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27年查士了尼一世 (527—565在位)继位,开始了恢复罗马帝国 

的伟业。他在军事和政治上取得了显著成功,562年建立了对整个意大利 

的统治。在控制教会方面也远胜罗马其它皇帝。帝国的强盛带来了东派 

基督教发展的繁荣。查士丁尼一世积极支持东派教会,给予种种赏赐和 

特权,建造了许多雄伟的教堂,其中有著名的君士坦丁堡圣索菲娅大教 

堂。529年他主持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在有关基督教方面,规定了 

皇权与教会的关系,以法律形式赋予修院和修士以特权地位,这时的东 

派教会实际上已成为国家的一个部门,宗教异端受到了空前的压制和迫 

害。查士丁尼一世本人也是个杰出的神学家,为统一纷争,缓和东派教 

会内部和东西两派之间的冲突,他采取一种新的宗教政策,试图建立一 

种为多方面接受的正统神学思想。他用亚历山大里亚西利尔派的正统神 

学来解释查尔西顿信经,既肯定了信经本身,不致开罪西方教会,又使 

对信经的解释与安提阿派或聂斯托利派无关系,无矛盾,同时缓和一性 

论,还使得东方大多数正统派教会感到满意。为此,他采用了“上帝受 

苦”的说法来阐明三位一体中有一位在肉身受苦的意义。同时,他还运 

用政权强制贯彻他的神学主张,544年召开了著名的“三章”辩论会,谴 

责了三位主教坚持基督二性论的三篇文章。533年又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第 

5次主教公会议,结束了“三章”案的争论,通过了“上帝受苦”说,并 

规定君士坦丁堡牧首区高于罗马教会。这些主张得到了东派正统教会的 

支持,而罗马教皇维吉里 (537—555在位)虽然对会议不满,但迫于意 

大利在皇帝的征服统治下,教权受制于皇权,不得不予以接受。查士丁 

尼在位期间,对罗马教皇颐指气使,随意操纵主教人选,并把属于罗马 

教会管辖的一些地区赏赐给东派教会,大大增强了东派的威势,而压抑 

了西派的气势,由此而在两派之间埋下的仇恨,随着以后西派渐渐强壮 

而爆发出来。此外,会议后一性论派的离心倾向也更为严重了。查士丁 


… Page 17…

尼一世去世后,帝国开始告别辉煌,走向衰落。 



      (3)东派教会基督论争的继续 

     自从3世纪中叶拉丁教父德尔图良提出“三位一体”说这一基督教 

正统教义的核心信条以来,如何解释圣父、圣子、圣灵之间的关系,特 

别是道成肉身的圣子基督的神性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神学争论的 

一个中心问题。在这方面,西方的神学思想远不如东方深刻,但却较为 

统一,基本上确立起在基督里存在着完整的神性和人性的概念。而东方 

神学深受希腊哲学的影响,对此进行了长期不休的理论争执,致使东方 

教会陷于分裂状态,并因此经常与西方教会发生神学冲突。 

     东方教会在基督论上的分歧由来已久。公元4世纪时有强调基督人 

性的阿利乌派,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主教公会议上与所谓正统派之间展开 

激烈论争;有强调基督神性的阿波利拿派,遭到安提阿派和第二次主教 

公会议的谴责。公元5世纪又有抨击阿利乌派基督一性论,坚持基督二 

性二位论的聂斯托利派,受到第三次大公会议的谴责;还有反对聂斯托 

利派的基督一性论派,这些派别均被视为异端。5世纪中后期,基督一性 

论派与正统派之间展开激烈论争。正统派教义主张,基督里既有神性, 

又有人性,人性与神性结合在一个位格里。而基督一性论则认为,主张 

基督里具有神人二性将导致基督二元论。它强调基督统一性,认为基督 

的神性与人性结合后,人性消融在神性里,因此基督只有一个本性,即 

神性。查尔西顿第四次大公会议谴责了基督一性论,在《尼西亚—君士 

坦丁堡信经》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查尔西顿信经》确认,基督里具有同 

等完整的神性与人性,与圣父同体,与世人同体。神人二性互不混淆, 

结合于一个位格,一个本性之中。这在教会史上被认为是对基督论问题 

的正统解决,在混乱的神学领域里确立了教义的一个规范,然而,会议 

之后,基督论争并未平息,基督一性论继续反对查尔西顿决议,与正统 

派之间的对抗更加激烈。查士丁尼一世召开的“三章”辩论会和第五次 

大会会议试图安抚一性论派的目的仍然落空。到6世纪末,基督论争已 

造成东方教会的四分五裂,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和安 

提阿四大中心分庭抗礼,聂斯托利派和一性论派则分裂出去成为独立教 

会。 

     7世纪时基督论争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时,基督神人二性之争已转 

化为基督神人二志之争,即:基督具有神人两种意志,还是只具有一种 

神的意志。638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利厄斯 (610—642在位)发布《希 

拉克利厄斯敕令》,肯定基督只有一个意志。641年教皇约翰四世 (640 

—642在位)将之斥为一志论异端。648年君士坦斯二世(642—668在位) 

发布《诏示》,禁止讨论基督有一个或几个意志的问题。教皇马丁一世 

 (649—655在位)利用这种局势,于649年在罗马召开宗教会议,宣布 

基督里存在两个意志,即人的意志和神的意志,并且不仅谴责君士坦丁 

堡宗主教吉尔吉乌斯及其它宗主教,还谴责了 《希拉克利厄斯敕令》和 

 《诏示》,企图由此推动关于基督意志的解释与西方关于基督一位二性 

的解释相一致,并伸张教皇在东方的权威。后被拜占庭皇帝逮捕放逐。 

681年君士坦丁四世 (668—685在位)与教皇阿加托 (678—681在位) 

谈判后,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第六次大公会议,会议确认基督里有两种意 


… Page 18…

志,二者互不矛盾,只是人的意志顺从神的意志。这次会议是继尼西亚 

和查尔西顿两次公会议之后,西方教会在神学主张上第三次战胜分裂的 

东方教会。至此,基督论争基本上宣告结束。 

     长期以来的基督论争给东方教会和帝国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不仅致 

使东方教会在6世纪末就已四分五裂,而且由于基督论争中的异端迫害, 

造成了埃及和叙利亚地区对君士坦丁堡统治和教会的强烈愤怒和离心倾 

向,成为后来被崛起于7世纪的伊斯兰教迅速征服的重要根源。 

     作为第五、六次公会议的完成,692年查士丁尼二世(685—695,704 

—711在位),又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了“五六会议”,与会者全是东方教 

会的主教。会议确认君士坦丁堡与罗马主教区享有同等特权,规定了几 

条与西方惯例相抵触的新法规,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东西教会之间的裂 

痕。此后,东西两派继续相互争雄,终于导致最终的分裂。 


… Page 19…

                     三、从查理曼加冕称帝到东西 

                             两派的正式决裂 



                         1。西方教会的发展壮大 



      (1)教皇国的出现、查理曼称帝与西派教会的中兴 

     自从克洛维建立了墨洛温王朝以后,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 

国家。公元751年,掌握法兰克王国实权的墨洛温王朝宫相矮子丕平发 

动宫廷政变,把国王基勒得利三世逼进圣梅达尔修道院,自己当上了法 

兰克王国的国王,从此结束了墨洛温王朝的统治,开始了加罗林王朝时 

期。 

     751年伦巴德人从皇帝手中征服了拉文纳,正在步步进逼罗马。而当 

时的罗马教皇实际上已背叛了君士坦丁堡统治者,在这种形势下,教皇 

必须另寻保护人以对抗伦巴德人,于是,他转向了法兰克人。在丕平当 

上国王之后,罗马教皇斯蒂芬二世 (752—757在位)亲自前往巴黎为他 

举行加冕膏立礼仪式,封他为“罗马人的行政官”,这表明他是上帝拣 

选的国王,王权是神赐的,从而改变了以往由各个部落推举法兰克国王 

的传统,同时也使基督教真正成为法兰克王国统治的精神支柱。丕平为 

了酬答教皇的支持,于754至756年间两次出兵远征意大利,迫使伦巴 

德人放弃拉文纳总督区和罗马地区的占领地,并把拉文纳总督区及彭塔 

波利斯赠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就是“教皇国”的诞生, 

教皇的世俗君主权由此形成。而当时的罗马虽在形式上仍属拜占庭皇帝 

管辖,但事实上早已是教皇的领土。教皇既是宗教领袖,又是世俗君主, 

从此权势大增,而教皇为丕平加冕之举则成为中世纪史上最重要的一个 

事件,影响深远。这意味着教皇具有废立皇帝之权,为日后教权与王权 

之争以及重建罗马帝国埋下了根由。 

     768年矮子丕平去世,王国分给两个儿子:查尔洛曼和查理,兄弟间 

的内讧随之而起。771年查尔洛曼去世,查理从此开始了大一统的统治。 

他积极利用基督教会向外扩张,用火与剑把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大到包 

括现在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半个匈牙利、大半个意大利和西 

班牙的东北部,较之其父统治时期的疆土扩大了一倍多,使王国成为西 

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接近于帝国的国家。因此在西方民众的心目中被视 

为罗马帝国在西方的复兴。世人加于他名字上的头衔“伟大的”一词并 

入名中,称他为“查理曼”,曼即伟大之意。在基督教的扩张方面,查 

理曼还征服了萨克逊人,为整个西欧基督教的发展带来了永久性利益。 

为加强统治,查理曼在广大的占领地大量兴办修道院,完善教区组织机 

构,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的神职人员,这些措施同时也大大推进了西方教 

会的发展,使西方教会重新确立起实现多年追求的基督教首席地位的雄 

心。因此,罗马教会也一再宣扬法兰克王国的伟业和罗马帝国的再现。 

     公元799年罗马教皇利奥三世 (795—816在位)遭到反对派攻击, 

逃出罗马城,向查理曼求援。800年查理曼率军进入罗马,使利奥三世重 

登教皇宝座。800年圣诞节时利奥三世在圣彼得教堂把罗马皇帝的冠冕加 

在这位法兰克国王头上,赋予他奥古斯都的伟大继承人的地位,这一举 

动博得了罗马和西方民众的普遍称赞。于是,查理曼成为罗马人的皇帝, 


… Page 20…

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曼帝国。这一封立事件进一步确认了罗马教皇的神 

权地位,确立了教会和国家是同一盾牌的两面的思想,导致整个中世纪 

长期进行的教权与皇权之争。与此同时,西派教会由于有了强大的帝国 

做后盾,由此也开始了它的中兴时期,在与东派教会的斗争中开始占据 

优势地位。并且由于查理曼帝国强大的军事力量,西派教会也得以避免 

遭受穆斯林大军的进攻。 

     查理曼统治时期,皇帝控制着罗马主教的入选和主教的任免权,掌 

握着召开和主持宗教会议,颁布宗教法规,操纵教会事务的权力。查理 

曼亲自主持过16次宗教会议,会议决议均以皇帝“敕令”的形式公布。 

他要求主教和修道院长应按所辖教区和修道院规模大小及财产多少,为 

法兰克王国军队出人出钱,还把居民向教会交纳的“什一税”定为法律。 

他还对教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整顿,把久已废弃的省主教区制度重新确 

立起来。这些省主教后被称为大主教,对所辖区内的主教拥有裁决和惩 

治权。在查理曼大帝的积极支持下,西派教会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查理曼帝国的强大,文化学术事业也获得振兴。为提高帝国的 

学术水平,查理曼从西欧各地笼络人才。他任用阿尔琴(约735—804) 

为主要文化顾问,兴办宫廷学校,修院学校和图书馆,组织人力大量抄 

录古典文献,从当时西欧文化最发达的爱尔兰修院中聘请一批学者到学 

校任教,开设语法、修辞、逻辑、几何、算数、天文、音乐七门课程, 

也称“七艺”。查理曼的努力使在蛮族入侵中遭到破坏的欧洲古典文化 

得到一定复兴,史称“加罗林文化复兴”(查理的拉丁文为Carolinus, 

故有“加罗林王朝”和“加罗林文化”之称)。 

     随着学术的发展出现了神学争论。西班牙有两位主教宣讲基督嗣子 

论,认为基督就神性言是上帝之子,就人性言不过是上帝嗣子。对于这 

种看法,查理曼于792和794年分别在雷根斯堡和法兰克福领导召开了 

两次宗教会议予以谴责。同时,在“和子”句问题上,西派教会与东派 

教会展开神学论争。这一论争实际是东西两派在争夺基督教首席地位问 

题上的神学表现。早在公元5—6世纪间,在西派的西班牙教区的弥撒中, 

便已出现将信经中“圣灵来自圣父”一句念成或写成“圣灵来自圣父和 

子”的情况。不久,这个在教会史上被称为“和子”句的信经就在西派 

教会中流行开来,这引起东派教会的愤慨,认为是对正统信仰的篡改, 

与福音矛盾。为此,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下令,做了两个刻有《尼西亚 

信经》的银牌,置于罗马使徒彼得的墓上。而查理曼大帝则于809年召 

开的亚亨宗教会议上,下令将“和子”句加入《尼西亚信经》中。857 

年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牧首佛提乌 (810—895)将“和子”句列为西派教 

会的五大谬误之一。以后,两派教会在“和子”句问题上继续争论不休, 

也是导致最终分裂的一个原因。 

     此外,在基督教的信仰中,行“圣餐”所领受的圣体一直被认为是 

救世主的圣体血。那么,基督的身体与血究竟是如何体现在物质中的呢? 

这一问题是几个世纪中神学研究的主题。这时期的西派教会在这一问题 

上又出现了新的争论。831年法兰克帝国神学家巴斯迦修·拉德伯图著文 

 《主身与血》,提出“变质说”。认为饼与酒献给主后,便在实质上变 

成了基督的肉与血。其他一些神学家则坚持奥古斯丁的传统理论,反对 

变质说。11世纪时变质说被西派教会定为正统理论,反对此说的著名神 


… Page 21…

学家贝伦加尔被迫放弃自己的见解,并做了忏悔。同时,在告解圣事方 

面也出现了有关“忏罪”问题的新教规。而东派教会有关对圣餐性质的 

正统理论,则是由大马士革的约翰 (约675—749)的“物质变化说”确 

立的。 



      (2)教权与皇权力量的消长变化 

     查理曼死后,帝国迅速衰落。其子“虔敬者”路易(814—840在位) 

无能继承他的伟业。路易死后,三个儿子洛泰尔(843—855在位)、路 

易(843—875在位)、“秃头查理”(343—877在位)于843年订立凡 

尔登条约,瓜分了帝国。这一条约通常被视为法德两国分立的起点。帝 

国的分裂导致无力抵御外敌入侵,封建主义迅速发展,各地发生争权内 

战。教堂和隐修院大多成了地方贵族的猎取对象,隐修院院长和主教同 

各地堂区神父一样由世俗权力所控制,神学论争和学术生活也逐渐凋落 

下去了。 

     然而,查理曼帝国的崩溃在法国教会中却导致一部分人向教皇寻求 

统一和希望,试图通过提高教皇权威来遏制世俗权贵和大主教控制教 

会,以维持教会统一。于是,教皇的独立地位开始迅速上升。利奥四世 

 (847—855在位)在意大利南部各城市帮助下打败了萨克森人,并在罗 

马城的圣彼得大教堂周围筑起一堵墙,称墙内为“利奥城”。尼古拉一 

世(858—867在位)时对教皇权利提出种种要求,试图实现奥古斯丁《上 

帝之城》的理想。他主张教会应凌驾于一切世俗权力之上,教皇是整个 

教会的统治者,主教是其代理人。他处理了两个著名案件,一是使 863 

年梅斯宗教会议所批准的洛泰尔二世国王的离婚案决议无效,并开除支 

持国王的两位大主教的教籍,由此挫败了德国的统治者和二位大主教的 

威风。二是强令恢复了被专横的兰斯大主教辛克马革职的苏瓦松主教的 

教职,捍卫了教皇最后裁决的权利。这一时期出现的《伊西多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