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半截与下半截-"生活圆桌"文选_三联生活周刊-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宽慰的是,我的一位朋友竟为了自由误入婚姻圈套,他的女朋友说,咱们结婚吧。她的理由是,他正办出国手续,而单身女子很难拿到签证,结为夫妻,她去美国就方便了;男人依旧自由,既可以留在国内享受独身的自由,也可以去美国涮涮盘子,进可攻退可守。我的朋友被这美好前景迷糊了,高高兴兴地结了婚。如你所料,那女子签证依旧没成并打消了去美国的主意,跟他说,这么过不也挺好。

照这位朋友的想法,他们婚礼中的“神职人员”应该是使馆的签证官,问他们是否愿意娶嫁对方之后,就签证放行。 

如果没有美国签证和住房,我的朋友和我可能还都过着独身的生活,并为婚姻做着准备,至于什么时候准备好,那可没准儿。套用一句儿时常喊的口号,叫“时刻准备着”。不过,如今我们都能接受现实了,想想我们臆想中婚礼的“神职人员 ”,那个房管处头头儿或使馆签证官,我们知道了,原来关于婚姻的想法太浪漫了,俗人是不该瞎浪漫的。

ww w。xIaoshuotxt。。



生活品质

小说txt天堂
20000507 作者:杜比

10多年前,合资酒店里的差事是很吸引人的,我的一位朋友在那儿当领班,经常偷点儿东西出来供我们鉴赏。从他那儿我得知有一种烟叫作“柔和七星”,是日本产的,住酒店的日本人最爱抽。还有,酒店里都喝袋泡茶,我记得有一次,他偷出来整整一盒茶叶,方方正正的纸盒上印着四个字——英国红茶,我们端详那茶叶盒子,盒子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塑料纸。我当时想,这玩艺儿一定贵得要死。当年,那位酒店领班给我讲过许多生活品质的问题,都很吸引人,但我印象最深的仍是白过滤嘴的柔和七星(那过滤嘴居然是白色的)和纸盒中的英国红茶。

如今,当我喝着立顿红茶叼着柔和七星的时候已不会再怀念那个经常偷东西的酒店领班了。我也记不清我何时开始能享用这些东西,更要命的是,这很难说成是一种享受,你10多年前曾满怀渴望满怀敬仰的消费品能被你享用,这本该是件有成就感的事,可惜,我们知道,柔和七星和立顿红茶算不了什么。那太普通,更何况对生活品质的向往还不断地拉着你奔向新的目标,你根本没时间沾沾自喜:我已经抽上白过滤嘴的柔和七星喝上袋泡的立顿红茶了。

说实话,半年以前我还吃的是黄色芥末,我爱吃芥末,懒得做饭,常买半斤八两的泥肠蘸着芥末酱吃,直到有一天,讲究生活品质的朋友告诉我:你应该吃日本绿芥末,日本绿芥末比国产黄芥末要细腻一些,我才舍国产黄芥末而取日本绿芥末食之。

细腻,这是一个关键词,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会说:安怡奶粉和雀巢奶粉要比国产的奶粉细腻一些。不管是否有崇洋媚外的嫌疑,我们承认:吃黄芥末还是吃绿芥末,喝红星牌奶粉还是喝雀巢奶粉标志着不同的生活品质。

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可以细腻到你是擦屁股还是洗屁股,因为讲究生活品质的人已经用能自动喷水的马桶取代普通的抽水马桶,据说,方便之后,生活品质更高的马桶可以帮你洗净臀部的污迹并烘干。

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不放过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且大有越来越细的倾向。比如我曾见识过一位先生,与人大谈男人内衣的重要性时当众脱鞋(不是脱裤子),他的目的是让我们见识一下他的日本袜子——那袜子分出5个脚指头的地方(就像白手套),做工精巧,令我叹为观止。

我不反对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但我为之丧失了坦然,关于生活品质的讨论是消费时代的主题,但绿芥末还是黄芥末、擦屁股还是洗屁股、大理石还是木地板的问题多了之后,我们的生活就开始变得琐碎和絮叨。

wwW、



穿衣睡觉

~小<说t xt++天>堂
20000509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叶蕾

我们楼上的公司经常卖些外贸服装,我的女同事一次看中一套睡衣,丝光粼粼,镶了滚边。以后她在家就穿着这一身走来走去,她的母亲拖地途经她的身旁,自然心理不平衡,立即爆发“老妈子”的牢骚。脱衣睡觉,起床加衣,是我们的老习惯。显然我同事并不会在被子里穿这一身,以避免“衣锦夜行”之憾。她只有一回家就开始穿,幸好她不必亲下厨房,否则油渍就是睡衣上的装饰。

我和电脑下象棋,不知是哪里来的软件,进入之前先要问你几个无聊问题。其中一道选择题是:“你怎么看待光着身子睡觉?”给的几个选项为:a。恶心;b。健康;c。方便;d。睡衣挺贵。我毫不犹豫选了a,但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日本人都会选b,他们称裸睡为一级睡眠。

我妈特别喜欢看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她说:“你看,北方人睡觉都不穿衣服。真是不卫生。”她的意思是把被子弄脏了,“而且被子总不洗。”她又补充道。因为如果不穿衣服,那么被子就成了内衣,那就得常洗,而据她过去的求学经历,从未见北方同学洗过被子。她一定是诋毁人家呢,而且犯了以偏概全之错。

我觉得d答案最有意思。我们今天时常接触一些内衣广告,这是个十分奇怪的产品。我们单位的一位男士,已婚,妻美如花,而且是具有经济实力的。杂志翻过内衣广告而时,他对那些如同铠甲一样繁琐的花边、扣绊、吊带嗤之以鼻:“良家妇女哪有穿这个的?”

国庆节我们一行七八人乘长途车去本省一个偏远县城,吃一个男同学设在老家的喜酒。因为新郎新娘都不在那里工作,所以新房里没放什么东西,只在衣架上挂着一红一蓝两件绸光闪烁的睡衣,十分引人注目,可能是哪方的家长着意布置的。大家都没说什么,但新郎怪不好意思的,在我们翻完他们的结婚照册子以后,衣架已经空了。

xiAoshuotxT。cOM



邻居女孩

t!xt…天堂
20000510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许知远

小时候我读过李白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我总觉得该有什么一个清秀可爱的女孩,从小伴在我身旁,一起游戏,做爸爸妈妈的过家家;一起长大,互相吵吵闹闹,然后就是两人都开始情窦初开,对对方有那么点儿意思,见面时该带着羞涩的笑了。。。。。。什么都充满戏剧性和诱惑力。

可惜,这一切都是我的痴心妄想。我住在楼房里,四周既没有好看的花,也没有竹马,只是骑儿童三轮车,这些道具没有浪漫的意义。更糟糕的是我周转的邻居都是那些和我一样剃着光头的傻小子。

台湾歌星周治平《青梅竹马》写得浪漫得不着边际,害得我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总盼着楼下住着个高高挑挑、清清爽爽的女孩子,我能跟她谈谈学校和功课,再说些不那么礼节性的话题。张楚的一首歌里这样唱:“想想邻居女孩儿,听听收音机,”我收音机是有的听,邻居女孩儿却没的想。

上了大学,我想自己该成熟些,我对自己说青梅竹马的故事是虚构的,现实中绝对少见,可是,我的同学们告诉我,他们大都有过要好的邻居姑娘,他们对我的惨境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同情。

转眼间,我已老大不小了,猛然意识到青梅竹马肯定没戏了,我知道很多人的梦想是一辈子都无法实现的。有人说过:一个人20岁不美丽,30岁不健康,40岁不富有,50岁不聪明,那么他一辈子就不会再美丽、健康、富有、聪明了。这让人悲观,说这番话的先哲没有说多少岁时见不到邻居的女孩儿,就该打消青梅竹马的念头,但我知道我这个人这辈子没机会骑竹马,看小姑娘玩梅花了。

我的痴心一直没有实现,但我从中还是明白了一点儿道理。我在青春期时的梦想完全集中在邻居女孩的范畴之内,这真是要命,陌生的女孩并不都漂亮,但漂亮的女孩儿都那么陌生。我总幻想楼下或楼上或隔壁能有个漂亮姑娘,只不过是想让亲近异性的机会更顺理成章一些。

更要命的问题在于,我的青春期太漫长了一些,该成熟的年纪还容易表现出一股幼稚的毛病。我知道,老指望骑竹马的人肯定会错过一些虽然不喜欢梅花但却真正出色的好女孩。只是我以前不明白这个道理,我相信,正是因为我总在幻想中惦念那个邻居女孩,现实中缺乏真正的女孩,我的青春期才被延长,而这恰恰又是成人们所说的让孩子度过青春期最最安全的办法。





上网落网

小 说 t xt 天 堂
20000510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施武

出于一个教训,对任何有诱惑力的东西,尤其是有人已为此而身陷其中,我都有一种本能的警惕。我的教训是,很多年前,我受抽烟者那种姿势诱惑也开始抽烟,到了我非常反感烟的时候,停止抽烟已经意味着戒烟。戒烟,在逻辑上和人的一般能力上都是可能的,但是,一个“戒”字已经说明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无数次戒烟运动的失败都没有太多的借口,理由只是一个:不能跟自己过不去,不能做自己做起来太为难自己的事。其实,这理由也不过是个借口。我处在一个两难境地。我由此悟到,不可轻易去尝试做一件事,如果决心去尝试,就必须把惩罚计算在内。总之,我是烟民。在我这个身份确定之后,我几乎滴酒不沾,因为酒真好喝,所以有“戒酒”一说。我猜,酒喝到某种程度上喝酒的人一定很反感,不然为什么要戒?停止喝酒一定也很难,不然为什么说“戒”?尽管喝酒不一定成为酒鬼,但是酒鬼一定是喝酒的。为了不致再次落入戒烟那样的两难境地,我从根本不沾酒做起。

现在,我感到的最大诱惑是上网。在网上游走的人个个显得耳聪目明,见多识广。据说,在网上聊天是真正的聊天,能最大限度地舒展一个人的人格,总之,任何在网外感到的不适在网上都没有。这无疑是一个诱人的境界。但是,有一个名称让我警惕——网虫。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戒网”之说,上网之前我还是不断地请教对网有所感悟的人,看看有没有欲罢不能的倾向。后来被一位研究电脑文化的专家告之:上网就是落网。

一年过去了,患得患失地我也上了几次网,那种永无止境的巨大空间虽然还没有让我堕落为网虫,但是选择生活方式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上网就是落网,落网显然就是被俘,被俘就是失去自由,没有了自由几乎就是停止了生活。不上网呢?专家又告之,这是网络时代。当人们用一个定语放在“时代”二字前面时,意味着在这个时代里的生活以它为基本形式。在网络时代而不上网就等于放弃这个时代的生活,而人又可能生活在别的时代里吗?

尽管历史学家对文化有“后喻文化”和“前喻文化”之分,但无论守旧的人还是憧憬未来的人都天然地只能生活在他 “在”的那个时代里。就算我可以选择瓦尔登湖式的生活,那份生活的全部意义也只能是在某某时代生活的参照下显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txtM



爱情细胞

小!说!txt!天。堂
20000511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杜比

某一日,我去电影院看电影,片名叫作《爱情麻辣烫》,坐在我前排的几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穿着白色上衣,手里拿着白色厨师帽,用四川话交谈。按我的推测,这几个人是某家重庆火锅店的大师傅。电影开始了,前几分钟是关于火锅的戏,他们就很兴奋,嘻嘻哈哈地笑,但很快电影切入正题,没火锅什么事了,他们也就渐渐沉默。而我渐渐看得津津有味。 

此后一日,我又去电影院看《泰坦尼克号》,电影院门口聚着一帮记者,有一女观众正对着话筒侃侃而谈,我凑上去听,但闻得她在那里大谈爱情魔力。这与我事先得知的对该电影的评述有所吻合,好多人都说这是部“世纪末的爱情绝唱”。 

带着这种期待,我进场看电影,结果发现自己的心情有一丝失落,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冲击是坐轮船出海太爽了,大海太美了,至于爱情戏,没多大意思。我又瞎想,那几位去看《爱情麻辣烫》的厨师是去看爱情呢?还是去看“麻辣烫”,他们是否体验过我这般的失落呢?

也许是我缺乏爱情细胞吧。早些年,曾经有一部电影很卖座,叫《古今大战秦俑情》,我那时正上大学,喜欢跟同学讨论电影。那时候,我说到“电影”这个词儿总是说“dianying”,而绝不会说成是“电影儿”,因为加上儿化音就显不出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与尊重。我跟一位男同学讨论起《古今大战秦俑情》,我说这个电影前半段是古装武打戏,后半段是喜剧片,加在一块儿让人看个热闹。同学并不同意我的看法,他说,这分明是一个爱情故事嘛,千年的情缘,多么动人。从那时起,我认定自己缺乏爱情的细胞,而“娱乐细胞”太多了点儿,看什么都要先看它好玩不好玩,这种生活态度不那么端正。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看《泰坦尼克号》,我还是没能调动多少爱情细胞,出得门来,就盘算着哪个假期一定要坐一回大轮船玩。坐上出租车回家,司机打开了话匣子,他说:“看《秦坦尼克号》呢?我看过vcd,要不是那两人在船上折腾,这船沉不了。他们在船上又抱又亲的,那两个负责瞭望冰山的船员就走神了,全看他们了,再看见冰山,那还躲得及呀?开车、开船,眼睛得看着前面,真看见要撞上了,打方向盘、踩刹车,那都来不及。。。。。。”

。;



偶像如太阳

小说t@xt‘天〃堂
20000511 三联生活周刊作者:施武 

我崇拜维特根斯坦,不知是因为他的哲学,还是他的故事。多年前我从图书馆借到一本由他的学生写的小传记,那里记录了维特根斯坦的奇特人格,至今我记忆在心,许多琐事常使我试图引以为榜样,但是我不奇特,所以我做不到。比如他的房间之简陋,可能比现在的下岗工人还不如,只有一张行军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比下岗工人多的是一个存放手稿的保险柜。所有来访的学者或学生只能席地而坐。不是他没钱,他把钱都给人了。并且他不是出于慷慨,而是拿着钱他没用。这些我都做不到,摆在商店里的我的“生活必备”太多了,拼命工作后买回家的“生活必备”填满了房间的所有角落,而维持根斯坦死前能骄傲地说他过了幸福的一生,不知我能不能。

我太崇拜他,就给图书馆赔了双倍的钱,把书留在了我的书架上。

我还崇拜beatles;在大致了解了这个乐队的来龙去脉之后,就四处搜集有关的细枝末节。现在我知道他们各自的性格,尤其是列农的故事,从他妈到他老婆儿子查了个透。

我崇拜他们可以罗列出100个正儿八经的具有人文色彩的理由,因为有了这一重色彩我的崇拜就不俗。同时我也就有了100个理由不买明星传记来读,还因此瞧不起在地摊上买明星传记的人。就这样,我慢慢地读着大师们的传记,慢慢地发现不少人在读着不同的大师们的传记,甚至学者的日记。

当我读到一本学者的日记时,我觉得味道不对了。日记,自然记什么都可以,世事流变,一日三餐,朋党友人无不可记。可这些事跟我有什么相干?话说开来,维特根斯坦有几把椅子?为什么被任教的小学校赶走?列农怎么在印度修炼?这些又跟我有什么相干?所有传记、日记除了与他们的职业功绩相关的事,大部分是圈子内的私事或干脆就是个人私事(《顾准日记》除外,这里有不少历史资料性的文字)。圈内的事只与圈内人有关,再就是和崇拜者有关。如果我既不是圈内人又不崇拜他,读着就没意思。

天堂的玫瑰花是否有刺跟我无关,但是跟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有关,要让我参加讨论,我只好说爱有没有。文化人看着姑娘、小伙眼泪汪汪地追着某明星极为不屑,可也有人指出下了几年干校就资格倍增地写点受苦的事,而那点苦与广大底层的苦一比算个什么。那也挡不住崇拜者对他们那点苦津津乐道。

至于为什么一个人就崇拜了另一个人,100个理由之外,肯定与人私藏不露的内心弱点有点关系。前几天,《中国演员报》上登载了巩俐横卧床榻的大照片,一位研究神学的学者拿着这张报纸看了又看,最后发誓般说,如若能做巩俐的情人,他愿给她当牛做马,而他一向是爱默生的忠实崇拜者。这里没有点问题吗?其实没有,至少我没看出他虚伪或精神分裂。

无论是学者日记,还是明星轶闻,或我崇拜的维氏小传,走俏的理由都是因为崇拜者各取所需。偶像如太阳落下,明天会有新的太阳升起。

tXt,coM



三个愿望

小_说'txt=_天。堂
20000512 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花蕾 

有一个大家都已听过的笑话:一对穷人夫妇,一日得到神仙帮助,可满足他们三个愿望。饥饿的农夫立即说要是有根香肠吃就好了,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