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郝万山讲伤寒论 _录音版_20060606-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山破石,无坚不摧,把地下的那些水和营养提升起来,一直营养它那么长的枝条,所以说它升津液、起阴气,来滋润经脉。因为凡是经脉拘挛的这种病证,都有津液不能滋润的因素,所以在治疗经脉拘挛这种证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护津液,当然能够用滋润经脉的药就更好了,所以葛根在这个方子里头还有滋润经脉的作用。对缓解经脉的拘挛,对治疗项背强几几的这种证候,它有特殊的作用。
     桂枝加葛根汤中,葛根这个药是非常重要的。离开这个药,没有任何一个药能代替它的作用。
     好,我们这节课就讲到这,至于桂枝加葛根汤的临床应用,我们休息一会儿再讲。
 
 第13讲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
     大家好,我们接着上课。
     我们上次课的最后谈到了桂枝汤的加减应用举例。我们谈的第一个方证是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证主要是治疗风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它的临床表现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这样一个证候。由于风邪在太阳经脉,太阳经气不利,它的临床表现就以太阳病的头项强痛、头疼,项强,一直连及后背拘紧不柔和。使用桂枝汤解肌袪风,调和营卫,加葛根以后,葛根在这个方子里作用有三,一是助桂枝汤解肌袪风,解表,这样就增强了桂枝汤的发汗力量,所以服桂枝加葛根汤的时候就不用喝热稀粥了,当然还要盖被子保温;葛根的第二个作用是疏通经脉,驱除经脉中的邪气;葛根的第三个作用是升津液、起阴气来滋润经脉,因为凡是经脉拘挛的证候,都有津液不能滋润的因素。因此治疗经脉拘挛这种证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阴液,而且必要的时候要加滋津、润燥、解痉这样的药物。所以葛根在桂枝加葛根汤中是一个非常主要的药物。
     这张方子,我们看它的药物组成和煎服方法。
     打开讲义第22页,葛根四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擘),麻黄三两。应当说,桂枝加葛根汤中没有麻黄。那么原书为什么有麻黄呢?这也许是传抄的错误。宋臣在校勘《伤寒论》的时候,就在这条后面加了一段按语,如果要有麻黄的话,它就是葛根汤的药物组成,而不是桂枝加葛根汤的药物,这个方子是没有麻黄的。“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为什么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因为这两个药都是辛散的,它采的都是新鲜的药,辛温燥烈,容易伤阴,所以在煮麻黄、葛根的时候,要求先煮,减少它的辛温燥烈的这种特性,当然这个方子没有麻黄,所以就不存在先煮麻黄的问题了。在今天也不用先煮葛根,葛根在药房里,不知道存放了多长的时间,辛温燥烈的特性也没有那么严重,所以今天和其它的药一块儿煮。“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因此上面这个量也是三次治疗量,“温服一升”,一次吃一升。“覆取微似汗”,覆就是盖被子,盖被子来取微汗,“不需啜粥”,特别强调这个方子的发汗力量,由于加了葛根也比较强了,不需要借热粥来助药力了。“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剩下的就像桂枝汤方后所要求的那样,你看,桂枝汤法,余如桂枝法,就是像桂枝汤方后所要求的那样。我们上几次课用了那么多的时间来强调桂枝汤方后那种护理的、服药的方法,一般具有普遍的意义。在这里可以体现到,喝桂枝加葛根汤的时候,药后的护理方法,就像桂枝汤方后那样。“将息”是什么意思?将者养也,将就是养的意思,息就是休息,“将息”就是养息,就是调养,像桂枝汤方后那样进行调养,还有禁忌,那些饮食禁忌。因为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证,毕竟也是表证,所以也要禁忌生冷的,不好消化的,对胃有刺激的这些饮食物,防止由于饮食不当而把正气调向体内。你吃了生冷的,不好消化的,对胃有刺激的,人体的正气就趋向于体内来消化这些食物,表气就不足,降低了人体的抗邪能力。所以在患表症期间,要对这些饮食要进行禁忌。
     桂枝加葛根汤,是由桂枝加葛根所组成的,我们今天在临床上用它治什么病呢?首先在外感病,比方说病毒性感染而引起了项背部的肌肉痉挛的,用这个方子疗效特别好,当然这种病临床上不太多见。
     我记得可能是1984年,我带着我们82级的同学在怀柔中医院实习。一天晚上11点多,到病房实习的同学回到宿舍里,我已经睡觉了,把我叫起来,“老师,今天下午病房新收了个病人,现在病情很重,院长希望你去看看。”我把衣服穿好就又到病房去了,我大体了解了他的病情,这个病人从上午开始又发冷又发烧,然后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这一侧胸锁乳突肌一抽筋,病人的头就往这边歪,把她送到医院,我们同学在门诊就给她做按摩。这一按摩呢,这边不痉挛了,又往这边歪,然后就把院长找去了,院长是神经内科的,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家,做了神经系统的检查,怀疑她有脑血栓形成的可疑,就以“脑血栓形成的早期”打一个问号,就收住院了。收住院以后,我们实习的同学对病人特别关心,一看她这么歪对脖子,又给她做按摩,一做按摩又往这边歪。反反复复歪来歪去的,后来医院在她入院以后,给她输上清开灵,没想到清开灵输了一个多小时以后,双侧胸锁乳突肌都痉挛,项背部的肌肉也痉挛,然后同学就按摩后脖子,按摩了半天还是不行,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就到了11点了,又发高烧,一试表到四十多度,这么痉挛着,眼睛也往上看。院长年轻,也开始有点紧张。他说去叫郝老师吧,我不知道下午收了这么一个人。我到病房一看,病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性。这个年龄得脑血栓的不多,她的症状最明显的就是颈肩的肌肉痉挛,而且有发烧、有怕冷这些表证的现象。颅压不高,没有呕吐,有头痛,但没有剧烈的头疼,我就觉得这不是一个太严重的病,我就给她开了桂枝加葛根汤。葛根用的是40克,桂枝用的是15克,白芍用的是30克,实际上是桂枝加葛根汤,把芍药的量给加重了,我主要是为了缓解肌肉痉挛,还有一些什么其它的药,当然桂枝汤的所有药我都用到了,其它的可能也加了什么鸡血藤呀,可能也用到了这些药,我现在记不太清楚。我说现在你就想办法把这药煮上,煮上就给她吃了,现在不是输的清开灵吗,我倒建议你把清开灵撤掉,因为她舌谈而不红,鼻流清涕,没有热像,清开灵就是安宫牛黄丸注射液而逐渐通过制剂的改造,改造而来的,它对于热证,痰热内阴的证候有效,它是安宫牛黄丸的一种注射液,所以用上这个药一个多小时以后,整个颈部出现了肌肉的痉挛,我觉得用药太凉了,我就建议把它撤掉。那院长一听,就把输液器给拔掉了。开完方子,我就回宿舍休息去了。第二天早上八点钟一上班,我就到病房去了,这个病人盘着腿坐在床上,穿着高领衫就在那里呆着,脖子也不转,但是不抽了。我说你怎么样了?她看见我居然笑了,说大夫,吃了你的药,大概也就是30多分钟,40分钟左右,我那后背就像火烧的那么热,随后出了一身大汗,衬衣全湿了,背心都湿透了,脖子不抽筋了。我说脖子不抽筋了,你怎么还这样待着呀。她说我的脖子还疼。我说为什么疼呀。她把那领子一打开,这一条皮下出血,这一条皮下出血,然后我从她那后领子一看,后面整个都是皮下出血。我说,这是怎么回事呀?她说您的学生昨天给我按摩按的。我们那个时候是二年级的学生,按摩手法大概也不太到家,可是治病心切,你一痉挛我就使劲捏,弄得皮下出血。其实就这一付药,就吃了这么一次,汗出热退,痉挛缓解。后来又在医院住了三四天院,为什么再住这三四天?你得让她皮下出血消退、吸收几天,不能一退烧就让病人走。后来院长问我,郝老师,你看这病人出院诊断怎么诊断,不能诊断脑血栓,人家胳膊活动很好。我就说你就写病毒性感染性项肌痉挛吧。
     所以它治疗病毒性感染性项肌痉挛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效如桴鼓。实际上这种病在临床上很少见,我这么多年来,也就见到了这么典型的一例,它很难遇到。我们常常遇到的是什么呢?颈肩肌肉紧张综合症、颈椎病,这是知识分子常见的一个证候,尤其是现在搞电脑的人,每天坐在电脑面前干这个,姿势不动,这个姿势很固定,所以颈肩肌肉紧张导致的头疼,颈椎病导致的颈肩疼痛,造成头痛,造成后头部疼痛,桂枝加葛根汤就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方子。我们怎么用呢?我一般是这样,葛根30克,看情况,有时候用的少一点就20克,不能低于20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白芍的量加大了,实际上就是桂枝加芍药汤,再加葛根,主要是白芍和甘草配合起来,酸甘化阴,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痉挛,用上这么几个药以后,炙甘草6…10克,生姜、大枣一般在治疗颈椎病、颈肩部肌肉紧张综合症时不太用,而且我们还观察到一个什么问题呢,这些人坐在那里不动,肌肉紧张,气血活动不流畅,特别容易受风、受寒,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那个电脑的房间都是开着冷气,凉风在吹着,所以都有一种风湿的问题,活动活动就舒服了,所以我就常常加一点袪风湿的药。加哪两味药呢?威灵仙加上10克,秦艽加上10克,气血失和以后,常常有津液不能滋润,血液运行有点不畅的感觉,所以我就又加上鸡血藤30克,养血疏络。在一般情况下就用这个方子,你要是愿意的话,再加上一点大枣,或者加上一点生姜,这就是典型的桂枝加葛根汤再加威灵仙、秦艽、鸡血藤这么一个方子,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紧张、痉挛,有比较好的疗效。有很多人吃了这个方子之后呢,就出现颈项部的肌肉痉挛缓解了。
     桂枝汤加减举例的第二个方子,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原文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这一条的断句,我的建议是“喘家”,逗点,而不是“喘家作”,逗点。“喘家作”那是喘病发作,喘病发作那不一定用桂枝汤。“喘家,作桂枝汤”是什么意思呢?是医生给病人开的桂枝汤。“作”是一个谓语,这里把主语省掉了。
     在《伤寒论》里经常说“作汤,作什么什么汤”,经常有这样的话,作桂枝汤是医生给病人开桂枝汤。为什么要给病人开桂枝汤?因为病人新得了太阳中风。新得太阳中风叫“新感”,病人原来有多年的喘这叫“宿喘”,喘家就是平素有多年喘病的人,你看他哮喘都成专家了,这才叫做喘家,喘家就是有多年喘病史的病人。这种病人新感中风以后,就容易引发肺气宣发肃降的失调,然后引发宿喘的发作,所以这条讲的是新感引发宿喘。这个时候你是治新感呢还是治老喘?这个老喘,喘了十几、二十年了,你能够立竿见影的有效吗?所以你必须治疗新感,治新感用桂枝汤。可是 他毕竟有肺气不利的这种喘呀,所以要加厚朴、杏子,比不加厚朴、杏子要好,为什么加厚朴、杏子佳呀?这样的一个新感引发宿喘的病人,你再给他用桂枝汤治疗的时候,加厚朴、杏子兼以宽胸、利气、降肺、平喘,比不加厚朴、杏子要好,是这样一个意思。
     这是加厚朴杏子汤的第一个适应证。
     接着看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太阳病应当发汗,泻下是一种错误的治疗。泻下以后,邪气陷于胸中,肺气不利,出现了轻微的喘,这是个什么症候呢,是个新感新喘。新感用桂枝汤解肌袪风、调和营卫,由于中风误下,风邪陷于胸中,使肺气不利,出现了新喘。肺气不利,你用厚朴和杏子宽胸、降肺、利气,同时也能治这个新喘。所以它才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所谓“主之”,就是这个病用这个方子是最恰当的,主者,当也。主和当在古汉语音是接近的。我们现代汉语读起来,主和当声音完全没有关系,在古音里它的音是相近的,主就是当的意思,就是应当。这个证候,新感而导致新喘,风邪雍肺所造成的这个喘,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新感可以得到治愈,新的喘也可以得到治愈,所以它才说,最适当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所以才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可见两条,第18条和第43条,它的症状不一样,新感引发宿喘的,用桂枝汤加上厚朴杏子,比不加厚朴、杏子要好,所以说,加厚朴、杏子佳;而第43条,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既可治新感,也可以治新喘,所以它说“主之”。可见仲景在用文字上是很严谨的。
     应当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今天在临床上用的不是太多。我们学校有个体育老师,这个体育老师的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感冒咳嗽,喘。到了儿童医院后就说是肺炎,每一次去都说是肺炎,反复发作。儿童医院总是给清肺1号、清肺2号,那就是麻杏石甘汤的加减方,总是按肺热来治。确实,用完这个方子之后,发烧退了,喘暂时缓解,过几天她又发。那个时候任应秋老师在世,我说请任老师看看吧。任老师一看,说你用的什么方子呢,我说用的儿童医院的清肺1号、清肺2号。他说清肺1号、清肺2号由什么药物组成啊?我说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加银花、连翘、芦根、白茅根、黛葛散组成。他说你看这孩子脸色这么淡白,舌像这么淡白,不能再用清热的药了,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这个孩子就吃了一个星期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说来也怪,从此,她的咳喘发烧没有再犯过了。这个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发烧、喘的病人的时候,如果他的舌是淡的,没有更多里热的征象,我们不一定就想到了那个麻杏石甘汤,我们要想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好,这是第二个加减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在太阳病篇有四个治喘的方子,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后面我们遇到后三个的时候,一定还会回来和我们现在遇到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适应证相鉴别。
     下面看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应当发汗,或者汗不得法,药量太重了,该用桂枝汤的或者用了麻黄汤,结果造成了“遂漏不止”。这个漏是什么意思,漏就是淋漓不止的意思,结果就造成了汗出淋漓不止。汗生于阴而出于阳,汗是阴液所化,出汗太多,就会导致阴阳两伤。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老师,出汗不是流出的水吗,造成伤阴、伤津我能理解,它怎么能伤阳气?其实出汗可以带走许多热量,热量不就是阳气吗?出汗的时候有许多热量外泄了,那不就会伤阳吗?但是具体到每一个病人,是伤阴为主,还是伤阳为主,还是阴阳两伤,和他的身体素质是有关系的。如果这个病人平素是阴虚的话,那可能是以伤阴为主;如果这个病人平素是阳虚的话,那么汗出太多,伤阳的症状对他来说,就可能最突出。而我们现在讲的这一条,是汗出太多,导致了阴阳两伤。你怎么知道是阴阳两伤?我们是根据他的临床症状表现。“其人恶风”,一个因素是表邪未解,仍然有恶风寒,再有一个因素是因为汗出太多,阳气被伤,温煦失司。下面一个症状:“小便难”。什么叫难?求之不得谓之难。想尿,有小便的意思,结果尿不出来,尿少,这一方面是阴液被伤,化源不足,另一方面是阳气被伤,气化失司,所以才导致了小便难。小便难这个症状,提示了阴阳两伤。下面讲“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四肢轻度的拘急,活动不太利索,这是阴伤呢还是阳伤呢?应当说,这仍然是阴阳两伤,因为阴液被伤,筋脉不能够滋润,阴液被伤,筋脉失濡,失去了濡润,所以筋脉出现了轻度的拘急痉挛。其实,阳气被伤,经脉失温的时候也可以出现拘急痉挛。
     我想我们北京在冬天是寒冷的,当你穿着很少的衣服,为了漂亮,结果在外面等车等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回到了家了,你坐的车又不是空调车,车上又是很冷,回到家里之后,家里给你来了电话,你拿起笔来啊,把电话号码记一记。结果你拿起笔之后,手不会写字了,北京人叫“冻拘挛儿”,有这句话吧,你说那是不是寒冷邪气伤了阳气,阳气被伤,温煦失司,经脉失去了温煦而造成的拘挛啊,所以这里的原文“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既可以是被阴液所伤,经脉失濡的表现,也可以是阳气被伤,经脉失温的特征。因此我们分析这一条,它的基本病机是什么呢?太阳病,出汗太多,阴阳两伤,表未解。在这种情况下,表未解我们要解表。阴阳两伤,按照我们常规的思路,应当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