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别执著。你要晓得,所有一切的教化都是诸佛菩萨建立的,《普门品》大家念得多,总得要懂得里头的意思。诸佛菩萨对於九法界一切众生,真的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楞严经》上讲,应化在世间,必定要随顺众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应以基督身得度者,就现基督身」,基督是佛菩萨示现的。
你不能说他错,他对那个法门欢喜,他对那个法门执著,不破坏他。这个样子,族群之间矛盾冲突没有了,宗教之间误会、伤害、歧视也没有了,社会和谐,世界太平,这是佛法在世间最小的利益。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所有住在这个地球上的众生都过得幸福美满,这是佛法一点小小的作用。这个用途都得不到,哪来的方便?你的方便怎能叫做「普」?所以一定要有真实智慧,今天讲高度的艺术,在佛法里叫善巧方便。融入各个不同的族类,这不是族群了,族类是什么?包括动物。我们讲的是包括畜生、包括饿鬼、包括地狱、包括诸天,与九法界一切众生融成一体,你的方便就普了。如何能够融入?真诚,真诚到极处就融入。中国人常讲「诚则灵」,怎么灵?通了,障碍突破了。所以说「精诚所至」,精是纯而不杂,诚是一丝毫虚伪都没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矿物石头都能融入,何况其他?中国人这句话讲得好,这句话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能够融入无情,最坚固的石头,你就可想而知,树木花草怎么会不融入?这才是真正做到方便普。
第八「说法普」,如来果地上说法普,我们经常在经上读到的,「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说法普。可是这一点不是我们凡夫能做得到,法身菩萨没问题。没有破无明,没有证法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做不到,怎么学法?首先要学习的,现在在我们眼前这个境界里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力决定做不到,可是心有余就好,不能没有这个心。常常有为一切众生说法的这个心愿;不能说我做不到,这个念头就没有了,那错了。谚语有所谓「心想事成」,念头就是心想,我有这个念头,常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不失,总有哪一天会兑现。在现前这个阶段里面,我们要懂得全身说法,所谓是有肢体语言,我们的表情、我们的态度,别人能感受得到。我们以真诚心待人,这个人是个外国人,是个不同族群、不同宗教的人,语言不通,我们那个真诚的态度,露在面孔上,他看得出来,他感受到。我们中国人讲的气氛,真诚的气氛,清净的气氛,善良的气氛,不需要用语言。表态,眼睛会说话,耳朵会说话,眉毛会说话,我们一举一动都会说话。
现在有不少人学手语,手语在佛法里头用得很广,佛法不叫手语叫手印。诸佛菩萨的塑像画像,他手怎么摆,怎么个姿势,那就是现在人讲的手语。你看他手上什么姿势,它代表什么意思。合掌,代表恭敬。十个指头代表散乱,把十个指头合成一个表一心,一心是最恭敬的,把散乱心收回来了,它有意思在。无论在什么地方,不同的国家里面,我们一合掌、一鞠躬,他知道我们在对他行礼、对他致敬,不需要说明,肢体的语言!不但对人有效,对动物也有效,不但对一切动物有效,对植物也有效。「说法普」,我们现前能做的,果然你认真努力去做,时时刻刻为一切众生说法;如果只是想著为一切人,不普。要想著眼前我们能见到的,为一切动物、一切植物。
像小动物,许多同修都会,看到它也很真诚合掌,给它受三皈依,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在家同修,你受五戒也好,不受五戒也好,皈依也好,没有皈依也好,都可以受,不是一定要什么身分才可以受,不是的!只要你懂得这个方法,你有这个心,我自己还没有受三皈依,可以给鬼神皈依,可以给小动物皈依。这个皈依咒,三皈依的这个偈子,跟我们现在念的三皈依咒不一样,应当给它们念:「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重复念三遍。旁生就是畜生。给它念三遍,然后念佛号回向给它就好了,劝它跟著一起念佛,求生净土。对一切动物,都用这个三皈依。如果你对植物,我们这个经前面,杂神众里头念过,树神、山神、水神,水神就是我们一般讲的龙王庙龙王,华南跟台湾许许多多民间拜妈祖,妈祖是龙王,也是属於水神;大的,海神,都应当给他受三皈,念佛回向供养他,花草树木都有神灵。
我给新加坡培训班同学写了两幅字,其中有一幅是《正法念处经》里面的两小段经文。那经文谁说的?前面一段孔雀说的,后面一段鹅说的。孔雀多半是野生,鹅是家里养的,有家畜也有野生,畜生道。它们知道念佛、知道闻法、知道修行,证得菩萨果位。它那些话给谁讲的?给夜摩天讲的,给兜率天人讲的,畜生身为兜率天人、夜摩天人说法。这些事情很像我们小时候念童话故事一样,佛经里面的东西要把它编成童话故事,那个材料不晓得有多少!说得非常非常之好!它可以变现天人身分,为什么还要用畜生身?现相!它用这种现相勉励天人,你看看畜生都修成菩萨,我们要不好好修,连畜生都不如了,这用意很深。许许多多鬼道也在修行,修行得不错,往生的很多;我们不好好的念佛,不能往生,换句话说,连鬼都不如。所以它修成功,证得阿罗汉果位、证得菩萨果位,它还是用它原来的身分,用意很深,这都是属於「说法普」。所以先要有一个说法的心,要有一个说法的愿,说法不一定要以出家身分、要在讲台上说法,不一定,随时随处。
遇到一切说话的对象,都给他说法。说法的内容要注意到,总的纲领是劝导他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是一切诸佛说法的总目标、总方向。最近的目标,你要观机,你看这个人是什么毛病,对症下药。如果知道这个人不孝父母,你跟他讲孝顺父母的故事。不要说他,说别人让他听,讲因果故事。如果程度高的,你给他讲一些道理,让他慢慢觉悟。他要是自私自利,你就晓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他觉悟,知道自私自利是一切烦恼、灾难的根源,他觉悟明白了,他就放弃了。人都想求得自己的利益,譬如求财富、求聪明智慧、求健康长寿,佛法里头有一套大道理,有正确的方法教他。我们求财,财愈多不是自己享受,帮助这个世间,许许多多贫穷苦难的众生。生财有大道,用财有大慧大智,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法,要看众生的根性,什么样的人跟他说什么样的法。还有一种,你跟他并不相识,没有什么关系,偶然之间遇到,看到他一些毛病,菩萨有慈悲心想帮助他。怎么说法?你有朋友,你可以跟朋友聊天说法让他听到,说的这些内容,就是治他的毛病。有意无意诱导他觉悟,诱导他回头。对一切人事物,常存此心,心遍虚空法界,这是我们现前落实「说法普」。
第九是「供养诸佛普」,首先你要晓得「诸佛」这两个字的含义。《华严经》上告诉我们,情与无情全是诸佛。为什么?经上称如来是讲的法性,一般经论讲自性,真如本性。虚空法界刹土众生,一切万物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心就是如来;「唯识所变」,识就是诸佛。能变所变是一不是二,虚空法界所有一切万事万物,不是佛是什么?所以在《华严经》末后,桌子善知识,板凳善知识,佛门这些东西,蜡台善知识,香炉善知识,善知识是对菩萨的称呼。桌子菩萨、板凳菩萨、香炉菩萨、蜡台菩萨,我们的广修供养才能够落实。桌子怎么供养?摆得整整齐齐,擦得干干净净,是对它供养。对一切人事物、对佛、对众生,普贤菩萨告诉我们,供养里头有财供养、有法供养。法供养里面最重要的,如教修行供养。供养谁?供养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如来,包括一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这真是普供。你没有这个心量,你供养是有范围、是有界限的。如何能把这个界限范围突破?完全看你自己的心量。
「叹德能」第二句:
【得智慧光,照普门法。】
前面我们介绍观世音菩萨的十普门,说到第九「供养诸佛普」。每一条如果细说确实说不尽,要举例不胜枚举。现在我们看最后一条「成就众生普」。这一条,当然不是我们能够做得到的。众生,尽虚空、遍法界,我们哪有这种能力?但是不能没有这个心愿,要念念无条件的成就一切众生。对於一切众生修学,古德决定没有一丝毫嫉妒障碍,看到别人有成就,决定是欢喜赞叹。不但是这个修行人有福,更是众生有福,正法有福;真正修行人多了,正法久住世间,所以那个福德的面大了,不只是那个修行人。一个人果然认真努力的依教奉行,必定得诸佛护念,九法界有情众生赞叹,无情众生也欢喜。如果我们对他有嫉妒障碍,那个罪过是无量无边。道理与事实真相都要通达明了,我们才能够修自己的圆满功德,「成就众生普」。
众生,自己也是众生,根性无量的差别,这个差别可以说等众生数。我们要了解其中的理事,成就自己就是成就众生,成就众生就是成就自己,自他不二,这才是大乘圆教。自他要是分开、要是有二,纵然是大乘,也是属於别教,不是圆教。别教跟圆教差太多了,果证差距很大,智慧那就更不必说了。因此,怎样培养自己圆顿根性,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短短数十寒暑,把自己养成圆顿根性。用什么方法养?《华严经》好!《无量寿经》好!用这两部经来培养,效果非常显著。
不起心、不动念,与性体相应,大家听了如果还没有办法领会,我们换句话说,与根本智相应;起心动念与后得智相应、与性德相应。后得智是性德,根本智是性体。这叫随顺法性,而不随顺烦恼、不随顺习气,学佛就是从这个地方做一个大转变,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过去我们都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搞六道轮回,做生死凡夫。现在我们回头了,完全转过来了,我们随顺性德、随顺性体,这是大乘圆顿根性。你不转过来怎么行?在哪里转?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外面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那是我们修行的境界,是我们的转捩点,我们从这个地方开始转。看不惯的,学著看得惯;看得惯的,学著不贪恋,要在一切境缘当中,修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这就是随顺性体、性德,成就众生。后头有个「普」,成就众生普!
落实在事相上,尽心尽力的帮助人,绝不吝法,绝不吝财,财法都要遍施。利益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众生的根性不齐,帮助他提升。如果有这个机缘,能力做得到,像现在有许多法师有道场,也有相当的人力财力,我们看到他们办了许多活动,我们也欢喜赞叹。我们常常见到的办佛学讲座,有办大学生的「大专佛学讲座」,有办中学生的,有办小学生的,还有办短期出家的,还有办沙弥班的,名目很多,我们看到了欢喜赞叹。这些活动是好事情,最重要的是内容,我们要发扬大乘的精神,大乘是多元文化,要打破我们自己的框架。我们利用寒暑假的假期、学生的假期,办短期班,收容学生,可以让学生,如果道场很大,有这个条件,让学生住在道场里面。小学生教什么?教儒家基本的课程,可以教《弟子规》、教《三字经》、教《太上感应篇》、教《阴骘文》,可以教佛教的《百喻经》故事,这小朋友很喜欢,为他们开个班。这个班大概两个星期到三个星期,能收到效果,道德教育!
我们平常有很好的师资,培养师资,每年办个两次三次,有些地方学校放假一年两次,有的地方一年放三次,配合当地学校来做。中学生逐渐明理,也可以在假期当中两三个星期,短在两个星期,长在三个星期,并不妨碍他学校的课业。传授儒家的思想观念,佛家的、中国道家的;甚至於年岁大了,文学、诗词、历史,特别重视历史的教训,都可以开课。佛教的经典,譬如《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就非常好,或是一切大经里面节录精彩片段做成单元。像《观经》的「净业三福」,不必讲全经,我只讲这一段,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讲完,做为一个单元。经典里面的材料太多太多了,取之不尽。《地藏经》上我们取光目女这一段,很好的故事,很能够启发人,不必要讲全经。
《华严经》每一个小单元都非常精彩,这些好的教材,甚至於我们还可以取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旧约》是犹太教主修的,《新约》是基督教主修的,天主教《新约》、《旧约》统统都修,这三个教合起来在全世界信仰的人超过佛教,依据《新旧约》修行的人多,可以从这里头取材。我在天主教里面讲过《玫瑰经》,我们要开这个班,多元文化,成就众生。他喜欢哪个法门,我们都可以开,这一个班有十个、二十个学生,非常理想,为他们讲解,解答他们的疑问,我们要从这个路子走。其他那些班我们不著急,像音乐、歌舞、插花、烹饪,我看很多地方都有好多好多班。我们今天走的路子,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一切众生回归道德,帮助一切众生认识圣贤的教诲。学习圣贤,效法圣贤,我们走这个路子,自己安贫乐道。
今天社会提倡竞争,我们提倡忍让,我们会生活得很快乐,过得比他们幸福。天天在竞争、在打拼,生活过得不见得有我幸福,不见得有我快乐。我们要传授这些年轻人健康长寿之道、幸福美满之门,拓开心量,发大誓愿,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是我们教学的内容、我们学习的宗旨。有多大力量,尽心尽力去做。要帮助一切有缘的众生,他只要来报名,只要来参加我们这个学习的班,就是有缘人。我们也像过去在台湾一样,不要他缴学费,饮食起居我们供养,这个课本我们赠送,要做!这是佛法。每天讲经说法,那是什么?已经入佛门的人,佛法讲根熟众生。没有善根的人,给他种善根;有善根的人,帮他善根增长。每天在研究经教、在听经,这是善根成熟的人。特别要帮助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现在家庭学校跟圣贤教育完全脱节了,这怎么办?希望真正有心的人士,我们共同努力,舍己为人,舍己为社会,为这个世界,自自然然遍虚空法界,成就的是大圆满,这才叫「成就众生普」。我们有愿有心,怎样落实?无尽的弘愿都有起步,这个起步在佛法里面称为「最初方便」,我们要认清楚。合这个十普,『得智慧光照普门法』,清凉大师只一句提示「智证普法」,确实,实智权智,你才能知能行,这是行菩萨道。这一句通三业,虽然说在意业,实际上通三业。第三句:
【随顺诸佛所行无碍】
清凉大师注解「身随佛行」,我们有这一句就够了。这句里头最重要的是『随顺』两个字,尤其是「顺」。真正能随顺诸佛所行,你要不能够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不能放下烦恼习气成见,你做不到。怎么落实?从放下这些落实。如善导大师所说的,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做到;佛在经上不许可我们做的,不但不能做,念头都不生。『诸佛所行』,世尊告诉我们,说的话太多了,四十九年哪一天不说?这一切经典,哪一部经典里头没有?善学要抓住纲领,我们净宗学会的纲领,简单扼要,「净业三福、六和敬」。为什么六和敬这么困难?不能随顺诸佛所行!不肯放下自己妄想分别执著成见,他就有碍了。两个人都不能相处,都闹意见,都搞矛盾,你说怎么办?实在叫人寒心!想帮忙帮不上。只要真正肯放下,肯放下就是真正肯修行、真正肯随顺。
《八大人觉经》不长,如果开短期班的话,可以选作教材。佛说「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能做到吗?果然能做到,六和敬还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和?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如意,这就没法子了,不能共住了。我们现在实在讲也煞费苦心,「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道场人多,你们几个人能和?你这三五个人很谈得来,分一个宿舍给你,你们三五个人住这边,不要打架;那几个人能投缘,能谈得来,我再分一间宿舍,你去住那一边。住一段时期,你们闹别扭了,好!重新再分配,只有用这个方法了。我们图文巴道场有三四十个人,要住在一个宿舍里头会打架,还好现在我们的房子多、宿舍多,你们谈得来的住一栋,谈不来的不要住在一起,只有用这个方法了。大的不能和,小和,小的不能和,那就没法子了,那只好一个人住一栋房子了。确实古时候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状况我们不太清楚,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