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惺隆⒁磺形铮挥兴妓裁挥邢搿C挥兴迹褪撬挥蟹直穑幻挥邢耄挥兄粗@肟朔直鹬粗蚍ㄒ蝗纾ǚㄆ降龋灰患由纤枷刖筒黄降龋捅晃廴荆颐堑男谋晃廴尽P挠兴枷胛廴玖耍牧楸晃廴荆牧楸晃廴疚颐堑奶迥芫捅晃廴荆颐巧罹辰缫脖晃廴尽N廴镜母词峭耄敕直鹬粗馐俏廴拘牧椤⑽廴咎迥堋⑽廴旧罨肪车母矗皇谴油馔防吹摹�
  所以佛教人修学从内心觉悟,佛学称为内学,佛家的教科书经典称为内典,教你从内去发觉,这个问题不在外,外面没有。现在人颠倒了,以为这都是外来的,大错特错!佛在《华严》上把这个根本的原理给我们说出来。虚空法界,国土众生,这个国土不是我们一个国家,佛经里面讲的国土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区这一个单位叫国土,我们现在天文学家讲的星系。一切众生,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境界是唯心所现的,能现的心是一,所现的境也是一,所以叫一真法界。能现的心是一,所现的境不一,落在思想里头,谁错了?自己错了。你要是把思想拿掉,虚空法界是一。宗门,禅宗里面所谓「尽虚空、遍法界是沙门一只眼」,这什么意思?人家把妄想分别执著拿掉,见到虚空法界是一真,一个眼见的是一真。这句话是他已经契入一真法界,这是根本的原理。所以,我们在这个境界里分自分他,错了。
  宗门常讲「向上一著」,这一句话要用我们现在话来说,把我们境界往上提升。你怎么能提升得起来?只要你有妄想分别执著在,你就没有办法提升,这是什么?不了解事实真相。这个事实真相要说得更明显一点,就是境随心转。境是心变现的,法相唯识里讲得清楚,相分是从见分里头变现出来的,见相两分都是依自证分,自证分是体,见相两分都是体起作用。只要你不分别不执著、没有妄想,那个作用是自然的,不是没有作用,有作用,那个作用就是一真。我们凡夫就在这里头起了妄念,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在这里头起了什么?起了分别、起了执著,错了。这个念头一起,每况愈下。
  本来没有十法界,十法界在哪里?是你自己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你变现,你就得要受。跟你坐在身边的一个人,你们手拉著手那么样的亲切,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无二无别,感受不同,为什么感受不同?一个是有思有想,一个只有心没有思也没有想,他就不一样。离开思与想,你只要有个真心,你才能见到事实真相;如果夹杂著思与想在里面,你永远见不到事实真相。你在那里面起疑惑,天天在猜,天天在测度,愈猜愈讹,愈想愈错,亏就吃在这里。你怎么能生欢喜心?你怎么能跟别人相处?所以这一生当中苦多乐少。其实根本就没有乐,那个乐是什么?那个乐是打麻醉剂、打兴奋剂,好像乐一下,假的不是真的,根本就没有乐。什么人才有乐?离开妄想分别执著的人有真乐。所以诸位要晓得,事实真相不过如此而已。我们应该怎么样过日子,你自己就晓得了。不要自寻苦恼,快快乐乐头脑是清醒的,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头脑是昏迷的,愈迷愈深,那你的苦难就愈多。
  我们今天把一真变成人道,已经就相当不幸,如果再糊涂就把它变成畜生道、变成饿鬼道,很有可能,你怎么能提升?要觉悟,要修治。这个治是对治,你要想方法对治,对治什么?烦恼习气。烦恼习气的根源,说到总的方面,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另一个讲法就是无明、尘沙、见思。无明就是妄想,这个要懂,尘沙就是分别,见思就是执著。佛在《华严》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想想看,这一句话多好!一切众生个个都有,没有一个没有,有如来那么圆满的智慧,那样圆满的德能,相是相好,那么圆满的相好。这个相好,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华藏世界,往生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相好!一切众生个个都具足,为什么不能现前?佛也是一句话把这个病根说出来,「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执著当中还有一个「分别」省略了,说了一个头,说了一个尾,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一语道破。由此可知,我们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不就恢复了吗?这是事实。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相随心转,心造万法。
  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自己心做不了主,心会被外面境界影响,这就糟了!《楞严经》上讲得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有智慧的人、高明的人,他不会随外头境界所转,他不随外境所转,他就能转境界,他在境界当中能做得了主,这个好!境界当中能做得了主,所以佛菩萨才有能力随类化身,自己做得了主;应以什么身得度我就现什么身,我做得了主;应以什么样的法能帮助他觉悟,我就用什么样的法,法门无量无边。随类化身,应机说法,这是德能,你说这个多自在,这个多快乐!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把境界往上提升,最快乐的事情,世间没有比这个更快乐的。
  现在的教育我们接触很少,不太了解。古时候的教育,我们在书本里头读了不少,老师教学看到学生有成就,快乐!比什么都快乐,我们现在人讲成就感。诸位要晓得,现在人的成就,成就的是名闻利养,那不是真的成就,终归坏灭。什么成就是真成就?帮助人破迷开悟,这是真成就,为什么?从人道提升到天道,从欲界天生到色界天,色界天生到无色界天,无色界天生到四圣法界,真成就!这个成就是生生不息。世间干什么成就,哪一个行业成就,终归毁灭。世间事情最大的成就无过於建国,建立一个国家,这是最大的成就。在中国周朝八百年也完了,在西方罗马一千年也完了,不是真的成就,真的成就是永恒的,永恒的成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你要晓得这是真成就;换句话说,帮助自己破迷开悟,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这是真成就。我这一生是人身,来生至少是天身,这是成就;我还拼命在修治,二十八层天尽量往上升,这才真欢喜。停止在这一个境界就相当可悲,堕落是更错了。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决定停不住的,不是往上升就往下堕落,停住在中间没有这回事情,所以一定要努力力争上游。
  修行,特别是在现前这个社会,真的是如同逆水行舟,自己一定要清楚,不进则退。怎样提升自己?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一定要依圣教、随顺圣教。佛陀对於弟子慈悲到了极处,离开这个世间之前,还特别以四依法教诫后人,第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法是经典,一定要依靠经典的理论,修正我们错误观念;经典里面的教诲,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初学一定要依十善业道,十善业道通大小乘、通显密教。整个的佛法,在行门里面,十善业道是基础。我们在《观无量寿佛经》读到的净业三福,这是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显密宗教、无量法门,都要以这三条十一句做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盖多高,不管你盖什么样的形式,这是地基,基础一定要做好。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十善业就是《十善业道经》,用十善业修治欢喜海,修十善治十恶,这个治是对治,那么你的孝亲、尊师、慈心就落实;如果不修十善,前面三句都落空,不是真的。
  所以我们人要听佛的话,决定不杀生!不杀生要怎么修?对一切众生、蚊虫蚂蚁,绝对没有一个念头伤害它,要修这个心。不但没有伤害它的念头,让这些众生起烦恼,我们都错了。蚊子来咬我们,我们打死,罪过,赶走都不应该。你不是学菩萨道,天天修常行布施供养吗?你为什么不布施它、供养它?它不过就来吃一餐而已,我们布施它、供养它,用这个心才对,赶走都错了。所以对一切人,冤亲债主,特别是冤家对头,不能有丝毫恶心对他,我们的冤就解掉了。冤家宜解不宜结,要懂这个道理,不可以存一丝一毫怨恨之心。再恶的人他也有善心,这世间找一个纯恶无善的找不到,找一个纯善无恶的也找不到,都是善恶混杂,不过就是善多我们称他作善人,恶多的我们叫他做恶人。他恶里头也有善,善里头也有恶。所以会修的人只看别人善,不见别人恶,养自己纯善的心,你说这个多快乐!心里有一点点恶在里头就不快乐,一定要养成纯善的心。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好,没有一样不好。要这样养,要这样学,不杀生。
  不偷盗从哪里学起?把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断掉,决定不许可。我们把占人家便宜这个念头断掉,这是盗心就断了。念念利益众生,只要我们还有这个能力,尽心尽力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常行布施、广修供养,真干。
  不淫欲,在家人也要修到不淫欲,才能够提升到色界天。淫欲的心不断,事上没有,念头没有断,你的果报出不了欲界,修积再大的功德,果报在欲界天,色界天去不了。色界有十八层天,无色界有四层。这是说明在家同修也要懂得,要从念头上断,你才能出得了三界,你才能真正把自己向上提升。你真做,你怎么会不快乐?所以快乐从哪儿来?快乐从断恶修善上来的。
  不妄语,决定不欺骗人;不恶口,决定不说是非。古德常常教导人,「静坐常思己过」,你会开悟。把自己过失找出来,就开悟;把过失改过来,真功夫,真修行,功夫从这儿讲的。「闲谈莫论人非」,古圣先贤这种教诲,散在许许多多书籍当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是真实的修养,是真实的学问。
  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就是一般没有受过好的教育,他不懂。我们这一代人可怜,没有念过圣贤书,所以叫不懂事,不懂事做出许许多多不如法,那我们看到了,要体谅他。《无量寿经》不是教给我们吗?「先人不善(无知)」,先人,他的长辈,「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没人教他,父母没有教他,长辈没有教他,老师没有教他,他怎么会?他今天这个样子,我们见到要原谅他,决定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你把它放在心上,你错了,那就是你自己的过失。他再大的过失、再大的恶行,都不可以放在心上,要晓得他没有受过圣贤教诲。佛在经上教导我们,我们要常常记住,绝不责难别人,回过头要责备自己。自己见到恶人恶事,还有一个念头起来,我们错了。我们的功夫不纯正,我们的心地不清净,我们的慈悲心不圆满,回过头来问自己,要检讨、要改进。我们要想学圣贤,说实在话要从小学学起,现在虽然是三十、四十岁了,还是要上小学,不上小学怎么行?
  所以我们在澳洲图文巴这个小道场就是小学,现在教什么?教《弟子规》,教《三字经》,教这些。我们的课程很紧,要求第一个要能背诵,第二个要明了里面的意思,第三个要落实、要做到。从小学念起,学做人。学佛法从十善业道学起,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学起,这些典籍都要能背、能解、能行,你做不到是你没有学,一定要做到。不必再求高了,能做到这些,念佛求生净土就肯定往生,为什么?你构得上经典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你构得上这个标准,经典上讲善男子善女人有你一份;你这个没有做到,经上讲善男子善女人与你不相干,你不在里头,一定要做到。不在这上面扎根,你怎么有成就?所以我们在图文巴已经在做了,此地培训班我们没有要求,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原因是这边修学期间短,那边这些同修跟著我都有十几年了,我有责任帮助他,有责任照顾他;我要是不照顾他,我对不起他。这些同学也非常难得,他对我这个教导,他能信能行,都非常认真努力在学习。我们欢喜,听到欢喜、看到欢喜、想到欢喜,常生欢喜心。这些人当中我们不敢求将来个个成就,我们不是这样想法,这样想法就有烦恼;这些人当中有一两个成就的,我们就心满意足。
  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就如同我们当年在台中求学一样,李老师在台中三十八年,听他讲经说法的学生不只五十万人,常随众大概也有三十多个人。老师走到哪里我们跟到哪里,我们一步不离的,也有三、四十个人。真正有成就的,像徐醒民居士、周家麟居士、江逸子居士,这都是杰出的人物。老师这一次到这个世间没有白来,几十万当中有两三个成就就行了,后继有人。所以我相信,我们培训班将来一定有成就的。澳洲我们这个小道场,我们也有信心将来一定有人成就。我们现在看到大家修学的方法、修学的情绪,能够看到将来,这么多人认真努力在修学,我们尽到护持的责任。过去我一生从事於弘法,现在退下来做护法,所以一定要把大家带起来。
  培训班从这一届,你们同学们开始教,这是护持。你们没有亲自在讲台里头教,你哪里能得到这个经验?教学相长。每天讲经,每天教学,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对自己,不知不觉你在那里进步。天天教别人,天天劝别人,同时是劝自己;自己不认真努力学习,怎么能帮助别人?只要我们自己认真努力这样做,第三句的效果就非常明显,『是故见者咸欣乐』。见到你的人、跟你接近的人,没有不生欢喜心的。
  清凉注解里头说,「称理遍喜,为广大无边」,不仅是明理,这个道理明白了,称理是什么意思?我们的言行与理融合叫「称理」,我们的言行决定不悖理,欢喜心才能生出来。「纵内心不摇,而外现威怒,更深难测。」内心不摇,内心如如不动,决定没有是非人我,决定没有贪瞋痴慢,决定没有喜怒哀乐。可是跟人相处有欢喜、有悲哀,也现种种七情五欲,那是什么?那是随缘应化,心永远是清净的。这就是游戏神通,用这些方法,这叫善巧方便,叫权变教化。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开解的,那是手段。就像《华严经》末后善财五十三参,那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他们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分、种种不同的行业、种种不同的造作,心都是清净的,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们接待一切人事物活活泼泼,真的是「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一点都不错,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此是寂音之所了』,他明了,他明了他契入,他要是不入这个境界,他怎么会明了?他入了这个境界。今天我们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0六卷)  2001/4/3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06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夜神偈颂第五首:
  【如来境界不可量,寂而能演遍十方,普使众生意清净,尸利夜神闻踊悦。】
  这是普现吉祥主夜神,长行里面我们看到他得法,就是他修学的法门,是「甚深自在悦意言音」,诸位要记住,「甚深自在悦意言音」,他从这个地方证得解脱,这个赞颂也就是他的心得报告。夜神,这是大菩萨,在清凉大师注解里面告诉我们,他是现前地的菩萨,现前地是第六地,所以这个地位非常高。他的身分是主夜神,在这里我们非常明显的看出,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现什么身,佛菩萨没有一定的身相,永远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华严经》里面所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心里欢喜这个佛菩萨相是什么样子,他就现什么样子。所以菩萨在我们面前,我们三个人同时见菩萨,我们的感受都不一样,他能够随心应量。这是六地菩萨,诸位要知道圆教,这不是普通人,他现的是夜神;能现夜神,当然什么样的身他都能现,就像《普门品》里面的三十二应一样。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体会得,法界确确实实是一个,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为什么会变成十法界?为什么会变成无量无边法界?这都是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所以离妄想分别执著,法界原本是一真。
  现在的社会愈来愈混乱,混乱到完全脱离原则了。这个社会的变化,绝对不是凡夫有能力预测到的;凡是能够预测,它都是有一个原则,孔夫子所谓「百世可知也」,那有原则。如果大家不要这个原则,完全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那就完全无法预测了。不但对於外面境界无法预测,对自己都没有办法预测;早晨的妄念跟晚上的妄念就不一样,这个很可怕,这才是真正的危机。可是凡夫不能预测,佛菩萨清清楚楚,为什么?因为佛菩萨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人对於十法界、无量无边法界里面众生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是十法界众生永远不知道一真法界的状况。
  我们生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实在是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