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横穿大兴安岭,需要多久?”陈天顶伸出了五个手指:“整整五天五夜!这五天五夜,在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我们上哪儿取暖,吃饭?再说了,那地方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虽然有獐子,紫貂,梅花鹿这些东西,但也有棕熊和雪狼的存在,偶尔,还会遇见野猪,不,不是一只,是成群结队的野猪。它们会把你撞倒,然后一个个扑上来,用锋利的獠牙捅穿你的肚皮。千万不要把这群瘦精精的东西和家猪混为一谈,因为家猪是吃糠的,而它们,一旦饿起来,是能吃人的!”

“最可怕的是,在这片皑皑白雪的地方,播洒着各式各样的恐怖传闻。有些稀奇古怪的事儿,就算是在当地打了一辈子牲口的老猎人都解释不通。”陈天顶压着嗓音,用毛骨悚然的语气说道:“而因为贪图貂皮和草药,冒然走进来的外地人,往往是进来几十个,出来一两个。或者是,一个都没能出来。”

他的话,虽然吓不住大家。但也引得几个人面面相窥,不知所以然。

“看来陈老板对这个地方了如指掌。”戴笠说道。

“因为我去过那里。”陈天顶的脸颊猛然抽搐起来,硕大的鼻子,让他那张扭曲的麻子脸分外狰狞。

“能说说吗?或许能给我们这次任务,带来一定的参考。”杨开问道。

“我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我跑去那里做什么,你们也应该再清楚不过了。七年前,因为一张羊皮卷的指引,我和十多个同乡来到了这片未知的大兴安岭,起初,我们斗志昂扬,甚至在出发前就商议着,等挖出棺材来了之后,里面的陪葬品该怎么分配,谁拿大头,谁拿小头。但等到真正进去的时候,就谁也笑不出来了。第一天,我们在浅雪区遇到了棕熊,一番搏斗后,我们用猎枪了结了这个大家伙。但却有一名同伴永远的倒在了雪地里,你们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腿压在雪里,被树根卡住了,然后整个脑袋被棕熊的巨掌拍进了胸腔!第二天,我们遇到了狼群,至今我还记得那些狼的眼睛,绿色的,就像是祖母绿,玛瑙,翡翠。它们的爪子真的很锋利,厚重的皮袄子,三两下就撕成了碎片,而且一见到血,就不要命的扑上来,不管你有枪还是没枪。敌众我寡,虽说最终我们成功逃生,但十一个人,却只剩下了七个人。第三天,我们意外找到了一间小庙,进去后才发现,里面祭拜的不是山神土地,而是黄鼠狼。那天晚上,到处鬼火通明,具体的我不想再说了,反正到了最后,有三名同伴被黄鼠狼蛊惑了心神,自杀了。羊皮卷里的地址依旧遥遥无期,但身边的人却越来越少,最后,艺高胆大的我们终于害怕了,胆怯了。决定迅速返回,财宝再重要,但若是没命花,也是一了百了。直到这时我们才发现了自己的幼稚,电池,干粮,火种什么都用完了,虽说遍地是雪可以解渴,但吃那玩意,吃死了都不管饱的,没了力气,谁还能走出这茫茫大山呀?”陈天顶说道。

“那么最后,陈老板,你们安全返回了吗?”此刻,杨开已将陈天顶当年遇到的种种事情记在了心里,并思考着一连串的应对措施。

“回来了,但回来的,只有我一个。”陈天顶淡淡的说道:“你难道就不疑惑,在那种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我是怎么一个人,挺过回程的三天三夜吗?”

“不知道。”杨开想了想,摇了摇头。

“我是吃着那些同伴的肉,回来的!”陈天顶喉头一梗,歇斯底里的笑了出来。

他的这句话,使得正专心听故事的众人,俱是心头狂跳,个个都像木桩子一样,硬生生钉在了那里。

“陈老板,您没开玩笑吧?”沉默了半晌,杨开将信将疑的问道。

陈天顶闻言,眼珠子一翻:“你看我像是开玩笑的人吗?”

“你没有到那种地步,永远不会体会到我那时候的感觉,如果在其他地方,一两天,两三天不吃东西,是家常便饭的事儿,没啥可计较的。可那是大兴安岭,你知道有多冷,有多冻吗?那风吹大了,直接就把人掀翻了。走几步路,身体里的热量,脂肪就会消耗殆尽,所以,我要是想活着出去,就必须找办法,你懂吗?”陈天顶冷笑:“最终,我发现了有一种东西,可以解除我的燃眉之急。那就是死去同伴的肉,于是,我抽出了刀,一点点的,一块块的,饥不择食。现在你要是问我人肉是什么味道的,我也不知道。因为那时候都是动物的生理本能,我只知道饿了,就要吃!嚼两下就吞进肚子的那种,都那样了,谁还去品尝味道。”

“嘿嘿,之所以告诉你们这件事,是为了大家好。没有充足的准备,千万不要上大兴安岭。那是铤而走险,玩火自焚!”

“陈老板,谢谢你的善意提醒。但此前,我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一切。再加上你去过那里,华教授是地理老手,而杨开他们又是数一数二的战士,想要翻过大兴安岭,比之七年前的那次悲惨旅途,先决条件肯定要优越得多。”戴笠解释道。

“也对,你们是政府。”陈天顶自言自语。

“大兴安岭的温度,环境都值得堪忧,在某个特定时候,会降到零下五十度,这个事实,我不否认。”戴笠边说边把手放在了地图中的特定位置:“所以,我已经为大家准备了所有与此相关的一切设备。其中包括苏军在西伯利亚驻扎时,所用的特殊防寒服,防寒裤,以及雪地靴,雨披,护目镜等等。至于取暖问题,军统也有所考虑,你们的包裹里,会按照天数,用度,加装一定的固态燃料,这种燃料是美国人在南极科考时使用的,容易点燃,耐湿,只需要拳头那么大的量,就可以维持三个小时的火源。而食物和武器就更不用担忧了,食物,都是美军最好的K号口粮;武器,亦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单兵装备。”

“可以给的,我戴笠都会毫不犹豫的给你们,找美国人要,找苏联人要。剩下了,就要看你们的信心和运气了。”戴笠背着手说道。

“有戴处长这句话,大家就放心了。坚决完成任务。”杨开重重的点了点头。

“嗯,具体的东西,养甫会拿着我签字的清单,带你们去弹药库领取。在成功翻越大兴安岭后,你们会到达黑龙江源头的一个小镇,这是此次任务的第一个补给点,也是最后一个补给点,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小镇叫祥瑞镇,镇子里有个茶馆,叫悦来茶馆,在茶馆里,会有我安插的军统特工跟你们接头,然后秘密补给缺失的装备,弹药,提供后继地图,情报,继续出发。记住,这个祥瑞镇虽然没有日本人,但却是汪精卫伪军的活跃地点,常年流窜着大量的汉奸,刺探民情。军统有好几个职员都因为一时不慎,被他们抓住了马脚,惨遭杀害,到现在,只剩下了最后一名特工幸免于难。所以,你们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接头时,必须对方对上暗号,才能进一步交谈,防止阴沟里翻了船。”戴笠提醒道。

第四十一章 枪王之王(2)

“那暗号是?”杨开皱了皱眉,他显然没料到这次任务会是如此复杂,环环相扣,步步紧衔。先要和大兴安岭的那群禽兽拼死斡旋,然后再跟小镇里的一帮汉奸勾心斗角,到最后安然无恙了,任务才算是真正的开始。

这也难怪戴笠在挑选名单时会如此慎重,毕竟,这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估计还没到达日本人的要塞,大伙儿的脑袋就得搬了家。

“这件事到时候由雨薇负责。”戴笠似乎并没有透漏的意思,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声:“大家各司其职。”

“挺机密的……”杨开笑了。

“人多嘴杂,总不是好事。”戴笠说道。

“我能理解。”杨开知道戴笠的苦衷,也就不再多问了。

“接下来,就是你们这支小组内部的事情了,现在想想,倒真不太好决定。”戴笠自言自语的说道。

“我们小组内部,有什么事儿?”

“权力,分配,命令,服从。”戴笠一口气说出个四个词来。

“权力,分配,命令,服从。”杨开默念了一遍,随即心领神会:“是的,戴处长,你果然有先见之明。先前我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怎么去执行这次任务的身上,却忽视了最基础的一点。这支小组到底由谁带头,听谁的?到现在,依旧没有个着落。”

“嗯,完全正确。”戴笠说道:“虽然你们小组之间的安排,是自己的事儿。但为了避免产生分歧和矛盾,一定量的权力集中未必不是件好事。所以,我决定,在你们之中任命两个角色,一个是组长,一个是副组长。平时,行动计划由组长指定,副组长参谋。组长出事了,副组长暂代。如果对于某个意见,所有人都摇摆不定,那就民主点,按照最终的举手数量来表决,五成以上,通过。五成以下,不通过。怎么样,这个决定大家是否赞成?”

小组里有个主心骨,总比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强。所以对于戴笠的话,大家还是比较认同的。

见没人反对,戴笠走到杨开身边,大度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好,我就再擅自做一次主,杨开,今天起,这个组长的位置就是你的了。华教授你委屈一下,做杨开的副手。”

“我?”戴笠的决定,显然让杨开有些始料未及:“我觉得……觉得还是华教授做这个组长,更有信服力。”

“你错了,杨开。”戴笠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笑:“我一直认为,你才是最佳人选。实话实说,华教授知识渊博,没错!就算把你们绑一块儿,在知识方面都没他强。但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优柔寡断。一旦遇到大事,就会方寸大乱。而你就不同了,从进入军统到现在,你给我的感觉,都是一个快刀斩乱麻的人。你本来就是一名出色地指战员,经历大小战斗无数起,经验丰富。而且还拥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冷静,忍耐,处变不惊。还有……”

“还有什么?”杨开自己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冒出了这么多优点。

“回来再告诉你!”戴笠破天荒的对杨开挤了挤眼:“好啦,开个玩笑。小子,我知道这个组长是个苦差事。但既然你最合适,就必须给我顶上去。不管是毛遂自荐也好,赶鸭子上架也好。这些人,包括我的干女儿,现在就全部交给你了。数好,你活着带过去,就要给你活着带回来,一个都不能少!”

“好吧,我尽力!”杨开眼神一凛,顿觉肩膀上的担子变得无比沉重。不过当他转过头来,看见众人那鼓励的目光时,不由得心头一暖,重重点了点头。

“嗯,这就对了。我不是个罗嗦的人,该说的,差不多也都说完了。遇到各方面的问题,不要自己一个人扛着,多请教下华教授,陈老板,张道长他们,毕竟大家都是各领域的高手,总有用的着的地方,咱们这把火,只有柴火都添上去了,才能烧的好,烧的旺,才能有燎原之势!”戴笠笑道。

华伯涛,陈天顶,张鹤生三人,此前已经对各自的身份有了些了解,又加上其间闲聊了几句,这关系自然比开始的生生疏疏要好得多。当下连声谦虚说不敢当。

“大家精诚携手,为国家,为民族,拼一次!”杨开说道。

“人生难得几回搏,就看值得不值得!”张鹤生捋了捋长须,接口道。

“那你觉得,是值得,还是不值得?”陈天顶反问。

“你们心中已有答案,又何必问我?多此一举,多此一举。”张鹤生摇头。

“好了,你们这些老先生就别猜灯谜了,一套一套的,听得我都快迷糊了。中秋节还没到,多此一举,多此一举。”杨开捏着嗓音,学着张鹤生的语调说道。

“老张,还别说,咱们组长学你说话,还挺像的。华老,您看呢……”陈天顶诙谐的说道。

“嗯,不错不错,后生可畏呀!”华伯涛连连点头。

“好啊,你们三合伙算计我!”张鹤生算是听出点门道了,当即吹胡子瞪眼起来。

在场诸人都知道此行凶多吉少,路途艰难。但想人活一世,终究要面对个死字,人之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眼下却能以一己之躯报效国家,拯救民族。即使中途夭折,也算是不枉了。所以纷纷心情激动,摩拳擦掌,就连赵勇德这个鲁莽汉子,也红着脸在和张道士吹嘘着自己身上的伤疤。

“各位,马上就要分道扬镳了。在临行之前,我想请大家喝一杯酒,如何?”看着闹成一团的众人,戴笠笑眯眯的说道。

“喝酒?”杨开一愣。

“对,喝酒,壮行酒。”戴笠解释道。

“好,壮行酒!”杨开一拍大腿:“岳飞说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今天,我们大家喝的是壮行酒,明天,我们就去吃小鬼子的肉,喝小鬼子的血,灭小鬼子的种!”

“吃小鬼子的肉,喝小鬼子的血,灭小鬼子的种!这话虽然言辞偏激,但是我喜欢,喜欢的紧呀!”华伯涛大声赞叹。

“如此豪情,当浮一大白!”张鹤生似乎也对杨开颇为肯定,抬起手,竖起了大拇指。

“喝酒好,呵呵,喝酒好,我老赵最喜欢喝酒了。”一听见喝酒,赵勇德的眼珠子立马就绿了,一个人在那自言自语,傻笑起来。

不过陈天顶眼珠子一转,却生出些疑惑来,但见他摸了摸鼻子,讶色道:

“咦?不对呀。我说老张,你不是个道士吗?这道士还能喝酒?”

“哼,喝酒算什么?”张鹤生毫不在乎的说道:“当时跟师兄弟们伏击小鬼子运输队的时候,还躲在草丛里啃猪蹄呢。乡亲们送的,让咱吃饱了好杀鬼子,不吃白不吃。”

“原来还是个酒肉道士。”华伯涛打趣道。

“自今之后,我张鹤生不但要喝酒,要吃肉,还要杀人!”说到这,张鹤生拳头一攥,五指间发出咔咔咔的骨骼声,内劲宛如大氅般披在身上,不怒自威:“专杀日本人!”

第四十二章 枪王之王(3)

就在两人说话之际,曾养甫已从柜子里捧出一个朱红色的酒坛来。这酒坛说来不大,属于双手五指张开,刚好可以稳稳地抱住的那种。在酒坛的顶部,密密麻麻的封了一层黄泥,这泥巴虽说干瘪粗糙,但配上坛颈的一抹红绸带,却给人一种年代久远的感觉。

看到这酒坛,戴笠右手一招,如数家珍:“这是戴某的私藏,整个民国仅此一坛,十多年来,不知有多少好酒的同事对它垂涎欲滴,但却始终未能过的了戴某这一关。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当初戴某人曾立誓,此酒非真英雄不开!今天,这个小家伙也算是得遇明主了,我就把它打开,祝大家马到成功!”

“这酒……”陈天顶眼光一动,硕大的鼻子抽了一抽:“怕是茅台吧?”

“没看出来,陈老板不但是收藏名家,而且还是品酒高手。这东西我一没介绍,二没贴上标签,您鼻子一嗅,就顺着缝儿钻进去了,没错,是茅台,是茅台!”戴笠膛目结舌。

“嘿嘿,我可不是什么品酒高人。我是有钱了喝好酒,没钱了喝差酒,再是穷了,就喝水。活生生的一个老酒鬼!您看,我出门在外,都带着它呢。”说完,陈天顶从腰后摸出个小葫芦,给大家看了一看。

原来这个摸金校尉还是个好酒之徒,出去刨坟盗墓,也都带着这玩意。杨开在想,不知道这老家伙撬棺材的时候,是不是还撬一下,喝一口?

“四十一年零三个月,二十八天的茅台酒,大家慢慢品味吧!”戴笠说着,走到桌子旁,让曾养甫按牢坛子,自己找了把小钢尺,慢慢的铲掉了酒坛上的封泥,封泥一去,整个会议厅里顿时弥漫开一股醇厚的芳香。这香味不冲,不柔,不浓,不淡,每一点都恰到好处,每一点都沁人心脾,当真不愧为戴笠的私藏,酒中的佳酿。

“真香!”杨开情不自禁的闭上眼,深深地呼吸起来,生怕错过了这缕香气。

其余人亦是陶醉其中,不能自拔。这或多或少,令戴笠觉得很有面子,很得意。

“茅台,这才是真正的茅台,货真价实的茅台,老头子今天有口福了。”陈天顶本来就小的眼睛再一眯,连缝都没了,乍一看,还以为是个瞎子:“不过戴处长,酒坊里的酒,日子大都是以十年为单位的珍藏,你这本事可大了,怎么连这酒的月和日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陈老板,你又高看我了不是!”戴笠似乎料到他会有这一问:“其实,我的品酒能力,和鉴赏古玩的能力一样糟糕,说白了,都只是个人爱好罢了。之所以知道这坛酒的年月日,是因为这坛酒是我出生的那年,父亲特地从附近的店里买来的现做酒,捧回来的时候,还热乎着呢。所以呀,我多大,这酒就多大,一天不差!”

“原来还有这层意思在里面,那就更要尝一尝这难得的佳酿了。”明白答案后的陈天顶,欣喜而笑。

“嗯,应该的,应该的。今天在座的各位,无论多少,都尝一点。不管怎样,这也代表了我戴某人的一份绵薄心意!”戴笠说完,去书柜下层拿平时喝茶的玻璃杯,数出了十一个之后,亲自捧起沉甸甸的酒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7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