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历史之五代十国-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你秦将军,也不用那么麻烦送往汉州了,就直接在这里为我个痛快了断吧。军人征战沙场一辈子早晚有这么一天,我不怪任何人是自己失败。我不愿意落在姓王的手中,就由将军处置吧。”句惟立毕竟是堂堂将军很有一股军人的血性。

    “句将军非是我秦瑞不想帮你,但一切都要大人来做主还是请将军起程吧。”秦瑞很是为难。

    “也好,秦将军我也不为难你。在王建的手中不过也是一死,但请将军助我不要受辱才好。我也死的甘心了。”英雄末路,真情伤人啊。

    “请句将军放心秦瑞定全力为之。请吧将军。”说完狱吏将句惟立押起来送往汉州了。

    秦瑞从狱中走出来,跟在句惟立的身后看着他走的是那么的坚定和轻松。心中不禁泛起一阵伤感之意,一个人不管他这辈子多么辉煌多么了不起,最终也难逃死这一关,再想想人这一辈子只要真的能平平淡淡过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想想自己刚来的时候是那么的雄心壮志想要在这个世界有番作为,可当看到自己亲自攻下的城池里死伤的士兵和百姓妇孺,那种壮志立刻划为了一种罪恶和罪过。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人要成就一番事业满手都会沾满别人的鲜血,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名为了利。唉!秦瑞看着被云挡住的变的毫无光芒的太阳,心中好忧郁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正确。

    “将军,大人加急快报。”阿九看秦瑞出了很久的神知道他还为那场屠杀难过。

    “哦,你念吧。”秦瑞这时那还有心情看什么信件。

    “将军,我……我”阿九支吾了半天。

    “阿九怎么了?没关系念吧。”秦瑞以为是王建有了对自己的处罚。

    “将军,阿九不识字啊。请将军赎罪。”阿九说完低下了头,很不好意思。

    “哦,对不起阿九是我疏忽了,不要生气啊。”秦瑞恍然大悟拍了拍了自己头。

    “是我太笨不怪将军。”阿九声音有些哽咽。

    “好了,阿九去休息吧,我也是一时忘记了,别往心中去。”秦瑞安慰道。

    “将军,阿九从小受人欺负惯了,大人还给我道歉这是没有过的,我那里会记怀呢。我就不打搅您了。”阿九很聪明,立刻退了出去。

    “唉,秦瑞啊秦瑞啊不可伤害了身边无辜的人啊。”秦瑞摇了摇头把自己拉回来看起了书信。原来王建这此新繁之战并没有吃到什么好处。俗话说: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他那样的杀戮引起了新繁士兵的奋起反抗,结果自己的3万人马不但没有因为胜利而增加兵力反到是减少了一半。所以加上秦瑞这边的3万人马只有4万左右了,而且又是疲惫之军自不能和山行章新到的援兵抗衡,不但人数不足就是士气也不能比了。于是决定在濛阳和新都一线和他们相持对峙,静观其变再伺机而动。

    这一部署正好符合这时秦瑞的心情,本来因为那一仗很是疲惫已经产生了厌战的情绪,这样刚好让秦瑞好好的休整,以调整自己的心情。真是‘自古英雄多豪情,却是独自伤感无人知’!

正文 第七十七章 失恋

    王建和秦瑞从汉州出来一路征战伐城终于暂时的停止了这种生活,王建留下了唐袭在新都守卫自己则是回到了汉州舒服享受去了。于是这日有人来报:

    “报,将军王大人有令到。”

    “叫送信人过来。”不一会来人走了进来很规矩的行礼。

    “好了,不用那么多礼节了,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秦瑞最近边的很懒散。

    “禀告将军大人,是王大人请将军回汉州为三夫人庆贺。”

    “啊?要我在外镇守的大将回去为夫人庆贺?三夫人有何喜可贺?”秦瑞很不满意王建这种随心所欲的命令。

    “回将军,是三夫人有喜了。”来人说的很是平淡。

    “哦,原来是为了这个。啊,三夫人有喜了?”秦瑞突然敏感的坐正,脑子中却想着这个问题是怎么回事又或是这个孩子……。

    “孩子多大了?”

    “还没有生,但已经有三个月生孕了。还请将军速回。”

    “好了,你下去吧。我知道了。”秦瑞心中不禁开始有了一丝的担心了,也急着想回去看个究竟,到底这个孩子……是谁的。

    心中有事,秦瑞恨不得立刻就能回到汉州看个究竟,问个究竟。但是秦瑞自己心中也明白这个不可能的,自己只能从旁探听而已,否则祸害他人啊。于是秦瑞留下阿九全权代理在濛阳的军务,自己带了一队骑兵连夜赶回了汉州。

    一到汉州王建的府邸门口秦瑞就迫不及待的跑了进去,满堂的官员都一起看向秦瑞。秦瑞一看自己太莽撞了立刻跪在堂上:

    “请大人赎罪卑职来迟了!”

    “呵呵秦瑞将军不愧是军人啊,做事风风火火如我一般,哈哈!”王建此话非讥非赞。

    “还请大人和夫人原谅。”秦瑞一看自己的随机应变效果不是很好。

    “今天是给三夫人祝贺有喜,所以就由三夫人来惩罚你。”王建此时全身心的看着媚儿,心里那是高兴的不的了,根本就没在乎秦瑞的行为。

    “大人,今天既然是给我贺喜就不要弄的有人受到惩罚。我请大人就不要怪罪秦瑞将军了吧。”媚儿极其柔媚的对王建说道。

    “好了,夫人既然说不罪你就不用再跪了,快起来入席吧。”王建虽然这么说,可是大家感觉心里似乎都能感觉到这是王建对秦瑞在新繁的行为的不满的一种的表现。

    秦瑞心里却没有想到那么多,也根本就不想去想王建到底想怎么对待他。此时他的心里正在看着媚儿,但是眼睛却不敢看上去,心里七上八下的打鼓。王建则是很高兴的把媚儿怀孕几个月的事情说了,这么一算应该是在王建在去东川之前怀上的,这样一算秦瑞心里总算能平静一下了。

    如此一来秦瑞心中那种担心渐渐的放下了,但是却仍然无心喝酒吃肉,王建在上说自己中年得子是如何的幸运,是如何的有福气,秦瑞却根本就没有去听。其他人却也不会去理这些事情都吃自己的喝自己的去了。

    酒喝到后面了,大家似乎又都有些醉了。秦瑞终于鼓气勇气把自己的眼睛看了上去,媚儿也是似有灵犀的看了过来。之后就再也不看秦瑞了,秦瑞心里奇怪但随即也就想通了。是啊,媚儿毕竟是王建的人,毕竟是自己的嫂子,自己不能再有什么想法啊。心中突然一股很酸的感觉不断往上涌,似乎是人家说的失恋的感觉。呵呵,可是毕竟事实不可能改变,于是也决定从今往后不再见他们姐妹了。只是她那容貌时常自己秦瑞的脑海中浮现,不停的转动。秦瑞拍了拍自己的头喝起了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王建和夫人都走了,其他的官员也走了,秦瑞有些迷糊看到快没有人了于是拿起自己的酒壶走了出去。皓月当空,他看了看天空突然自己的脑子清醒了起来。

    不觉中秦瑞来到了城中一座拱桥旁,虽然脑子清醒但身子却不听使唤了。秦瑞倒在桥旁斜靠在在那里心中一种情绪却不知道怎么才能放的出去,喝了一口酒大声念道: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榭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一念完便沉沉睡去了。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忘 记

    一夜的酣睡让秦瑞什么也不觉得,突然觉到耳边有什么东西舔的养养的,其他还不时听到人们的吵杂的声音。秦瑞被这些声音吵醒了,一看原来是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在舔自己的耳朵,那些吵杂的声音是市场上百姓们早起搬运和准备进市的动静。这时秦瑞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在街上睡了一夜,坐起身来看到老百姓忙着各自的生计。

    “喂,小哥。想是昨夜贪杯了吧?身子还行吧?进来喝碗豆浆吧。”这时街边一位买豆浆早点的师傅对他说。(此时油条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传说油条是人们为了纪念岳飞而将秦桧和他夫人绑在一起丢在油锅里炸而得来。此时秦桧还没生出来呢。)

    “啊?哦,谢谢大哥啊。昨夜却是多喝了几杯。”秦瑞脸红着不好意思的说。

    “小兄弟啊,你还脸红什么啊?男人家多喝了几杯没什么,只要醉后别胡来就行了。象你这样醉了没去寻欢反而在这睡觉,不是心里有事啊就是被娘子赶将出来的,是不是啊?”老百姓永远都是这么的淳朴和善良。

    “哦……哦,这个……这个”秦瑞一时真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哈哈哈,好了小兄弟快起来吧。我有热水顺便洗把脸吧,看你穿的也不差别嫌弃我们农家的东西粗糙就好,快来吧。”那人递过来一块粗布。

    “大哥!谢谢你!”秦瑞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以前妈妈也是这样亲切的对自己。胡理胡涂的来到这个世界更是再也没有了那种被关心的感觉,这人这时的一句话秦瑞禁不住眼泪水落了下来。

    “哎呀,兄弟这是为何啊?都怪我多嘴了,这给你赔礼啊。”说着就要拜,秦瑞赶紧一个箭步扶住了他。

    “大哥,小弟是感激不尽啊!多谢你!”秦瑞反到对他行了一礼。

    “你这……我……好了快别这样。”那人也扶住了秦瑞,秦瑞还了粗布拔腿就往回跑。

    “唉!这兄弟是怎么了?但愿你一切如意啊。”这人看了看秦瑞的背影随口说了一句。

    秦瑞一路跑回了将军府,家丁一看秦瑞这时回来又是一身的狼狈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都不敢开口去问。

    “来人啊!给我打水沐浴更衣,我马上回军中去。”秦瑞进门就说。下人们一听将军要会回军中,想是有什么紧急军务也不敢耽搁,都是忙前忙后。

    秦瑞在浴盆中躺下,头靠在盆边闭着眼睛想起了过往的点点滴滴。不禁一声长叹:唉!于是让自己滑到盆低憋了一口气,一分钟后终于憋不住了冒了出来。啊!长长的出了口气,总算把自己心里一时的气吐了出去,舒服了些许。脑海中便对一些事情打定了主意。

    秦瑞沐浴完,似乎换了一个人,精神也好了许多。换好衣服也不跟任何人打招呼带上自己的小队悄悄的返回军营了。并且嘱咐家中王建要问就说前线军务紧急先行告退了。

    秦瑞的脑中突然之间变的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了,除了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前线的军事上什么也不知道了。

正文 第七十九章 钦差

    如此回去,秦瑞带领自己的军队不断的训练。那五千轻骑也在训练下变的更加熟练,对重弩和单弩也是已经运用自如了。秦瑞的部队和山行章带领的后援部队也有零星交战但都不大,双方都不敢首开战事。毕竟现在双方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只好相持对峙而立。秦瑞于是也就继续固守在这里和西川对抗。这样一来不知不觉已是百余日过去,王建的传令兵请秦瑞回去商讨大事。

    “唉!大人怎么回事?又叫你回去,你可是阵前主帅啊。”阿九很是不满意。

    “阿九,大人召唤自是有重要事情,不可乱说话。”秦瑞其实是在暗示阿九不要乱说话,军中王建的耳目众多。

    “是将军,小人知道了。将军走后我自当尽力处理军务。”阿九听出秦瑞的话中话。

    “好,我这就回去。你要多加小心!”秦瑞对阿九嘱咐道。

    秦瑞看得出阿九是个得力之人,也就不再担心有什么不妥了。不多久便回到了汉州,汉州城中结彩布置,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装饰的。秦瑞心中暗自想:是谁这么大派头让王建要以如此仪式接待呢?

    来到王建的府邸里面更是戒备森严,秦瑞只是自己走了进去,跟随的小队都被命令留在了外面。秦瑞一看知道肯定是来了重要之人,于是快步走入:

    “卑职秦瑞,参见大人及诸位大人。”

    “好好好,快起来秦瑞。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皇帝陛下派来的钦差左谏议大夫李浔李大人,他受封‘两川宣谕和协使’特来为我们和西川讲和;那位是东川节度使顾大人,快来见过。”王建知道是皇帝看到了自己的呈表怕自己的后院出事,才派人来主和所以很是有派,很是高兴。

    “是!卑职叩见钦差大人和节度使大人。”说完秦瑞跪下行礼。

    “哦?这位就是秦瑞将军,大名我们已是有所耳闻了。”顾对秦瑞是很有兴趣啊。

    “好了,秦瑞你来的也正是时候,还请李大人宣读皇帝的旨意吧。”王建向李说道。

    “好,王大人既然你的大将军也到了,那众人接旨。奉天呈运,皇帝昭曰:今东川、西川因小事而起争执以致刀兵相见,伤我士卒累及大唐百姓是众人之所不忍见矣。特谴李浔为和协使与两地同商大事,望两川早定。钦此。”李说完拿出了黄色的圣旨,众人也是立刻下跪听旨。秦瑞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圣旨也是很好奇,不觉悄悄抬眼看了一下。原来那圣旨是金黄色的缎子制作而成,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上面秀了两条左右相对的龙而已。秦瑞心想:我当圣旨有什么不得了的,也不过如此。秦瑞也突起孩童之心。

    “二位大人请起吧。皇帝的旨意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如今皇帝新立,还请顾大人、王大人多多为两川的和解用心才好。”李对两人说到。

    “什么?皇帝新立?什么意思?”王建反应最快。

    “啊?难道二位大人不知道吗?太上皇因病退位,将皇位传给了昭宗皇帝啊。”李觉得很奇怪,怎么他们不知道吗。

    “那太上皇可好?”王建的表情显然是对他很有交情。

    “太上皇暂时稳定了病情并无大不妥,王建大人如此关心太上皇,回京后李某自当想皇帝禀明。”听完王建稍微松了口气。不觉似乎想起了以前的许多往事,于是那一幕幕又都重现眼前。

正文 第八十章 历史

    当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陷西安,僖宗李儇危急之中夺路逃往蜀中。王建和韩建、张造等五人来投,命五人典领禁军,侍卫李唐天子,蜀中号为“随驾五部”。等到僖宗回到长安,五人自然就成为了保卫皇帝安全的神策军将。这四王建第一次和僖宗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而成为了他的亲信。

    光启元年(885年),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与王建义夫田令孜争夺盐池之利。王重荣引晋兵李克用进攻长安,僖宗再次出逃蜀中。一路上王建作为清道斩砍使,命手下五百军士仗剑先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王建本人则一直背负着僖宗的传国玉玺。僖宗一行逃至当涂驿,当地的军事割据者李昌符放火焚烧了通向蜀地的唯一通道——栈道。栈道是用石条方木横架在悬崖峭壁上搭成的,一边紧贴峭壁,一边悬空,下面是滚滚的溪流,一不小心失足落下粉身碎骨不说,恐怕连尸首也找不回来。为了为僖宗和王建开路,搭置临时的栈道,随行的五百军士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落下悬崖。王建则亲自拉着僖宗的大黄马,一步一步地走过了险象环生的栈道。僖宗一行依山傍水晚上就在山道上宿营。

    有一天僖宗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睡在王建的身上。看到王建地自己竟是这般忠心耿耿,他深为感动,泪流满面连忙脱下自己的龙袍披在王建动身上。王建一再推辞,僖宗借口“袍上有泪痕不宜再穿”硬是把龙袍披在了他的身上。

    等到僖宗到达西川益州,即命王建遥领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据唐朝惯例,皇帝的叔伯兄弟往往可以人不到职位所在地,仅在京城遥控,称之谓“遥领某州某官”。但这只是皇亲国戚才能享受的特殊荣誉,一般臣僚尤其是武将也享有“遥领”之荣的,却是从王建开始的。

    田令孜因这场天资逃难的大祸是由自己引起的,怕事平之后皇帝怪罪,求为西川监军逃到陈敬宣处躲避。而王建也因此受到了排挤出任利州刺史,明升暗降,这也才有了秦瑞、洪凯救下王建的精彩一幕。

    “大人、大人……钦差大人与您说话呢。”周庠看到王建突然出了一会神完全没有听到李后面的话,觉得不太礼貌,于是赶紧轻唤王建。

    “啊!哦,失礼失礼啊!王某在钦差大人面前失礼了。”王建毕竟曾经在宫中侍奉过,还是懂得这一套虚言的。

    “哦,大人多礼。天下谁不知道大人曾经是太上皇的‘随驾五部’神策军将啊。与太上皇的感情是非同寻常啊。”李知道王建在京中的过去还是不敢太得意。

    “李大人说哪里话,我们都是天子子民理应为皇帝陛下分忧解困。下官所做不过是份内之事啊。”王建也是客套不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