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碍我东亚政策的实行”,对华外交要使中国“必须与我合作,必须打消其依靠欧美或苏联的政策”。 
  寺内寿一侵略中国,反对苏联的野心从字里行间明明白白地显露出来,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寺内寿一被派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主张速战速决,“前进”和“进攻”成为他的座右铭。攻下保定、石家庄,又妄图拿下太原。“徐州——武汉——整个中国”的进攻蓝图让他不甘于大本营的作战限制线 
  持强硬军国主义立场的寺内寿一于1937年2月2日,转任陆军教育总监。不久之后,日本侵略者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随着战事扩大,日军不断增兵中国大陆。1937年8月31日,寺内寿一被钦命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主要任务是:“占领平津地区及其附近要地,并确保该地区之安定。挫伤敌之战争意志,获取结束战争之局势,迅速歼灭河北省中部之敌。” 
  寺内寿一主张速战速决,因而指挥华北方面军猖狂进攻整个华北地区。上任伊始,他就马上下达了华北方面军的进攻命令——“进入易州、定兴、白沟河镇、霸县及马厂附近一线”,为进攻“保定、沧州”做准备。 
  9月24日,继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占领保定之后,由西尾寿造任司令的第二军占领了沧州。寺内寿一继续鼓励部队南进。9月25日,大本营发布命令,要求华北方面军的作战地区南扩至“连接石家庄、德州一线以北”。                              
纵横侵略战场的寺内寿一(2)     
  根据大本营的命令,寺内寿一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第一军准备向石家庄方向攻击,突破防线后,向顺德方向紧追中国军队,并以一部进入井陉以西要地,从后方策应第五师团。尤其要尽量消灭溃退中国军队之有生力量;第二军由釜阳河左岸进攻中国军队主力后方,争取进至德州一线;板垣征四郎率第五师团南进,攻取太原。 
  第一军于10月10日顺利占领石家庄以后向漳河一线压进,第二军也完成了攻占德州作战计划,攻入山西的第五师团却遭到了一连串的顽强反击。先是在平型关被中国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打掉了供给部队,受到重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随后,中国守军顽强抵抗,又取得了“忻口阻击战”的胜利。板垣的第五师团在忻口久攻不下,死伤惨重。为了拿下太原,挽回败军的面子,寺内寿一一面飞到忻口前线督战,一面命令驻北平的中国驻屯混成旅团前往增援,派第二十师团沿正太路西进,进攻娘子关以图夹击太原,第一○九师团主力和第一○八师团一部增援第二十师团。 
  忻口前线,中国守军向日军发起反攻10月底,第二十师团突破娘子关,沿正太路逼近太原。11月初,第五师团突破忻口阵地,形成对太原的南北夹击之势。 
  11月5日,南北日军开始猛攻太原,国民党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率兵固守孤城,与日军苦战三日,不得不退出太原向西突围。11月9日,第五师团终于占领太原。寺内寿一并不满足,他渴望乘胜继续南进,占领济南。但此时,大本营的侵略重点是在华中地区攻占南京。11月24日,御前会议通过陆军作战计划,要求华北方面军“无益扩大战线,停止下来保持迎击敌人的态势”,并侧援华中方面军进攻南京。 
  占领华北之后,根据大本营的命令,不能扩大战线而不得不“闲”下来的寺内寿一,又干起了另一桩事,那就是整顿华北占领区的“治安问题”。1937年12月22日,寺内寿一以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名义颁布了《日军占领地区治安维持实施要领》。寺内寿一在“实施要领”中指出,是“土匪”的活动及经济不稳定导致了“治安”的混乱。而“对匪帮的讨伐,重点指向共军,特别对已建成的共产地区,努力尽早将其摧毁”,把“剿匪”的矛头指向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 
  其实,在这之前,八路军就是搅得寺内寿一后院不宁的眼中之“刺”,他刚上任不久,就开始集中“讨伐”山西的八路军了。9、10月份,寺内寿一命令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对晋中北部丘陵地区进行“肃整”作战,希望“尽剿”八路军,“除之而后快”。9月15日,寺内寿一向来前线视察的天皇侍从武官汇报说:“皇军威力未曾达到的山西北部及连结太行山脉的山岳地带,乃共军巢穴,其影响至今及于华北地区。因此,必须彻底扫除,以绝后患。”而事实证明,他的“后患”并没有被绝掉,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顽强抗日,最终将这伙侵略的强盗赶出自己的家园! 
  寺内寿一还为华北建立一个“新政权”“苦心经营”,他希望建立的这个“新政权”不是地方性的,而是取代南京政府的中央政府。虽然大本营对诱降国民党政府还抱有一线希望,并不急于马上与蒋决裂。但寺内寿一强硬地一面派人游说大本营,一面着手进行“新政权”的筹备工作,在华北有一定势力的汉奸王克敏便被他相中了。 
  事实上,关于“华北政权”的建设,早在日军占领平津之后,就被提上日程了。8月12日,陆军省就通过了《华北政务指导纲要》。9月4日,根据纲要寺内寿一命令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指挥所属部员对军方作战的后方地区(包括冀东)执行各有关政务事项,统辖指导中国方面的机关,为使该地区成为实现日、“满”、华合作共荣的基础而进行各项工作”。通过拉拢汉奸走狗们,日军终于在9月23日建起了“平津治安维持联合会”。12月14日,即南京陷落的第二天,在寺内寿一的直接“关怀”下,日军以王克敏为中心,终于拼凑了一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成立后,又拼凑了警察队和保安团,作为日寇的“左膀右臂”镇压人民群众的抗日运动。 
  整理了“后院”,寺内寿一就迫不及待地准备率军再上前线冲锋陷阵了。攻占南京的第四天,即1937年12月17日,大本营批准了寺内寿一进攻济南的作战计划。寺内寿一终于获得批准,可以挥兵南下了。他先命令部队奇袭济南,并向青岛进攻。拿下济南、青岛两个重镇,山东就尽在日军华北方面军的掌控之下。 
  参加徐州会战的日本侵略军的主要将领寺内寿一并没有就此满足,他的目标是进行徐州会战以沟通南北战场,打通津浦铁路线,再沿陇海线追击中国守军,最后与华北、华中日军会师武汉。 
  但是,大本营并没有立即同意他的计划。因为参谋本部此时的决策者正决心切实按全面持久战思想来指导战争,以8月之前绝不发动新作战为原则,专门进行兵团的新设、整顿和军纪整肃。 
  因而,1938年2月3日参谋本部给寺内寿一的作战指示,提出:在胶济铁路沿线方面,现已占据之线或其他方面,均不得超过黄河线进行作战;将来第一一四师团编入贵军时,可置于平津地方待命,以备大本营使用;对第五师团,为于必要时从海路迅速转调其他方面,故其位置应在胶济沿线。                              
纵横侵略战场的寺内寿一(3)     
  国民党军队取得全面抗战中首次重大胜利的战场——台儿庄寺内寿一对大本营不支持他的作战计划而且可能要抽走第五师团的兵力的命令非常气愤,在他2月5日给前线下达的具体命令中,寺内寿一并没有完全遵照大本营的指示,而是要求前线的第二军要“积极地”进行防御。 
  在大本营内部还在争论是否要华北方面军继续“向南深入作战”的时候,华北方面军前线在寺内寿一的授意下,已积极地用“进攻作为防御的最佳手段”了。 
  日军企图占领滕县、沂州后,会攻台儿庄,再一举夺下徐州,但狂妄的日军再次受到中国守军猛烈而顽强的抗击,支持不住的前线日军请求增援,大本营不得不派华中方面军配合,会攻台儿庄。中国军队士气高昂,在敌援军还未及赶到之时,就组织反攻。1938年4月6日晚,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发起全面反攻。兵分两路,分由汤恩伯率部从外线,孙连仲率部由内线,内外夹击台儿庄之日军。4月7日,台儿庄日军残部狼狈逃窜,国民党守军战场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重大胜利——台儿庄大捷。 
  州会战的“胜利”举杯恼羞成怒的寺内寿一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俊六合作,利用一部兵力从正面牵制中国守军,主力从西侧迂回包围徐州,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终于从四面围住了徐州。5月中旬,中国统帅部为了保存军队有生力量,下令徐州守军撤退,5月19日,日军攻占徐州。寺内寿一才算舒了口气,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俊六二人颇为沾沾自喜了一番。 
  随后,大本营指示发动了以俊六所率华中方面军为主力的进攻武汉的会战。无时无刻不想着打下徐州,会师武汉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此时却不得不离开中国战场。 
  7月,寺内寿一由于曾在欧洲待过,而且尤为熟悉德国情况,而被大本营暂时调离华北方面军,作为日本特使前往欧洲,担负促进日本与德、意结成法西斯联盟的任务。日、德法西斯侵略势力勾结已久,早在1936年11月,为了掩美、英之耳目,日、德以“反共”为幌子,借签订“防共协定”初步缔结盟约。1937年11月,德、意、日三国签订三国议定书,法西斯侵略轴心酝酿形成。1938年初,日、德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侵略贪欲,分别向对方提出了签订军事同盟的意向。于是,双方开始频繁接触。尤其是试探苏联的张鼓峰事件中,日军的惨败和苏方的强硬态度,使日本更想赶紧拉拢德国签订军事同盟的协定。寺内寿一在这种背景下赴德、意探询信息。此行之后,寺内寿一坚决鼓吹必须同德国签订一个包括针对英法在内的三国军事同盟,日本才能获得持久的胜利。但外务省和海军考虑到此举可能招致日本同美、英、法关系的恶化,因而坚决反对。 
  未达到目的,主张不被采纳的寺内寿一闷闷不乐地回到中国大陆,继续当他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1938年底,不断侵略扩张的日军先后攻占了武汉和广州两个重要城市,以及华北、华中、华南的许多领土,东京大本营为了掌控整个战局、发动更大的侵略战争,着手对在华日军的部署进行了新的调整。11月25日,寺内寿一离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回国出任军事参议官,寺内寿一就此离开了他没有实现自己“沙场梦想”的中国大陆。以侵略他国而妄图建功立勋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其结果不是桂冠加身,而是历史的正义审判。 
  %%%任南方军总司令的寺内寿一,在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肆意侵略,犯下了滔天罪行。然而,“好景”不长,盟军开始反攻了,他不得不率部投降,结果身死新加坡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随着战线的越来越长,兵力愈显不足,同时国内资源匮乏,难以维持持续的战争消耗。东南亚以及南太平洋的诸群岛拥有丰富资源,因而日本大本营企图南进,摆脱战争危机。 
  1941年9月6日,御前会议制定了《帝国国策施行要领》。并于11月5日最终通过了该要领,决定“帝国为保全自存自卫,不惜与美(英、荷)作战”,将“南进”方针定为下一步国策行动的主要目标,担负准备和进行南方作战的重臣即是寺内寿一。 
  1941年11月6日,大本营正式组建南方军作为南方作战的战略兵团,裕仁天皇钦命寺内寿一为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的主要任务是“与海军共同协力,以主力集中于印度支那、华南、中国台湾、西南诸岛及南洋群岛方面,准备攻占南方要域”。 
  寺内寿一在完成南方军筹建工作,并与联合舰队山本五十六司令官之间达成南方作战陆海军现地合作实施计划之后,于11月25日,从东京赶往南方军总司令部所在地西贡。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个海空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初期,南方军进展迅速,兵分四路作战,一路沿马来半岛——新加坡方向,一路沿缅甸——泰国——印度方向,一路沿菲律宾方向,一路沿爪哇方向。不到半年时间,南方军即侵占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南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攻占了10倍于日本本土、拥有富饶自然资源和1。5亿人口的大片土地。同时,日方损失甚微,包括海军在内,仅伤亡15000人,损毁飞机380架,驱逐舰4艘。                              
纵横侵略战场的寺内寿一(4)     
  到1942年5月18日,南方军即完成了三期进攻作战任务,转而进入“治安”作战阶段。但好景不长,随着盟军逐步组织起来的强力反攻,南方军开始的嚣张气焰消失殆尽,不得不进行消极防御。 
  在日军中途岛海战惨败之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进入战略反攻。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深感兵力严重不足、防务吃紧,不得不向大本营请求增援,苦苦据守缅甸、澳北。缅甸战场上,联合对日作战的中英士兵1943年6月21日,在战争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下,寺内寿一被授予“元帅”的称号,这极高的“殊荣”让他挥军继续进行顽抗。 
  但战况丝毫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盟军海陆同时进击,中国远征军也发起滇西作战,日军受到重大的打击。更加困难的是,由于与大本营的海上联系被美国海空军切断,补给、弹药都无法获得。为了扭转败局,大本营企图由中国派遣军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恢复大本营与南方军的联系,因而于1944年发动了“一号作战”行动。历经8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这根本没有扭转战局,反而使得日军兵力更加不足,彻底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与此同时,战局的不断恶化迫使发动战争的东条英机内阁倒台。1944年7月18日,重新组阁,重臣会议推荐寺内寿一作为新内阁首相第一候选人。但由于寺内寿一正在南方前线指挥,不宜调离,遂成立了以小矶国昭为首相的新内阁。 
  在盟军的的反攻之下,日本南方军已成强弩之末势。 
  1945年初以后,南方军与日本本土的战略联系被彻底切断,全军再也无法获得人员和物资补给。寺内寿一还妄图顽抗,他重新进行部署,企图通过收缩兵力来独立抵抗盟军。在南方军步步溃败、负隅顽抗之际,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面对惨败,寺内寿一虽心有不甘,却又不得不命令全军“承诏必谨,誓安圣虑”,同时,下令全军停止作战,准备投降。 
  9月12日,寺内寿一委派第七方面军司令官板垣征四郎大将代表自己和南方军在新加坡签订投降书。此时的南方军下辖:第七方面军、缅甸方面军、第十四方面军、第十八方面军,以及南方军直辖的第十四师团、第二军、第十八军、第三十八军、第三航空军等。投降后的寺内寿一作为战犯被关押在新加坡监狱。1946年6月12日,双手沾满侵略鲜血的寺内寿一在新加坡狱中病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马来之虎”山下奉文(1)     
  山下奉文出生于一个乡村医生家庭,受过正规的法西斯式的军校教育,在娶了永幽元彦少将的长女后,凭着裙带关系,认识了一帮军部大员,仕途一路通畅。但在“皇道派”与“统制派”的斗争中失利,被派往朝鲜 
  山下奉文,1885年11月8日生于日本高知县。他出生在一个乡村医生的家庭,却从小喜爱舞枪弄棒。念书时,山下奉文先进了日本广岛陆军幼年学校,后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05年11月25日,山下奉文从陆士18期步兵科毕业,翌年6月按规定被授予步兵下士官军衔,从此走上了一个法西斯军官对外侵略、效忠天皇、建“功”立“勋”的不归之途。 
  山下奉文当上士官后,被遴选入陆军大学进修,陆大是二战前后日本培养法西斯高级军官的重要学校。1916年,山下奉文以陆大第28期第2名的优秀成绩毕业,并因此获得了公派赴德留学四年的机会。 
  山下奉文留学德国期间,曾兼任日本驻瑞士军事研究员,一面学习,一面研究欧洲国家的军事制度。1922年7月,山下奉文被任命为参谋本部军事课编制班班长。1926年3月,他返回母校陆大,任该校教官。次年2月,由于他曾经赴德工作学习的缘故,被任命为日本驻奥匈帝国使馆武官。1929年8月1日,山下奉文被晋升为陆军大佐,并担任陆军军事调查部军政调查会干事。一年后,即1930年8月1日,调任步兵第三联队联队长。当时人高马大的山下奉文有一个绰号,被叫做“步兵炮”。因为他体重有90多公斤,一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