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歌】回生产后存恶露,致发痈疽服可逐,除热活瘀荣卫和,红花大黄豆苏木,
八珍羌萸棱延胡,乌药青陈榆香附,乳没蒲黄良膝瓜,木香灵脂桃苍术。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翻花疮
属性:翻花疮因溃后生,头大蒂小努菌形,虽无痛痒触流血,血燥肝虚怒气成。
【注】此证因生疮溃后, 肉自疮口突出,其状如菌,头大蒂小,愈努愈翻,虽不
大痛、大痒,误有触损,流血不往,往久则亏虚。总由肝虚、怒气血燥而成。宜服逍遥
散,外用乌梅 灰、轻粉各等分,研末撒之;或马齿苋 灰,猪脂调敷,俱效。
x逍遥散x(见背部上搭手)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血风疮
属性:血风疮证生遍身,粟形搔痒脂水淫,肝肺脾经风湿热,久郁燥痒抓血津。
【注】此证由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肺经,致遍身生疮。形
如粟米,搔痒无度,抓破时,津脂水浸淫成片,令人烦躁、口渴、搔痒,日轻夜甚。宜
服消风散,外敷雄黄解毒散。若日久风邪郁在肌肤,则耗血生火,搔痒倍增,夜不得寐,
挠破津血,心烦,大便燥秘,咽干不渴,此属火燥血短。宜服地黄饮,外擦黄连膏、润
肌膏,合而用之悉效。兼忌椒、酒、鸡、鹅、动风等物。
r血风疮图p04…34a254。bmpr
x雄黄解毒散x
雄黄 寒水石( ,各一两) 白矾(生,四两)
共研细末,滚水调敷。
【方歌】雄黄解毒寒水石,白矾四两共研之,血风疮生粟米痒,滚水调敷渗毒湿。
x地黄饮x
生地 熟地 何首乌(生,各三钱) 当归(二钱) 丹皮 黑参 白蒺藜(炒,去刺)
僵蚕(炒各一钱五分) 红花 甘草(生,各五分)
水煎,早晚服。
【方歌】地黄饮治血风疮,痒盛不眠血燥伤,首乌丹皮生熟地,黑参归蒺草红僵。
x消风散x(见项部钮扣风)
x黄连膏x(见鼻部鼻疮)
x润肌膏x(见头部白屑风)
卷十四
发无定处(下)
属性:汗出中邪风,状类豆瓣扁 形,日痒秦艽汤宜服,夜重当归饮服宁。
【注】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
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日痒甚者,宜服秦艽牛蒡汤;夜痒重者,宜
当归饮子服之。外用烧酒浸百部,以蓝布蘸酒擦之,谨避风凉自效。
r 图p04…34a255。bmpr
x秦艽牛蒡汤x
秦艽(一钱五分) 牛蒡子(炒,研) 枳壳(麸炒) 麻黄(蜜炙) 犀角(镑) 黄
芩防风 甘草(生) 黑参 升麻(各一钱)
水二盅,煎八分服。
【方歌】秦艽牛蒡风留肤, 生如麻豆形,枳壳麻黄犀角镑,黄芩风草黑参升。
x当归饮子x(见疥疮)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浸淫疮
属性:浸淫疮发火湿风,黄水浸淫似疥形,蔓
延成片痒不止,治宜清热并消风。
【注】此证初生如疥,搔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
受风而成。经云∶岁火太过,甚则身热,肌肤浸淫。仲景云∶从口流向四肢者顺,四肢
流入口者逆。初服升麻消毒饮加苍术、川黄连。抓破津血者,宜服消风散;外搽青蛤散
即愈。若脉迟不食,黄水不止,此属脾败,不治之证也。
r浸淫疮图p04…34a256。bmpr
x升麻消毒饮x(见黄水疮)
x消风散x(见项部钮扣风)
x青蛤散x(见鼻部鼻 疮)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火赤疮
属性:火赤疮由时气生,燎浆水 遍身成,治分上下风湿热,泻心清脾自可宁。
【注】此证由心火妄动,或感酷暑时临,火邪入肺,伏结而成。初起小如芡实,大如
棋子,燎浆水 ,色赤者为火赤疮;若顶白根赤,名天 疮。俱延及遍身, 热疼痛,
未破不坚, 破毒水津烂不臭,上体多生者,属风热盛,宜服解毒泻心汤;下体多生者,
属湿热盛,宜服清脾除湿饮,未破者,俱宜蝌蚪拔毒散敷之;已破者,俱宜石珍散撒之,
清其湿热,破烂自干,甚效。
r火赤疮图p04…34a257。bmpr
x解毒泻心汤x
黄芩 黄连 牛蒡子(炒研) 知母 石膏( ) 栀子(生) 防风 元参 荆芥 滑石(各一钱) 木通 甘
草(生各五分)
水二盅,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食远服。
【方歌】解毒泻心汤火赤,芩连牛蒡木通知,石膏栀子防风草,元参荆芥与滑石。
x清脾除湿饮x
赤茯苓 白术(土炒) 苍术(米泔浸,炒) 黄芩 生地黄 麦冬(去心) 栀子(生,研)
泽泻 甘草(生) 连翘(去心) 茵陈蒿 枳壳(麸炒) 元明粉(各一钱)
水二盅,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清脾除湿天 疾,赤苓二术芩生地,麦冬栀泻草连翘,茵陈元明同作剂。
x石珍散x
轻粉 石膏( ,各一两) 黄柏末 青黛(各三钱)
共研匀,先以甘草汤洗净疮处,再用此药撒之。
【方歌】石珍散去火邪害,天 破撒自康泰,一两轻粉 石膏,三钱黄柏加青黛。
x蝌蚪拔毒散x(见肿疡门)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猫眼疮
属性:猫眼疮名取象形,痛痒不常无血脓,光芒闪烁如猫眼,脾经湿热外寒凝。
【注】此证一名寒疮,每生于面及遍身,由脾经久郁湿热,复被外寒凝结而成。初起
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但痛痒不常,久则近胫。宜服清肌渗湿汤,外敷真君
妙贴散,兼多食鸡、鱼、蒜、韭,忌食 鱼,蟹、虾而愈。
r猫眼疮图p04…34a258。bmpr
x清肌渗湿汤x
苍术(米泔水浸,炒) 浓朴(姜汁炒) 陈皮 甘草(生) 柴胡 木通 泽泻
白芷 升麻 白术(土炒) 栀子(生) 黄连(各一钱)
水二盅,生姜三片,灯心二十根,煎至八分,温服。
【方歌】清肌渗湿疮猫眼,脾湿热郁外寒缠,平胃柴胡通泻芷,升麻白术栀黄连。
x真君妙贴散x(见肿疡门)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鱼脊疮
属性:鱼脊疮由虚人成,感受湿热皮间凝,虚寒发缓 津水,灸变稠脓阳气生。
【注】此证形如鱼脊,由阳气虚寒之人,复感湿热结滞而成。多生筋骨之间,以阳气
虚寒,故发长缓慢,只在皮肤坚凝 痛。初起白 ,渐长状如鱼脊,破津黄水,正脓生
迟。初治无论已破未破,宜蒜片艾灸,以通阳气;外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宜服内
补十宣散,得稠脓色鲜者为顺,若灸之不应,色暗腐烂,出臭水者逆。其次内、外治法,
俱按痈疽溃疡门。
r鱼脊疮图p04…34a259。bmpr
x真君妙贴散x(见肿疡门)
x内补十宣散x(见胸博 痈)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骨痿疮
属性:骨痿疮开粟豆红,渐如梅李火毒成,脓血不出痛不止,治同疔法即成功。
【注】此证初生,形如粟豆,色红渐大,如梅如李,由火毒而成。血不出,脓不生,
痛亦不止,久则延及遍身。内、外治法与疔门参考。
r骨痿疮图p04…34a260。bmpr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风疳
属性:风疳证如风癣形,破流黄水痒微疼,由于风湿客谷道,如圣膏搽功即成。
【注】此证由风湿客于谷道而成,形如风癣作痒,破流黄水,浸淫遍体,微疼,宜
用如圣膏搽之即愈。
x如圣膏x
当归(五钱) 巴豆(去壳三钱)
香油八两,将二药炸枯,去渣;入黄蜡三两,化尽离火,绢滤净,将凝,入轻粉二
钱,搅匀搽之。
【方歌】如圣膏用归巴豆,二味一同入香油,炸枯加蜡添轻粉,凝搽风疳功即收。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血疳
属性:血疳形如紫疥疮,痛痒时作血多伤,证因风热闭腠理,消风散服功最强。
【注】此证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形如紫疥,痛痒时作,血燥多热,宜服消风散。
r血疳图p04…34a261。bmpr
x消风散x(见项部钮扣风)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白
属性:白 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
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
【注】此证俗名蛇虱。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由风邪客于皮
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初服防风通圣散,次服搜风顺气丸,以猪脂、苦杏仁等分共捣,
绢包擦之俱效。
r白 疮图p04…34a262。bmpr
x搜风顺气丸x
大黄(酒浸,蒸晒九次,五两) 车前子(酒炒) 山萸肉 山药(炒) 牛膝(酒浸)
菟丝子(酒煮) 独活 火麻仁(微火焙,去壳) 槟榔 枳壳(麸炒) 郁李仁(滚水
浸,去皮,各二两) 羌活(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每服三十丸,茶、酒任下,早晚各一服。
【方歌】搜风顺气车前子,萸药大黄膝菟丝,羌独火麻榔枳郁,服去风邪血燥滋。
x防风通圣散x(见头部秃疮)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漆疮
属性:漆疮感受漆毒生,腠理不密肿 红,初发觉痒后发疹,皮破流水更兼疼。
【注】此证由人之腠理不密,感漆辛热之毒而生。初发面痒而肿,抓之渐似瘾疹,
色红,遍传肢体 痛,皮破烂斑流水,甚者寒热交作。宜韭菜汁调三白散涂之,内服化
斑解毒汤。忌浴热水,戒油腻浓味发物。或用神曲研为末,生蟹黄调涂患处尤效。
r漆疮图p04…34a263。bmpr
x三白散x
铅粉(一两) 轻粉(五钱) 石膏( ,三钱)
共研匀,韭菜汁调敷,纸盖。如无韭菜汁,凉水调亦可。
【方歌】三白散敷漆疮消,轻粉铅粉 石膏,去热解毒功效速,研匀须用韭汁调。
x化斑解毒汤x(见肋部内发丹毒)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血箭
属性:血箭毛孔射出血,心火炽迫血乱行,桃花散用凉水敷,再涂金墨即能停。
【注】此证一名肌衄,由心肺火盛,逼血从毛孔中射出如箭。宜服凉血地黄汤,外
用桃花散,以凉水调敷;或用金墨研末,醋调凉涂,其血即止。
r血箭图p04…34a264。bmpr
x凉血地黄汤x
生地(三钱) 黄连 当归(各一钱五分) 甘草 栀子(生,研) 元参(各一钱) 黄芩(二钱)
水二盅,煎八分,量病上下服之。
【方歌】凉血地黄心火盛,毛孔血溢不归经,黄连归草芩栀子,元参煎服效通灵。
x桃花散x
白锻石半升,用水泼成末,与大黄片一两五钱同炒,以灰变红色为度;去大黄,将锻石筛细,用凉水调敷。
【方歌】桃花止血最为良,一两五钱生大黄,半升锻石相并炒,去军研筛水调强。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血痣
属性:血痣初起似痣形,渐大如豆其色红,揩破外皮流鲜血,肝经怒火郁血成。
【注】此证由肝经怒火、郁血而成。初起如痣色红,渐大如豆,触破时流鲜血,用
花蕊石散撒之。血已止,宜冰蛳散枯去本痣,以月白珍珠散搽,太乙膏盖贴,生皮即愈。
血出甚者,服凉血地黄汤,兼戒浓味发物。
r血痣图p04…34a265。bmpr
x花蕊石散x
花蕊石(火 ,入童便淬之七次,五钱) 草乌 南星 白芷 浓朴 紫苏 羌活 没药
轻粉 龙骨( ) 细辛 檀香 苏木 乳香 蛇含石(火 ,童便淬三次) 当归 降真香(各
二钱) 麝香(三分)
共为细末,罐收;临用时,撒于患处。
【方歌】花蕊石散止血强,草乌星芷浓苏羌,没轻龙骨细檀麝,苏木乳归含降香。
x冰蛳散x(即冰螺捻研末。见乳部乳岩)
x月白珍珠散x(见溃疡门)
x凉血地黄汤x(见血箭)
x太乙膏x(见溃疡门)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痛
属性:痛本于寒气侵,郁在肌肤痛连心,衣触手捺无皮状,法宜椒酒绵 温。
【注】此证系暴寒侵袭肌肤之中,寒郁不行,偶犯衣触或以手捺;疼痛连心,似乎
如无皮之状。法宜胡椒四钱,烧酒四两,共入瓷碗内,重汤炖煮,以软绵蘸酒,温 熨
痛处即效。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疮口误入毒水
属性:疮溃误入污水毒,或伤诸刺痛至骨,金蝉散 敷疮内,毒水流尽刺亦出。
【注】疮溃误入皂角、驴马尿粪,一切污秽毒水入疮,或木刺伤着于疮内, 肿疼
痛至骨者,先以温水洗疮拭干,再用金蝉散 炼妥协,撒于疮内,外以加味太乙膏盖之,
良久毒水流尽,有刺亦自出矣。
x金蝉散x
大干蛤蟆(一个) 胡椒(十五粒) 皂角子(七粒)
上用干锅,入药在内,瓦盖锅口,慢火 至烟尽,取出存性,研为细末取用。
【方歌】金蝉溃疮受毒水,肿痛或因木刺伤,蛤蟆胡椒皂角子,火 烟尽研撒良。
x加味太乙膏x(见溃疡门)
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诸疮生蝇蛆
属性:夏月诸疮臭腐烂,蝇众生蛆治勿慢,蝉花散服可除之,蛆化为水蝇畏散。
【注】夏用诸疮溃烂腐臭,或孤单及懒
惰之人,失于洗浴,积脓污秽,苍蝇闻秽丛聚,以致生蛆,宜急服蝉花散,蛆尽化水而
出,蝇亦不敢近疮。婴儿痘烂生疽者,亦服前药,外用寒水石细末掺之,又治疮脓忽臭。
有冬月溃疮生蛆者,系阴湿之所化也。宜海参为末撒之,或皂矾飞过为末撒之,其蛆亦
化为水。
x蝉花散x
蛇蜕(火烧存性,研末,一两) 蝉蜕 青黛(各五钱) 细辛(二钱五分)
上为末,每服用三钱,黄酒调服,日用二服。
【方歌】蝉花散疗诸疮秽,夏月生蛆蝇近围,蛇蜕细辛蝉蜕黛,酒调蛆化蝇畏飞。
卷十五杂证部
跌扑
属性:跌扑之证属寻常,复元活血汤最良,已破亡血八珍服,未破血瘀大成汤。
【注】此证有已破、未破之分,亡血、瘀血之别。如寻常跌扑,微伤皮肉,疼痛未破
者,以复元活血汤散瘀活血;若损伤筋骨,血流过多不止者,即为亡血,急用花蕊石散干
撒止血,内服八珍汤,加酒炙骨碎补、续断、红花;若从高跌坠,未曾损破皮肉者,必有
瘀血流注脏腑,人必昏沉不醒,二便秘结,当以大成汤通利二便,其人自醒。若便利不醒
者,灌独参汤救之。
x大成汤x
大黄(三钱) 朴硝 枳壳(麸炒,各二钱) 浓朴(姜炒) 当归 红花 木通
苏木 陈皮 甘草(生,各一钱)
水二盅,煎八分,不拘时服。服后二时不行,渣再煎,加蜜三匙冲服。
【方歌】大成活瘀便立通,硝黄枳壳浓归红,木通苏木陈皮草,煎服不行加蜜冲。
x复元活血汤x
当归尾(二钱) 柴胡(一钱五分) 穿山甲(炙,研) 红花 栝蒌仁(各七分) 甘草
(五分) 桃仁(十七个) 大黄(三钱)
水二盅,酒二盅,煎一盅。食远服,以利为度。
【方歌】复元活血跌扑证,恶血流瘀积滞疼,山甲柴红栝蒌草,桃仁归尾大黄行。
x花蕊石散x(见发无定处血痣)
x八珍汤 独参汤x(俱见溃疡门)
卷十五杂证部
金疮
属性:金疮须宜验伤痕,轻伤皮肉重伤筋,外撒如圣桃花散,血多八珍汤独参。
【注】此证有金刃伤、箭镞伤、瓷锋伤。须看伤痕深浅,轻者皮肉破损,血流不住,以
桃花散撒之;重者筋断血飞,系大脉已伤,用如圣金刀散撒上,以绢帛扎住,止而复流,再
撒。若药痂过浓拘痛者,以生肌玉红膏涂伤处;外贴陀僧膏,长筋止痛生肌治之。无论
轻重伤破出血,初服三黄宝蜡丸;伤破微出血者,服黎洞丸;若出血过多,其人面黄眼
黑,不可专攻瘀血,宜用八珍汤;甚者独参汤,先固根本,二方俱加苏木、红花,兼调
瘀血。此证虽系好肉暴伤,然验脉法形证,亦可以定生死。如伤血过多,脉见虚、细、沉、
小、和缓者生,若脉见浮、洪、数、大、实、虚促者死。被伤入肺者二七死,左胁下伤内
者,肠全断者,少腹下伤内者,伤处繁多者,老人左股压碎者,伤破阴子者,肩内耳后伤
透于内者,死。凡伤天窗穴与眉角,脑后臂里跳脉,髀内阴股,两乳上下,心下鸠尾,
及五脏六腑之输者,皆死。脑后出髓而不能语,目睛直视,喉中沸声,口急唾出,两手
妄举者,亦死。又有腹皮损破肠出者,看肠若仅伤一半者,可治,先以大麦煮粥,取浓
汁,温洗其肠,以桑皮尖茸为线,蘸花蕊石散,缝肠伤口,急于缝处涂活鸡冠血,随以
清油涂肠令润,将肠轻轻纳入腹内;外用生
人长发密缝腹伤口之里肉,留外皮撒月白珍珠散,以待生肌敛口。若伤口大者,不能外
缝,以陀僧膏护贴,候自溃脓,即按溃疡门治法。缝后勿惊笑,以米饮少少饮之,渐增,
待二十日后,再吃浓粥,调理而愈。
x三黄宝蜡丸x
藤黄(制法见黎洞丸内,四两) 天竹黄(无真者,九转南星代之) 红芽大戟 刘
寄奴 血竭(各三两) 孩儿茶 雄黄(各三两) 朴硝(一两) 当归尾(一两五钱)
铅粉 汞(即水银) 乳香 麝香(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