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为《五经正义》。《五经正义》共180卷,折衷“南学”和“北学”,《周易》用王弼注,《尚书》用伪孔安国传,《诗经》用毛公传、郑玄笺,《礼记》用郑玄注,《右传》用杜预注。
孔颖达《五经正义》包贯异家,折衷南北,不免繁冗谬误。后经进一步修订,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正式颁行天下,用于科举取士,使经学在版本和经义上达到了形式上的统一,促进了儒学的普及。
五、疑经惑古的啖助
啖助(724—770年),字叔佐。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后徙关中。唐玄宗天宝末年,曾任临海尉、丹阳主簿。任满后归家著述,用10年时间撰成《春秋集传》一书。其后,又撰有《春秋统例》。
啖助长于《春秋》之学。通过对《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的考察比对,啖助认为《左传》叙事虽多,而“解义多谬”,“其书乃出于孔氏门人”(《新唐书·啖助传》);《公羊传》和《穀梁传》虽有穿凿、繁碎之嫌,但在“大义”上却比《左传》细密。啖助这种研究方法别具一格。后经其学生赵匡、陆质的修订和发挥,遂开宋儒怀疑经传的风气。清代经学家皮锡瑞认为这是“《春秋》经学一大变”,“宋儒治《春秋》者,皆此一派”(《经学通论·春秋》)。
第三节 史学
一、《战国策》中的《赵策》、《燕策》、《中山策》
《战国策》一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汉宫中所藏《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这六种战国杂史,按国别重新分类而编校成书的,共有33篇。其中,《赵策》有4篇、《燕策》有3篇、《中山策》有1篇。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史料,其底本为战国时期各国的史策。其中史料,不仅为《史记》所大量采用,而且也被战国诸子之书所零星征引。因此,《赵策》、《燕策》、《中山策》不仅保存了战国时期燕赵地区的宝贵史料,而且也反映了当时赵国、燕国、中山国的史学成就。
二、十六国时期的燕赵史学
十六国时期,后赵初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后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冉魏也建都邺城;前燕建都龙城(今辽宁辽阳市),迁都于蓟(今北京西南),再迁都于邺城;后燕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市)。此外,北燕虽定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但其辖境却包括今辽宁西南部和河北东北部;南燕虽定都广固(今山东益都县西北),但却系后燕余绪;前秦统一北方时,燕赵地区也一度被前秦统治。
以上政权,除冉魏外,均为羯、鲜卑、氐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由于魏晋以来,他们长期在边地与汉族杂处,已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汉族文明,所以当他们进入燕赵地区后,对编纂自己政权的历史具有较高的热情。
后赵在襄国设置史学祭酒,以任播、崔濬领任,并命徐光、宗历、傅畅、郑愔等人撰写《上党国记》、《起居注》、《赵书》。其后,王兰、陈宴、程明、徐机等人又相继编纂赵国历史。中大夫傅彪等人撰有《大将军起居注》,参军石泰等人撰有《大单于志》。
前燕时,曾仕后赵的王度撰写有《二石伪治时事》、《二石传》各2卷。前燕太傅长史田融撰有《赵书》10卷;杜辅还撰有《燕记》一书,专记前燕历史。范亨则撰有《燕书》21卷,专记慕容?时期的历史。
后燕的董统撰有《后燕书》30卷,崔逞撰有《燕记》,封懿撰有《燕书》。南燕的张诠撰有《南燕录》5卷,王景晖撰有《南燕录》6卷,游览先生撰有《南燕书》7卷。其中,《后燕书》有本纪及佐命功臣、王公列传,“叙事富赡,足成一家之言”(《史通·古今正史》)。
另外,北魏时期的韩显宗又撰写叙述北燕历史的《燕志》10卷(《魏书·韩麒麟传附韩显宗传》),补充了十六国时期除冉魏政权外燕赵地区各割据政权的历史记载。
三、北魏史的编撰
北魏立国之初,出于政治需要,道武帝拓跋珪即诏令尚书郎邓渊编撰国纪。邓渊撰写了十余卷,“惟次年月起居行事而已,未有体例”(《魏书·邓渊传》)。这是北魏史编撰的开端。太武帝拓跋焘时,崔浩、高允又受命撰述国书,按《春秋》体例,“编年序录”,将“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的北魏历史汇编为编年史。孝文帝拓跋宏时,李彪又将这部编年史按《史记》和《汉书》的体例予以重编,“创为纪、传、表、志之目焉”(《魏书·李彪传》)。在此基础上,北齐的魏收、隋朝的魏澹、唐朝的张太素等人便分别编撰了三部魏史。
魏收(506—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市西)人。北魏、东魏、北齐间,历任太学博士、秘书监、中书令等职。北齐初年,他奉诏与高隆之、房延佑、裴昂之等人编撰《魏书》。仅用4年时间,便完成了初稿。其后,又经过三次修改,编定为130卷。
魏澹(生卒年待考),字彦渊。巨鹿下曲阳人。历仕北齐、北周、隋三朝,任殿中侍御史、纳言中士、行台礼部侍郎、太子舍人等职。隋文帝杨坚认为魏收所撰《魏书》褒贬失实,遂命魏澹与颜之推等人重修《魏书》。魏澹等人在魏收《魏书》的基础上,撰成《魏书》92卷。
张太素(生卒年待考),魏州繁水(今河北大名县西南)人。唐高宗时曾任东台舍人、兼修国史。张太素著述颇丰,著有文集10卷、《策府》582卷、《说林》20卷、《敦煌张氏家传》20卷、《隋书》30卷、《隋后略》10卷,并撰有《魏书》100卷。
这三部《魏书》各有其特色。到北宋时,魏收《魏书》已残缺39卷,范祖禹等人校定该书,便采取了魏澹《魏书》的《太宗纪》、张太素《魏书》的《天象志》以及《北史》等书的材料,补齐了魏收《魏书》的残缺部分。其后,魏澹、张太素的《魏书》均已佚失,仅有魏收《魏书》传世。魏收《魏书》首创《释老志》,在体例上有创新;《官氏志》、《天象志》、《食货志》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加之保存史料丰富,在二十四史中虽称不上良史,但也有一定的价值和地位。
四、李德林、李百药父子与《北齐书》
李德林(531—591年),字公辅。博陵安平(今河北属县)人。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五朝。幼年时居住定州,“留心典籍”(《北史·李德林传》)。北齐时历任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受诏编修齐史,撰成纪、传27卷。北周、隋时历任内史上士、御正下大夫、内史令、怀州刺史等职。隋初,奉诏续修齐史,在27卷的基础上增写至38卷。
李百药(565—648年),字重规。隋文帝时历任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隋炀帝即位后,被出为桂州司马。其后,因罢州置郡而解职还乡。大业五年(609年)复官。唐初,被流放泾州。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召拜中书舍人,受诏撰《齐书》。李百药在父亲旧稿的基础上,采用了王劭《齐志》及其他有关材料,花了10年时间,终于撰成《北齐书》。全书有帝纪8卷,列传42卷,共50卷,集中保存了东魏、北齐的主要史料。
五、元代真定籍的史学家
元代的真定路(治今河北正定)是当时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史学研究上名家辈出。王约、瞻思、苏天爵等真定籍的史学家在百年间以个人撰述的形式写出了一大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著作,扬名文坛。
王约(1252—1333年),字彦博。年青时跟随金末名士魏У拇铀铩⒑胫菟呈ィń窈颖毖粼囟┪撼跤窝В├谰贰V猎辏1276年),被翰林学士王磐举荐为从事。其后,历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监察御史、集贤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元成宗时,王约曾出使高丽,对高丽王日巨以前的高丽历史进行了研究。回国后,撰写了《高丽志》4卷(已佚)。王约还撰有《史论》30卷(已佚)、《潜丘稿》30卷(已佚),并参与制定了《大元通制》。
瞻思(1278—1351年),字得之。其先为大食国人,其祖父鲁坤始定居真定。瞻思年青时曾拜元好问的弟子、获鹿人王思廉为师,博览群书,“为乡邦所推重”(《元史·瞻思传》)。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年),52岁的瞻思被征召为应奉翰林文字,向元文宗献上自己所著的《帝王心法》一书。元文宗诏令他参预编修《经世大典》,但他因与同事意见不合而辞官归家。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他被任命为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其后,历任佥浙西、浙东肃政廉访司事,江东肃政廉访副使等职。瞻思兴趣广泛,研究领域广阔。经史、法律、天文、地理、水利、算术无不精通。著述有《四书阙疑》、《五经思问》、《奇偶阴阳消息图》、《老庄精诣》、《镇阳风土记》、《续东阳志》、《重订河防通议》、《西国图经》、《西域异人传》、《金哀宗记》、《正大诸臣列传》、《审听要诀》以及文集30卷。其中,《镇阳风土记》为真定地方志;《西国图经》、《西域异人传》则介绍了阿拉伯半岛的历史、地理以及风土人情,体现了回族历史学家的写作特色。
苏天爵(1294—1352年),字伯修,学者称为滋溪先生。年青时,他曾在藁城人安熙门下学习程朱理学(《元史·安熙传》),后入国子监读书,公试名列第一,历任大都路蓟州判官、翰林国史院典籍官、监察御史、礼部侍郎、吏部尚书、大都路都总管、两浙都转运使等职。苏天爵精通文史,长于记述。曾参预编修《武宗实录》、《文宗实录》;著有诗稿7卷、文稿30卷、《松厅章疏》5卷、《春风亭笔记》2卷、《国朝名臣事略》15卷、《文类》70卷;还撰有《辽金纪年》、《黄河原委》(均未脱稿)。后人将其诗文集为《滋溪文稿》。
《国朝名臣事略》汇集元初至元仁宗时期47位元朝大臣的碑铭、行状、家传等材料,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原始材料。《文类》则收录了元朝前期至中期著名文人的作品,按文体分为43类。该书是苏天爵自己花了20年的时间才编成的。从文学的角度看,它可以与《唐文粹》、《宋文鉴》鼎足而立;而从史学的角度看,因为它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所以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六、古史学家崔述
崔述(1740—1816年),字武承,号东璧。清朝直隶大名(今河北属县)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嘉庆初曾任福建罗源和上杭知县,后以老病退休,归家著述。
崔述在其父怀疑汉学、崇尚宋学的影响下,以治经入史,以怀疑、辨伪、考信而致力于上古史研究。他先是用了8年时间写成《洙泗考信录》4卷,对孔子的事迹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其后,又陆续写成了《考信录提要》2卷、《补上古考信录》2卷、《唐虞考信录》4卷、《夏考信录》2卷、《商考信录》2卷、《丰镐考信录》8卷、《丰镐考信别录》3卷、《洙泗考信余录》3卷、《孟子事实录》2卷、《考古续说》2卷、《考信附录》2卷,完成了自己的从上古到战国的信史体系,澄清了两汉以来古史真面目。
崔述一生贫寒,治学原则和方法又与乾嘉学派异趣,因此默默无闻于当时。直到二十世纪初,其疑经惑古的学说才昌明于世。顾颉刚搜罗崔述遗稿,除《考信录》36卷外,还有《山梓文献志》2卷、《水土本源志》2卷、《杂著》16卷、《存箧书》4卷、《余编》6卷、《赘编》6卷、《文集》16卷,将其汇编为《崔东璧遗书》。
第四节 文献编纂
一、唐代编纂家魏征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市)人,一说是魏州曲城(今河北馆陶)人。少时孤贫,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李密的瓦岗军,兵败降唐;不久又被窦建德俘虏,任起居舍人;窦建德兵败后,又再度入唐,任太子洗马。唐太宗即位后,历任谏议大夫、秘书监、侍中等职,封郑国公。
魏征“通贯书术”(《新唐书·魏征传》),长于编纂。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唐政府开馆重修“唐前五代史”,魏征担任总监,全面主持《梁书》、《陈书》、《周书》、《北齐书》的编修,并主编《隋书》。魏征还修订和撰有《隋书》的序、论,以及《梁书》、《陈书》、《北齐书》的总论。
魏征又奉唐太宗之命,与虞世南、萧德言等人一道,从六经、诸子、诸史中辑录出关于治道政术的内容,汇编为《群书治要》50卷。该书保存了不少现已失传的古书梗概,难能可贵。魏征另撰有《自古诸侯王善恶录》2卷、《时务策》5卷、《谏事五卷》,但均已佚失。
二、宋代文献编纂家李昉
李昉(925—996年),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属县)人。后汉乾祐进士,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入宋后,历任中书舍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修国史等职。
宋太宗时期,李昉主持编纂了《太平广记》500卷、《太平御览》1000卷、《文苑英华》1000卷。《太平广记》分92大类,将汉初至宋初的笔记小说和稗官野史分门别类地加以辑录,汇编成书。《太平御览》分55部,录入经史百家诸书的有关内容,保存了大量的亡佚古书。据《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所载,该书所征引的书目多达1690余种,还不包括诗赋箴铭及小说杂书。《文苑英华》则分38类,选录了上起南朝梁末、下至晚唐五代的诗文约2万篇。
李昉还参与了《旧五代史》及《宋太祖实录》的编修,并撰有《南行记》1卷、《内制》10卷、《历代年号》1卷、《历代宫殿名》1卷、《文集》50卷,但均已失传。
三、宋绶、宋敏求与《唐大诏令集》
宋绶(991—1048年),字公垂。北宋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宋敏求(1019—1070年),字次道。宋绶之子。
宋绶历任集贤校理、知制诰、参知政事等职,“家藏书万余卷,亲自校雠,博通经史百家”(《宋史·宋绶传》),曾参预编修《真宗实录》。精通唐史,搜罗唐代诏令,编辑《唐大诏令集》,但未及成书便因病去世。
宋敏求曾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知制诰等职。受父亲影响,喜好文献编纂,熟悉唐史,精通朝廷典故,“家藏书三万卷,皆略诵习”(《宋史·宋敏求传》)。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将《唐大诏令集》编定成书。
《唐大诏令集》汇集了唐朝各代诏令,共130卷,保存了许多原始资料,可补订《旧唐书》和《新唐书》的缺漏和歧异。特别是83卷以后的《政事》和《蕃夷》两大类,直接涉及到唐代的政治、经济、法律、选举以及周边各民族,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研究唐史者所不可忽略。
宋敏求还补有唐武宗以后五世实录,有《宣宗实录》30卷、《懿宗实录》25卷、《僖宗实录》30卷、《昭宗实录》30卷、《哀帝实录》8卷,并撰有《春明退朝录》3卷、《长安志》20卷。
四、纪昀与《四库全书》
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号春帆,又号石云,晚年号观奕道人。清代直隶献县(今河北属县)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后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四库全书馆,纂修《四库全书》。纪昀与陆锡熊被任命为总纂官。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全书编成。由于陆锡熊后入馆而先殁,所以全书的编纂,纪昀出力最多。
在十年的编纂过程中,纪昀等人又将各书的提要汇编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3461种,并著录未被收入的图书存目6793种。提要对每部书作者的生平事迹、著述渊源以及内容、特色、版本、文字等方面都作了简要介绍、考证和评论,堪称版本目录学的巨擘。纪昀独撰经部诸书提要。史部、子部、集部诸书的提要撰述,虽由邵晋涵、戴震、周书昌等人分任,但最后均由纪昀一手裁定。
纪昀博学多识,有极高的组织能力。除《四库全书》外,他还先后担任过《热河志》、《历代职官表》、《清开国方略》、《清通典》、《清通志》、《清通考》、《清会典》、《河源纪略》等书的总裁,在文献编纂上有着空前的贡献。
五、徐松与《宋会要辑稿》
徐松(1781—1848年),字星伯。清代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嘉庆十四年(1809),任全唐文馆提调兼总纂官。
宋代编