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码非常陌生,看其区号,不象是本地的。他捂着胸口喘了几口气,眼珠子飞快地转动着,惶惶然扫了一眼会议室,见这些老头子都在愕然地盯着他。
他咬咬牙,努力装出一副没事的样子,迅速剪切了这条信息上的号码,拔了过去,身子前倾,尖着耳朵听会议室里的手机铃声,但什么也没有,再把手机凑进耳边一听,却是一个清脆而又非常刺耳的电脑女音:对方已关机,如果您是上海的用户……”
上海的用户?怎么是上海的用户呢?到底怎么回事?他的脑子飞速运转着,但无法找到答案,立着一个大汗淋漓脸色苍白的脑袋,呆呆愣愣地坐在那里。
旁边的纪委书记推了他一下,他才勉强回过神来,赶忙大声说:“我家里有点急事,你来主持一下,我先走了。”
他艰难地站起,拖着蹒跚的脚步,沉重地往外走,感觉脑后所有的目光似乎都在盯着他,幸灾乐祸……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狼狈和由此激发的空前的愤怒。
刚出门口,只见邓拓头戴一顶质料上乘的毡帽架着一副宽边墨镜,象二三十年代那种风度翩翩的上海滩绅士,紧握拳头挥动着,皮笑肉不笑地从他身边走了进去。
聂建森霎时似乎明白了什么,猛地回头,与正好也回头的邓拓四目相对。尽管邓拓那副墨镜的颜色较深,但尽在咫尺,聂建森仍能看到那双他非常熟悉的昔日充满怨愤与无奈的眼睛,射出两道逼人的寒光,夹杂着疯狂的狰狞与得意,令他禁不住一阵阵剧烈的寒颤。
聂建森呆呆地立在那里,心里反反复复问自己:难道真的是他?!他艰难地左思右想,越想越对,不禁又一阵阵寒颤,前所未有的恐惧感一寸一寸地凉透浑身上下。
对,应该是他,而不是那个年纪青青的三君子,只有这个老奸巨滑的“老特务”,才能布下一个又一个一箭双雕的陷井,让他一次次地陷进去而找不着北。为什么不早想到他呢?在监狱里,曾经干过反特工作的就只有他,他应该早想到他呀!
他恍惚而艰难地往他自己的办公室走去,身后的会议室里传来一阵阵开怀的笑声。他不敢再回头——他又感觉到所有的老头子都在盯着他,那笑声就是因为他的失败与狼狈。
在这一系列涉及监听器材的重大疑难案件里,一直被寄予厚望却没有任何建树的技术大队,终于获得了一条只有他们才能得到的线索:那个陌生的上海手机号码发给聂建森的威胁信息,被他们成功地截获。
据欧海洋交待,那次他之所以到上海火车站,是因为那个送碟人约他在候车室见面,而在此期间,整个红山监狱的干警职工除了徐杰外没有任何人去过上海,但有人反映邓拓独自一人到了上海,且给聂建森发信息的那个上海号码也是在此期间购买的。
根据这些情况综合分析,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号码的持有者必是邓拓无疑。会议室里一筹莫张展的专案组所有成员,无不为此欣喜鼓舞:老奸巨滑的幕后操作者终于亲自粉墨登场了!真正的连环杀手也可以确定为聂建森了!
他们非常清楚,已经杀红了眼刚刚松口气的聂建森,肯定会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对邓拓采取大胆的行动,果断彻底地消除最后一个隐患。
而熟知聂建森杀人套路的邓拓,决不会象刘黄光左光辉那样让他轻易地得手,相反,他可能会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心满意足地最终将聂建森置于死地。
这对于专案组来说,既是侦破这一系列疑难案件的绝好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能在聂邓两人火拼时赶到现场,既可以获得聂建森的犯罪证据,有理有据地对他实施抓捕,又有可能缴获那张神秘而致命的光碟,获取邓拓的犯罪证据甚至所有隐私资料,圆满地侦破这些案件,但如果没有把握好时机,红山市又会出现一桩无头命案,他们可能还要走一段漫长的烂路,这对于已是不堪重负的市局和专案组来说,很显然是致命的。
第八卷 第三十八章 第一节
鉴于聂建森有可能还不知道公安局已截获了那条信息,专案组又没有足够的证据逮捕他,为了不打草惊蛇,放任他采取大胆的行动,专案组决定继续委屈一下汪振东,让他仍然呆在看守所内,只是享受的待遇完全不同了。
汪振东听了解释后,也表示理解和支持,愿意积极配合,尽早抓住这个不知陷害了他多少次的恶魔。
红山市已出了这么多命案,再也出不起了,而聂建森又极其凶残狡猾,邓拓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一般的侦查手段对付不了他们,面临巨大压力的专案组不得不将这些情况上报给省公安厅,请求技术上的支援。
公安厅当即与省安全厅协商,借了一套不多见的微波跟踪器,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付这两个老特务。
当天下午,曾光兴和安全厅两个技术人员坐着一辆看起来很普通的民用依维柯小客车匆匆赶了过来,与蒋伟平陈东生相会于市郊的一个僻静处。
曾光兴下车,蒋伟平与陈东生下车迎上去。
蒋伟平想上曾光兴他们的车,瞧一瞧这些新式武器,被曾光兴一把拦住,上了蒋伟平他们开来的一辆民用加长面包车。
几分钟后,陈东生跟着曾光兴上了他们的依维柯。从驾驶室旁边的一条小门上去,再拐过一块挡板,陈东生眼前一亮,大吃一惊:车内的尾部,就象他们市局110指挥中心,摆满了一排排的监视器,屏幕上闪烁着一些古怪他也看不懂的图案和数字;监视器的上方,架了许多根长长的天线,前方则是一些操纵键盘对讲机耳机之类的东西。两名身着便装戴眼镜的年青技术人员站起,与他握手。
曾光兴介绍说:“这是红山市公安局技术大队的大队长陈东生,这两位是省安全厅的技术员小鲁和小孙,由他们具体操纵这套监视设备。”陈东生说:“你们的微波跟踪器应该不会被轻而易举地探测出来吧?”
小鲁说:“这种技术首先被前苏联使用,窃听美国大使馆的机密,后来美国想仿造,几年都造不出来。当然,这项技术现在已经比较落后,但我国六七十年代的普通情报人员,不可能接触到这种设备,目前亚洲的黑市上也没有这种设备出售,对付他们两个人应该是绰绰有余。这项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跟踪器本身不发射电波,只反射我们发出去的微波,用射频探测器永远都发现不了,而且在500米的空阔距离内,还可以听到被跟踪者的对话及背景声音,在2000米的空阔距离内,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被跟踪者的具体方位。”
陈东生说:“那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雷达的差不多?”
小孙说:“对,有些相同之处。车里的微波发射器和雷达一样,都要发出电波,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电波加以分析,但不同的是,雷达对反射回来的电波的分辩能力不强,只能探测到空中的物体,对超地飞行的飞行器,由于地面的干扰太大,难以探测到,而这种微波监测器则不同,跟踪器只和微波发射器发射出去的电波产生共振,其他形状的物体难以产生共振,反射回来的微波很弱,因此可以在地形复杂的环境中工作,只是距离不能太远,否则会因电波损失太大而接收不到,有时如果遇到与跟踪器的质地和形状极为相似的物体,往往也很难分辩,或者噪音特别大,但这种情况极少见。”陈东生高兴地说:“能够在2000米的距离内探测到,足够了,足够了!不用说2000米,就是500米,也完全足够了,他们绝对发现不了!”小孙说:“在市区内,混凝土的建筑物太多,电波的损失较大,但微波的穿透能力远比普通跟踪器发射出的电波强大,市区内无论如何也能确定500米范围内被跟踪者的具体位置。”
曾光兴问:“安装跟踪器麻不麻烦?”
小鲁拿出两个形状特别古怪的金属物体说:“非常简单,比安装射频发射器时方便多了,只要将两个小东西放在被窃听者的室内或被跟踪者的身上,就可听到他们的对话或确定他的方位。”
陈东生说:“我们主要是确定他们行动时的方位,当然必须放在他们身上,这就比较麻烦了。”
小鲁拿出一个小巧的瓶子,上面带有一个细长的喷嘴:“用这个东西对付他们。当他们睡了后,只要朝他们的室内喷0。1毫升,就可以让他们象死猪一样地睡上两个小时,而且里面的气体没有任何气味和毒副作用,被跟踪者在当时和苏醒后,不会有任何异常反应,难以察觉我们的行动和意图。我们准备把这两个东西放在他们裤带的卡子里。”陈东生喜道:“那我们赶快进城,做做准备,今晚就行动。”
小孙说:“我们一般情况下不动用这样的设备参与普通刑事案件的侦查活动,现在应省公安厅的特别要求,协助你们,但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行动,所以整个安装过程,就由我和你及曾处长负责,小鲁在车内负责调试。”
他又拿出两个带无线耳塞的对讲机,说:“你们的对讲机使用得太久,难免被人窃听,我们的对讲机和超短距离无线耳塞都加了密,且从没有在这里使用过,行动时使用我们的对讲机。曾处长,现在你和陈大队长拿这两个对讲机先进市区,我们慢慢进去,到了凌晨两点半再用对讲机与你们联系。”
两人高兴地下车,坐上面包车迅速离去。
小鲁见他们走远,察看了一遍四周,按动方向盘下一个很隐蔽的按钮,前后两块省城的牌照立即翻了一个滚,变成红山市普通的民用牌照;依维柯随即往市区急驶而去。
第八卷 第三十八章 第二节
这是一个宁静祥和的上午,阳光明媚,红山市精致的街道上,人流车流不多不少,不紧不慢,尽显一个南方小城的悠闲与繁华。
邓拓和往常一样,慢悠悠地往一小走去,不时地前后左右观看。
市检察院离一小不远,拐两个弯就是,最短距离不到500米。
聂建森戴着头盔,骑了一辆临时从当铺里买来的150摩托车,在几条小巷里东拐西阵后,摆脱了几个人的跟踪,径直往市检察方向奔去。
离市检察院一百米远的地方,一片树荫下,停着那辆不起眼的依维柯中巴车。陈东生在车内看到一个大监视屏上两个白点正迅速靠近,立即拿起话筒:“02,02,二号目标正向一号目标迅速靠近;一号目标正在市检察院的左边。”
“02明白,一号目标周围有人,请放心。”袁世民坐在一辆加长面包车内,左耳插了一个超短距离的耳塞,回答陈东生时似乎在说梦话。随后他摇上深色玻璃,换了一台他们平时用的对讲机,直接对着机子说:“各小组注意,二号目标骑一辆没有牌照的蓝色150摩托车,正迅速向一号目标靠近,请注意好保护一号目标,必要时可以暴露自己,赶走二号目标。”
此时已有部分单位的人员下班,街上的行人车辆开始多了起来。聂建森看到邓拓后,放慢车速,悄悄地靠近。潘文海驱车跟了上去,孙中兴和周小贝则步行向邓拓靠拢。
聂建森反复从反光镜中观察后面的动静,又往前面和两边看了看,似乎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物和车辆,掏出一把小巧的手枪,藏在衣袖里,朝在人行道上行走的邓拓瞄准。潘文海一看不妙,立即打开车上的警报器,孙中兴周小贝也掏出手枪,“咔嚓”两声上好膛,跑步跟了上去。
与此同时,邓拓也看到了正在瞄向他的枪口,脸色大变,立即就地一滚,躲到一棵树后面。聂建森听到警报声后,回头一看,冷笑一声,收好枪转眼消失在汹涌的车流里。
在同一时刻,一个老头倒地滚到一棵树后面,一辆民用小车发出刺耳的警报声,一男一女拔枪跟了上去,这种千载难逢的事让旁边的路人吓得目瞪口呆,纷纷抱头躲避。
但几分钟过去了,并没有听到枪声,更没有流血,胆大的人开始围上那个肥胖的老头子,一个热心的小伙子拉起他说:“伤着了没有?”
邓拓抚摸一下摔痛了膝盖,不服气地说:“老啦,不行了……”又咬牙道:“他妈的,要是当年……”
另一个女青年安慰他:“您没有老,是你太胖了,所以行动不方便。”
邓拓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稍稍蹒跚着往前走。没走几步,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两个转身离去的年青人,冷笑一下,低声说:“真是笨蛋——打草惊蛇,暴露自己——他敢杀我吗?!”一个放学最早的小学生飞快地跑了过去,邓拓忽然想起什么,笑容霎时僵住了,猛拍一下自己的头,叫声:“不好!”撒腿往一小方向跑去。
邓拓到了离一小还有约一百米的地方,一股五颜六色的小学生象山洪暴发一样,欢啸着从刚刚打开的大门涌了出来。接小孩的家长们或招呼着,或鸣着喇叭,与欢呼雀跃的小孩子们乱作一团。
邓拓揉着膝盖,反向穿梭在人流里,神情紧张地东找西找,冷汗直流。
十来分钟后,洪流迅速消退,门口渐渐冷清起来。邓拓仍然没有发现他外甥的身影,脸色越来越白,呼吸不自觉地加重了。他不顾伤痛,疾步冲向校门,对正在锁大门的保安说:“我外甥还没有出来,请等一下。”那保安说:“不可能吧,里面的人都走光了。”
“是不是老师把我外甥留下做作业了?”邓拓大汗淋漓,仍抱着最后一线残存的希望焦急地问。
“不可能的,教师要留学生,一般也是在下午,绝不会在中午,更何况学校早就明令禁止滞留学生——是不是被你们另外的家人接走,或者他自己回去了?”
“不可能!每天都是我来接他,他自己不会回去的。”
“那你跟他的班主任老师联系一下吧,看是不是有特殊情况把你外甥留住了?”
邓拓连声说是,哆嗦着拿出手机,却见上面已来了一条信息,翻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
“邓拓,你不是说重头戏还在后头吗?我和你外甥正翘首以待呀!”
邓拓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双腿发软,赶忙扶住校门的栏杆,才没有摔倒。
那保安见邓拓看了手机后出现了如此剧烈的变化,赶忙跑过来扶着他,问:“怎么啦?小孩子在哪里?要不要送医院?”
邓拓不愧为久经风霜的老刑警老领导,迅速回过神来,勉强站直身子,挥一下手:“没事,我外甥忽然发烧,早被我女儿接走了,我刚才着急,心里一慌,脸色就难看了——没事,谢谢你,我走了。”他往一条僻静的小巷里走了一阵,靠着一棵大树直喘粗气,随后拔了一个电话,却被提示已关机。他只好笨手笨脚地发信息:
“聂政委,不要乱来!有话好说,那些光碟我可以全部给你。”
发完后,他打了过去,仍然是关机。他只好神情沮丧漫无目的往前走。
市局的监控室里,邓拓与聂建森的信息来往,就象两个网友在聊天室里对话,清清楚楚一字不漏地显示在他们的电脑屏幕上。
袁世民不无遗憾地说:“聂建森这个老猾头,果然厉害!我估计邓拓也和我们一样,预计聂建森为了防止出现破绽,仍然会和以前一样只单独行动,绝对不会雇请他人帮忙,没想到他竟然狗急跳墙,也采取这样的下策。”
蒋伟平说:“对于已到了穷途陌路的聂建森来讲,这已不是下策,而是上策了。他知道我们和邓拓盯他防他很严密,首先直接对邓拓下手不是万全之策,既有可能暴露自己,也有可能使那张光碟浮出水面。他自己在邓拓面前虚晃一枪,吸引我们和邓拓的注意力,而被他雇请的人则趁此机会顺利地绑走其外甥,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这着棋真高啊!”
曾光兴也说:“确实,聂建森已经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只有这样才能逼迫邓拓交出所有的光碟。”
第八卷 第三十八章 第三节
林洋洋忧虑地说:“我估计,邓拓不可能交出所有的光碟,而即使他全部交出来了,聂建森也不可能相信这是事实。他的真正目的应该不是获取光碟,而是要诱杀可能拥有这张光碟的所有人员,只有这样他才能完全放心。”
蒋伟平说:“对,他们两个都极为老练谨惧,考虑问题很全面,应该都会想到这一点,因此邓拓不可能交出所有的光碟,相反,他可能会首次在他家庭内部公开这个秘密,让他的妻子女儿女婿都各自保管一份或几份,以对抗聂建森或为他报仇。”
林洋洋又忧虑地说:“依此推测,邓拓的全家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