义的,这个具足众戒不是狭义的戒律,是世尊四十九年一切的诲诫,教诲、教诫,是这个意思。「不犯威仪」,世间法,教我们遵守世间一些风俗习惯礼节,跟大众相处。昨天印度教教导我们,跟印度人往来不可以左手拿东西送人,一定要右手,左手很不礼貌的,这都属於威仪。你要送红包,一定要有个零头,不能送一个整数,整数他们风俗习惯里不许可的,整数后头是零,空了。你送人家一千块钱,一千块后头都是零,空了,要送一千零一块。每一个地区有它的风俗习惯,我们要懂,我们要遵守,不犯威仪。意思很广,不是那么很窄小,很窄小怎么能度无量无边众生?什么地方他们的族群风俗习惯都要懂,入境要随俗,一定要随顺他们,遵守他们国家的法律,遵守他们地方上的法令规章,遵守他们的道德风俗习惯,跟他打成一片,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才出得了三界。我们用这个去供养,用这些去劝他们「修诸善根」。所以你要度众生,头一个条件,一定要让那些众生欢喜你,喜欢跟你亲近,你才能帮得上忙,你说话他才会听。
  佛经字字句句的意思都是深广无尽,古人的解释有没有错?没有错!古人解释是在他们那个时代,用他那种解释,大家都懂、都得利益。所以佛经的讲解,这是我几十年当中常常说,一定要懂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知道佛没有定法。所以我们必须要多看古人的注解,多看古人的注解我们在里头吸取经验,会开智慧。同样一部经,汉朝人注解,我们一看他的注解,对当时人说的是这个说法,汉朝时候人决定得利益;唐朝时候注解,你一看跟汉朝时候不同,你就晓得汉朝时候注解到唐朝时候不适用了。就跟我们现在国家宪法一样,宪法每隔一段时期会修订一下,过了十年、八年社会上起了变化,应用困难,必须要加以修订。由此可知,历代讲经说法的法师,那就是修订前面的。根据前面,而修订前面的,适合於现在,活的!
  《楞严》、《金刚般若》的注解最多,《金刚般若》大概有五百多种注解,《楞严经》的注解,我知道的大概就有一百五十种,非常丰富!同一个时代有几个法师注解,因为地区不一样。在我们中国幅员很大,每一个省分风俗习惯不相同,这个法师住在这个地方是这个讲法,那个法师住在那里是那个讲法,都能够利益一方众生,这是智慧,不是同一个讲法。同一个讲法,只能够利益这个地方,不能利益那个地方。所以它是活的,从古注里头推陈出新,看看每一个朝代那些法师的注解,我们就晓得每一个朝代众生的需要,对於众生真的有帮助;也就是这一分供养他真的有受用,他接受过去对他真有利益;他吃了的时候真的能消化,真的能得到养分。如果不懂这个道理,生硬把古人的注解搬到现在来讲,你讲得没错,但是那是唐朝、宋朝时候人用的,现在人你教给他,他吃了不消化,他得不到养分,这在佛法里讲「契理不契机」。这是佛法弘法的一个难处,作法师讲经不能不懂,不懂你就行不通,你讲经说法不会受人欢迎。尤其是现代人,现代人非常势利,对我没有好处,决定拒绝。我听了,听了对我没什么感触,第二天就不来了。一定要讲得他立刻就能得受用、就能得到好处,他就欢喜。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古人定的方法好,适合那个时代。现在我们为什么要改?适合我们现前这个时代。
  就是做早晚功课,古人定的早课「楞严咒」、「十小咒」这些仪规,那个时候人得利益。为什么?那个时候人对於佛法都有修养,无论在解门、在行门,都有相当程度的修养,心地清净,社会安定,人心淳厚,管用!它那个确实能摄心。现在我们拿这个本子来念的时候,念得烦躁,念这个咒不懂意思。现在人心跟从前人不一样,从前人不懂,叫你念,乖乖的去念,还很老实;现在人不老实,他要问:我念这个干什么?有什么用处?这什么意思?愈念疑问愈多,怎么能收到效果?所以现在人不能用含蓄,详详细细给他讲,还怕他听错了意思,你跟他含蓄的时候就行不通了。从前讲经、注经点到为止,大家一看都明白了。清凉注《华严经》,文字不多,点到为止,那个时候人很有受用,他几句话意思都明白了。现在人不行,我们要把他一句话讲成一百句话,听众还未必能听懂,你说难不难!我们要不懂这个道理,这个教怎么学法?
  必须认识现代人的根性,尤其认识现代社会的危机。我看在所有宗教里面,体现、认识时代危机的,巴哈伊教算第一。他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在全世界有这样规模的发展,有道理,契机。人一接受,真的衷心的欢迎。我要是没有接触到佛教,我听他的,也会跟他走。他讲到整个世界和平,全人类的团结、互助合作,我当然会跟他去。可是遇到佛教,佛教不是一个地球,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星球、一切众生团结合作,比他更大了;他在里头,这个更大了。所以他们要邀请我去讲演,我要把《华严》这个思想介绍给他,把他的心量拓开。一个地球太小了,为什么?全世界团结一起,以后又有一个麻烦:星际战争,还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