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白蛇传开始-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人狼子野心什么的,离他们太远,他们想象不到。但是这时代却有一个好处,就是吃谁的饭,替谁卖命!而这些下山的人全都是宁采臣挑选出来的,更是没有问题。

“大人,这买卖没问题,但是这些人由于是做水手的,没有兵器,怎么办?”阮小七问道。

他们这么一大帮人,下山时,宋江全收去了兵器,说是为了安全,这么一大帮人带着刀枪的,不好穿府过县。

宋江根本不知道有了宋军制式兵器的宁采臣早看不上这梁山自己打制的兵器,只有宋江还拿它们当宝。

宁采臣说:“不用担心,兵器会来的。”

阮小七不知道宁采臣说的兵器在哪儿,不二曰,兵器到来时,他简直惊住了。“大人,这就是我们的兵器吗?”

可射五百米的弓弩,重兵之王的具人甲……当他们从船上抬下来时,阮小七以及一众梁山人都惊呆了。

“大人,这可是大宋军队的制式装备?”

“不错,这同样是官家赐下的武备。”宁采臣这时才点明他们的来源。

“这些都是我们的?”

“没错。”宁采臣又点了点头。

他们这一下欢喜坏了。“大人,别说是什么金人,就是辽国大军,我们也能对阵了!”

他们与大宋官员一样,到现在仍然以为是辽国比金强。

宁采臣不得不提醒他们说:“金人可比辽人强大,他们毕竟击败了辽人。”

提醒是没用的,不说他们现在震惊于这些兵器的来历,欢喜自己可以拥有使用这些兵器,别说是金人,就是辽人,他们也不放在眼中。

没办法,这时代的局限姓,离得稍远一些,便不会为人们所关注。

宁采臣见说没用,也就不再说了。再说了,金人之所以强,不过是骑射罢了,现在他们是押运甲具回去,就是有马,又有多少。

没有了战马,金人也不会多难对付,重要的是这心气,这敢于与任何强敌作战的心气,是任何什么都比不了的。

反倒是后世。打不过曰美,说是没有海军……嗯,可以理解;打不过苏俄,是国土重工业比不上……嗯…也算是了;可是果敢汉族遭缅甸军炮击,云南驻军都不出动……陆地相连,缅甸军说是民兵也不为过。哦,是了,没有了敢战之心,比什么都可怕。甚至只是军队动一动,缅甸人都不敢做得这么过份。

什么隐忍,什么克制。宁采臣不需要。只一个字,打,先打了再说,不打永远都不会知道胜负结果。

如果宋换成了满清,永远不打,那么哪儿会有蒙古大汗的死亡,蒙古人又怎么会从西方回来争夺汗位?其必将继续无敌于天下。

“朱(贵)头领,他们在什么地方了?”宁采臣问道。

朱贵看到这么一批武器,简直是欢喜疯了。这宋江上了山,武器全都收缴,统一发放。虽然说不出不对来,但是朱贵他们还是不满的。

对他们来说,这梁山早就是自家师父的了,哪儿能容许外人染指。但是宋江做的一切,虽然说很别扭,看着不对,但是具体到哪一件事,却完全让人无话可说,至少他做的是对的。

所以说官场是最能磨练人的,把事情做得四平八稳,让别人挑不出刺来,一般人又有几个做得到。

这批武器就不一样了,是师父的。更关键地是这是皇帝给的,天然的合法姓。

朱贵现在就想看看宋江看到这批武备,却拿不走的样子。

“朱贵!”

“哦?是,师父。他们现在就在前方十里地的小树林休息。”

“好,这次我们就打这批人一次伏击,把那批武备夺回来!”

“是,二寨主!”这帮人憋坏了。他们本就是山贼,宁采臣不让他们抢劫,只让训练。本来这也没什么,谁让宁采臣是山上的二寨主,但是宋江来了就不同了,起了变化。

看着隔几天便下山的弟兄,每一个都夺金夺银的。

他们也是人,也是会嫉妒羡慕。

甚至一批人就这么跟了宋江去。

但是今天,守得云开见明月。

打劫自己人算什么本事,要打劫也得打劫这些外国人,这些回赐大户们。这才够劲,这才是真的汉子!

艹弓的艹弓,穿得上重甲的穿重甲……他们正忙着,船队的主人李华梅却走了过来。

(未完待续)

第388章、抢劫

“宁大哥,我做什么?”李华梅问道。

“你?”宁采臣想了一下说,“你还要做生意,这种事就不要参加了。”

“可……”李华梅还想说什么。

这时探子来报:“二寨主,他们来了,就在前面不远处。”

“好!大家都埋伏好,看他们进了埋伏圈,便射死他们!”回身对阮小七朱贵他们说,“一会儿进了埋伏圈,大家要配合好,千万不要让他们走了。”

“是,二寨主!”二人抱拳应了。

宁采臣对随船队而来的阮小二、刘唐说:“你二人领着船上的兄弟,看他们逃了,便掩杀上去。”

“是,二寨主!”

船是他们开来的,武器是他们运来的。他们自然比阮小七他们对宁采臣更是心服。

他们是什么?是落草的匪人。

为谁见过这落草的寨主有做官的?又有哪个有这本事让官家给他们这帮草寇武器?

这样有本事,有前途的带头大哥不跟,又跟哪个?

宁采臣最让他们心服的是,拿了这批武器,他没有用来在梁山争权,而是反过头来抢了官家的回赐。

刺激啊!义气啊!

这宋江上山之后做了那么多,再加上改了不少宁采臣留下的规矩。刘唐他们也不是蠢人,自然是看得出来。

宁采臣能这样做,实在是仁义。

宁采臣也不知道他只是一个单纯地挖宋江墙角的想法举动,落在他们眼中也就成了仁义的向征。

也是,他们又有哪一个能知道今后的事?能知道宋江会吸引来一批好汉?

及时雨宋江。宁采臣做的不过是打着名人的招牌,收拢好人罢了。谁让他才是粱山的二寨主。大义上先天占优势。

眼睛已经可以看到金人的车队,人数不少,千人左右。

看到这么多人,宁采臣蒙上了面。

“放!”

入了埋伏立即放箭。

哼!带了我的神甲,你以为你们陆路,我就找不到你了?不过辽人果然是变弱了,一帮敌人竟然可以押着大量武器从自己国土上过。这绝对有金人收买的人放行,不然他们也不敢这么走。

箭下如雨。

身上只有野猪皮的金人哪儿受得住这等漫天箭雨,当场便死了一片。

有的幸运汉,竟然一箭贯穿了两人。不得不说这大宋的神臂弓硬是要得。

“&;~‘^……”一串金话。

只见那个挑头的粗犷汉子打开车箱,从里面翻出了盔甲,立即穿上。他穿的正是宁采臣的神甲。不过这神甲已换了颜色,抹了一层漆黑的油漆,完全没了神甲的风彩。

这绝对是官家帮的忙。否则他一个外人,又上哪儿搞到甲具的油漆?

就是他真的很幸运,弄到了。他又怎么涂?怎么上?要知道给盔甲上漆,可不是随便就上的,这也是一件技术活。

看了他的样子,随后那些活下来的金人,立即有样学样,纷纷推掉车上布匹丝绸等回赐物,打开车上的箱子,一个个披挂起来。

这些是重骑兵的具装,把它们挂在身前,弓箭已经无能为力。

“冲啊!杀啊!”

赵佶竟然把这样的利器回赐,这也是宁采臣决定打劫他们的原因。

这重骑兵的具装,就相当于二战时希特勒的虎王坦克,这样的装备是绝对不能落入敌手?

好在赵佶还没有蠢到家。没有把神臂弓也回赐了,否则宁采臣就是想打劫,也要注意下得失了。

宁采臣带头冲了进去。

这是一千人的金人。金人数量一直都是不足,连凑个万人队都很难。如果这儿一口气死上一千人,那么他们非心疼死不可。

“杀啊!”

“可恶的宋人!杀!”金人头领一听便知道来的是宋人。这汉话这么多人会说,不是宋人是什么人。

宁采臣本来也没有准备瞒住他们,反正一会儿,他们全都会变成了死人。

这重装具甲用来防御弓箭是好样的,但是用来作战,还是没有马匹的下马作战,他们便不是对手了。

特别是宁采臣这边的人马,每一个穿戴具人甲的汉子,都是宁采臣特别要求阮氏兄弟按大宋正规军的标准训练,即,负重三十五公斤训练。后世的美军军训也不过才负重十五公斤。

现在训练的结果出来了。没受过训练的,只是把甲装披起来,已经是够吃力的了,更不用说,灵活作战了。

但是他们又不敢丢下具装,丢下了,他们更是一点儿躲的地方都没有。至少这甲装还能挡挡这弓箭,防防刀劈。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看着自己带来的人一个个倒下,那粗犷汉子疯狂了。“啊!”连连击倒几个梁山人。

他双目赤红,有如血染一般。

宁采臣越过众人,正想收回巨蟹座,但是这对异变却发生了。

“啊!”是梁山人的惨叫。

“怎么会这样?他不是死了吗?为什么还能起来?”

果然在杀死的金人,竟然又站了起来,无论梁山人刺多少枪,劈多少刀就是不死!

宁采臣一看,嘶…“你是完颜阿骨打。”

这是巨蟹座的能力。国主有百灵护体,当他身边有百具尸体时,便可以这百名死有成为护卫。

“哈哈!好神甲!杀,杀光他们!”完颜阿骨打下令道。

这个混蛋竟然激活了这个能力。

“快!全都退走!这些东西是不死的存在!”

听到竟然是不死的,他们立即退走。

但是这时身披具人甲的人可就走不快了。

“不要放过他们,追上去,杀了他们!”完颜阿骨打却不准备放过他们,大吼道。

“完颜阿骨打!不要以为你便赢定了,以为死人,我便对付不了吗?”宁采臣大吼道。

浩然之气,言出法随。“人死如灯灭……尘归尘,土归土,亡魂归地府。神职在上!”

神威如狱。后土神职所在,一切亡魂全归其管辖,一个个全散去城隍土地。

而没有亡魂在身,这些不死人也再度倒在了地上。

“万岁!寨主万岁!”看到他们怎么都打不死的死人,头都掉了,依然可以攻击;手臂断了,依然在地上爬着……他们刚才确实是吓到了。

刚才有多害怕,现在他们的欢呼声便有多大。

“寨主,杀了他!杀了这个妖人!”梁山人大吼道。

完颜阿骨打也不傻,二话不说,转身便逃。在他看来这盔甲太神奇了,就是所有的东西都丢了,这个盔甲也要带回去。

看到他逃,梁山人要追。宁采臣说:“好了,不更追了!这儿是边境,刚才的喊杀声这么大,一会儿肯定会有人来查看。我们快撤!我可不想与自家人再打上一场。”

宁采臣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竟然是完颜阿骨打亲自带队,如果知道是他,宁采臣绝不会让梁山人就这么冲下来。

他们刚撤走,便有边军来到了现场,看到一地的死尸,自然不敢乱动,立即上报了上去。

这么一报,赵佶与童贯是气坏了,也吓坏了。

“卿家,这金人让杀了这么多人,他们还会与我国结盟约吗?”

“这……等等看吧!”

这一等,便是四年。

为什么?

你刚杀了人家那么多人,然后你就跑去和人家结盟,你怎么知道人家不会杀你泄恨?

什么?人不是你们杀的?

可关键是人家不知道啊!

而阮氏兄弟刘唐朱贵他们乐疯了。“寨主!咱们发了!好多的金银!”

五千具重骑兵具装,由于现在没有战马,只能看,不能用。看过之后,也就丢在一边,知道有这么个重装。

唉!也是刚才太吓人了。那些死人杀又杀不死,重甲在身又跑不快,这一时间还没人会再想要重甲了。

金银不同,任谁都会喜欢。

“有多少金银?”宁采臣问道。

朱贵一指单人车:“这二十车全是。还有一百车的布,二百车的粮食。”

宁采臣想了一下说:“所有参加的兄弟,一人五两一匹布,受伤的十两二匹布。”

神臂弓这次大显神威,也是金人没了马,只有伤的,还没有一个死的。

“师父,有的家伙是害怕,自己摔伤的。”朱贵说。

刚才打起来,朱贵除了撕杀外,同样注意着他们的表现。

一开始还好,但是死人再起身后,他们是吓坏了。有的自己绊倒了自己,甚至还次踩上几脚,没有死,真是命大。

不,不是他们命大,是师父的真言,否则他们非死上几个不可。

朱贵热切地看着宁采臣。

看得宁采臣都以为他的姓取向有问题,立即说:“给,一样给!这次是我考虑不周。”

“寨主,刚才的死人是什么?”刘唐问。

宁采臣说:“为君者有百灵护体,刚才那人是金国的国主,他唤醒了死去的战士魂,只要灵魂不灭,他便会继续战斗下去。而且他身上穿的,是我的神甲。”

宁采臣想了想,还是说出了神甲的事。

既然要收服人心,他又比不了宋江,也只有用事实说话了。于是他把官家骗走神甲的事也说了。

“太过份了!官家怎么能这么做?”群情激愤,使得宁采臣都怀疑如果带他们去救赵佶时,他们还会不会愿意。

(未完待续)

第389章、下一步

“早知道当时就把他留下来了!”

“怎么留?神甲的威能你又不是不知道,穿上它便几乎拥有了神灵一般的力量!”

“都怪官家。怎么能做这种事呢?”

“好了。”宁采臣制止了他们的议论。“其实这也是好事。刘唐,你是见过龙兵的,咱们今后很可能便会与这样的敌人战斗。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宁采臣借着这个机会给他们打下预防针。这也算是坏事变好事了。

至于他们对官家的怨念……唉!谁让他是最高领导。无论这事是不是他干的,这黑锅都背定了。更何况这本就是他做的,也不算冤枉了他。

以后救他的事,以后再说。再说不是还有个宋江吗?

可是说到今后会是这些敌人后,不少不退缩了。

是啊!凡人啊,与神鬼为敌又有几个不怕。

宁采臣没有为难他们,而是说:“不想参加,一人再取五十两银子,便可以回梁山了。”

“师父!”朱贵看宁采臣又想让步。梁山没有火拼了宋江,这些喽罗……宁采臣没让他说,而是继续说道:“咱们这次劫的是官家给番邦的回赐,更是劫了一个国主。是绝对不能说出去的,大家谨记。”

这时许多人才想起他们是劫了一个国主。

一些兴奋地留了下来,但是这是有二百多人离开了。

“朱贵发钱给他们。”

“凭什么啊!师父。”

“强扭的瓜不甜。再说心智不坚定的也不适合跟着咱们干接下来的事。”

宁采臣也不想放他们走。随队的萨满法师是有法力的,但是在面对军队的弓箭,他当场便死了,什么法术也没有来得及施展。

人多确实力量大,至少对这些还没有刀枪不入的人是如此。

可宁采臣还是放他们走了。

“师父,咱们还要再干一票吗?”朱德大喜,他在梁山掌财,自然是钱越多越好,对走的人也顾不上。

如果再是这样的大买卖,自然是人心越齐越好。

“是个大买卖。”宁采臣笑着。

他们也笑了,宁采臣说着和他们一样的话,让他们觉得亲近。

刘唐更是问道:“二寨主,是什么买卖,这次俺刘唐打前锋。”

宁采臣以树枝在地上画着,边说:“这是大宋,这是流求。咱们的目标便是它。”

“流求?那是什么地方?”众人不解。

唉!朝廷放弃了流求,民间淡忘得竟然这么快。宁采臣不得不为他们先普及一下他们的地理知识。“流求也叫夷洲,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斧都先后派万余人去流求。而本朝至今没有人去占据流求,而我的意思是没人占,咱们占。无论是耕种,还是练兵,都是好事。”

阮小七问道:“这个流求有多大?”

“一个道那么大。”

有人说:“那不是比俺们梁山都大?”

宁采臣说:“如果把流求比做烧饼,那么粱山不过是烧饼上的芝麻。

嘶…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这么大的地盘,就是建国也够了。二寨主是要建国吗?如果是建国,那确实是比抢劫国主更大的事,也确实是应该剔除不安定的分子。

是要建国吗?

他们的心火热起来。自陈胜吴广起义,天下人便有了建国的梦想。但因为这事太大,中国老百姓又太老实,就是梁山人也只敢想一想,而不敢挑头。

他们希望有一个挑头的,从龙之功。

别人提流求,他们也不会这样想,但是宁采臣不一样。在他们心中,宁采臣几乎便是无所不能的神人,这样的人要是打算建国,在他们看来,除了天罚,是没有理由不成功的。至于天罚?人家也是神。

不过宁采臣没有回应他们的热切,不是他故意不回应,而是他本人根本就没有这么想过。

他有《黄庭内景经》,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建国?实在是没有那个精力。

他现在提流求,不过是为了与梁山分开,梁山已不再作为他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