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寒门天下 作者:天天不休(起点2012.8.31vip完结)-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遂麾下八部将都在跟前,除了梁兴,还有候选,程银,李堪,张横,成宜,马玩,杨秋,再加上他的『女』婿阎行与他的智囊成公英,韩遂尽管兵马实力与马超不相上下,但手下可用的武将与出谋划策的谋士,显然要更胜马超一筹。
  “马孟起如何说?”
  韩遂『逼』视着梁兴。
  扣了属于他的粮食,马超总该有个说辞吧?
  梁兴哭丧着脸,摇头道:“那马超小儿只跟末将说了一句:粮就这么多,要就带着滚,不要也赶快滚。”
  马腾即便不如马超骁勇,但至少马腾对审时度势和人情世故要远胜马超,所以马腾跟韩遂有血海深仇却依旧能携手并进。
  仍旧对两年前韩遂背后捅刀子的举动耿耿于怀,马超见了韩遂或许会客气地叫一声叔父,但对韩遂的部将就没什么好脸『色』了。
  “马儿太猖狂了!”
  韩遂怒不可遏,打狗也要看主人,马超扣他的粮食,还羞辱他的部将,他能无动于衷吗?
  “诸将听令,回营整军,三日后我亲自率军踏平金城。”
  韩遂怒目圆睁,滔天怒火仿佛找不到一个宣泄的缺口。
  就在各个将领抱拳领命后,一直默不作声的成公英却突然道:“且慢。”
  转身面朝韩遂,成公英神情淡淡道:“主公,秋收在即,眼下也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马超扣了主公的粮,他也一定在观望主公的反应,这个时候去攻打马超,对方肯定有所防备。不如让梁将军再去一趟长安,将此事禀明郭使君,如果能从郭使君那里再借一些粮,那么此事就权当是一场误会。若借不来,那凭着这十万石粮与秋收的粮,过冬不成问题,来年『春』天,待马超放下皆备,主公再率军去攻打,远比现在贸然出兵要事半功倍。”
  面貌粗犷的韩遂坐了下来,压手示意武将们暂停先前的军令。
  经过成公英的一番言语,韩遂也冷静下来。
  马超或许冲动,至少不是一个傻子。
  现在马超粮食充备,他也一定在等着韩遂的反应,如果真开战,马超与他打起拉锯消耗战,韩遂去攻,变相等于加速自己的灭亡。
  不管马超是出于什么考量扣下了韩遂的粮食,韩遂所料想有一点是『摸』透了马超的心思。
  当年官渡之战尾声之时,马超要跟着郭嘉去关东为父报仇,结果韩遂在背后捅了马超一刀。
  那件事虽然在马超率军返回后,韩遂主动和解,两家没有爆发军事冲突。
  但是,马超现如今扣下韩遂的粮食,至少是有那么一点儿还给韩遂一刀的初衷。
  “就如军师所言,按兵不动,梁兴,你再去一趟长安。”
  韩遂也不想和马超开战,因为他比马超更明白,他们两家打起来,受益的人肯定是郭嘉。
  梁兴又一次来到长安后,没有先去拜见郭嘉,而是来到了张辽府上。
  张辽一如既往热情招待了他,梁兴一坐下来就大倒苦水。
  “文远兄,这马超也太目中无人了,郭使君借与我家主公的粮食,他竟然『私』自扣下,这对郭使君显然是藐视,恩将仇报!”
  张辽皱眉不已,端着茶沉思半天,然后才说道:“某也没有想到马超竟敢如此行事,但不知梁兄去而复返,有何来意?”
  梁兴无非是想张辽帮他说好话,要么郭嘉再借粮给他,要么郭嘉一怒之下率军去打马超。
  马超扣粮的行为,实际上应该是触怒了两家,韩遂和郭嘉,两面都得罪。
  可以郭嘉今时地位,会不会为了区区粮食而大动兵戈,实在难说。
  “不瞒文远兄,在下的来意与上回一样,都是借粮。”
  张辽点点头道:“那明日某陪梁兄一同面见我家主公吧。”
  梁兴大喜过望,有张辽做说客,至少他更有几分把握。
  可是,翌日面见郭嘉禀明来意后,郭嘉却一直望着梁兴,一言不发。
  梁兴被郭嘉看得头皮发麻,不敢与之对视,低下头也不知道眼睛该瞅何处,仿佛有一种无地自容的难堪。
  借了又借,上次的还没还,又张口借。
  都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梁兴自己也觉得尴尬不已。
  郭嘉就算乐善好施,但也不可能从一个慷慨的人变成一个愚蠢的人。
  “梁将军,眼下秋收在即,关中储粮已油尽灯枯,我从汉中调集来的粮草还没运到,秋收的粮食也没收缴,我怎么再借粮给你?”
  郭嘉一脸无奈,事情明白的很。
  梁兴听出郭嘉那言语中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处境,顿时心凉了几分。
  郭嘉的一句反问让梁兴哑口无言。
  设身处地去想,郭嘉已经仁至义尽。
  把关中的粮借给他们,然后从汉中运粮,哪怕将来韩遂和马超真的还了这借的粮,郭嘉也损失惨重。
  从汉中运十万石粮,路上消耗巨大,能运到长安有七八万石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所以梁兴不管『摸』不『摸』良心,都很难再苛求郭嘉大方一些。
  徒叹一声,梁兴心灰意冷地拜别了郭嘉。
  在他走后,郭嘉轻笑着对张辽说道:“马孟起走了一步最错的棋。”
  做人做事最忌讳含糊不清。
  马超可以为了两家友好而把三十万石粮给韩遂。
  也可以不论是翻脸还是报复一斗粮食都不给韩遂。
  可他偏偏给了韩遂十万石粮。
  要翻脸,就彻底一些,要报复,就狠辣绝决一些。
  马超可以全部扣下粮,然后加紧加快抢收抢割秋熟的粮食,坐等韩遂发难,只要坚守就能把韩遂『逼』死。
  如果出现了那个局面,郭嘉会举起为韩遂讨个公道的旗帜讨伐马超。
  而郭嘉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就是马超和韩遂一直友好下去,这个前提就是马超把到手的粮食分出三十万石给韩遂。
  马超没有辜负郭嘉的期望,他的眼界与气魄,还不足以达到能与韩遂一直虚与委蛇下去的程度。
  该出手时就出手,能报仇时也不心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锦马超,出乎意料地走了一步让郭嘉想要仰天大笑的棋。
  “看来韩遂很快就要攻打马超了。”
  张辽嘴角微扬,轻声笑道。
  郭嘉却摇了摇头道:“不会这么快,韩遂能让梁兴再一次来长安,想必他没有冲动行事,否则现在韩遂与马超已经开战了。我料韩遂在等马超放松警惕罢了。文远,把城中将领都叫来,顺便让元直也召集文官,最迟半年内,西北这两头狼要开打了,我们要一边看好戏,一边瞅准时机席卷西北。”
  没过多久,长安内的文臣武将都齐聚郭嘉面前,甘宁,张辽,吴懿,还有被郭嘉从扶风先调回长安的孟达,法正徐庶加上张既,七个人在郭嘉面前等待号令。
  要打西北,首先要克制对方的骑兵,张辽麾下的弩兵肯定要参战,同时银翎飞骑作为骑兵也肯定少不了,再配合一些步卒部队,兵种搭配就比较妥当。
  军中下令整军备战,文官这边要替郭嘉准备好补给部队,粮草辎重以及战前战后的人事安排,尤其是一旦郭嘉收服西北后,新地盘的官员任免,都要早作准备,这样可以让『混』『乱』降低到最低程度。
  文武两方面的事情安排妥当后,郭嘉让文武散去,又派人去将甄豫叫到眼前。
  自郭嘉在关中击败袁绍后,甄豫等益州商会里举足轻重的人物都待在了长安,益州以成都为中心的商业经营早已踏上正轨,现在益州商会的发展重心都在长安,但这个时候,甄豫并不开心,因为河北的财路断了。
  袁绍死后阵营的分裂,加上这些年军需辎重的高负担,让河北的市场环境急转直下,要跟袁谭与袁尚这种不成熟的人打『交』道,八面玲珑的甄豫也没什么底气,对方始终是军阀,做事只凭喜好,当第一批商队有货物被袁尚扣押收缴后,益州商会就完全断了去河北行商的念头。
  “我的大舅哥,你能给我笑一个吗?”
  郭嘉很难理解甄豫这种人的心情,尤其是在他家财万贯后还在为了财路而愁眉苦脸。
  甄豫挤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后问道:“奉孝寻我何事?”
  “让你笑起来而已!闲话我不多说,商会可以着手准备一些粮食,用五倍十倍的价钱卖去西北,不管是韩遂还是马超,都行,不过数量有限制,粮食不能超过十万石,就这样,走走走,赶紧走,看到你的表情我等下吃饭都没心情了。”
  郭嘉撵人一样把甄豫轰出府,不过甄豫倒是喜笑颜开地小跑离去。
  ……


  第二十六章 连锁反应
  自郭嘉打入关中后,韩遂马腾在各自的属地便开始限制盐铁战马等战略物资的外流,一方面是他们那时损兵折将需要重新拉起大规模的军队,另一方面则是互相默契的都不希望郭嘉越来越强大。
  今时不同往日,韩遂与马超囤积再多的战略物资也只能看不能用,属地里的人口就那么多,以马超为例,他治下才二十万出头的人口,而他有两万余的军队,换言之,平均不到十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兵,这在科技生产力并不高的时代里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郭嘉入主益州到今日建安六年末已超过十载,这十几年里,总体来说他的治下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繁华的成都现今人口已经超过五十万,而他治下属地在官渡之战前的在籍人口,逼近六百万,在这样的人口基数下,郭嘉拥兵三十万,实际上是一个极限数字,眼下收服南部,将来吞下整个西北,又一次休养生息结束后,人口增长带来的直接效益便是让郭嘉有扩军的空间。
  荆州刘表原先只带甲十万,这是荆州能够从容负担的一个数字,可面对郭嘉的咄咄相逼,刘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扩军,拉起了二十万的军队,这显然已经超过了荆州所能负担的数字,不过这种超额负担的军队支出,其中弊端并不是立竿见影,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曝露出来。
  河北袁绍在关中惨败后,在河北大私募兵,拥兵七十万的背后是令河北从富饶殷实走向衰败,否则以河北的粮食产量,是不会让袁绍在官渡之战时将性命交代在了粮草有失的局面下。
  郭嘉暂时没将江东列为头等大敌的原因也在此处,江东六郡的属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但人口基数始终无法与北方相比,自孙策横扫江东后,江东的兵马数量始终没有超过十万,原因就是再多的他们养不起。
  至于立足中原的曹操本来是一个奄奄待毙的死局,要不是有青州百万黄巾被他收降,从而获得了劳动力,加上中原豪族士族因战乱四处流亡留下了数不尽的田地,恐怕他挟天子令诸侯也难以一飞冲天。
  郭嘉一直以来都对西北的战马垂涎三尺,但在他入主关中后,韩马两家都对他表面上恭敬暗地里提防,所以郭嘉扩增不了骑兵部队,每年顶多是将银翎飞骑弥补缺数保持在一万人而已。
  西北这一场饥荒来的很及时,这让郭嘉有了机会通过贸易往来获得战马。
  这个时候,不管是马超还是韩遂,显然不会再死抱着战略物资而忽略粮食的重要性,没有粮会饿死,总不能杀战马为食也不换粮食吧?这代价也太大了一些,一匹马能换数人数月的口粮,但一匹马杀掉能让多少人吃几天饱饭呢?
  或许马超还没到悬崖边上,所以仍旧可以对郭嘉不开放马匹市场,但韩遂却没有选择的余地。
  前往西北行商的益州商队没有受到阻挠,早在李傕郭汜祸乱长安的时期,郭嘉就与韩马两家立下过协议,也将利害关系彼此说明,商业是正常往来,没有强买强卖,你不卖或不买都行,但要是像袁尚那样一声不响就把商队的物资收缴,那就别怪郭嘉刀兵相见了。
  郭嘉打不去河北找袁尚说理,要挥军向西是轻而易举。
  带着粮食的益州商队去了西北什么都不要,就要用粮食换战马,而且要精挑细选,其他西北特产或手工制品都不要。
  现在的生意是卖方市场,不是我先看上了你的战马,而是你求着我把粮食卖给你。
  卖多少,我说的算,是收钱还是以物易物,也是我说的算。
  零零散散的战马从西北运回长安,这些都直接运进了长安军营,每匹马的到来都记在账本上,用来抵换益州商会在长安的税赋,这比缴纳钱粮至少低了三成,所以益州商会乐此不疲地给郭嘉当中间人。
  在冬天到来前,长安军营里的训练任务比以往都严苛不少。
  半年内将要出征的事情只有军中将领们知晓,普通士卒是不会得知的,现在加紧操练然后过冬时稍稍放松些日子,待来年春天重新整合一番,战力会有明显的提升。
  法正在军营里清点战马,平均每个月都有近千匹战马送入军营,他要做一个统计工作,好呈报给徐庶,让徐庶去直接跟益州商会的代表们交涉。
  工作做完,秋日穿着凉爽的法正稳步离开军营。
  日落黄昏,军中将士训练完毕,正有条有序地准备吃晚餐,刚走出军营不过百步的法正忽然被人叫住。
  “法大人,请留步。”
  法正驻足转身,望着那健壮的年轻人,露出温和的笑容拱手道:“烨公子,有事么?”
  郭烨光着膀子,用脱下的上衣擦了擦身上的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请法大人见谅,我这满身臭汗您多包涵,我是有事想请教您。”
  仔细算一算,法正在投效郭嘉的第一天就见过郭烨,一晃数年之后,郭烨也算在他们这些文臣武将的注视下成长起来,现如今还能去军营吃苦操练,的确难能可贵。
  “若烨公子不嫌弃,不妨去在下府上吃顿便饭?”
  法正一敞手邀请起来。
  郭烨却婉言拒绝道:“不了,我等下还要回军营,这样,我陪您走一段路,希望法大人能为我解惑。”
  法正微微一笑,迈开步伐,脚步慢了些,问:“烨公子有何困惑之事?”
  郭烨把被汗水湿透的上衣挂在脖子上,在法正身旁两人走了几步之后,他才说道:“前些日子,父亲问我韩遂和马超来借粮该如何应对,我回答借不借都行,父亲笑了笑就没了下文,我这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究竟是对是错,还望法大人为我解惑。”
  郭烨最近心里翻来覆去就在思考这个问题,贾诩不在长安,他能求教的人不多,法正算是一个。
  法正扭过头温和地看了眼郭烨,再目视前方,轻声道:“我倒是想先问一问烨公子,你认为主公能招降马超与韩遂吗?”。
  招降?
  不通过武力就想吞并对方,或者说让这两家臣服,根本不可能。
  郭烨脱口而出:“韩遂与马超不会向父亲投诚。”
  投降或归顺都要一个名号。
  曹操招降纳叛打着的都是汉室朝廷的旗号,人家归附,好歹名义上也是顺应朝廷号召做一个忠臣顺臣。
  可诸侯平白无故投靠诸侯,这就有点儿情理不通,即便是如今贵为骠骑将军与益州牧督关中军事的郭嘉,也只是汉臣,既然是臣,有什么名义让一个同为汉室朝廷敕封的将军来投靠?这不就等于是公然支持郭嘉造反吗?
  郭嘉可以捏造韩遂马超不臣的事情作为口号来讨伐他们,表面上是为汉室锄奸,实际上行征伐扩张之实,但郭嘉不能直接号令对方臣服,他的身份地位,都不足以名正言顺。
  在这样的立场背景下,韩遂马超可以光明正大归顺曹操,至少名义上还是大汉忠臣,曹操也能利用天子给他们封侯晋爵,反过来郭嘉给不了他们爵位,同时不管郭嘉是忠是奸,他们的下场都不见得乐观,郭嘉归降朝廷,他们就是臣下臣,郭嘉逐鹿中原失败,他们是乱贼一党,郭嘉问鼎天下,他们也肯定不是受益最大的那个群体,而跟着曹操,跟着朝廷,哪怕最终汉室灭亡了,史书上至少不会给他们留下一个骂名。
  郭烨的回答让法正心里感到欣慰,至少郭烨没有盲目自大地认为郭嘉如日中天的势力是韩遂马腾必须低头归顺的因素。
  “烨公子,既然如此,主公要收服西北,肯定要与韩遂马超刀兵相见,那么最不利的局面是什么?”
  法正缓步前行,语气柔和。
  郭烨这一回也是脱口而出:“两家联合抵挡父亲。”
  “那比这个局面稍微好一点的呢?”
  “两家互不援手,父亲逐个击破。”
  “更好的局面呢?”
  “两家内讧,父亲坐收渔利。”
  说到这里,郭烨停下脚步,皱眉思索。
  法正没有继续走,扭过头来笑意淡淡地凝视郭烨。
  过了半晌,郭烨忽然朝法正一拱手道:“与法大人一席话,我受益匪浅。不过,我想知道,如果马超没有将粮草扣下,那父亲的计策不就失算了吗?”。
  郭烨对郭嘉说过,借不借粮都成。
  不借,两家没有粮食活下去,肯定联合起来攻打关中,这是绝境中的殊死一搏,郭嘉只要挡住了,便能坐等两家消亡,但是这样的局面,恰恰是郭嘉要收服西北而出现最不利的情况。
  如果借粮,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