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这一点时,你也会慢慢的开始认识到,有着同样福佑的人群,他们也会很乐意的接受你。在我看来,勇敢去跟随你福佑的感觉,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原来不知道的路线,一下子变得清楚的多了。(65)
就像自我和谐目标的研究所指出的,Campbell相信这要比迷信多的多了。当我们跟随福佑的感觉时,我们不只可以享受人生,也会更加的成功。如果没有一个清楚,有个人意识的方向的话,我们很容易就会漫无目的的游荡,也很容易的会从真我的路线上被拉开。当我们知道目标时…知道那是自己非常想达成的目标时…我们就不容易脱离路线,会对自己诚恳。我们可以轻松的对外界那些,与我们背道而驰的东西说不…而对自身内在的声音说“好的”。
时间是一个有时限的游戏,一个有限额的资源。生命里连做我们想做的事都不够时间了,那还有时间去做必须做的琐事呢。
练习
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
追求自我和谐目标的人,通常不但更成功,而且比别人来的更幸福。自问一下,那些是自己在各个领域里真正想做的事…与其他人的关系或工作等等。在每个领域下,注明以下的内容。(66)
a)长期目标b)。也就是地基型的目标,c)从一天到30年的都可以。这些应该是一些有挑战性的目标,d)让你发挥潜能的那种。还记得吗?目标e)是为了让我们能享受旅途上的快乐,f)激发我们自身能力的东西,g)成功与否倒是其次的。我个人一个长期的目标h)就是,i)研究出一套增强幸福感的课程,j)包括书籍,k)影片,l)以及工作室,m)时限是在2011年6月1日之前(在这段时间中,n)我会很精准的去研发这些东西)
o)短期目标p)。这部分是针对于分类消化长期目标q)用的。对于自己的长期计划,r)你在未来的日子里要这么做?我个人的一个短期目标s)就是,t)在今年9月份之前,u)完成此书的内容。
v)行动计划。在未来的日子里,w)你需要做些什么来帮助目标x)的进行呢?给自己拟定一套行程表,y)无论是日常的还是每周的(这些就是你即将要养成的惯性)或是一次性的。我目前在做的就是我计划的一部分:每天用3个小时在写书上。
当我们不为自己设定清楚的目标时,我们很容易就会被外界所影响…那些很难达到自我和谐状态的目标。我们在此的选择是,被动的被外来因素所影响,或是主动的去创造我们的生活。(67)幸福董事会
做一个个人的幸福董事会…那些关心你的人…那些愿意帮助你得到至高财富的人。让他们监督你的计划,并给于及时的建议。同时也和他们时常的会面,讨论讨论那里进行的好,那里需要更多的努力,以及那些项目可能需要更改等等。
对给自己的承诺守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时间去建立惯性和习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失败的原因。一个对改变很有帮助的事实就是…无论是开始一个计划,组织,克服困难,或是和家人多聚聚…就是得到他人的协助。
除了幸福董事会之外,也去成为其他人幸福董事会的成员(比如说互相鼓励这种模式)。你这么不但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帮助他人:在协助他人追求至高财富的同时,你不知不觉的,其实就是在增强你自己的毅力。(68)
第六章 在教育上 在教育上
老师们被委任的职责,是将眼前的材料,转变为对未来有益的知识。
——JohnDewey
约翰目前在哈佛就读心理学。没开始读书的时候,他喜欢一切跟心理学有关的东西,读书、思考、写文章,全都离不开心理学。而现在呢,他厌恶心理学。
他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多数学生都讨厌功课。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日夜不休的努力呢?在和我弟弟讨论这个问题之后,我发现了两种学生有的动机模式:溺水模式与性爱模式。
溺水模式有两个特点:第一,从痛苦中解脱的强烈愿望;第二,一旦解脱,我们常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是幸福。如果把一个人的头压进水里,这个人会痛苦,并且会挣扎着出来。如果他在最后一刻得到解放,他第一件事就是拼命的呼吸,接着便是那醉人的解脱。
当然学生们的情况没那么恐怖,但这两种动机的性质——避免危难的作法——却是相同的。在学期中,他们沉溺在所不喜欢的作业里,学生们会为了失败而感到恐惧。学期过后,一旦从书本、功课和考试中解放,他们即刻得到那种解脱感——这时在这种时刻里,这种感觉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幸福。
这种是从小孩时就被刻在我们脑袋里的先苦后甘的模式。同时,由于对其他方式不熟悉,忙碌奔波型就成为一种习自然而然的、有吸引力的模式了。
但性爱模式却提供了一些不同的学习方式,一些可以得到目前与未来的幸福的模式。那些美好的学习时光,无论是阅读、研究、思考还是写作,都可以将其看为性爱前奏。从学生们的经历指出——当知识和直觉的界限消失时,当我们找到答案时——就像是性高潮。在溺水模式里,同样会有这种达成目标后的高潮,但在性爱模式中,我们却是从一开始乃至每一件事里都得到快乐的。
确定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是每个学生的义务,尤其是在大学和研究班里,因为那是最独立的学习时期。但是,通常学生们进入这个独立时期的时候,多数已经养成了忙碌奔波的习惯。他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观念就是:用名衔和成绩来衡量成果。他们最大的责任是拿到好成绩,而不是去享受学习的快乐。教育者们——父母与老师都希望孩子们得到幸福,但前提是,他们自己必须先相信:幸福才是至高财富。孩子们对开端是很敏感的,通常他们会盲目的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教法。
在学校里,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去追求快乐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如果一个学生对社会义工感兴趣,也考虑了未来的付出和好处,这时老师就应该鼓励他,而不是告诉他当律师可以赚得更多;如果他想从商,他的父母也应该支持他,而不是告诉他从医才是他们对他的期望。如果父母和老师相信幸福才是至高财富,那这种鼓励就不足为奇。(69)
反思:回想你在学校里最好的老师。他做了什么去启发你的学习精神?
强调成果(实质性的东西)高于建立学习的喜好(无实质的东西)时,学校其实已经是在鼓励忙碌奔波的信念,以及抑制孩子的情绪成长。忙碌奔波型所相信的就是成果比情绪上的快乐重要,因为他人会对成果作出赞赏,而情绪只会影响成果,所以最好压制它或是根本不要去理会。
讽刺的是,感情不但是追求至高财富的必需品,而且也是追求物质的必需品。DanielGoleman在《感情的智慧》一书里说道:“心理学家们一致同意,人类的IQ对于成功的帮助只有20%。其它80%则来自于其他项目,其中包括我所说的感情的智慧。”忙碌奔波型的想法本身就和感情的智慧相冲突,更不要说快乐又成功地生活了。
那么,老师和家长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学生在学校过得更开心,同时又不影响学业呢?心理学家MihalyiCsikszentmihalyi在《水到渠成》一书中,教给我们一些如何建立幸福的家庭的重要方法和洞察法,其中包括怎样得到目前与未来的益处,以及如何同时网罗快乐和意义。
第六章 在教育上 水到渠成
“水到渠成”,根据Csikszentmihalyi的说法“是一种充满动力的境界,在明智的选择里不忽略经历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就好比陷入了一种经历,而这种经历,不但会使你有所得,而且它本身就是益处的化身,又好像我们和经历合二为一,其中行动与知识是一体的。(70)
我们都有过沉迷于阅读的经历,有时别人叫我们都听不见。或者我们在专心烹饪、和朋友说话、在公园打球,经常会几个小时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些就是“水到渠成”的经历。
在“水到渠成”的境界里,我们享受着巅峰经历,同时也享受着巅峰表现:我们感受快乐,展现最好的状态。运动员则把这种情形称为在“特区”。无论我们在“水到渠成”的境界里做什么——踢球也好,雕刻也好,写诗也好,学习也好——我们对于手头上的事情是用一种全神贯注的态度,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打扰我们,或是使我们分心。在最好的状态下,我们学习、成长、进步以及向未来的目标迈进。
根据Csikszentmihalyi的解释,有清楚的目标感是“水到渠成”境界的前提。虽然目标有时会有所改变,但当我们开始行进时,方向是不能错的。当我们全心全力投入目标,不为任何其它的诱惑所动摇时,我们才能获得“水到渠成”那样的自由。其中,目前以及未来的益处合而为一:遥远的目标不但不是阻力,反而可以帮助我们去感受所经历的意义。“水到渠成”的经历所带来的是更高的幸福,它把“无痛无获”变成了“现在的快乐+未来的成果”。
Csikszentmihalyi的“水到渠成”说法里指出:“无痛无获”的说法代表我们必须承受极度的压力——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才能发挥100%的潜力,达到至高的目标。但在“水到渠成”的研究里指出,痛苦本身并不是巅峰表现的最高境界。在最高境界里,也就是界于过度运用和运用不足之间的地带,我们不但可以发挥最大的能力,还可以享受过程的快乐。我们如果想要达到这个境界,挑战性必须得先达到某一种程度,这种程度必须不是太难,也不是太简单。
以上图表显示出,如果任务难度高而技能不足时,我们会感到焦虑;相反地,如果技能程度高超而任务太简单时,我们就会感到乏味。在难度和技能成正比时,“水到渠成”的境界才有可能出现。
反思:你“水到渠成”的经历是?
由于很多的学生不是感到焦虑,就是觉得乏味,因此他们无法享受学习过程或是发挥出真正的潜力。当学生期望目前和未来的益处时,老师们应该针对个人潜力,给与适当的题材和作业。就像以上图标所提示的,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会影响到学生去达到水到渠成的境界。第一是一个有压力的环境,因为这样会带来焦虑,第二是一个没有挑战性的环境,因为这样会让人丧志。
在第一种情况里,老师所应用的是溺水式的教学。由于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而导致学校作业带来的只有痛苦,焦虑,以及不幸福。孩子被迫去只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只是终点而不是旅途。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很快的便会变成忙碌忙碌奔波型,他们终身感受不到水到渠成的境界,无论是学业,工作或是日常生活。
第二种情况则是刚好相反。以运用不足和乏味代替了运用过度和焦虑。而过低的挑战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起挑战性过高一点也不少,它们所剥夺的,也不光是获得水到渠成境界的可能性。教育家里,尤其是家长,由于把奋斗和痛苦错误的同化…为了保护孩子…所犯的通病有两种,一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二是把他们和所有的挑战隔离。在给孩子制造“舒适”生活的过程里,这些父母们剥夺了孩子奋斗的机会,同时也是剥夺了他们去体验水到渠成的经历,以及克服困难的经验…最终也就是剥夺了至高财富。
成长时,我最喜欢的卡通是RichieRich:一个有钱但烦恼的小孩,所介绍的,是一个好像什么都有,但却依然感到烦恼小孩的故事。所反应的其实就是今日社会,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包括小孩,但在他们身上,我们同时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不幸福。有些人叫这种情况为作废状态;我对其的称呼是“恩典中的贫困”。
第六章 在教育上 恩典中的贫困
SamuelSmiles,近代自助运动的创始人,在1858年的文章中提到“我们应该教育所有的孩子:生命里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付出与努力,而不是借助旁人的帮助。”如果家长们帮着孩子逃避问题和挑战,结果会是是未来的不幸福。“人类最大的诅咒,就是事事顺心如意,无须努力,最终导致希望破灭,再无奋斗之心。”(71)当受到挑战时,孩子其实和大人一样,他们会在成功中找到意义,并且享受努力的过程。
恩典中的贫困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这个社会中,压力指数会不停的上涨,以及为什么压力所影响的人年纪越来越轻。因为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过简单了。
挣扎,困难,和挑战是一个丰富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并没有什么捷径。但我们对于他人的困难…尤其是孩子们…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去保护他们。可以保护时去让他们自己突破挑战,几乎是不自然的行为;但我们必须抑制这种自然反应,让他们保有挣扎的权力。
另外一个有钱人经常不开心的原因,就是他们对于“有钱就应该开心”的压力。他们会觉得“我怎么可能会不开心呢?”他们会为不开心而感到内疚,会觉得如果不开心,就是对不起自己所拥有的巨富。还有,他们找不到不开心的合适理由,最终就把不实在的错误怪到了自己头上。幸福的压力…由于觉得自己无法克服负面情绪,而导致更多的不幸福。他们和其他很多人没发现的是,情绪不是物质所能渗透的。
第六章 在教育上 情绪…强大的均衡器
我们有着承受极大痛苦,极大快乐,和他们中间所有情绪的能力。虽然每人的物质状况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争取至高财富的能力。像我之前所提到的,除了那些极端贫穷,和受到政治迫害的人之外,幸福和不幸福其实是很公平的。在“谁比较幸福?”文章中,著名心理学家DavidMyers和EdDiener有关安宁的研究报告指出:“幸福和生活满意度,对于年轻人和老人,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以及穷人和富人的获得比率是差不多的。”…至高财富本身就是强大的均衡器。
根据17世纪哲学家AdamSmith所说的。“对于人类幸福感来说,贫困的人的幸福感,比起富人的幸福感,并没有任何的劣势。”虽然AdamSmith是从一个有钱人的角度说话…他也是当时一个众所周知的一个态度高傲的人…但他说对了一点,就是穷人的痛苦,无论是在质量或是数量上,和富人的并没有差别。在基本条件达到后…食物,住所,普通教育…在情绪上来说,所有人其实是差不多的。
富人的不幸福也很真实,自然,比起穷人的不幸福一点不差…所以其实是很公平的。所有的人,都会体验不安,恐惧,快乐,和幸福。剥夺自己去体验这些情绪的权力,其实就是在剥夺我们获得至高财富的权力,无论我们富有与否。我们有时无可避免的会碰到不开心的事,而不去面对它的话,只会导致更多的不开心。我们无论收入或社会地位是怎样的…都需要给自己权力去“全然为人”。(72)
反思:你是否有给自己全然为人的机会?
第六章 在教育上 对工作的成见
Csikszentmihalyi的研究中指出,人在12岁时,已经可以清楚的将工作和玩耍分类,一种跟着我们一生的分辨能力。(73)小孩一般得到的信息是,他们的学习包括的有学校作业,家庭作业,以及努力。但把学校作业当成工作的话,很容易会使孩子们烦厌…因为只要是人都不会喜欢“工作”的。这种厌恶在西方社会里相当的根深蒂固,而且在很多文字里就可以看的出来。
亚当和夏娃过的是典型的快乐生活…他们没有工作,也没有对未来的打算。但当他们吃下禁果时,他们被赶出了伊甸园,而他们和他们的子子孙孙,从此都必须辛苦的工作。辛苦的工作从此也成了一个处罚的标志,我们会把天堂…一个完美的地方…形容成一个没有困难,没有工作的地方。但在地球上,我们必须有工作才会开心。
在“工作与休闲里最佳的体验”研究中,Csikszenmihalyi和Lefevre指出人类喜欢休闲多过工作,一个没有人会去争议的结论。但他们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人们在工作中,水到渠成的经历要比休闲里来的多。
这种矛盾…我们说我们喜欢休闲,但在工作里有更多水到渠成的经历…是非常奇怪的。它所说明的,是我们把工作和痛苦,休闲和快乐的通病,已经迷惑了我们对经历的真正解释。当我们把许多工作上的事负面化时,好像他人的一个反应,我们其实是在限制自己幸福的潜力…因为幸福等于去经历正面情绪,以及把它们看作是正面情绪。
工作应该是一个我们体会正面情绪的地方。在Courage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