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就有很多年轻人来孝养。诸位一定要记住「种善因,得善果」,我们所学的全部在这个地方落实,否则的话所学非所用,你学它干什么?你学它有什么意思?
大经上常常讲一切众生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佛是老师,奉事师长。我们在这里修慈悲心,在这里修十善业。慈悲心、十善业不是口头上说的,是要做到。以大慈悲、以十善业、以四摄六度,显示这个团体的六和敬,让这些老人参加晚宴就像一家人一样,真的有温馨。我们年轻人千万不要以为「我是出家人,出家人比人高一等」,这就错了。你看看戒经,出家人要孝顺父母,「这个人不是我的父母」,他真的是我父母,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现在没有神通,不知道前世,如果一旦你得天眼通,你得他心通、得宿命通,你会看到大地众生确确实实无量劫来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不是家亲眷属怎么会聚集在一起?我们要听佛的话,要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这就是学佛,这就是行菩萨道。全心全力把这个事情做好,认真负责。我们自己虽然晚上不吃,我们招待他们,全心全力为他们服务,要有这个心:我为父母服务,我为未来诸佛服务,我说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一光中,悉现十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皆坐莲华藏师子之座。】
这境界真的不可思议,菩萨毛孔放光,每一个人所放的光都是十个世界海微尘数的一切宝种种色光明,一一光明当中又现十个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像他自己一样都坐在莲华藏师子之座。佛放光,光中化佛,菩萨放光,光中化菩萨,我们在经上读到「光中化佛无数亿」,此地菩萨光中化菩萨也是无数亿。这个境界重重无尽,我们世间人要不是佛这样给我们说,我们作梦都想不到,怎么可能想到这样殊胜庄严的境界?於是我们明了,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真实的境界,决不是人能够想像得出来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七八卷) 2002/1/1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78
请看「如来现相品」,现自在用,第三句:
【此诸菩萨,悉能遍入一切法界诸安立海所有微尘。】
这是菩萨能入微尘,微尘是依报里面最小的,这个境界是事事无碍的境界,对我们凡夫来说确实是不可思议。清凉大师注解说,这里头有两个意思,「一切施设依正等尘,一一称真故。」这是从理上来说的,我们凡夫没有办法证实。为什么?一切施设就是讲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所有的性相、理事、因果,这里头依正庄严都是微尘的一合相,所以一一称真。这个「一一」,小的来讲就是微尘,一一微尘,大的来讲是世界。这个世界不是讲我们这个地球,地球太小了,这个世界是讲一尊佛的教化区,我们常讲三千大千世界,是这个意思。一一称真,因为它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不论怎么变,本质没有变,真性没有变,所以哪一法不称真?宗门大彻大悟之后,我们常讲明心见性,性在哪里?学人往往随拈一物,做一个示现,祖师就给他印证。我们随拈一物行不行?不行。后世的禅人往往学古人的这种形象,实际上并没有悟。宗门这些公案很多,确实是要真实功夫,决定不是虚妄的。你有没有功夫、有没有真实的见地,祖师大德明了你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是契入境界还是狂妄的戏论。末法时期,对於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明了。
第二个意思「约观心,众生意识所缘,即是法界。」这个说法好,也是事实,确确实实是什么法界?一真法界。我前面说的话,意思都含著,一一微尘是真法界,没有不称真性的,所以大乘经里面常讲「性相不二,理事一如」,这个话意思很深很广。众生包括我们,我们的意识所缘就是一真法界,但是迷而不觉,不知道是一真法界,於是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在这里面去受用苦乐忧喜舍,这是冤枉,不得正受。
「安立」从哪里来的?大师说,「例依名相分别而转,是谓安立」,由此可知,这个安立不是真的,这个安立就是唯识所变。我们被名、被相,从名字这个形相我们起了妄想分别执著,安立是这么生起来的。「妄故为尘,体皆可依」,因为我们迷了,迷了之后真的见不到,见到的是虚妄的,就是著相,见到妄相。《金刚经》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说这个话意思是什么?意思教你不要著相,在形相上或者此地讲的名相上、名字形相上不要起分别执著,不要生妄想,那你就对了。为什么?「体皆可依」,体是法性,体是一真法界。「是名大刹」,大刹就是毗卢遮那如来的一真法界,这一真法界遍一切处,无处不是,这叫大!
「皆有觉性,是曰如来」,有情众生我们现在讲的动物有觉性,植物细细的去观察它也有觉性,它也有知觉,我们现在说它为生物,不同於矿物。矿物有没有觉性?还是有,它的觉性比动物、比植物还要隐微,不容易觉察,也就是迷得太深太深,称它作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这个我们要用比喻来说,譬如我们这个人的身体,身体是由许许多多器官组成的,有一些器官感应非常灵敏,有一些器官感应就很迟钝。如果某一部分、局部有故障,麻木不仁,像医药里麻醉药一样,某一个部分麻醉完全失去知觉,它有没有知觉?有!过去有知觉,现在失去了,失去的知觉还能恢复,可见得它是有,它不是没有,他要是没有,那怎么能恢复?佛在《般若经》上讲的「一合相」,那个道理微妙极了!我们假设那个一就是微尘,合是组合,我们人的身体是一微尘组合的,是许许多多微尘组合的,树木花草还是一微尘组合的,泥沙石块也是一微尘组合的,它是一个东西。一微尘从哪里来的?一微尘是真如自性的相分,唯心所现,它怎么会没有觉性?土地有土地神,山川有山神,水有水神,花有花神,树有树神,石头也有灵性,灵性就是觉性。「是曰如来」,如来这个名词含义就深了。
这一句是讲「菩萨证入众生性海」,凡是一切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都叫众生。菩萨怎么证入的?这一句经文里面,清凉大师科题「菩萨入尘」。『此诸菩萨』,这是讲十方所有一切菩萨,『悉能』,都有这个能力,『遍入一切法界诸安立海所有微尘』,菩萨有这个能力,这句话告诉我们,无处不在,一一微尘都有无量无边世界海微尘数的菩萨,这是华严不思议的境界,事事无碍的法界。这是为我们说的事实真相,这才叫大自在。
【彼一一尘中,皆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诸广大刹。】
经文这个『十』不是数字,诸位一定要明了,「十」代表圆满,也就是代表无量无边的佛世界。如果把十看成是数字那就错了,为什么?那变成有量。心性是无量的,心性里面所具足的智慧是无量的,德能是无量的,相好是无量的。心性所现的微尘,一微尘具足圆满的心性,所以它是无量的。我们毛孔无量、毛端无量、微尘无量,这是微尘里面含广大刹土。这种境界,佛经里面讲的自在,我们天天念《心经》「观自在菩萨」,他怎么自在我们都不知道,读了这段经文才知道,自在不可思议,自在决定不是我们思量所能及的。读了《华严》这才真正明了,诸佛菩萨的境界不可思议。
【一一刹中,皆有三世诸佛世尊。】
这个『刹』诸位要记住,尘中现刹,一微尘里头现无量无边的佛刹,每一个佛刹里面都有『三世诸佛世尊』,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清凉大师注解,「随世俗故,说有三世」,皆有三世诸佛世尊,三世是随世间人的见解来说;「全称性故,并在尘中」,这就是说明没有一法不称性。微尘称性,性没有大小,性没有障碍,所以微尘能容佛刹。这个真的不只芥子纳须弥,芥子纳须弥是有量的,这是无量的。芥菜子很小,像芝麻一样,须弥山在里头。须弥山没有缩小,芥菜子没有放大,怎么装进去的?我们没有法子了解。这是不思议境界,这是事事无碍的境界,这个境界要跟芥子纳须弥那简直是大巫见小巫。事不同,理是一个,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
【此诸菩萨,悉能遍往亲近供养。】
十方来集的这些菩萨,『此诸菩萨,悉能遍往亲近供养』,这是「菩萨往供」,这个地方我们应当要有悟处,要有体会。什么叫菩萨?能够亲近供养三世诸佛的这是菩萨。三世诸佛在哪里?从这里看你懂得了,一一微尘里面皆有三世诸佛世尊,普贤菩萨讲的礼敬诸佛,原来是这个境界。儒家《曲礼》第一句,「曲礼曰:毋不敬」,与这个境界也相似、也接近。所以许许多多礼诵仪规里面,我们常常读到一心顶礼、一切恭敬,这个句子很多很多。现在许许多多出家人,每天诵经拜忏,这些句子念得很熟,非常可惜,只是会念,不懂里面的意思,不入境界。经句滑口而过,古人所说的囫囵吞枣,那也不错吞下去了,现在人实在讲囫囵没有吞下去,口边过一过溜了没有吞下去,这实在是很悲哀的一桩事情。
下面这一大段一共有十句,「助佛扬化」,这是菩萨的事业,后面又有一段第八段,「所化成益」,这两段应当是要合起来的。菩萨在世间,这是他的事业,前面十句是他的事业、他本分的事情,后面十句是他事业的成就。我们略略的看看,为什么?这个地方我们有许多地方应当学习。
【於念念中,以梦自在示现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这是一句,『於念念中』,「於」是在,在念念中,由此可知,菩萨的心愿没有间断过。『以梦自在示现法门』,佛在《金刚经》上给我们讲的「梦幻泡影」,教我们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作梦不知道自己是在作梦,於是被梦境蒙蔽,以为是真的,在梦境里头受苦受难。如果知道那是个梦境,不是真的,你就得自在。譬如梦境里梦到一只老虎,你不知道是在作梦,你会吓得一身冷汗,老虎要吃你;你要知道是在作梦,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也可以学学菩萨舍身喂虎,你也行菩萨道了。几个人知道我们现前这个世间是梦境,不是真的?把梦境当作真的,迷惑颠倒!我们现在确确实实是在作梦,《金刚经》上佛说的一点都不错,我们天天念、天天读诵,没有觉悟。要真正觉悟了,这个世间梦幻泡影,你决定不会有丝毫的妄想分别执著。菩萨念念当中示现这种自在法门,你看看他觉悟的对象,『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一一微尘里面都有世界微尘数众生,菩萨能入微尘,为他们做示现。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所感觉到的这么一个大世界,说不定就在一微尘里面。微尘没有放大,世界没有缩小,事事无碍。在这一句里面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人生如梦,我们常常有这个觉悟,好!梦境给我们什么启示?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所以在一切法里面决定不生妄想、不生执著,知道这是一场梦。好梦决定没有贪著,为什么?无所有、不可得;恶梦也没有恐怖,也不会惊慌,为什么?无所有、不可得。所以能像诸大菩萨一样,对梦中所有一切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自自然然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知道一切诸法「相」虚妄,「性」真实。相不可得,性也不可得,相无所有,性也无所有。性是真有,为什么说是无所有?因为它不是物质,它没有形相,我们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六根都缘不到,所以称它无所有,称它作空,称它作无,实际上它不是真的没有。为什么?它能现相,它要是真的没有的话,它怎么能现相?所以「真空不空」,是形容这个事实真相;「妙有非有」,妙有是从相上讲的,因为是自性现的相分,这个相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以称它作妙有。这个有不可得,真的是无所有、不可得,有而无有,无有而有,称之为妙有。
我们今天的色身依正庄严无一不是,我们从这个地方觉悟过来,你会得自在。从此我们真的体会得,我们在这个世间也自在了,为什么?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天天在这个世间表演游戏,表演什么?帮助众生觉悟。无论做什么样的表演,都是帮助他觉悟,那就对了,这就是菩萨。表演要看对象,现在这个世间众生过失在哪里?我们要从他过失的反面去表演,才能让他觉悟。现在众生过失在贪财,我们做什么表演?我们做舍财,让他去看。现在众生的大病是自私自利,我们要做什么表演?要做大公无私。现在众生疑惑心重、嫉妒心重、贪瞋痴重,我们要针对他这个毛病,做出令他觉悟的一个形象。我们决定没有贪瞋痴的形象,表现出戒定慧的形象;决定没有嫉妒的形象,做出成人之美的形象。看到人有善事有善行,欢喜赞叹,不但欢喜赞叹,随分随力的去帮助,修随喜功德,这样去做就对了,就正确。所以菩萨应化在无量无边世界,一一世界都有九法界,在这里头示现。要知道他是做些什么?这一段经文为我们略说。
【念念中,以示现一切诸天殁生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这是示现什么?『诸天殁生』,「殁」是死亡,「生」是受生。不说生死,为什么?生死是一个阶段;说死生,死了以后又生,死生相续,这就说明轮回的现象。不是说死了一切就完了,不是的,这里死了下面就生了。此处殁彼处生,这一个事实真相,现在世间人明了的愈来愈少,不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死生轮回,於是敢造恶业,无所不为。这个事情绝对不是说你信了就有,不信就无,不是!你信了有,不信还是有,不是你信不信的问题。换句话说,你不信你造作这些罪业,还是要受报,不是说我不信就不受果报,没有这个道理,这是宇宙之间的事实真相。「示现一切诸天殁生法门」,告诉这些众生生天不是究竟的,一定要觉悟,生天不容易。欲界天一定要认真修学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色界、无色界要修相当的定功,这个禅定决定能够控制住烦恼习气不起作用,不现行,要有这个能力。可是诸位要知道,这样的能力,如果换一个法门,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肯定得生。告诉我们生天不究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究竟法门。
【念念中,以说一切菩萨行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后头这一句『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十句每一句后面都有,由此可知,菩萨念念是为度众生。四弘誓愿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发这个愿不是虚愿,真的把这个事情放在念念中。再回想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天天念这四句偈,确确实实有口无心,口里每天念个一两遍,心里一点印象都没有,这怎么会成就?我们在这里看,无量无边世界这些菩萨们,他们确实念念中。用什么方法度众生?这十句是讲方法。这十句的意思浅深次第,我们要留意。头一个自己真正觉悟,世间就像佛在《八大人觉经》上所说的「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不能当真,不能造恶业,不能现不善的形象。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知道确确实实会影响许许多多的众生,我们自己茫然不觉。不读大乘经,哪里会晓得这些事实真相?
「助佛扬化」第三句:
【念念中,以说一切菩萨行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菩萨行法门无量无边,清凉大师注解说,前面三句都是讲人天佛法,在五乘佛法里面人天乘。菩萨行法门里面,人天乘也讲得很多,而且人天乘是菩萨如来地的基础。一切大乘经里面世尊常常讲到,《观经》净业三福第一条就是人天乘,菩萨法里头说的十善业道是人天乘,我们在《十善业道经》里面后半部看通大小乘,所以确实是无上道的根基。以这个帮助一切众生,希望来生得人身的,帮助他得人身;希望来生生天的,帮助他生天道。菩萨教化众生、帮助众生一定是随众生的愿望,没有丝毫的勉强,众生欢喜接近佛菩萨。诸佛菩萨确确实实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真做到了,这都是我们应当学的。
【念念中,以普震动一切刹叹佛功德神变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清凉大师给我们讲,这就是六种震动,六种每一种里头又有三种,所以总共是十八种震动之相。这是「以动刹显示无常」,《八大人觉经》所说的「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众生如果在这个地方觉悟了,他对於这个世界就没有留恋,确实有出离之心、有厌离之心。『叹佛神变』,是赞叹诸佛如来智慧神通变化,众生生欢喜心,希求佛法,这是让他得二乘益。这一句是小乘,帮助小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