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广东人赚钱绝招-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照菜肴★★★★★

  现在,很多餐馆介绍菜肴都是一本菜单,上面只有莫名和价格,这种沿用多年的老办法,有一个最大缺点,就是没有调动顾客的直觉选择的意愿,也就失去了很多美味佳肴对食客的吸引力。

  顾客只能见到菜名,而难能了解菜肴,尤其是一些特色菜肴的特点,因而在这些特色菜肴和顾客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墙”。

  最近,广州一些餐馆采用了“图照菜肴”,除了一般人们比较熟悉的菜肴仍用菜名、价格加以介绍。对特色菜肴拍摄彩色画照,有的还介绍其特点,顾客们从图照中可以看到菜肴的形和色,提高了选择点菜的机遇。还有一些餐馆,采用“立体菜谱”,就是用塑料或石蜡加工仿制各种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的特色菜肴造型,放在玻璃橱窗里。每种菜除菜名之外还标明主要原料、价格和号码。用餐者经过比较选择后只需将号码告诉服务员,就能品尝到自己喜爱的菜肴。有的餐馆还把这种菜肴模型作为礼物赠送给宾客,更是大大增添了顾客的兴趣。

  我国烹饪有悠久的历史,讲究菜肴的色、香、味、形。采用直观菜谱能从菜谱的色、形联想到菜肴香和味,这就激发了享用品尝的兴趣。我国饮食有很多流派,各个菜系又有许多名菜佳肴,大多数食客并不熟悉这许许多多的名菜佳肴,特别是海外客人更是难以从文字中领略和了解。所以,用图形或模型作为菜谱,既能给餐馆增加生意,又可能使中国菜肴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眼见为实的推销术★★★★★

  在广州百货大厦的小家电柜,两个营业员正在作“榨汁器”的示范表演。一个营业员面前摆满了桔子、苹果、西瓜等水果及玻璃器皿。他左一下,右一下扭动榨汁器,各种鲜美的水果原汁就流入杯中。另一个营业说,这种榨汁器是超级玻璃,防酸、防碱、防裂、打不破、打不碎。并拿起大铁锤砸几下,又把榨汁器狠狠摔在水泥地上,丝毫不损。他向围观的顾客说,谁发现有裂纹,赠送榨汁器一个。

  有位河南顾客不太放心,营业员请他上来实际操作,也用锤子敲砸,围观者真正信服。那位河南人一次买了四只,一会儿功夫,卖出榨汁器上百个。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顾客购买商品大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熟悉的商品并且是预先有目的,他们购买时,主要是以自己的经验选购。而更多的是随机购买者,他们可能有个打算,也可能是看看。是不是实现购买,就要看营业者的功夫和本事,现在市场上新商品层出不穷,顾客既新奇又生疏。实际示范,使顾客的购买动机得到引发,买卖就能成功。遗憾的是,不少商店虽然也有很多新商品,但往往混杂于各种商品之中,“埋没了青春”。

  有的新型商品只是搁在货架上,放在玻璃柜台里,顾客看不清摸不着,不知道它的奥妙。新商品也就无法打动顾客的心。还有一些新产品虽有不少新功能,但营业员自己不懂,还不让顾客去碰、去动。这些,都在新商品和顾客之间树立了一堵“墙”。很多由科技人员和工人们辛辛苦苦设计制造出来的新型产品,被堵在“墙”里,新商品变成老商品,成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买西装免费喝咖啡★★★★★

  深圳有一家西服店,200多平方米面积,专门卖高档西服,这家商店堂中专门分隔出20 多平方米的一间,作为小咖啡屋。精致的桌椅、典雅的布局、柔和的灯光,把这块小天地,烘托得格外安逸、舒适。

  到这家商店买西服或做西服,商店免费供应咖啡、果汁、饮料。顾客在咖啡室里与营业员讨论选购西服款式颜色,或是等待裁量,显得格外亲切、自然,也感到气派。这家商店为免费喝咖啡所付出的开支,一天只有几百元,而多做生意赚的利钱有几千元。

  买西服同喝咖啡,表面上看两者之间没有关联。但是,高档西服是高层次消费需求,为买西服者提供高层次的消费环境,可说是“以高对高”。一般商店对高层次消费环境,仅认为是豪华的装璜。而这家西服店却想到“喝咖啡”这一高层次的手段。使顾客在悠闲的气氛中购买商品,从中产生出新奇的感受,这可谓高人一着的妙策。

  任何事情都要讲个“针对性”。卖高档服装,就应该想到买高档西服的人各种各样的物质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特征,与它相适应地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措施。请买高档西服的顾客喝咖啡,以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就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因为供应咖啡的开支,在一件高档西服的利润中是微乎其微的。另外,高档西服店也不是一般商店那样人群熙攘,可以辟出地方,给顾客以悠闲购买的机会。这就叫“实事求是”。

  现今不少商店,不大讲究不同商品消费档次的多因素经营对策。卖高档货和卖一般商品的环境设施、买卖方法都差不多。没有针对性,也就没有差别性,生意也就只能“平平常常。”

  
★★★★★负债经营★★★★★

  汕头海洋音像总公司创建于1984年7月。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发展成为拥有18 家企业、6家来料加工厂的大型联合企业,资产达到1。8 亿元。生产的产品有录音磁带、录像磁带,电脑软磁盘等100多种。内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外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谁能料到这样大的企业集团竟是在国家没有一分钱投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呢?其成功秘诀主要是文艺工作者出身的总经理李国俊面临资金奇缺的严峻形式,当机立断,采取了负债经营决策。

  首先,李国俊采取了内联策略,利用广州、深圳、普宁等地的800 多万元资金,开办了海洋总公司的分公司。其次,采取了“三来一补”的方式,总公司先后办起了6 家来料加工企业,利用外商提供的价值900 万港元的设备进行生产,一年收取加工资200 万港元。采取产品偿还的方式,引进价值100 多万美元的设备办起了录音磁带厂,录音棚等,为整个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采取中外合资、融通海外资金,利用国际商业信贷资金以及世界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吸收外资3480 多万美。除此以外,还向中国银行贷款2100 多万美元,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筹资网络。海洋总公司筹到资金后的严峻问题就是能否偿还债务,决定负债经营的海洋总公司一天就需付利息9 万元。还债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好这些款项,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贷款陆续到手后,李国俊优先用于投资少,见效快的项上,然后再将所得收入扩大再生产,走一条“滚雪球”式的发展道路。1984 年,投资8.5 万美元,引进一套日本复制设备,在深圳分公司办起了音带复制厂,第二年就获利100 多万元。掉过头来,又把这些资金投到中外合资的电脑磁盘厂和来料加工表件厂的建议上。同时,李国俊还密切注视国内外市场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投资方向、产品结构,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海洋总公司开业后,正值国内外兴起录音带和录像带的消费热,李国俊紧抓这一时机,发展磁记录材料的生产。后来由于生产厂家增多,原声带市场竞争激烈,李国俊马上另辟蹊径,利用总公司节目源较多的优势,转向出版发行密纹唱片和激光唱片等产品,避免了原声带产品积压所造成的损失。1985年,他又投资1500多万美元,引进具有80年代水平的双轴定向拉伸聚片基生产线和全套软件技术,仅用1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海洋聚脂片基厂;一次试产成功,抢先填补了国家的空白,年产值达1 亿元。尽管海洋公司生产的产品基本都是适销对路,但李国俊仍然注重市场开拓。所采取措施主要有二:一是通过联营、联销、代销等多种形式,在全国28 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400多个特约销售点。

  在国外,强化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流。1989年3月,李国俊代表中国磁记录材料工业协会出席了在美国召开的国际ITA(唱片磁带)技术年会,会上海洋公司被吸收为ITA协会的正式会员单位;由此跻身于国际市场,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打开了更多的销售销道。二是让产品外销并努力在境外办企业。

  1988年以来,海洋公司在美国、法国、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兴办合资企业,开辟国外财源,以增加公司的营业收入。1989年,总公司已有5 家正式投产的企业开发出27种替代进口产品,工业总产值已达到1。3 亿元,实现利润720多万元,出口创汇139万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5。5 倍,2。7 倍和23。7 倍,保证了按期足额偿还外汇贷款和人民币贷款。海洋公司充分显示了负债经营决策的成功。

  
★★★★★挥动“六板斧”调整经营策略★★★★★

  广州电梯工业公司从六个方面调整经营策略,使电梯生产持续增长。据统计,该公司1994年共生产日牌电梯2200台,销售总额6 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8%和27%。

  1993年初,电梯市场供大于求,竞争十分激烈,电梯企业增加了回笼资金的困难。广州电梯工业公司挥动“六板斧”,调整了经营策略,勇闯经营难关。根据市场变化,开拓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这是“广梯”去年经营策略的第一“板斧”。经过市场调查,着手开拓高层、高速电梯和高档次的电梯、扶梯新产品。

  借船过海,占领市场,是“广梯”的第二“板斧”。“广梯”进口关键高技术部件,提高广日电梯的产品档次,大大增加了产品销售额。狠抓产品质量,是“广梯”的第三“板斧”。“广梯”首先提高职工质量意识,人人重视产品质量,并实施“三检”,“三不放过”。大投入、大产出,形成经济规模,这是“广梯”的第四“板斧”。“广梯”大力挖掘企业潜力,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向年产2500台电梯,扶梯迈进。

  认真抓好电梯、扶梯的售后服务,这是“广梯”的第五“板斧”。“广梯”整顿治理售后服务队伍,实施24小时全天候售后服务。

  降低成本、降低售价,增强竞争力,这是“广梯”的第六”板斧”。

  
★★★★★大西豪”在夹缝中发展★★★★★

  “大西豪”是东山区侨属企业,成立两年来已发展到11间快餐连锁店。近年来,广州市快餐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竞争激烈。

  大西豪”在洋快餐和个体餐店的夹缝中得到发展,成为广州快餐中小有名气的新秀。它靠方便、快捷、卫生、大众化,价廉物美、服务于大众,迎来四方食客。大西豪”经营的品种多样化,有汉堡包、西豪鸡系列、快餐类、汤类、冷热类、粥粉类、粽类等50多个品种。其出售的食品都统一管理、统一食品质量、统一配方、统一流程制作,食品都在自己的加工场制作。为确保食品质量的稳定性,该公司每星期两次派出质检员突击检查11间快餐连锁店的食品质量和食品卫生,计顾客食得放心。

  由于“大西豪”实行采购、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努力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所以同一质量的食品价格,比中外分资的快餐店便宜50%。近年来,市场的物价指数上涨,不少饮食业来个“水涨船高”但“大西豪”出售的食品保质保量却没有提价,一心一意维护消费者利益,所以赢得食客信誉,每天顾客盈门。

  
★★★★★销售方式与众不同★★★★★

  广州化妆品厂和美国雅芳美容品有限公司合资兴办的广州雅芳有限公司以生产、销售美容化妆女品为主。它的销售方式与众不同,不通过商业媒介推销公司产品,而是由代销员(雅芳小姐)送货上门向顾客推销商品,也就是直销。直销,这种原始而古老的销售方式,在美国也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广州雅芳公司的总经理黄业祥介绍说:直销的好处是一步到位,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中间环节少,所以雅芳化妆品到顾客手里,价钱比同一档次的商品要低得多。还有,直销产品具有很高的透明度。雅芳小姐从公司拿到的商品,在产品同录上对产品的品种、规格、价钱都写得明明白白。雅芳小姐拿多少劳务费,顾客也都清清楚楚。直销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为顾客提供完善的售后售前服务,帮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皮肤、年龄、环境、职业等自身条件选用不同的皮肤化妆品。因为雅芳比妆品家族中有一自多种唇膏,十多种眼影,如果顾客在大商场购货,售货员不可能对各种牌子的化妆品的性能、特征和适用对象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也没有时间向每位顾客解释明白。而雅芳上门推销时,可以帮助顾客分析皮肤的性质,帮你选用合适的化妆品、教会你化妆的方法。雅芳公司成功的秘诀就是:直销。

  
★★★★★三茂模式★★★★★

  广东三茂铁路公司依靠自贷、自营、自建、自管、自偿和经济实体建成我国第一条“五自一体”铁路。这条从广东三小到茂名的铁路全长357 公里。贷款本息总计20.18 亿元的债务使三茂人人均负债30 万元。“三茂人”为快产出。多创收、力争8 年内还清全部贷款,决定走“依靠铁路、全面出击、以运为主、多方经营”的道路。被称为“三茂模式”。1990 年,三茂铁路公司看准时机,以4500 万元兼并了位于广州市中心负债累累的广东省机电大厦。他们把机电大厦改为“西部大酒楼”,主要经营餐饮业和旅游业,每年盈利150 万元。后来,一位外商也看上了这个地段和大楼,要出资1.5亿元买下“西部大酒楼”。三茂铁路公司自己组建建筑工程队参与社会竞争,从肇庆三荣港下河铁路专用线中,每年就可以收入100 万元运费。他们发现,去肇庆的港澳游客大多数要游新兴县龙山的六祖庙和龙山温泉。于是,就在龙山这块“风水宝地”上投资1000 多万元建起了环境优雅,风光独特的龙山度假村,每年又收入100多万元。三茂铁路公司,以铁路为依托,发挥优势,全面出击,先后办起了石油气公司、旅游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实体、增强了自身发展的活力。负债经营给“三茂人”增加了压力,更产生了动力。

  
★★★★★小毛病★★★★★

  广州一家商店抛售一批童装,他们写了一块招牌,“衣服虽有小毛病,小孩穿着不要紧——对折降价。”同时,店员耐心地将每件衣服上的毛病指点给顾客:“这件别的没啥,就是有个小污点。”“这地方有点脱线,回去缝一下就好”。“这里贴花不太正,看不大出来,小孩穿没关系,可是便宜一半呢!”听了这些实实在在的话,许多心怀疑惑的过路客,成了积极的挑选者,这些童装很快售完。

  
★★★★★打破铁饭碗“大锅饭”★★★★★

  30 年代中期,顺德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但县属工业特别是国营工业却缺乏活动,发展缓慢。1987 年起,县政府把县属工业的发展列为重点,从体制上进行了一连串改革,县属工业很快呈现转机。1990年县属工业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乡镇企业。

  过去,国营工业基本上是按企业投资规模和设计生产能力规定其行政级别、配备相应级别干部、享受相应待遇。1988年起,县政府把县属各工厂原来的行政级别装进了档案,大胆地试行按企业实现税利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税利301 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为科级,税利101万元至300 万元的中型企业为副利级。税利100 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为股级,1991 年,又把这一改革进一步完善为将企业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创税利等级挂钩,企业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前提下,小型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可相当于职工平均收入的2.5 倍;中型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可相当于职工平均收入的3倍;大型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可相当于职工平均收入的3.5 倍:年创税利1000万元以上的为特大型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可相当于职工平均收入的4倍。职工浮动工资的升级面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可浮动升30%。中型企业25%,小型企业20%。企业定级制度和奖励办法都不搞终身制,随列随升,随退随降。结果有效地打破了铁饭碗“大锅饭”状态,企业竞争意识大大增加,千方百计上规模,求效益。1988 年县属87 家企业中有大型企业15家,中型企业23家。到1991年,大型企业增加到22 家,中型企业26 家,还涌现特大型企业8家。

  顺德还改革了镇、管理区(村)干部分配制度,对他们采取'四金'(税收、利润、折旧费、管理费)带分配的办法,按当地每年'四金'总额的3%至5%提取,作为镇、村干部的工资总额,9000元封顶。有效地稳定了干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