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聆听华尔街的经商智慧-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孔跟着直觉走的市场策略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还有一次,马孔•;福布斯提议在广告销路最差的《1月号》杂志上,刊登全国各大企业的排行榜。手下人虽然照吩咐做了,但心里却很不以为然,认为这只不过是马孔的率性所为。谁知,这个想法竟慢慢演变成了按照各大企业的营业利润列出前500强的排行榜,并很快为《福布斯》带来几百万美元的广告效益,手下人这才不得不佩服马孔的直觉敏感和独到的商业眼光。    
    智慧点评    
    其实所谓的直觉,就是审时度势看清潮流的慧眼。马孔•;福布斯看中了一个附属杂志,并对其加大投资,是看到了它们的发展潜力,并适时地加以利用,从而为自己进一步打开了市场。


第四章 掌控市场的智慧智慧58 市场研究,做深做细

    李维公司董事长李维•;施特劳斯的市场战略    
    做好市场调查研究,按用户需要进行生产是李维公司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19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掀起了“淘金热潮”。年少的李维•;施特劳斯心里也升起了强烈的创造财富的梦想,但他并没有将这一梦想建立在大家蜂拥而至的“淘金中”。他只是从自身的业务出发,去寻找创造财富的机会。一次,他乘船到旧金山推销货物,当时他只带了一些线团之类的日用小商品和一批供淘金者搭帐蓬的帆布。下船后施特劳斯遇到了一个满脸疲惫的淘金工人,他忙迎上去问:“请问你们这里需要帆布来搭帐蓬吗?”那个工人回答说:“我们这里需要的不是帐篷,而是淘金时穿的耐磨、耐穿的帆布裤子,普通的裤子穿几天就破了。”李维听了深受启发,当即请裁缝给那位“淘金者”免费做了一条帆布裤子。摸着这条结实又美观的裤子,淘金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工装裤。这种工装裤后来演变成了风靡世界的服装——Levis牛仔服。    
    在李维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搞好市场调查,树立牢固的市场观念,按用户需要组织生产。    
    根据市场调查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李维公司认为,应该把青年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为满足青年人的需要,李维公司坚持把耐穿、时髦、合体作为开发新产品的主攻方面,力争使自己的产品长期占领青年人市场。后来,他们了解到许多美国妇女喜欢穿男牛仔裤。根据这种情况,李维公司经过深入调查,设计出适合妇女穿的牛仔裤、便装和裙子,1978年的妇女服装销售情况良好,销售额增加了58%,并且还在逐年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李维公司十分重视对消费心理的分析。1974年,为了拓展欧洲市场,研究市场变化趋势,了解消费者喜好,李维公司特意向德国顾客进行了全面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你们穿李维的牛仔裤,是要价钱低、样式好,还是合身”等等诸多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多数要求首先是“合身”。于是,公司派专人在德国各大学和工厂进行实验。他们将一种颜色的裤子,根据不同的人群,生产出了不同尺寸、不同规格共计45种型号。由于满足了各种体态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大大拓展了销路。    
    公司还根据市场调查获得的各种有关用户的信息资料,找出不足,以此制定出每年的设计计划、生产计划。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服装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但由于李维公司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市场调查经验,所制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同市场实际销售量只差1%~3%,基本做到了产销统一。    
    目前,李维公司的销售网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他们对所属的生产和销售部门实行统一领导。他们认为产销是一个共同体,工厂和市场之间要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使工厂的生产和市场的需求保持统一。为此,公司设立了进行市场调查的专门机构,在国内、外进行市场调查,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正确的市场决策,给李维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目前李维公司拥有近300家大型工厂,设有存货中心和办事处以及3个分公司(美国李维牛仔裤公司、李维国际公司和BSE公司)。1979年,李维公司在美国国内总销售额达13。39亿美元,国外销售盈利超过了20亿美元,雄居世界10大服装企业之列。    
    智慧点评    
    做好市场调查,分析总结,把市场的需求作为公司的经营目标,这样才能够将市场需求与产供销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市场处于自己的掌握之中,从而使公司保持长足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前途。


第四章 掌控市场的智慧智慧59 强强联手,一致对外

    “通用”、“福特”的竞争智慧    
    20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汽车大量倾销到美国市场。由于日本汽车质量好,价格又较美国汽车低廉,所以给美国汽车工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争夺美国汽车市场,美日双方的斗争一直在激烈地进行着。    
    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开始征集赞助单位时,刚一听到主办人尤伯罗斯宣布招标的消息,日本的日产汽车公司立即电告组委会,要求参加赞助。并主动提出出资500万美元,并表示如果必要可以再增加,无论如何要争取到赞助权。一旦争得赞助权,将会给公司带来难以想像的利润和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两大汽车生产厂家“通用”和“福特”听到日本方面提出申请的消息后,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一致对外的对策。如果日产在这次招标中争到了赞助权,将对两家的利益产生严重的威胁,所以绝不能让他如愿。双方几经协商后,决定让实力最为雄厚的“通用”汽车公司和日产公司进行较量,“福特”则退出竞争,在背后全力支持“通用”。“通用”得到了“福特”公司的支持,立即通知尤伯罗斯,愿意出资600美元,并提供500辆别克牌轿车,供各国运动员和贵宾乘坐,另外还将特制10辆最豪华、最新型的高级轿车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各国元首的专用车。    
    日产汽车听到通用公司的报价之后,便向组委会表示,要多少车提供多少车,没有数量的限制,赞助费还可以提升。    
    但无论日产汽车公司如何提高赞助费的额度,也总是敌不过有“福特”作后盾的“通用”汽车公司的报价。最后,“通用”汽车公司战胜了日产汽车公司,以900万美元的赞助费同组委会签了合约。在这场争夺战中,单枪匹马的日产只能以失败告终。    
    智慧点评    
    两股力量永远比一股力量强大,所以当“外强”侵略时,本土的企业若能够联起手来,一致对外,就会增强竞争能力,打败对手,保住自己的市场不被占有。


第四章 掌控市场的智慧智慧60 假手他人,壮我雄威

    保罗•;盖蒂智胜招标对手的智慧    
    保罗•;盖蒂是美国著名企业家的儿子。1914年,盖蒂刚刚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就回到美国开始从事石油开采业。    
    1915年10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有一个石油矿井招标,参加投标的企业家非常多,有不少投标者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竞争相当激烈。因为这是一处储油非常丰富的好油井,谁获得了开采权,谁就等于获得了聚宝盆。    
    盖蒂此时刚成立自己的公司,资金不足,不是那些大企业家的对手,怎么办呢?竞标之前,盖蒂认真想了几个晚上,借钱投标太冒险,这个办法行不通,最后盖蒂想出了一个两全之计。    
    投标那天,盖蒂租用了一身十分华贵的衣服,这身衣服可以说是当时最贵的一种品牌服装,能穿这种服装的人在美国还不是很多,另外他约了一位当时著名的银行家同他一道前往竞标现场。    
    到了会场,盖蒂显得气度不凡,一副胸有成竹、盛气凌人的样子。加上身边有著名的银行家陪伴,致使在场的企业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那些跃跃欲试、准备在投标当中一决胜负的投标者们,心里开始忐忑不安起来。想到盖蒂是石油富翁的儿子,现在又有银行家做“参谋”和“后盾”,一定是来者不善,于是开始不自信起来。所以在投标竞价时,他们变得缩手缩脚,不敢随意抬价。最后,盖蒂以1000美元的低价轻而易举地中标了。    
    4个月后,即1916年2月,盖蒂中标的那个油矿采出了优质的石油,他马上以40000美元的价格将油矿售出。盖蒂一处又一处地投资开发石油,不断成立新的石油公司。到了1917年6月,不到30岁的保罗•;盖蒂已成为拥有40家石油公司的大富翁了。    
    智慧点评    
    商场中,心理战术是常用的一种智谋。先从各方面树立自己的“优势”,让对方产生“自惭”感,从心理上先战胜对手,使对手产生畏难情绪,接下来就能轻而易举地将其打败,达到目的。


第四章 掌控市场的智慧智慧61 将产品赋与人格化

    美国高特利集团的品牌策略    
    作为一家以经营烟草业为主的大型跨国集团,高特利集团一直位居全球500强榜单前列,它所拥有的“万宝路”品牌,长期以来也一直被公认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2002年该公司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共销售了9147亿支卷烟,美国市场的50%、全球市场的16。5%被其牢牢控制。    
    由于在诸多方面不同凡响的突出表现,高特利公司不但在华尔街赢得了最为广泛的赞誉,而且被管理学界称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持久卓越公司”。    
    高特利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万宝路”牌香烟是当今世界销量最大的香烟,世界上每抽掉四根烟,其中就有一根是万宝路。这个伴随着西部牛仔的英俊形象,风靡全世界的男子汉香烟,谁也没有想到,最初它竟是一种女士香烟。    
    1924年问世的万宝路,烟商明确地把它定位于妇女市场,它的广告口号是“像五月的天气一样温和”。可是,它非但没有受到妇女们的青睐,反而招来了种种责难,女士吸烟本来就是遭致非议的一种行为。结果销路平平,最终于40年代被迫停止生产。    
    万般无奈之下,公司找到了著名的广告大师李纳•;贝纳对其市场进行策划。    
    天才的策划大师李纳•;贝纳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分析认为:女性烟民毕竟有限,烟客还是男性居多,因此他决定用万宝路牌子创造出一种闻名全世界的男子汉香烟来。烟草商全盘保留了女子万宝路香烟的烟丝配料和口味,却在李纳•;贝纳的策划下设计了一个闻名遐迩的崭新形象,把香烟盒上细柔的线条改成男人们喜欢的大面积红白几何图案,把象征力量的红色作为主要色彩;将原有隽秀的英文烟名改为粗犷有力的字体;包装采用当时首创的平开式盒装新技术;并大胆选用人们熟悉的被公认最具男子汉气概的美国西部牛仔形象:一个目光深沉、皮肤粗糙、浑身散发着粗犷、豪迈气概的硬铮铮的男子汉,袖管高高卷起,露出多毛的手臂,手指中总是夹着一支冉冉冒烟的万宝路香烟。在电视和电影广告中除了牛仔猎奇的形象之外,还加配以口琴为主的西部音乐,把一个独来独往、骑术高明、足智多谋、力大超群的牛仔形象表现得完美无缺。    
    经过如此的形象策划和一系列广告宣传,万宝路在群雄激烈竞争的美国市场上终于以独特鲜明的形象脱颖而出,夺得香烟霸主的宝座。    
    美国金融界权威杂志《赛比世》专栏作家斯特鲁特•;布洛尼克通过对1546位万宝路香烟的爱好者的调查发现:真正使人迷上万宝路的不是它与其它香烟所带来的感觉上的优越感,而是万宝路的硬汉牛仔形象给万宝路香烟罩上了一种男子汉气概,个人英雄主义气概,大美国主义气概,而消费者购买万宝路,也正是为了购买这种气概,这种感觉上和心理上的满足。    
    万宝路从女士香烟,变成男人的宠物,并未做任何的技术改进,却因为策划家所赋予的形象,而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智慧点评    
    产品的品牌树立需要创造力,将品牌形象定位于消费者的脑海中,最终把品牌的形象塑造成独一无二的识别系统,消费者自然会对此“情有独钟”了。平庸无个性的创意在竞争中是无法取胜的。


第四章 掌控市场的智慧智慧62 寻找致命处,釜底抽薪

    哈默公司的市场控制策略    
    在1961年之前,哈默的公司主要生产酒类、铅笔,以及从事进出口贸易和经营采矿业。他的石油公司规模很小,销售额和利润只占生意中的极小一部分。1961年,哈默的石油公司在小小的奥克西钻通了加利福尼亚州第二大天然气田,这个气田的价值估计至少2亿美元。几个月之后,公司又在附近的布伦特任德钻出了一个蕴藏量非常丰富的天然气田,价值可望达到5亿美元。如果找到需要天然气的客户,并立即投入生产,这对哈默公司的前途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促进,犹如“锦上添花”一般。    
    哈默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把几个亲密的助手请来,商量如何将产品打入市场。他们共同的看法是与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签订为期20年的天然气出售合同,这样可以长期稳定地保证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    
    主意拿定以后,哈默匆忙赶到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此时是非常神气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充足的货源,同样找到了稳定的用户。他们最近已经耗费巨资从加拿大的艾伯塔买下了大量的天然气,并准备在艾伯塔到旧金山海湾之间修建一条天然气管道,大量的天然气从加拿大通过该管道可以运输过来。所以,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总裁对哈默说:“对不起,我们已经有货源,可能质量上也是过硬的。”哈默受了挫,本想在价格、供货服务等方面给予对方便利条件,以使谈判能有所转机,但太平洋方面却没有耐心,他们不想改变计划,三言两语就把哈默给打发走了。    
    这无疑给哈默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一时不知如何改变局面。但哈默很快就平静了下来,他构想了几种制服太平洋公司的办法,并且在短时期内,通过权衡,决定采纳一种他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釜底抽薪法”。    
    哈默立即乘机前往洛杉矶市。洛杉矶市是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的最大最稳定的买主,是天然气的直接承受单位,只要动摇了这一最大的客户,必定要改变太平洋公司的计划。他很快找到了该市议会,绘声绘色地向议员们描述他的公司在什么地方开采出了两口质量绝对优质的天然气井,并且出于为洛杉矶的经济发展和市民们考虑,他计划修筑一条天然气管道直达洛杉矶市,而他将以比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和其他任何投标人更为便宜的价格供应天然气,以满足洛杉矶市的需要。另外,由于他将加快修建管道的工程速度,所以,也将比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和其他投标人提供天然气的时间更为缩短,洛杉矶市将可在近期内用到他的价格便宜的天然气。议员中很多人听后便动了心,他们准备接受哈默石油公司的计划,而放弃采用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的天然气。    
    哈默的这一招确实收效不小,太平洋公司的人知道这一消息后,十分惊慌,因为这将使他们有可能面临破产的危险。于是他们赶紧来到哈默公司,找到哈默,表示愿意与哈默合作,接受哈默的天然气。这时哈默可神气了,不过他是一个有经验、有涵养的老企业家,不会居高临下,有意刁难人,而是很含蓄地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自己的条件。而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现在却是处于被动地位,不敢提出任何异议,因而很快与哈默签订了合同。    
    智慧点评    
    在生意谈判中,如果进行得不顺利时,不要继续谈下去,而应该冷静分析阻碍谈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然后,可直接找到与对方经济利益联系最紧密的另一方,设法改变这方的立场,对对方构成威协,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轻松达成协议。哈默正是采取了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使他在生意谈判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反败为胜。


第四章 掌控市场的智慧智慧63 并购与扩张同步

    美国德士古公司的市场战略    
    德士古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也是西方石油“七姊妹”之一。它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炼制、运输和销售。    
    德士古公司最主要的销售策略就是通过收购兼并,积极向外扩展,以此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德士古公司于1926年开始正式实施其扩张战略。1936年12月,该公司以300万英磅和18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在沙特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