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自然没接,虽说这老爷子看起来不太像缺钱的主儿,为啥要在市场摆摊他不知道,但是既然看东西之前把交易完成了,回头再把钱要回来,就有点儿跌份儿了。

    “老爷子,您这是小瞧我了。”唐易呵呵一笑。

    老爷子还想坚持,恰在此时,口袋里传来了一阵嘹亮的手机铃声:“欧巴康南丝带哦······”

    林娉婷忍不住掩嘴轻笑,这老爷子乍一看有点儿文人气息,接触之后似乎有点儿率真,而这手机铃声,又透出点儿老顽童的感觉了。

    唐易趁机推开了老爷子的手,冲他点点头,准备离去。老爷子脸上有些无奈,但还是接通了电话,“千尺啊,我在报国寺摆摊呢!什么?吃饭,好啊,你来吧,也快到饭点了!”

    千尺?

    唐易不禁停住了脚步。

    当时老爷子拿出了骆驼烟,唐易就一下子想起了谭千尺,因为在酒吧里偶遇谭千尺的时候,他的面前也摆着一盒骆驼烟。

    老爷子几句话就挂了电话,刚想说话,唐易就开口道:“老爷子,打电话的难道是谭千尺?”

    倒不是唐易冒昧,因为千尺这个名字太特殊,除了铁掌水上漂裘千仞的妹妹裘千尺,他知道的有叫这个名字的,也就是谭千尺了。

    也不是唐易多事,谭千尺毕竟在酒吧里帮过他,又主动找过他,还说了那么多关于五古封灯的事儿,而且他也知道谭千尺去过天寿山后龙。

    在离开燕京之前,他还是想见一面谭千尺的。就算是一种礼貌,告诉他一声,自己什么线索都没有,而且过两天就要回去了,也是应该的。

    而且,他对这老爷子印象也不错,既然他提到了“千尺”,多问一句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儿。

    “是啊,你认识谭千尺?”老爷子有些惊奇。

    “燕京四公子之一的谭千尺?”唐易不放心,又加了一句。

    “什么燕京四公子,这又不是民国时候!不过,他们谭家,也就千尺良心还算没坏罢了。”老爷子面带不屑地说道。

    真是这个谭千尺!唐易顾不上研究老爷子的表情,心里却结结实实地纳了闷儿了!

    谭千尺是什么人?五古封灯土门长老谭厚土的后代,土门长老,精通的就是玉器,谭千尺的脖子上,还挂着无比珍罕的脱胎玉鱼呢!老爷子啊,你和谭千尺好像很熟的样子,“千尺千尺”地叫着,这块田黄石还用拖拉到让我看么?谭千尺看看不是一样?

    “我说老爷子啊,您既然认识谭千尺,还用我帮着看田黄石么?”唐易忍不住苦笑。

    老爷子的脸色却陡然一变,“小伙子,你知道他祖上的事情?”

    “您知道,我就知道。”唐易看老爷子的样子,心想多半这老爷子和谭千尺关系匪浅,不过人家的秘密他可不能乱说。

    老爷子却松了一口气,“看来,你是他的朋友。不是我不找他,我毕竟是他师父,虽说术业有专攻,但是向他请教,我面子上挂不住啊!”

    师父?

    唐易一愣,但忽又想起谭千尺非同寻常的身手,顿时心下释然。唐易又看了看眼前的老爷子,心想他多半也不缺钱,估计摆摊就是找个乐子,这么大年纪了,弄个这样的手机铃声,而且说话办事亦庄亦谐,倒也是个有趣的人。

    “老爷子,我叫唐易,是从山州来的,和谭千尺确实认识。不知道您怎么称呼?”唐易接着说道。

    “哎?你不是不要钱么,正好一起吃饭吧,我请客,这样岂不是更好!”老爷子没有回答唐易的问题,倒是来了这么一句。

    见唐易好像在犹豫,老爷子这才想起还没回答唐易的问题,便又说道,“我姓贺,你叫我老贺就行了。怎么,你中午有事儿?”

    “贺老,我倒是没什么事儿,不过,这事儿好像还得问问谭千尺吧!”唐易开口应道。

    老贺和贺老,俩字儿倒是没变,但意思可就差大了。

    老爷子对此似乎很满意,“我这就告诉他!”说罢,掏出手机就拨了出去。

第361章 奢宴密谈

    这时候,唐易看了林娉婷一眼,林娉婷轻声道:“咱们请也行,他毕竟帮过咱们,还个礼数也是应该的。”

    贺老打完了电话,对唐易说道:“这小子,听说是你,比见我还激动。我这就收摊,等他过来!”

    一个不大不小的旅行箱,就把贺老所有的东西都装了起来,他麻溜地拉杆拽起箱子,“走,到门口等着吧。”

    在报国寺门口等了一会儿,就见一辆大切诺基停了下来。谭千尺下了车,“这么巧的事儿都能碰上,真是择日不如撞日!”

    不管是三轮摩托,还是大切诺基,都给人一种机器的冲击感,这谭千尺的个性应该不会太阴险,唐易暗暗想着,“那天多亏了谭兄,我一直想请顿饭聊表谢意,但这刚从郊区回来,实在没顾得上。”

    “兄弟你说笑了,来了燕京,还能让你请客?先上车!”谭千尺一挥手,倒是没去细思量“郊区”是哪里。

    “都别跟我抢啊,我请!”贺老把旅行箱放进后备箱,“唐易是我刚认识的小朋友,我得表示一下!”

    谭千尺笑笑,“好啊,今天去吃谭家菜。”

    “啊?”贺老脸色一变,有些悻悻地上了车,坐到了副驾驶位上。

    大切诺基启动后,贺老憋不住又开口道:“我说,你小子故意说去吃谭家菜,就是不想让我请是吧?谭家菜这么贵,我摆多少天摊儿才能赚回来啊?你真以为谭家菜是你们谭家开的啊?”

    “我可没说啊师父,请客总得请顿好的吧?谭家菜和我们家没关系,但是我出钱不就行了么?”谭千尺笑笑,摸着贺老的脾气说道:“我是你徒弟,我请和你请不是一样么!请一回客,咱可不能栽面儿。”

    “这倒也是。”贺老借坡下了。

    大切诺基很快开到了后海附近。唐易心想,那天相遇的酒吧也在附近,看来谭千尺常在这一带活动。随后,车子沿着后海北岸西行,最终在一处富丽堂皇的饭店门口停了下来。

    虽然叫谭家菜,但是确实和谭千尺的家族没关系。谭家菜是华夏著名的官府菜,因是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传筵席而得名。

    说起这位谭宗浚,和“二”有点儿缘分,他是同治二年的进士,而且考了第二。当然了,说榜眼更好听一点儿。

    进了定好的包间,落座上茶,谭千尺拿起菜单,“这谭家菜不用太猛的做法,基本都是以蒸、焖、炖为主,合你们口味么?不妨事吧?”

    “我没吃过谭家菜,不过我喜欢新鲜,没吃过正好尝试下!”唐易也不客气,接过菜单,翻看了一下,什么黄焖鱼翅、清汤燕窝、扒大乌参,确实都是些高汤老火的烹饪方法。

    当然了,价格确实贵,估计点上一套四个人够吃的特色菜,几万块随便就出去了。

    唐易大体看了看,便把菜单递给了林娉婷,“我是知礼不避亲啊,女士优先。”

    林娉婷却狠狠瞅了唐易一眼,“我可不像你,喜欢‘新鲜’!既然是谭家菜,这么巧,那就让谭先生来吧,他肯定熟悉,知道特色菜和好吃的菜。”

    林娉婷把“新鲜”两字咬得特别重。

    唐易这才知道林娉婷为什么瞅他了,这“喜欢新鲜”似乎有点儿偏向喜新厌旧的意思,所以她不乐意了。唐易苦笑一声,把菜单又递还给了谭千尺,而后小声嘟囔着,“我只是吃东西喜欢新鲜······”

    谭千尺倒也没再推让,很快便点了四菜一汤。

    菜上齐了,谭千尺让服务员退了出去。开场白过后,是礼节性的几道酒。

    眼见差不多了,唐易也不避让,直接开口道:“谭兄,我看你是个爽快人,有些话我也不拐弯了,我知道你去过天寿山,在你之前我也去过!”

    “原来之前的两男一女是你们!那,另一个男的,是文大师?”谭千尺一惊,但很快平复。

    “没错。崇祯秘藏有可能在天寿山,想必你也知道。但是我们实际上一无所获,我也不瞒你。因为光知道这一点没用,我们也没掌握什么门径,所以基本上算是去爬山了。不过,我倒是听说了令曾祖和五古封灯唐掌门的一些往事,你要是感兴趣,我就说给你听听。”唐易认真解释了一下。

    “你知道了掌门姓唐?”谭千尺这一次的吃惊,却久久没有平复。

    “嗯。我也是这两天知道的,至于来源,实在不方便说。不过,令曾祖和唐掌门,实际上是有些仇隙的。”唐易接着,便把唐掌门和谭厚土、姚广圣在天寿山中的争斗说了一遍,并把谭厚土为什么不愿意告诉后人唐掌门的名讳也解释了下。

    但凡知道唐掌门姓名的人,若不从善,不得好死!这谶语确实有点儿狠。

    “原来是这样,我的曾祖父对后代看来很没有信心啊!”谭厚土苦笑着摇了摇头。

    唐易看得出来,谭千尺并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但仍旧有些尴尬,便又说道:“不管是谭掌门,还是五门长老、玄门护法,知道崇祯秘藏,都是从《寻龙要术》来的。只是可惜,这上半部虽然被令曾祖所得,但是下半部,却在唐掌门死后,不知去向!”

    谭千尺欲言又止。唐易又接上了,“不过,据我所知,上半部都是一些概述,提到崇祯秘藏戛然而止,关键还是下半部!”

    见唐易如此了解,谭千尺终于不再犹豫,“没错,这上半部确实在我谭家,只不过我刚从王钢手里拿回来!”

    “王钢?!”唐易一时感到十分意外。但是,转念又一想,王钢一个局外人,之所以能对五古封灯和崇祯秘藏有所了解,想必也是因为《寻龙要术》吧。

    谭千尺点点头,“他怎么得到的我不知道,不过现在物归原主了。上半部只有最后一句‘盖须得三器’管用,这所谓的三件指引性的器物,想必隐含着地图一类的门径。如果没有‘三器’,就算得到下半部也没用。虽然,下半部有破解秘藏内部的方法!”

    “你怎么知道下半部有破解方法?”唐易大吃一惊,之前唐无心只是说,下半部可能有几种绝密的机关破解之法,其中一种“疑为崇祯秘藏所用”,但绝没有谭千尺说的这么笃定!

第362章 当故事听

    这期间,主要就是唐易和谭千尺在说,贺老和林娉婷一直在听着。

    其实,谭千尺找贺老来,就是想说说拿回《寻龙要术》上半部的事儿。贺老的确是谭千尺的师父,谭千尺的功夫一次次突破,自然都是贺老的倾授。

    一个普通的古玩摊子,一个亦庄亦谐的老人,一个散淡于民间的高手。

    谭千尺对自己的事情,从来都不对贺老隐瞒,而贺老,总是看似随意的听听,也不多问,却又总是在有意无意间指点上一两句。

    现在,谭千尺对唐易说,实际上也是对贺老说。

    面对唐易的问题,谭千尺既然已经说开了,索性继续解释道:“上半部只是一些概述,单从字面上是推断不出下半部有破解之法的。但是从逻辑上,却大有深意,既然是‘寻龙’,那就应该不止崇祯秘藏一处,而且崇祯年间,也不算太早的历史时代,这本书却在概述之后第一个说起了崇祯秘藏!”

    唐易有点儿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崇祯秘藏不仅是一个要寻找的‘点’,而且是寻找其他‘点’的线索?”

    “嗯。”谭千尺点点头,“所以,既然上半部点出了路径,下半部必然有破解之法!不然后面的线索就全断了!”

    唐易心想,这的确有道理,崇祯秘藏里,就算没有继续“寻龙”的线索,但是也极有可能会隐藏着千古之秘,甚至有可能涉及其他朝代的皇帝。他和文佳分析过,这崇祯秘藏里面,必不是崇祯本朝的东西。能让一个皇帝费尽心机隐藏不是本朝的东西,到底会是什么呢?

    同时,哪怕是像唐无心说的,即便下半部介绍了好几种破解之法,但是根据前面掌握的信息,根据逻辑关系也能推断出哪一种是崇祯秘藏的破解之法。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唐易突然又想起一个问题来。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这么一本书,就算是同时代的人写的,为什么要介绍几句五古封灯?这似乎和整本书不太搭调。”唐易沉吟道,“如果五古封灯是一个崇祯年间创立的门派那也容易理解,可偏偏是清末民初才有的!”

    谭千尺看了看贺老,“这个我也有点儿奇怪。不过,关于五古封灯这个名字的由来,还真是有点儿故事,我给师父讲过,今天既然咱俩把话都说开了,我索性再给你讲讲吧,你就当故事听吧。只是委屈师父又得听一遍。”

    “谁说我要再听一遍?你说你的,我吃我的。”贺老滋溜喝了一口酒。

    林娉婷也笑了笑,帮贺老夹了一个大大的乌参。

    “当故事听?”唐易却是有点儿意外。五古封灯这名字,听起来还是很有讲究的,他没想到谭千尺会这么说。不过,从他认识的这几个五古封灯的后人来看,除了唐掌门的名讳,谭千尺确实是知道最多的,这说明谭厚土对后人说了很多。

    “第二任唐掌门之前,还有一位掌门,这位掌门自然也是五古封灯的创立者,名字也是他起的。”谭千尺也抿了一口酒,“第一任掌门名叫黄五,年轻的时候,是燕京琉璃厂一个拉纤的。就这么一个人,能创立五古封灯这样的门派,说起来的确有点儿匪夷所思。”

    这黄五,小时候跟一个僧人学了几手功夫,后来又在一处古玩店铺学了几年手艺。结果,当伙计的时候,掌柜的被人做了局,铺子倒了,黄五二十来岁,这生计就没了着落。

    好在他人精明,又会来事儿,在琉璃厂混了几年也算熟了,竟然自己开始在琉璃厂这条街拉纤赚钱。所谓拉纤,简单来说就是撮合买家和卖家,从中赚点儿提成。

    琉璃厂的店铺很多,掌柜的坐在店里,等着客人上门,总有客少人稀的时候,拉纤的带着客人上门,若是做成了带利的买卖,老板一般会给拉纤的一成的利,有时候赚得多了,还会加请一顿酒席。

    这黄五虽说年轻,但是眼光六路耳听八方,这拉纤的活儿愣是被他干得风生水起,不仅生活逐渐无忧,到最后是隔三差五就能吃上一顿不错的酒席。

    这日子虽然舒坦,但要是这么过下去,那就没有以后的五古封灯了。这黄五的人生转折,也正是来源于一顿酒席。

    那天下午,黄五帮天宝轩拉了一个出手阔绰的洋客人,做成了五千大洋的大买卖,天宝轩的掌柜挺高兴,加上黄五是老熟人了,不仅给了他一成的利市,还在琉璃厂附近的丰盛楼单独给他叫了一桌席,还叫上了俩翠莺苑的姑娘陪着。

    黄五那个爽啊,上手端酒,下手绵柔,笑得嘴巴都咧到耳根了。

    “嘭!”这时候,包间的房门被撞开了,一个口鼻窜血的人扑通一声就摔倒在了黄五面前。

    “五爷!实在对不住您了,这是个逃单的,刚打了几下,居然跑了,没头苍蝇似的冲到您这边来了,我们这就把他架走!”两个如狼似虎的丰盛楼的伙计跟进房间,架起了这个人。

    原来是吃霸王餐的。

    黄五被惊了一下子,不由自主地打量了几眼这个人。

    虽然被打得口鼻窜血,牙齿也掉了两颗,但是仍然掩饰不住这个人身上的文气。此人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脸上看起来也得有五十岁了,但是眉目清秀,身上的布袍脏污和其他地方对比鲜明,这说明,在没被打倒在地之前,这布袍还是很干净的。

    这么一个干净的文人,就算是穷酸文人,也不会故意来吃白食吧?这些读书人不都是常常嘶声高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么?

    黄五稳住了心神,却也对这个落拓的中年文人起了兴趣,“他吃了多少钱的酒饭?”

    “回五爷,一共两个大洋,都是些带肉的硬菜!”丰盛楼的伙计也算是人精了,这点儿眼力哪能没有?这黄五看来是起了仗义心思了。

    给钱的都是大爷。钱才是最重要的,打他一顿多麻烦,还累得慌。

    “我当多少,你们走吧,人留在这儿,账转到我这桌!”果然,黄五摆了摆手,高声说道。

第363章 桃花庵主

    俩如狼似虎的伙计一听这话,立即小心地将中年文人架到了酒桌一侧喝茶的椅子上,而后小心地关门走了。

    中年文人稍事喘息,微醺的眼睛看向了黄五,却突然闪过了一丝清醒的意味。

    “你俩去帮这位先生擦洗一下。”黄五对那俩翠莺苑的姑娘说道。

    “不用了,我自己来。”中年文人走到房间一角的脸盆架前,把手洗干净,又洗了把脸,而后又用湿毛巾把布袍的脏污处扑打了一下。

    收拾停当,又沾了点水,把凌乱的长发拾掇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