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箭传说-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大陈律,百姓拥有兵器可是杀头大罪。可是到了交州,若是谁家里没有刀箭之类的武器。连出门都得低着头走路。荆州武风还远没有 
    |;器,差一点的便多是自制的弓箭或是棍棒。这当然也引得田于英和朝中大臣极度不满。说杨诚和朝廷对着干还是轻的,就算说他图谋不诡也不为过了。 
    陈博仍然没有回应,只是心里也泛起一丝复杂地情绪。交州武风之盛,他更有着亲身的体会。虽然他并没有遇上当年潘宗向比箭的事,可是早晚练习地情景几乎伴随着他在交州地每一天。就连跟他一起地那四个宫中侍卫,在见识过几户农家百姓练箭之后,也再不敢说自己会射箭了。有一次他突发奇想,问裴成奇若是京畿十万大军攻打只有二十万百姓的安平城,会有什么结果。后者沉吟片刻之后,竟然回答他只有五五之数。交州十个百姓里至少有五个出色地箭手,这完全是一股令他也极为不舒服的巨大力量,特别是杨诚在这里宛如神一般的存在。 
    田、刘二人的上奏均没得到什么回应,不过他们并不死心。紧接着其他几人也轮流出场,纷纷陈述自己的见解。除了之前的几条之外,着弹劾了官商勾结、鼓励奇淫技巧、引纳四方流民等,特别是对于说书人大受欢迎这一现象,更是直斥为收买人心、居心叵测。其中很多也是陈博初时所心疑的,只是最后为了自己的最高目的而被暂压了下去。陈博自己都心有不满,当然就无法替杨诚辩解了。他越是沉默以对,六人便越说得起劲,由于掌握了诸多“证据”,比起三天前说得更加有板有眼,书房里的气氛便逐渐呈一边倒的形势。 
    直到陈顺好不容易将正在长沙附近一座村子里带回长沙郡佐后,陈博才总算得以“解脱”。长沙郡佐显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模样笨拙地叩拜之后,便局促地站在一旁。“你,不识字?”陈博和颜悦色地问道。被六人“围攻”这段时间,对他来说实在有些难熬,虽然他清楚的知道现在孰轻孰重,可是若是再这么下去,他也难保自己不会打破之前的初衷。是以对于“及时”赶来的长沙郡佐,他竟然生出一丝感激。 
    杨诚确实有诸多不合适的地方,甚至有些还让人难以忍受。可是他真的能现在就遂大臣们的意处置杨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且不说平叛之事还需要杨诚来支撑,单以他前番立下的赫赫战功,自己又岂能做这令天下人齿寒之事。更何况他要想实现大乱之后的大治,少不得还要借助杨诚的力量,只要杨诚没有公然露出反意,他就不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对其下手。可惜大臣们却不懂他这心思,这也是让他极为恼火的,可是他又不得不与他们费力周旋,这和事佬也难做啊。 
    “是的。不过下官一直在学,现在已经能认识一些了。”长沙郡佐显然没想到竟然会为了这事儿专门把自己找回来,微微皱眉之后才老实地回答。 
    “那你怎么当下长沙郡佐的?”陈博颇有些意外,本来他还以为对方再怎么也会搪塞一番,却没想到竟然这么坦白。 
    长沙郡佐搓了搓手,老老实实地说道:“下官以前可是种庄稼的好把式,村里头没有敢和我比呢。平时都是我带大家干活儿,张大人说我老实肯干,又经常帮助乡亲,其实这本就应该的,可他竟然让我出来做官。真是的,我哪是当官的料啊,就怕误了他的事,不过张大人都开了口,又怎么能拒绝呢,唉。”看样子,他这官当得还没在村里种田舒服,天下还就有这号人。 
    陈博微微一怔,伸手强硬的阻住想要开口的六位尚书,心里有所明悟。精于农事,老实肯干,乐于助人,莫非这才是杨诚,或者说张识文择才的标准?细细想来,让这样的人为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精于农事,对于一个地方官员来说简直比四书五经重要百倍,交州粮食年年成倍的番,恐怕便得益于此。老实肯干,必然会将上面交待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就算干得不太好,至少也不会阳奉阴违。相比之下,识不识字反倒是次要的了。“像你这样做官的有多少个呢?”陈博好奇地问道。 
    “跟我一样的好像有五六十个吧,大多是县佐。” 
    这么多。陈博暗忖,即使从县镇一级算起,这也差不多占了荆州官吏的四成了。荆交官员各司其职,县佐差不多是专管农务的,用这样的人还真是恰到好处。有着这么一批官员,荆州的农业还能出什么问题呢?粮食为民之本,只有保住了粮食,民生才有安定的基础。不得不承认,张识文这样用人实在是高明,若是其他方面的官员也是如此选拔,那自己便总算找到一个可堪大用之才了。想到这里,他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证实一下了。 
    陈博心里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六位大臣却是憋红了脸,不过皇上既然没有让他们说,他们也不敢主动开口。又问了几个问题,陈博颇为满意地让长沙郡佐去忙自己的事情,转向六人正色说道:“前面所议暂且搁置,不得再提。再给你们三天时间,上次怪朕没说清楚,这次就明白一点:朕不想知道忠勇侯又犯了什么了,只想知道,荆州为何如此繁荣,其他州郡能否一样呢?朕现在需要的,是一帮能够帮朕把天下治理得比荆州还要繁荣十倍百倍之才,希望你们明白心思该放在何处。这些话,也请六位卿家转告下面的官员们,别把心思用错了!”   
      第七卷 第一百三十八章 决战洛阳·三十二 
       
    飞血如花。 
    常宽强咽下喉间那股温热腥甜,枪尖一抖,便有一蓬鲜红粘稠的血液四散飞开。战斗已经整整持续了三个时辰,如血的残阳早已消失不见,所有人都迷失在这如墨的夜色之中。 
    赵佑隆远远地立在一处小山上,周围猎猎的火把照应着他凝重无比的神情。接战前常宽和那两百骑兵淡漠生死的眼神便已经让他心生警惕,但他却没想到战斗竟然会如此惨烈。居高临下的两百骑兵在常宽的带领下,犹如一把锋利的长刀切入细嫩的豆腐一般,将他派出的一千敢死队轻易分成两半。接着爆开反噬,这些在并州军中还算得上悍勇的士兵根本没有丝毫抵抗之力,被迅速绞杀。 
    最初的战斗只能被称之为屠杀。看着那如入无人之境的骑兵们,赵佑隆的心中只剩下震憾二字。他也有好几次带领京畿军队战斗的经历,可是却从来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能如此强横。这就好像前些天在你手里还只是一把普通的砍柴刀,转眼到了别人手里就变成了一把吹毛断发的神兵利器一般。 
    震憾之余,赵佑隆也不由生起一丝忌妒,他知道之所以能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兵法有云:夫战,勇气矣。一个士兵若是在战场上出现两种绝然不同的实力,那无疑是因为他地士气、斗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能够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却是主帅所带给他们的战斗信念。一个深得士兵拥戴而又领兵有道的将领,往往可以令其下的士兵发挥出极致的战力。这个人显然不是他赵佑隆,而是眼前这个敢以两百人便挡他三万大军的武门校尉常宽。 
    这种忌妒地感觉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耻辱,为了洗清这一耻辱,赵佑隆不顾士兵疲惫不堪的状态,连续派出千人对围攻常宽。不过其后的战局却让他自取其辱,本来素质就与京畿军队有天壤之别的并州士兵,又因疲累难以发挥平常一半的水平,此消彼涨之下。根本就难以对常宽他们产生多少威胁。三个千人队,大半死伤,余者丧胆而溃,这个战果几乎是赵佑隆根本无法想像的。一个时辰里,常宽及其下两百骑兵,人人手上都沾了十个以上敌人的鲜血,却无一人阵亡! 
    赵佑隆不甘失败。咬着牙继续派人进攻。在又派出两个千人队以后,战局终于开始发生了变化。京畿骑兵激战不停,到底不能保持旺盛地精力,而并州士兵却在一个时辰的休息中得以恢复。再加上赵佑隆先杀其马的策略,明枪暗箭,面对数倍敌人的京畿骑兵们根本防不胜防。战马的迅速减少终于遏制了骑兵们如狂风般的冲杀,陷入了惨烈无比的短兵接战之中。 
    “啪嗒!”一串血珠从眼眶上坠下。砸在坚硬地黄土上溅起一阵微尘。面露欣喜的百夫长还没来得及发出声音,便看到一道灵蛇般疾驰而来的暗红枪影。“噗!”常宽和那个百夫长同时喷出一长蓬血雾,后者直挺而倒,前者却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便再度跃入战团。 
    “我就要死了吗?”感觉到手中的长枪越来越沉重,常宽的心中不由浮现出这个苦涩的念头。他的长枪不知道夺去了多少名并州士兵的生命,半凝固地血液在枪身上裹了厚厚的一层。整整三个时辰没有片刻停息的战斗,他的体力几乎已经用尽了,唯一能够支撑他的。只剩下心中那股信念。“父亲,孩儿没有给你丢脸,孩儿就要来侍奉你了!” 
    败亡只是迟早的,两百骑兵战到现在只剩下十二人,不过他们却让赵佑隆附出了近四千人的代价!虽然他们相对于并州士兵完全可以以一挡十,不过在这种乱战之中,能够取得这样地战绩也足以自傲了。 
    “将军!”战圈越缩越小。又有三人被淹没在了并州兵地人群之中。九名士兵与常宽背对着围成一圈。感觉到常宽那摇摇欲坠地身体。九人不由一齐发出悲壮之声。声音虽悲,但却没有一个眼神中露出怯意与后悔。唯有的绝然赴死地坚定,令外围的并州兵禁不住连连后退。 
    虽然胜利在望,可是并州士兵却也是心惊胆寒了,若不是赵佑隆亲自带人督战,退者一律斩杀,只怕没有一个人愿意去面对这个恐怖的杀神。这批并州兵只不过是经过一个多月训练的普通百姓,之前虽然与刘虎对峙黄河,不过却并没有打上一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还仅仅是他们的第一仗。第一仗就遇上了京畿精锐骑兵,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恶梦。若不是入夜后让他们的人数优势得到更大的凸显,这场战斗恐怕还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火光大盛,也许是知道已经到了最后时刻,赵佑隆令之前散布在四周举火照亮的士兵靠了上来,将最后这个小***照得一片透亮。“常宽,我敬你是条汉子,若是现在投降,我就饶你一命!”赵佑隆策马赶到战圈百余步外,狰狞的脸上哪有丝毫招降的意思。常宽给他带来的损失并没有太放在他心上,但是那盘桓在心间挥之不去的挫败与耻辱,却不是其一死便可以解除的。不好好将其折磨一番,赵佑隆恐怕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辗转难眠了。 
    “呸!”常宽吐出一口血液占去大半的唾沫,抹了抹嘴,仰天而笑。“哈哈哈,没胆的赵氏小儿,你难道只会躲在一旁狂吠吗?来,你要是个男人,就像一个男人一样光明正大的和你小爷一战吧!” 
    赵佑隆脸色一变,眉间闪过一丝戾气。不过旋即压了下去。“匹夫之勇不过是莽汉所为!我看你也就和你那死鬼老爹差不多,生来就只能被人当枪使。”赵佑隆冷言嘲讽道,哪里还有丝毫对常刑惟对敬意。 
    “你也配提我父亲!”常宽大喝一声,瞪眼欲裂,手中长枪一抖,冲着赵佑隆所在方向杀去。看他那勇猛 
    ,精力似乎全然恢复了一般,首当其冲并州士兵慑其纷往一旁避开。“将军!”其余九人见状。自知此战再难幸免,齐喝一声紧随而去。 
    “不准退,给我杀,杀了他们,一个不留!”虽然明知其久战力竭,手底也算弱的赵佑隆竟然生出一丝恐慌,连忙勒马后退。嘴里更是气急败坏地连声大骂。 
    “呜……”示警的号角声刚刚吹起便嘎然而止,外围警戒的斥还来不及回报,一阵隆隆的蹄声便踏碎了如墨的夜色。“大陈威武侯、护国大将军奉旨讨伐赵氏叛逆,敢阻者视为叛逆一党,诛九族!”蹄声尚远,数百人同时发出的宏亮声音却清晰传来。 
    赵佑隆闻声一惊,仓促间来不及去想刘虎是如何会出现在这里的。更加急迫地催促士兵上前围杀常宽等人。并州士兵们却显然被这两个颇有份量的名头和诛九族那三个字给镇住了。虽然他们之前只是百姓,但却也知道不论是威武侯还是护国大将军,那都是要仰起脖子看地大人物。至于叛逆要诛九族,那更是人所尽知的事情,平时连谈也不敢谈,怎么就和这事儿扯上边了? 
    惊疑不定的神情随着那阵阵宏亮无比的声音迅速漫延开来,以是强弩之末的常宽等人借着这个机会全力扑杀,竟然渐渐逼近了赵佑隆。赵佑隆一脸死灰。催马不断后退。他终于知道为何当初朱时俊为什么要在蒲州布下如此严密的防御,连他主张的半渡而击也毫不理会;为何听到杨诚进占箕关后,他又表现如极度绝望地神情。作为赵氏的首席智囊,朱时俊显然极为清楚赵氏这致命的缺点。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八个字无疑是赵氏的处境最佳诠释。骗来的十万京畿军也好,强征来的四万并州军也好,这些人对于赵氏根本就谈不上一点忠心。十万京畿军可以一道圣旨就尽丧。四万并州军在这几声大喝之下。也实在好不到哪里去。怪不得朱时俊让他火速赶返太原。恐怕也唯有将这些士兵的家眷捏在手里,才能勉强让其为己所用吧。不过现在。他显然已经没有机会了。 
    “哟,这不是威德将军吗?”五轮齐呼后,一身雪亮盔甲地刘虎终于在众骑簇拥下出现了。他的眼力倒真不错,赵佑隆此时都已经逃出两百多步外,却仍然被他发现。 
    赵佑隆却是不理,他心知大势已去,一边召集自己的心腹一边后退。为了围杀常宽,他将手下的士兵分成数组,准备以车轮战将其拖垮。围在这一带候命的只有六千之数,剩下的两万大军还分散驻扎在两三里外。他不知道刘虎这次带了多少兵来,不过只有两百骑的常宽都能让他寸步不前三个时辰,抛开常刑惟之子的身份,常宽与刘虎地声名根本难以相比,意想之下当然也就更加难以对付了。更何况此地根本不适合大量士兵作战,若非如此常宽又岂能有如此战绩。想来想去,也只有退到后军,以那些没有受影响的士兵来抗衡刘虎了。 
    看着赵佑隆匆忙而逝的身影,刘虎只是轻蔑一笑,却也不在顾及。放眼在人群中紧张搜索一番后,他终于发现了尚在向前冲的常宽等人,顿时喜出望外。“快,把他们救出来!”刘虎疾声令道,接着一瞪眼,大吼道:“赵长河父子阴谋造反,你们还不快快放下兵器,莫非是想和他们一起造反不成!” 
    “放下兵器!放下兵器!”在巨大的“扩音器”作用下,声音顿时传遍四野。并州士兵并没有注意到赵佑隆已经悄然消失,还在因为之前神威营喊出的话发愣呢。“哐当!”或许是被造反的名头给吓着了,又或许早就对赵氏父子比之前地潘氏还要凶狠地搜刮心存怨恨,不用谁带头,兵器抛落地声音便陆续传来,连犹豫的人也没几个。 
    当然,这其中神威营此时地形象也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刘虎跃马在前,后面簇拥着数百名骑兵,人人都穿着神威营特有的雪亮铠甲,在火把的照映下,并州士兵只看到高处一团难以直视的炫目光团,心里哪还有半点与之对抗的勇气。甚至有少数士兵,对着惶然膜拜,还道是神仙天降呢。再加上先前常宽和那两百骑兵如杀神般的凶悍,在没有赵佑隆的强行督战下,士气顿时跌至谷底。 
    看着自己如此轻易的便控制住了局面,刘虎嘿嘿地笑了两声,跃马追向营救常宽的队伍。说起来也真是巧,他费尽千辛万苦从中条山出来后,刚一下山,就碰上常宽之前派出联络驻守各地的原京畿将士的一名士兵。得知常宽仅带两百人便去阻挡赵佑隆后,他哪里还顾得了去太原,问明地方后,让那人继续去联络各部,自己则领着神威营马不停蹄地赶来了。也合该常宽命不该绝,终于让他在最后关头赶到了,若是再迟上一会儿,恐怕他和那九人都得死在乱刀之下了。 
    常宽和其余九人本就全靠意志在战斗,看到自己人赶到身边后,哪里还坚持得住,竟然齐齐昏倒过去。“好小子!”仔细检查过常宽的伤势后,刘虎双目之中也不由微现晶莹。刘虎本来是想留常宽在自己身边的,可是他却执意要来立这头功。刘虎拗不过他,再加上常宽在京畿军中也确实认识不少人,让他来联络各部无疑再恰当不过,便先行派他来了。 
    听到常宽在此挡住了赵佑隆整整三个时辰后,刘虎也不由暗暗心惊。一是感叹常宽的勇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他自己带两百神威营骑兵来,恐怕也不会比常宽出色多少;二来若不是常宽在此,按脚程算,赵佑隆恐怕要比他先进太原城。有了这三万人驻守太原,他这次奇袭恐怕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 
    “一百人留驻此地,其他人跟我去取赵佑隆的狗头!”处理好常宽的伤口后,刘虎跃上马背,拔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